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读经典

郝贵生:《实践论》及其现实意义——纪念毛主席《实践论》发表80周年

2017-07-06 09:04:1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郝贵生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和1963年发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简称《从哪里来的》)两篇著作是毛主席哲学思想中关于认识论方面的极其重要的代表作。毛泽东在这两篇著作以及其它有关著作中详细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是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认识论思想继承基础上,总结和概括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经验,丰富、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今年是《实践论》发表80周年,学习研究《实践论》和毛主席一系列认识论思想,对于当今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认清当今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究竟是什么?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其不仅是唯物史观全部内容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这在《实践论》中讲得清清楚楚。同时,《实践论》和《从哪里来的》还讲清楚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实践论》中说:“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实践活动,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页)《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讲:“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同上,第225页)

  然而,近30多年来的所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都篡改了实践的科学内容和形式。把其中的“阶级斗争”实践一律改为“处理社会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的活动”。这首先是对《宣言》中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背叛。因为《宣言》一开始就明确指出,自原始社会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1883年《序言》中再次明确了这一思想。“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为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阶级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主义社会没有最终实现之前,人类阶级斗争的实践始终存在,对于人的认识及其发展始终以极其深刻的影响。其次这种观点也是对毛泽东《实践论》和《从哪里来的》的根本背叛。《实践论》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阶级性,另一个就是实践性。今天我们讲实践的观点及其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时,在强调生产实践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必须强调阶级斗争的实践,强调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特别是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阶级斗争实践及其对认识发展的决定作用。

  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时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思想是对的。但这里的“实践”主体只能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工人、农民及劳动者为主体的实践即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但在以这一思想论证现实问题时,却把“实践”篡改为某些个人的主观感受,而非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那种用知识分子和走资派受冲击的所谓“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今天我们必须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就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这种实践只能是绝大多数普通的人民群众的基本实践活动,特别是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阶级斗争实践活动才是检验理论的最终和根本标准。

  此外,西方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用日常“生活“概念”取代“实践”概念。国内某些人也竭力鼓吹这种观点。这也是错误的。

  二、从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揭示其对当今斗争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论》突出论述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决定论思想不是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做单项关系,而是双向辩证关系。正如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一样。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反作用,错误的理论对实践有消极的反作用,甚至一定条件下的决定性的反作用。《实践论》中还反复阐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不仅感性认识对理性认识的基础作用,强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及两个重要条件,同时强调理论和科学思维方法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的观点。正如《实践论》中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现,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第21页)《从哪里来的》一文再次强调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发展过程。所以这种实践与认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发展思想对于当今中国共产党人也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必须强调实践在认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思想,因此要求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必须深入工农实践中去,深入到反复辟斗争的实践中。首先向工农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其次要调查研究,努力掌握符合实际和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当今特别要调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状况。没有对客观实际状况的全面了解,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方针。毛主席当年就曾经多次批评一些领导干部自以为是,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其原因就是“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克服的办法就是下决心长期下去蹲点,就能听到群众的呼声,就能从实践中逐步地认识客观真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

  第二,要求我们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理论在占有符合实际、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透过现象(包括假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实质,才能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如特别是建国以来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所以对这些事件性质有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认识。其原因一是掌握的历史和现实资料不同,二是立场不同,三是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不同,导致其结论不同。同时,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不是实例、现象的堆积,而是在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下,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逻辑推理的过程,以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本质、真相的科学结论。

  第三,要求我们必须把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同时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今天就特别需要把来源于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科学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自觉应用到中国当今现实的实践中去,去分辩现实生活中的真理与谬误、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邪恶、美与丑。当今最重要的分辨就是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究竟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究竟怎样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等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真正把精神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去改变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不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实际应用,不重视精神向物质的转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社会主义意义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第四,需要指出,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唯物辩证的关系。讲实践不能离开理论,讲理论也不能离开实践。当我们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思想时,强调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根本标准,并不否定已经被实践检验正确的理论在论证新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中的标准和重要作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之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验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之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同上,第22—23页)注意,毛泽东讲自然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称之为真理,是有两个原因,除第二个实践检验的根本原因之外,还讲这些学说创立时以被实践检验正确的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正确的客观材料为事实依据,运用科学的逻辑论证方法论证的结果。那种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绝对化、唯一化,而完全否定被实践检验正确的理论也是说明和论证新的认识是否是真理的标准的思想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1872年《序言》中说,不管25年来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正是说明《宣言》一产生,正是依靠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为理论依据、以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为事实依据,进行科学的逻辑论证,所有马克思恩格斯才胸有成竹、理直气壮地宣布,《宣言》的基本原理是真理。我们今天也完全如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毛主席的继续革命理论之所以是真理,也不但在于这种理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以中国和苏联发生的资本主义复辟现象为事实依据,进行科学的逻辑论证,而且为尔后的苏联解体和中国极其严重的腐败现象等阶级斗争的客观事实所证明。

  三、从认识发展两条具体规律和总规律看真理发展和创新的有关问题

  《实践论》中还阐述了真理发展的两条具体规律。一是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发展一定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同上,第28页)二就是真理总是在同错误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同上,第28页)也就是说,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由于认识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由于认识主体的立场、世界观、思维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人们在实践中产生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认识,包括错误的认识。同时又经过实践,人们又在同错误的斗争过程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性的认识。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真理不断战胜谬误的斗争过程。这也是真理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毛泽东在《正处》中更是直接了当地阐发了这一真理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同上,第167页)《实践论》结尾还阐发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思想:“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从哪里来的》中也讲到:“一个重要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给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同上,第227—228页)1964年12月,毛泽东讲到:“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的,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25页)毛泽东关于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和两条具体规律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一,必须强调对实践不仅要善于总结,还要不断总结。对当今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尤其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建国以来近70年的历史实践,特别是对文革历史和改革开放历史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和研究。不能用某一次会议的结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标准的 。

  第二,必须强调创新的两个基本前提:一个是实践,强调实践是创新的根本动力。一个就是继承。任何创新成果必须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上才能创新。恩格斯谈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过程时指出,任何创新成果都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但需注意,创新本质上是认识内容的创新,而非形式的创新。那种在语音文字做表述上的改变不是创新,而是在玩弄文字游戏。

  第三,必须强调真理总是在同错误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首先指出,我们这里所讲的“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真理”观,而不是宗教神学中的真理观,不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更不是权力至上的真理观。这就要求共产党人一是必须学会对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先进与落后、美与丑的认识和分辩能力。二就是自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真理而斗争,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观念做不懈的斗争。尤其同中国当今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人本性自私论、民主社会主义、新儒学等各种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观念做斗争,同当代修正主义做坚决而持续的斗争。

  四、从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两重任务看当今共产党人世界观自我改造的极其重要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就是主体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改造世界就包括改造外部的客观世界和改造主体自身的主观世界。《实践论》中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这两重任务:“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单行本,第29—30页)这一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中也讲得非常之多。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纠正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片面理解。多年来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教师讲课中往实践对世界的改造片面理解和解读为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因为实践是物质性活动,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是思想活动,而不是物质活动。这种认识是片面和错误的。实践的“改造世界”中的“世界”不仅包括独立于人们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包括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本身。人类、人本身、实践主体本身就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本身,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世界”。人的精神、意识、世界观是人的大脑的机能、属性。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必然也改造作为大脑机能属性的意识内容。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主体的阶级地位、历史条件和知识结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等等,因此必然导致人的意识、观念中存在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邪恶、无产阶级世界观与资产阶级世界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等等的对立。历史的发展不仅存在客观事物中先进不断战胜落后、正义不断战胜邪恶的过程,同时也存在人的思想意识中真理战胜谬误、善战胜恶的过程。人的实践活动在改变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人本身、改变人的精神世界、改变人的认识。同时,人的实践活动的这两大任务是相辅相成的。改造客观世界要求必须改造主观世界,而改造主观世界也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进行。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无论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需的。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91页 )无产阶级“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只有在改变了的环境中才会不再是‘旧人’,因此他们决心一有机会就去改变这种环境。在革命活动中,改变自身同改变环境是同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234页)

  第二,认识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学习”再熟悉不过了,但黑格尔说过,熟知的东西未必是真知的东西,“学习”现象就是如此。人们大多只是从上学、拿文凭、读书、获取知识角度理解学习。《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学习就是人们“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这种定义只是描述性定义,而没有把学习放在人类更大的坐标系中认识学习的本质及其与人类其它活动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强调要用实践的观点认识社会现象,也要用实践的观点认识学习的本质。笔者认为,学习就是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是改造人本身,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就是社会的发展,人对自身的改造就是学习,就是人自身的发展。同时上述作为描述性定义也没有把学习的完整过程描述出来。学习不单纯是获得知识或技能,而是在获取知识基础上进行消化、内化,把知识真正转化为人自身的内在素质和能力,真正使人成为主体。所以笔者在自己所著《大学学习学》及有关学习方面的论文中给学习重下定义即“学习就是人们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内化为素质和能力的人的自我发展过程,是使人成为主体并不断提高主体性的过程。”这个定义对于人们认识学习的本质及其重要性,纠正错误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自觉主动性和学习质量、学习效果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加强广大党员特别是肩负社会重任的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世界观改造的自觉主动性。共产党人包括知识分子的世界观自我改造的自觉主动性,是我们党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就的极其重要原因。但是近几十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仅不再提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世界观改造在领导人讲话和中央文件中也销声匿迹了。人们把“改造”当做贬义词而抛弃掉。只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讲话中又开始提到世界观改造问题,尤其是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有关文件中又提到这一问题。如该会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讲到:“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但是由于几十年不强调世界观改造问题,一是导致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观念特别是人本质自私论以极其迅猛的的速度蔓延和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特别是对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知识分子的影响极其之大。二是官员队伍中出现如此严重的腐败现象的思想根源就是不注重自身的世界观改造,其共产党员追求共产主义大目标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逐步丧失甚至完全丧失掉了。三是不能够同头脑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同头脑中的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做积极的斗争,因此导致其分析问题、判断形势、科学决策等一系列问题上产生错误认识。因此,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中强化世界观改造的自觉主动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毛主席的《实践论》、《从哪里来的》以及其他著作中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对当前真正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毛主席上世纪60年代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说:“我们现在还有一些处在领导工作岗位的同志和许多从事一般工作的同志,并不懂得或者不甚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还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代替唯物主义,以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既然这样,那他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就不可能做好。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23页)他还说:“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同上,第324页)笔者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全党对毛主席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的学习和研究,逐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必然王国不断迈向自由王国。

  (2017年7月4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