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黄卫东:美国对中国开放金融吗?

2021-03-10 15:38:48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黄卫东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webp (2).jpg

  《中国金融》2021年第4期发表吴晓求《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见【附录】,以下简称“吴文”)。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从历史上看,大国的金融都是开放的,中国也概莫能外。中国金融开放的意义非常重要,其重要性比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要大得多。要求中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

  美国所谓金融开放,仅仅是不限制或者说开放民间的金融活动,如货币兑换,但美国官方机构和美国的主要银行从不对中国开放,从不持有人民币,从事人民币兑换业务。笔者早就指出,美国从未对中国开放货币和金融,美国的货币和金融开放,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宣传,实际上的做法与其宣传的开放,相差甚远。实际是中国单方面对美国开放,实施美元与人民币兑换。

  吴文说,“在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外国投资者占比4%~5%。在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者占比应该逐步提升,笔者认为,其占比应该在15%左右,与美国市场上的外国投资者占比相当。相比之下,伦敦市场和东京市场外国投资者的比例要高很多,超过40%”。

  问题在于,美国市场上的外国投资者,都是拿美元投资的,都是各国拿物质财富换取美国的美元钞票,到美国投资的。相反,中国市场上的美国和西方投资者,是美国和西方印钞票,到中国的银行,换取人民币来投资的。而中国换来美元欧元,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和西方国债,由于国债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连保值都做不到,美国和西方换取的人民币,等于是免费得到的,其在中国的投资,不过是中国免费奉送的。其根源就在于,中国对西方开放了货币主权和金融主权,而美国和西方没有对中国开放货币和金融主权。

  吴文的说法,完全是颠倒黑白的。不是中国没有对西方开放货币和金融,而是美国和西方没有向中国开放货币和金融。当然,在中国的主流金融界看来,美国精英发行的美元,是国际货币,是硬通货,地位天然就比人民币高,从而不认为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对。然而,笔者要说,从历史来看,这种说法就十分荒谬。

  例如,二战时,虽然英镑还是比美元更重要的“国际货币”,但美国从不同意英国人拿英镑就可以兑换美元,接受英国使用英镑支付军火款,而是让英国用尽黄金白银后,作价转让一些处于战略要地的殖民地给美国;后来则要求英国政府从美国贷款美元支付。

  二战结束后,当时美国制定马歇尔计划,给西欧国家提供贷款等项经济援助共131.5亿美元,其中英国是主要受援国,但美国却要求英国按《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要求,承诺英镑可兑换为黄金或美元为条件,当时英国因战争破坏,需要从美国进口物资,防止经济崩溃。但生产能力很低,英镑被高估,英国控制的殖民地政府在战争期间积累了大量英镑,纷纷将英镑兑换为美元,仅仅5周就耗尽了英国的美元储备,从而不得不停止执行[1];也让英国殖民地将它们的货币发行依据从英镑转变为美元,侵占了英国的“国际货币”地位。如果美国接受英镑结算或兑换,也就是对应该开放货币和金融,英国各个殖民地政府也就没有必要预先兑换英镑为美元,从而不会在对美国之外其他国家贸易中使用美元,美国也就无法取代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了。

  回顾历史,二战期间,英美会同盟国开会,制定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主要目的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协定要求加入国自行确定货币含金量,从而确定汇率。当时还在战争时期,各国经济都很困难,难以确定货币含金量,协定中只列出了美元的含金量。美国宣传美元成了国际货币,也就是各国向美元开放,但实际上美国的西方盟国并不同意。

  协定关键条款是第八条,要求加入国不得限制他国使用外币支付,等于要求加入国对他国开放货币主权;但同时要求承诺负责兑换他国因经常项目往来所获得的本国货币为对方货币或黄金;也可以为美元,因美国承诺美元为黄金欠条;后来修订为特别提款权,从而防止他国不受限制地印钞购买加入国的经济资源,侵犯加入国的货币主权。例如,按照协定要求,美国政府需要向中国政府承诺,兑换中国因贸易获得的美元为人民币或特别提款权。由于美国政府不储备人民币,而储备的特别提款权远少于我们的美元储备,无法满足协定要求,中国就能以美国违背协定为理由,禁止美国和其他国家使用美元从中国进口物资,从而可以终止美元对中国货币主权的侵犯。

  协定实际是要求加入国承诺有限开放货币主权,可以自行根据贸易需要决定持有的外币数量,从而决定了货币开放程度,也就是货币主权被侵犯程度。是否接受第八条款,就成为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接受第八条款的国家,又被负责监督执行协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第八条款国。

  当时除欧洲外,拉美国家是名义上独立,实际大都被美国资本控制;其他地区大都是英法殖民地,真正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很少,参加会议的第三世界国家多是支持反法西斯势力派出的代表。此前英国为获得战争胜利,不得不拉拢殖民地,和美国一道发布《大西洋宪章》等宣言,承诺让他们战后独立。英美组织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合作,其主要目的是,美国试图通过协定,让英国对美开放殖民地货币主权。而英国试图通过协定,获得美元,支持战争。

  虽然当时英镑号称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但美国并不承认,英镑主要在英国控制的殖民地流通。协定规定加入国可以用本国货币和少量黄金出资,从而可以无偿使用一定额度美元等外汇,用于进口美国物资了。最终通过谈判,美国共出资31.75亿美元,使英国获得的美元很有限,其打算大部落空。

  虽然1944年7月22日盟国会议通过了协定文本,决定于1945年12月27日生效,但直到1946年11月6日,才有萨尔瓦多第一个接受第八条款。美国则是当年12月10日接受。到1953年底,除美国和加拿大外,共有7个拉美国家接受第八条款,成为第八条款国。到1961年2月15日,英法德意等西欧9国和南美的秘鲁加入,使接受第八条款国家增加到19个[2]。

  此后到1971年共有35个国家承诺接受第八条款,除了从英国控制的殖民地独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和科威特四国外,其他国家都是美国的西方盟国和美国控制的拉美国家(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1996)。当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不再兑换美元为黄金,等于宣布不再遵守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从而使依据协定形成的西方国际货币合作框架崩溃。《今日巴黎报》评论说:“美元神话破产了。西方世界的货币和财政整个结构也同它一起破产了。”

  当时美国发动侵越战争,遭遇中国支持的越南人民武装反抗,耗资巨大,超过二战,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美国经济分析局提供的物价指数显示,美元物价已经比当初确定金价时,上涨了3倍多,但美国一直保持此前确定的美元含金量,致使美元汇率严重高估。却让美国借此从西方盟国低价进口物资支持战争,使得西方各国物价不断上涨,难以遏制通货膨胀。当时美国既不降低美元含金量,又多方限制各国兑现美元为黄金,而西方各国积累的600多亿美元,已经远远多于美国储备的黄金[3]。西方各国因在国家安全上受到美国的制约,不得不妥协,但到1971年5月初,西方各国忍无可忍,纷纷下令银行停止美元兑换[4],从而在对外贸易中不再使用美元,不仅终止了美国对他们的掠夺,而且终止了对美国开放货币主权,也就停止了协定。当时的美国报纸公开哀叹,美元成了没人要的货币。

  虽然美国财经官员声称“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难题”,但这不过是美国精英的文化宣传。德国终止使用美元结算后,不仅很好地控制了物价,物价平均上涨率不到5%,而且经济也较快地得到发展,实际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而美国却陷入十年滞涨,物价高速上涨,经济却停滞。由于美国经济严重依赖对西方盟国的掠夺,就此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十余年。按照黄金或石油价格计算,十年上涨25倍,平均每年上涨38%。到1980年前后,美联储不得不将基准利率长期维持在15%以上,甚至接近20%[5],以便降低通货膨胀,也说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高于15%-20%以上。美国的主要盟友日本英国同样受到影响,最严重的时候,日本英国等物价一年上涨30%[6]。

  这段历史,充分说明,英美合作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并非所声称的什么国际法,也无几个国家认真对待。就是美国的西方盟友都长期选择无视,在最初47年里,真正对外承诺执行的仅有1960年代十年,仅仅在这十年,对美承诺有限开放经常项目货币主权。

  相反,早在毛泽东时代,人民币就曾经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首要结算货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推行使用人民币结算对外贸易,按照负责对外结算的中国银行《行史》介绍[7],1968年开始在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到1973年广州秋季交易会上,使用人民币结算,出口占贸易额83%,进口也高达41.4%;到1976年联合国147个会员国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达到120个。对比日本对外贸易使用日元的比例,最多也不过20%,远不能与当时的人民币相比。当时我们既没有大量储备外汇,也没有资本项开放,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却反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有一种批评,是说毛泽东时代是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暗示当时经济上是用行政命令推动的,问题是对外贸易方面,是没法通过行政命令让对手接受的。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是西方各国货币都不断严重贬值,而人民币购买力很稳定的影响,是双方市场谈判和市场博弈的结果。

  人民币丢失国际货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从1978年开始,人民币多次大幅度贬值,最严重的贬值是1993年,仅半年时间,就贬值30%。而且还多次降低人民币汇率,使人民币对美元牌价,从1美元兑换1.49元贬值到8.7元。由于人民币购买力多次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人民币价值,使国内外商人不愿采用人民币,从而逐渐丢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200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对外公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重新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但是,此次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与上次差别很大。在毛泽东时代,外汇只是贸易工具,实行的是贸易平衡政策,不追求获得外汇。但我国央行自1995年开始,一直实行依据外汇储备发钞[8],不能增加外汇,就不敢增发人民币。此后连续七年,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贸易萎缩,由于不能获得足够的外汇,加上推进市场化,扩大市场化范围,人民币发行量常常低于货币需求,连续七年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造成经济萎缩。为此甚至年年到西方金融市场借贷获得西方货币,直到现在,我国外汇储备中仍有上万亿美元是借贷的高利率贷款[9]。而借来的外汇,按照央行规定,作为人民币发行依据,只能用于回收市场上人民币,主要购买西方国债,由于国债利率常常低于通货膨胀率,连保值都算不上。而增发的人民币都去换西方货币,交给西方,就等于免费奉送给西方使用了。如果一直不改变这种货币发行办法,则发行的人民币就永远给西方使用,等于免费送给西方了。

  由于需要努力获得西方货币,也就承诺,西方货币可以自由地兑换人民币了;而反过来,则因会减少外汇储备,长期以来限制兑换。人民币的地位是明显低于西方货币的,商人们选择西方货币进行结算,也就成了必然。此外,为了增加外汇储备,央行长期以来高价购买外汇,使得西方货币的汇率长期高估,也推动国内出口使用西方货币结算,而不是使用人民币。西方商人可以用本国货币进口中国物资,自然不愿保留人民币了,以免带来汇率风险,也就让国内进口使用人民币结算。此外,就是长期不断降低价格,包括出口退税补贴;使得西方货币都异常稳定,而相反,国内市场依据西方需要发钞,导致货币很不稳定,从而在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

  直到2019年,经过十年努力,按照央行国际报告引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为1.76%;虽然超过仅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结算占直接比重计算得到1973年的1.19%;但我国对外贸易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比为16.1%,仅相当于1973年62.2%的四分之一。考虑到1973年我国工业生产占世界的比例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当时美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没有与中国建交,禁止美国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人为降低了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如今我国确实世界工厂,大部分工业产品都占世界一半左右,然而,当时经过5年的国际化努力,就让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引进高达62.2%了;而现在,经过十年多努力,仅有16.1%,占进出口比例很小。而且由于我国人民币发行依据中70%是西方货币,自行发行的人民币仅占30%,也就是说,占70%人民币实际上是西方货币代用券,实际还是代表用西方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实际上使用我们自主发行的人民币占世界比重仅有0.52%,占我国对外贸易4.83%,都远低于1973年。

  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之一,不仅包括本人多次发表文章批评的依据外汇储备发钞,而且在停止依据外汇增发货币后,央行又推动藏汇于民政策。2015年以来,央行不再增发货币购买西方货币,而是依据商业银行债券,从而不再依据外汇发钞了,也就不再因发钞而需要增加外汇储备了,但央行仍然提倡藏汇于民政策,仍然宣传和推动增加外汇,从而不利于排挤外汇,增加使用人民币。这种单方面无限制地对美开放货币主权和金融主权,自然不可能让我们侵占美国货币主权,也就实现不了让美国同意对我们开放货币主权和金融主权了。

  后毛泽东时代,我国主流经济金融界一直试图重新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早在1990年前后,就迷信西方理论,制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改革路线,出版了几百本著作,制定了提高人民币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报纸上则宣传推进如今的国际化路线。但直到如今,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都仍然仅占很小份额,远远比不上毛泽东时代。我国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文革经济濒临崩溃,如果那时真的经济濒临崩溃,却很快取得这样重要的货币国际化进展,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如今我们的生产能力早已占世界一半左右,而西方早已不搞工业消费品生产,基础工业生产能力也严重不足,西方货币仍然是中国的主要结算货币,中国很少使用人民币结算对外贸易。与毛泽东时代相比,当时我们既没有大量储备外汇,也没有资本项开放,更没有承诺货币可自由兑换,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甚至人民币还不像西方货币那样有含金量,却反而战胜西方货币,在对外贸易中,主要使用人民币结算,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了。如今西方货币早已没有含金量了,按照美国主流金融教科书传授的常识,都是西方政府印制的自动贬值赖账的欠条,反而稳固了国际货币地位,可见当前金融界主张的人民币国际化路线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是我们单方面对美和西方开放,西方就不可能对我开放了。我们应当停止对美国和西方单方面开放,而是借美国和西方对我国物资供应高度依赖情况下,停止对美和西方开放,要求西方对我开放,从而打开西方大门,达到进入西方货币和金融领域的目的,才能将人民币国际化扩大到西方。

1.webp (3).jpg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