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按:从美国生完孩子回来的柴静“自费”拍了纪录片《穹顶之下》,火得不得了,比“烂星抛钻戒求婚,戏子穿华服从良”的劲爆消息还要火。到底该怎么解读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我觉得安庆仁的文章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很好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可约略窥见《穹顶之下》的背景并进而窥见柴静的灵魂。诸君不妨读读。
柴静的纪录片,你真看懂了吗?
作者:安庆仁
文章来源: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zatan/201503/77375.html
时长103分钟又55秒的《穹顶之下》,开场是个患病的婴儿,戴着氧气罩,双目紧闭,看不出多少生命体征。这种煽情的手法尽管老套,但对类似宣教片而言,的确百试不爽,几秒钟就能征服观众,跟上宣讲人的思路,毫无意识的掉进宣讲人精心布下的陷阱。可我还没她柴静想的那么弱智,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包括《河殇》那样的长篇题材,我都能耐心的看到结尾,看看他到底要出什么幺蛾子。而《穹顶之下》,不到一顿饭的功夫,结果就出来了,——“只有把能源交给市场才能解决问题。”
绕了那么多弯子,投入那么多情感说表情更对,而且连亲生孩子都拿来当道具,可谓费尽心思不惜血本的铺垫,但其实,就是为了这一句话。坦白的讲,我从不先入为主的反对市场化,如果市场化真的能解决问题,真的能国泰民安,何乐而不为呢。但事实跟柴静的观点正好相反,当前中国社会所以百弊丛生,恰恰是因为市场化,毒大米、毒韭菜、毒奶粉、毒馒头、毒火锅、毒饮料、地沟油、毒家具、毒内衣、毒乳罩、毒枕头、毒被子……这些吃的穿的睡的,所以变成毒品,哪个又不是市场化的结果呢?
在没有市场化之前,农村小河里的水,大家捧起来就喝;但现在,你敢吗?在没有市场化之前,嘴馋的顽童们,钻进瓜田果园,不吃的肚瓜滚圆绝不出来;但现在要是也这样,进去的是活蹦乱跳的孩子,出来的没准就是死孩子。在没有市场化之前,炖出来的猪肉酥软喷香;而现在的猪肉,放进锅里居然包锅,炖熟后肉质发柴。在没有市场化之前,鸡蛋黄是橘红色的,蛋清很稠,磕开缝隙后蛋清不往外流;而现在的鸡蛋,蛋黄发白,蛋清比米汤还稀,往锅沿上一磕,动作稍慢一点,娘的,蛋清流了一小半。
而这一切,难道她柴静会不知道?如果不知道,她凭什么当媒体人,凭什么在舞台上面对闪光灯信口开河。不错,她柴静在央视工作多年,吃的是特供,但我就不信她吃的穿的睡的都是特供,她就一点人间烟火都不动。在《穹顶之下》一片中,柴静将孩子患病原因,完全归罪于汽油不达标,莫非她生活在空气中,靠喝西北风活着。而据我所知,柴静不仅是个老牌的烟枪,还有打高尔夫的爱好,而高尔夫球场的污染程度,绝不逊于化工车间,剧毒农药每隔几天就要全面的喷洒一次,球场上连个苍蝇都看不见。
的确,我对两桶油也没什么好感,坏事差不多做绝了,但柴静武断的把孩子患病的原因都归罪于两桶油的观点,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或许她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毛病,黄昏后黎明前,都干了些什么;酒吧间包房里都吃了喝了抽了些什么;包括老公,用没用过“威哥”之类的东西,吃的喝的抽的是不是都符合什么什么9000国际认证。千万别以为,天天站在闪光灯下,就有完美的内在,就真把自己当成了女神,尤其是这人妖颠倒的当下,说人话的是女人,不说人话的准是女神。
更坚决反对柴静“只有把能源交给市场才能解决问题”的谬论,这是典型的颠倒事实,是不折不扣的歪理邪说。既然离开央视了,给别人代言没关系,那是她柴静的自由,但太赤裸裸了就不好嘛,车模还穿着“三点”呢不是。有个哥们说过几句精辟的话:做人得虚伪点才行,太露骨了,脸上挂不住火啊。而今天的柴静女士,分明是豁出去了,宁做虚伪之事,不做虚伪之人,端的是底气十足。这到正应了那句俗话,——是狗改不了吃屎。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鸡绝对能把自己整容成天鹅,但下的可还是鸡蛋。高尚的品质,跟穿什么衣服没关系,跟在哪里上班没关系,跟吃什么喝什么也没关系,只跟骨子里的东西有关系。
我本来满是同情的,在片头的最初几分钟里,跟所有多情善感的观众一样,眼泪不知不觉的滑落,但随着剧情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穹顶之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用心是国企私有化,目标——两桶油。由此可见,柴静的美国之行还真没白去,不仅生了孩子,还生出了很多非分之想。只是十分的可惜了,如今中国气候,跟她柴静两年前去美国生孩子时候截然不同了,想把两桶油私有化,做她的美国梦去吧。本人今儿还就把话撂在这儿,不但两桶油他们动不了,未来几年内,有些产业还将重新变国有。这就是中国梦跟美国梦的根本区别。借此顺告那些或正打算去美国下蛋的鸡们,别做天开之想了,柴鸡只能下柴鸡蛋,即使去美国也下不了洋蛋,搞不好还是个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