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还有现代化吗?准确的回答是不确定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农村会在被城市化的浪潮所吞噬并最终消亡。所以有人坚持在中国要消灭农村,于是也就不存在农村要现代化的问题了。但是,笔者认为,资本主义在中国大陆唯一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早已握在毛泽东的手里,即中国农村和农民只能以类似人民公社那样的集体经济体制和组织形式来完成现代化转型。
所以,研究我国农村现的代化问题仍然是有意义的。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转型问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比如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都有大量的课题需要深入研究。但是,笔者认为有三个视角是需要深入展开研究的,只有这三个领域的问题都搞明白了,才能基本讲清楚我国农村70多年来的演变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三个视角是: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看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传统社会结构演变的趋势;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村农村生产关系及经济体制演变的趋势。
一、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看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从国家层面上讲,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任务是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这是我国整个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物质和经济基础,是新中国压倒一切的历史任务。而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则是国家整体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必须将其放在整个工业化进程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将我国农村现代化仅仅归结为农业的现代化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三农问题研究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误区,并由此导致了相关政策上的重大偏差和失误。
(在工业化的问题上,也有两个问题:一是要不要工业化?反对的人不多。二是工业化就是发展资本主义,根本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学者和知识精英们赞同的很多。这里暂时不展开讨论。)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有这样几个问题:
1、工业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主题,是后发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唯一途径,是新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物质和经济基础,也是包括农业农村在内的经济社会全面现代化的主导和决定性因素。
2、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毛主席制定的国家和农村(人民公社)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即国家的、城市的、以重工业为主(生产资料的生产为主)的工业化,和农村集体经济(人民公社)的、以轻工业为主(消费资料的生产为主)为农业服务的农村工业化。这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也不同于苏联的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3、“农业学大寨”与“公社工业化”的矛盾与统一。这是两件事,都是毛主席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问题。这里需要思考的问题是:(1)这两件事能否同时展开?(2)在不能同时展开的情况下优先发展哪一个?
现实的发展如何呢?这两个问题都碰到了。首先,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并没有搞清楚这是代表着两个前后相接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次,58年公社化运动中两件事同时起步了,结果很快受到了三年困难的惩罚。第三,毛主席很快调整了战略重点,转到以粮为纲的“农业学大寨”上来。第四,但是,很多人从此都忘掉了第二件事,只有毛主席一直念念不忘“公社工业化”这个“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
这说明,在国家工业化起步阶段,农业必须承担提供原始积累和保障农产品供应的历史任务,并同时在组织起来的基础上完成对传统农业物质技术条件的彻底改造,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是我国工业化的后发特点和只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起步所决定的。
4、由此决定了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即(1)以粮为纲和农业基本建设阶段。以农业学大寨为主要形式,以农民的劳动积累为主要特征。(2)农村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多种经营、社队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要特征。(3)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和消灭城乡差别为主要特征。
5、在进入农村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后,从农村的角度观察的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展开为四个大的发展趋势。即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6、农村现代化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农业中粮食生产水平达到安全线以上(全国达到人均290-300公斤)。一个是国家相对独立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建成。现实中这个时间节点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
7、农村工业化和国家工业化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国家工业化也是分级的,包括中央直属的国家队,省、市、县所属的地方国营和农村的人民公社集体企业。各层级处于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承担着工业化不断升级的不同功能,形成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动态演进趋势,整体推进我国的现代工业化进程。
8、我国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后期。农村工业化既成功地支撑了农村改革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又因为人民公社体制的被解散和后来的乡镇集体企业私有化而夭折,最终使我国的三农成为至今解决不了的难题。
二、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传统社会结构演变的趋势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有这样几个问题:
1、传统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张培刚提出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两个标志:一个是现代工业产值及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0%以上,一个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2、我国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必然带动两种形式的城镇化,即城市化转移和城镇化集聚。一是国家的国有经济的发展带动大批农业劳动力和人口的城市化转移,导致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二是农村(公社)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农村地区劳动力和人口的本土性集中和集聚,形成小城镇加新农村社区的一体化新结构。(三个一批)
3、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客观必然性,城乡管理的二元体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也是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措施。人民公社的“社”级体制是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性制度和体制支撑,也是最基本的组织保证。解散了公社体制,必然导致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夭折。
4、毛主席从来不讲城市化,也反对农业富余人口盲目流入城市。他是通过公社化和公社工业化实现本土性的经济和人口的集中集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解决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体脑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5、农村城镇化集聚的前提条件和集聚模式:
前提条件:工业项目的集中布局,二、三产业园区的形成,中心区传统村庄的城镇化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等,核心区集聚能力的形成。
集聚模式:中心核状集聚、组团状集聚、带状集聚。
6、农民工夹角陷阱的形成。离不了农村土地,变不了城市的居民。城市的门槛跨不过,农村的脐带割不断,大量两栖状态的农民工群体成为第三结构,成为为城乡资本提供廉价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7、如果不能在集体经济体制下由二元结构发展到三元结构,再发展到城乡一体化,那就必然会陷入农民工夹角陷阱。
资本下乡和政府主导的合村并居运动,正是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中,失去集体经济体制支撑后的必然结果,是企图走出农民工夹角陷阱困局的最后挣扎,成为当代版的圈地运动,实现对小农的最后的剥夺。
农民工夹角陷阱的最终结果是重新培养出新一代无产阶级,为下一轮社会革命做好准备。
三、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村生产关系及经济体制演变的趋势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有这样几个问题:
1、到底是先机械化还是先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仍然是一个需要进行论证的历史问题。在这里我提出四个观点。只有把这四个问题讲清楚了,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才能从理论到实践上真正讲明白。
第一个问题:从农村微观主体上看,土地改革完成以后,绝大多是贫苦农民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了。
第二个问题:从宏观上看,个体农业无法支撑国家工业化进程的起步和发展。
第三个问题:马克思的工场手工业的简单协作会导致生产力质的提高。机械化之前的农业合作化也是一种简单协作。
第四个问题:毛主席的一个重要论断: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新的生产关系确立以后,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这四个问题,前两个是实际层面的问题,后两个是理论层面的问题。
2、如何看待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
正面:为什么要从农业合作社发展到农村公社化?主要有两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需要,农村工业化的设想。在更大的范围配置资源和劳动力有利于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既有利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更有利于公社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
反面:出乎毛主席预料的一平二调“共产风”的刮起和一线主政者的推波助澜。
一个结论:评价人民公社制度和体制的优劣,只能以三级体制确定以后为目标,而不能以公社化运动为目标。因为公社化运动时的体制还未定型。
3、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三级体制的合理性。生产队适宜农业生产方式,公社的体制和规模又适宜农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将二者兼容起来,是公社体制的本质特征。三级体制的结构,正是自然村、行政村和乡(镇)三个层次的对应安排。所以,毛主席的公社化,是在我国几千年来传统农村村社结构的基础上,注入了两个现代化因素:一个是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组织化,一个是引入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对农村村社结构,是改造和提升,而不是要“解构”它。
很多同志在讨论农村集体经济问题时,只是从农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这是一个认识上的陷阱。如果仅从农业上考虑,一般不需要集体经济的组织形态,特别不需要公社那么大规模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顶多发展一些合作社之类的形式就可以了。所以,农村集体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要性在于农村工业化,或者说在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产业革命)。
4、调结构还是改体制?七十年代后期,农村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还是集体经济管理体制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是调整结构,推动农村进入产业革命阶段的公社工业化?还是改革体制,解散人民公社,由集体退到家庭经营?这个选择的不同使广大农村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5、土地承包制不是要害,解散公社体制才是致命伤。农村工业化不可能在所有的自然村和行政村的基础上实现,不能将其庸俗化为村村工业化,因为那样不符合集中布局和规模效益的原则,只有在公社(一般20-30个左右的行政村)规模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和人口集聚的社区规模。所以,解散了公社集体经济体制,农村工业化进程必然夭折。
6、是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还是彻底还地权于个体农民,一直是改开以来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的斗争焦点之一。资改派的基本策略是“用时间换空间”。在体制和组织问题上,是解构农村社区集体还是真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社区公有还是农民共有?是保有不可分割的集体资产还是产权必须穿透到个人?都是农村现阶段矛盾斗争的重要焦点。
7、公社工业化的产业革命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原因。这是因为:(1)多种经营的发展必然造成集体经济内部分工分业的发展。(2)劳动组织形式必然从简单劳动协作向专业化分工协作转变。(3)生产队的组织形式被专业队、组和企业公司组织形式所取代。(4)分配形式由工分制向工资制转变。(5)经营管理体制由三级向两级转变,社的集聚功能加强,产业间的统筹功能产生。6)社区集体加公司企业成为基本的组织形态。
8、从三级体制到双层经营体制,再到新的复合型集体经济体制。
两级(或三级)所有、多层经营的复合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1)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加公司企业的基本组织形态;(2)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的村社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母体;(3)社区母体的产权公有和相对封闭性,公司企业组织的产权开放性;(4)社区集体的资产经营和公司企业的企业经营。
9、正确的出路:塘约道路加乡镇统筹。
农村重新走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化的道路,是我国经济回归内循环为主的自主型发展道路的基础,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10、特殊条件下(如战时)的应急体制建议:
县(含县级市)以下,在乡(镇)、村两级重新组织起来,以村社社区为单位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和体制,村级为基础,发展跨村联合社。以农地整治、村庄改造和生态治理(山、水等)三大基本建设为抓手,国家给予资金支持(财政和信贷),最大限度安排农村劳动力本土性就业,以缓解大批农民工失业问题。所有农村首先要以乡镇为单位抓好自给性生产,特别是落实粮田面积和产量指标,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城市服务的商品性生产企业,立足国内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实行产业指导政策,调解地区间的不平衡。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与城市动力市场对接,实现城乡用工的组织化和保障化。国有企业则重点放在高科技研发、高端制造业、国防军工、公共服务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由国家计划指导。一般性竞争领域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停止股票等一切有价证卷交易,关停交易市场。去美元,去美债,建立防止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入侵的防火墙。对外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为主。整个国民经济转向以内循环为主的、有计划调控的非常时期经济体制。此议可做为战时体制下或疫情全球失控后的经济对策。
2020-06-26
参考文章:
1、我国农业合作化初期的两场争论
2、毛主席如何对待和指导农业合作化
3、毛主席与五八、五九年的人民公社
4、人民公社和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5、人民公社制度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6、我国当代三农演变的十六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7、农地三权分置也可以首先完善集体所有权
8、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的几个原则问题
9、再谈农村集体经济的几个本质特征
10、毛主席的不发达社会主义与后来的农村改革
11、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若干认识问题
12、“解构”村社是农村私有化的核心目标
1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中的两个问题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