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提案,为何尽是鸡毛蒜皮?
最近从微信中读到一篇“秀才江湖”的文章,题目是《两会代表提案,为何尽是鸡毛蒜皮?》指出了正在召开的两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代表们的提案质量不高,“两会正在召开,各种不痛不痒、鸡毛蒜皮的提案纷至沓来。其中,把某月某日定为神马节、把某月某日设为神马日,这一类提案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例如13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建议设立‘炎黄节’;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吁建立国家阅读节;全国人大代表周森建议,将10月8日定为‘孝行节’;江苏省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璠等7名代表建议将每年的5月18日作为成人节;全国人大代表陈致慜建议,把传说中的‘女娲诞辰日’定为”中华母亲节’。”文中还指出另一种提案,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久建议让孩子从小听京剧唱京剧,相声演员姜昆提议让相声等曲艺课进课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的提案是书法进课堂。”等等,其实也可以归纳为“鸡毛蒜皮”一类。笔者非常赞同文中指出的这种现象,面对着中国当今极其严重的各种社会问题,却极少看到两会代表有分量、有水平、质量高,能够引发社会极大反响的提案来。当然也不是说绝对没有,如今年两会崔永元关于反对转基因的提案,但数量微乎其微。不仅今年两会存在,以往几乎历届都存在。与此相关的也是两会极其严重的现象就是“歌功颂德”和缺乏对官员的弹劾。记得前几年两会召开期间,广州日报和大洋网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钟南山在人大会议小组会上讲,一些人大代表发言“10分钟中前面8分钟是在歌功颂德,对报告歌功颂德,对自己歌功颂德,完了之后剩下的没有时间了。”许多代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三个代表”即学习代表、举手代表、传达代表了。提案和代表发言是两会极其重要的议事内容,提案、发言质量不高,不敢对官员弹劾,不可能保证两会的质量高,也不可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文中指出:“第一、它不伤脑筋,很容易想到。一年365天,我完全可以把每一天都提议设定为神马节、神马日,而且理由都冠冕堂皇、像模像样。比如谐音啦、比如历史典故啦、比如西方有类似的节日我们没有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设节日也何患无辞!只要存心想把某一天设定为一个节日,找个理由不要太轻松噢!第二、它安全、和谐!既不会敏感、触犯龙颜,也不会得罪人。大老远来趟北京,不能白来啊!嘻嘻哈哈,吃吃喝喝,插科打诨,再随随便便想个提案,OK,搞定!不但讨人欢心,而且弘扬主旋律,这样的‘好代表”,下一届还让你来。”应该说这两点是正确的,但较为肤浅。笔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更深层次的根源。
一是历史根源。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一个权力至上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官本位的等级社会,等级观念十分严重。在这个社会中,权力等于权利,等于真理。权力大,权利就大、真理就大;权力小,权利就小,真理就小;没有权力,就没有权利,也没有真理。臣民和普通百姓在君主和权力面前,只能顺从恭维,绝对不能对君主和权力者说三道四,直言进谏,哪怕你说得再正确。如果臣民斗胆提出与权力者不同意见甚至批评权力者,立刻就会受到权力者的打击报复。中国家喻户晓的“指鹿为马”故事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典型写照。尽管史书上也曾记载唐代魏征进谏的故事,但也只是凤毛麟角,不能代表封建社会的本质。刘罗锅电视剧中的和珅一见到皇上就说:“皇上圣明,奴才有罪”,同时他对下属和百姓就是“我圣明,你有罪”。这就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本质。尽管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立60多年了,但封建观念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刘罗锅电视剧中扮演和珅的演员王刚一次到基层调研,一位基层干部握着王刚的手说:“你演的和珅太好了,我从和珅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由此导致一些下级和群众在上级和权力者面前,只能恭维歌颂,即使提意见建议,也只能提一些不痛不痒、鸡毛蒜皮的问题,要害性根本性问题绝对不敢涉及。最近同一位也在大学教书的朋友谈社会问题时他说,他同他们学校一位校长私下聊天谈人际关系问题时这位校长说,如果教育部长、副部长来学校视察,无论说什么话,我就得说都是正确的。如果我到下面谈问题,就要求下级也必须肯定和赞扬我的讲话。这不就是典型的封建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吗?同理,两会“歌功颂德”和“鸡毛蒜皮提案”等现象也是其典型表现。
二是制度根源。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曾经在一次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笔者完全赞成这一观点。但客观地讲,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代表的产生方法。尽管宪法规定,任何年满18周岁的公民和任何普通党员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实际上,在各级代表包括全国人大、政协、党代会的选举上,各级党组织、政府和领导在选举过程中,名额分配大多照顾领导、名人、有钱人,同时又赋予本地区代表的许多毫无道理的附加条件。如规定某片地区只选妇女,只选教授、只选领导、只选某年龄段,只选……等等,自觉不自觉地就把大多数人的被选举权剥夺了,特别是剥夺了那些敢于直言进谏有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的政治素质高的最基层的党员和群众。同时改开以来,工农代表比例急剧下降,近两届稍有回升,但与官员、知识分子和企业家比例仍然较小。同时整个社会特别是许多领导把当代表只是当做一种荣誉给人奖励,有些地区甚至把人大、政协代表作为交易奉送给哪些投资老板。如2014年昆山爆炸案发生后,《中国经济周报》刊文揭露深层次原因时写到,昆山市招商中心相关负责人提到了这样一条令人“耳目一新”的“先进经验”:“去南京、北京争取劳模指标,送给来投资的老板,国家、省里的名额不够,就评县级劳模,两年一届50个,50个不够,就100个,还不够,就200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送给他们一些……”。因此在种种附加条件下,各级组织、领导自觉不自觉地常把那些人虽正直但毫无主见、缺乏参政议政能力或喜欢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物定为候选人。笔者清楚地记得,新闻报道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某些代表在审查政治报告的小组会议发言时经常说,要回去认真贯彻实行。其实报告之后代表的主要职责是审议报告。在报告没有大会通过之前,还谈不上如何贯彻,只有大会最后通过,才能涉及贯彻执行问题。记者在采访某些代表时,他们还常常以“我是学习来的”回答打发记者。这些极度缺乏参政议政能力、政治责任感极差的人物竟然被选举为党、国家的各级代表,由此难道不反思各种代表产生、选举制度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吗?
三是思想根源。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就是使大多数人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就要求人民群众必须要具备做社会主人、社会主体的意识,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要有议政参政意识和能力。毛泽东赋予人民群众的四大权利就是努力培养群众做社会主人和议政的意识、能力,也是防止社会主义国家权力丧失的的最重要措施。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压抑和剥夺人们主体意识的奴性文化。鲁迅称这种文化为“吃人”的文化。这种文化现实生活中的最重要表现就是人们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淡薄,在权力者面前唯唯诺诺,绝对顺从,更不愿也不敢得罪权力者。同时,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人,对敢于监督和批评自己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直接或间接打击之,包括各级党代会、人大和政协会上。据笔者所知,不少在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敢于直言的代表或委员,在新一届代表或委员选举时,就会被剥夺代表或委员资格。如河南省焦作市一普普通通的工人也是当地劳动模范的姚秀荣在十大之前曾当过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当代表时,她并不真正懂得代表的职责,用她自己的话就是个“哑巴代表”。但她参政意识提高后,她真正行使代表职责,每次会议之前都要深入群众之中,因此在正式会议上能够提出许多反映民意的有深刻见解的提案,而且平时也敢于对领导的腐败现象进行斗争。结果2002年在河南省选举十届人大代表时,最初连候选人都不是。后多方努力又成为候选人,但在省正式选举时,在某些权力者的背后活动下,最终落选。她对此带着非常大的疑惑说,为什么在我还不知道怎么当代表的时候,我能够高票当选,在我知道怎么当代表,并且做出许多成绩的时候,我反而成了落选代表?笔者还清楚地记得,1988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千家驹大会发言极其尖锐、深刻揭露批判了当时社会腐败、物价上涨、教育三大问题,30分钟发言赢得30次掌声。会后,却被某位实权大人物冠之为“哗众取宠”,以后再也没有出席两会。因此可以说,对敢于向权力者提不同甚至批评意见打击报复现象是中国当今政治生活中一个极其突出的特点和表现。
如何根本改变上述现象呢?
第一,要进一步深入批判封建社会遗留的官本位和奴性文化观念,努力清除其影响。中国当今是在拖着一根又粗又长的大辫子进行现代化。这根大辫子就是封建文化的糟粕性内容,不割掉这根辫子,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位著名学者本世纪初就曾发出强烈呼吁:要把批判封建主义的任务带到21世纪。中国当今强调弘扬传统文化是正确的,但我们弘扬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不能够弘扬糟粕。如果不提批判传统文化的糟粕,只单纯强调“弘扬”就是片面错误的。必须正视中国当今社会封建文化的糟粕性内容影响极其严重。
第二,增强全民族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两会出现的鸡毛蒜皮提案等现象实际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要求人民群众具有民主和权利意识,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整个社会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单位都应该进行做社会主人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批判和清除中国特色的英雄史观思想。全民族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民主意识逐步增强是提高各级党代会代表、委员责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各级党代会、人代会代表及政协委员的产生选举等制度。现行的党代会、人大、政协代表产生办法漏洞极其之多,必须进行大的改革。如增大工农代表比例、强化各级代表最主要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条件,淡化其它条件,强化各级代表本人申报制度和群众选举程序、减小各级权力者随意性的主观意志成分,坚决杜绝和取缔把代表、委员当做荣誉赠送或进行交易等现象。
第四,改革提案产生方法,建立提案评选制度。各级党代会、人大和政协都是对最高权力者进行监督批评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同时,各级代表也应该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笔者建议,各级代表在参加会议之前,如姚秀荣同志那样,必须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到基层群众中,自觉有意识地征求人民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包括中央的建议、批评,并写成书面意见、提案,拿到会议中来。各种会议应该把所有这些提案通过网络全部公开,媒体也可部分刊载,实际也提高人民群众对两会的关注度,且通过适当方法让人民群众对代表的提案质量进行点评,对那些没有提案或只提鸡毛蒜皮提案甚至极端错误提案(如卖淫合法化、把毛泽东遗体迁出天安门等)的代表进行严厉的批评,对质量较高的提案进行公开的支持和表扬。同时作为下一届是否继续当选代表、委员的事实依据。
第五,强化代表和委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本身就是政治的活动场所。政治就是围绕权力特别是国家权力而进行的活动和机构。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经济利益进行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党代会、两会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会议和组织,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党的根本利益就是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政权是人民的国家、人民的政权。因此就要求各级党代会、人大、政协及其代表、委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必须站在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立场上,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发表意见,才有可能提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提案来,才能敢于弹劾失职失责的官员,才能敢于和善于同一切错误的言论、行为、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这就要求各级代表、委员平时必须自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立场、观点、方法,自觉改造世界观,自觉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这是避免“鸡毛蒜皮提案”、“歌功颂德”等现象的重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