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一二·九”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谷景生将军

2012-12-09 18:44:36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BTV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关于谷景生将军


  
谷景生

谷景生,男,1913年7月生,山西省猗氏(今临猗)县罗村人。“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任国防部五院政委、党委书记期间,正值我国导弹事业初创时期,他和钱学森院长一道,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研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简介

  1913年,谷景生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北景乡罗村。在山西太原一中读书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29年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到北平,先后参加左联、社联和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
  
谷景生
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北反帝大同盟机关报《反帝新闻》主编,抗日同盟军第五师宣传科科长,团政治委员,北平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兼“左联”书记,“泡沫”社社长,共青团北平市委书记,北平“学联”党团成员。参与领导一二·九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民运部部长,中共太行第三地委城工部部长,第七地委书记,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共郑州市委书记兼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十五军政治委员。参加了淮海、渡江、广东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军政治委员兼中共昆明市委书记。
  1951年3月,谷景生任志愿军第十五军政委,与军长秦基伟率部开赴朝鲜战场,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上甘岭战役中开展群众立功运动,取得大捷,部队先后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
  归国后谷景生任防空军党委第二书记、副政委。在任国防部五院政委、党委书记期间,正值我国导弹事业初创时期,他和钱学森院长一道,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研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文化大革命”中,谷景生遭受诬陷、迫害,被监禁关押1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恢复工作后,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1981年2月,谷景生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兼乌鲁木齐军区政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第一书记,为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4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

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事迹

  参与领导“一二.九”运动
  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在日军的策动下,汉奸殷汝耕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华北危在旦夕,当时在中共北平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青年党员谷景生、彭涛周小舟了解到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爱国要求,他们从外文报刊得到共产国际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得悉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报》刊登的《八一宣言》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号召,三人一致认识到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斗争策略也应调整。
  但这一正确主张却遭到市工委主要负责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其时不是向国民党要求民主的问题,而应组织暴动,打倒国民党,建立北方苏维埃。
  为此,谷景生、彭涛、周小舟多次向河北省委报告北平党内的意见分歧,并派周小舟直接向省委汇报。中共河北省委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肯定了他们的工作,批准了他们提出的政治
  

毛主席亲自接见

主张,并根据形势需要,撤消了北平工委,决定组成中共北平临时市委,由谷景生任临时市委书记,彭涛任组织部长,周小舟任宣传部长,并派李常青为省委特派员,代表省委领导北平党的工作。
  北平临委成立后,立即深入到各大中学校建立各种群众团体,并组织团委、学联以及各学校的学生骨干,经过周密部署和层层发动,在1935年12月9日爆发了举世震惊的一二·九运动。请愿游行队伍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反对冀察委员会的成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然而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的血醒镇压,爱国学生英勇顽强斗争、在大刀、水龙、皮鞭、木棍和枪刺的袭击下,有数万人受伤,几十人被捕。从12月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西安、济南、杭州、上海、武汉、宜昌、成都、重庆、广州、南宁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了学生的抗日集会和示威游行,许多城市的工人在全国总工会的号召下,纷纷举行罢工,抗议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和镇压抗日运动,支持学生斗争。
  广州、上海的工人召开大会,发表通电,要求对日宣战。12月12日沈钧儒、邹韬奋等280多位名人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1936年1月28日宣告成立上海各界救国会,各地爱国人士也纷纷成立各界救国会,要求国民党政府保卫领土主权、停止内战、出兵抗日。海外侨胞也纷纷举行集会,发表宣言,支持国内的爱国行动。这样,北平爱国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扩展为全国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1]

评价

  2004年12月22日,薄一波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悼念战友谷景生同志》中说:“谷景生同志是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二·九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当时地下斗争的特点,作为临时市委书记的谷景生处于一种很隐蔽的状况,以至后来在人们的回忆和党史著作中他的作用被埋没了。对此,谷景生同志长时间三缄其口,坦然处之,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猛将谷景生 浴血上甘岭

  作者:晓妍

  谷景生是“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1年3月,任志愿军十五军政委,与军长秦基伟率部开赴朝鲜战场,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上甘岭战役中开展群众立功运动,取得大捷,部队先后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谷景生育有五女,其中第五女名谷开来。

  在上甘岭防守的是秦基伟指挥的志愿军3兵团15军,政委是谷景生。自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美李军接连发动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上甘岭一带激战尤烈,391高地数次易手。在上甘岭的战役中,15军又涌现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邱少云和黄继光。

  1952年10月11日,邱少云所在部队奉命到391高地的山坡上埋伏,准备第二天晚上突然发起冲锋,歼灭敌人。这是一个需要高度战斗纪律的作战任务,部队潜伏的地方离山顶上的敌军只有60公尺,稍一不慎,就会被敌军发现,招致重大伤亡。所以部队天黑后出发前,部队首长又反覆讲了注意事项,强调了要遵守潜伏纪律。

  趁着夜黑,邱少云和战友们悄悄地摸到391高地的山坡上。这里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野草,正好供部队潜伏。部队钻进草丛后,又用野草把自己从头到脚全部伪装起来。凉风吹过,山头上敌人的说话声听得清清楚楚。

  天亮了,邱少云从自己藏身的地方望去,竟看不到战友的丝毫踪迹,只有满山坡的野草随风晃动着。

  快到中午时,邱少云看见山头上出现几个敌军,对着山坡上的荒草呜哩 哇啦地议论着,似乎怀疑荒草里潜伏着共军部队。其中一个人向后一招手,“轰隆”一声炮响,一颗汽油弹落在山坡上的荒草里,大火立即烧了过来。

  邱少云潜伏的地方恰好就在这里,大火很快烧到他身上,浑身插着的草都一起燃烧起来。大火烧得全身的皮肉吱吱响,但邱少云动也没有动,只是痛苦 地把手向地里插去。周围的战友看着邱少云被火慢慢地烧死,都难过地低下了头。

  大火烧了二十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才熄灭。

  上甘岭这个仗打得这么激烈,其实坚守在两个高地上的部队只有两个 连。美李军则每天出动几个团的兵力冲锋。志愿军两个连在高地上利用坑道顽强阻击。敌军仰攻,积尸累累。战至15日,两个连伤亡较大,进入坑道坚守。黑夜时分,秦基伟命令两个营配合坑道部队反攻,又恢复地表阵地。

  秦基伟得知地表阵地恢复后极为高兴,忙向邓华报告,邓华对着地图想了一会,忽然对杨得志说:“我有个想法,我们的战役指导思想必须改变。”杨得志问:“为什么?”邓华把他拉到地图前说:“你看,我们坚守两个高地的只有两个连,敌人却成团成团地向我钢铁阵地冲锋,这是敌人用兵上的错误。我们要利用克拉克的这个错误,抓住这个歼灭敌人于野外的好机会,痛歼敌军。”杨得志说:“我同意你的这个看法,看来克拉克把他在意大利的经验拿到朝鲜战场上来了。我们再调整一下部署吧。”

  从此开始,志愿军调整部署,痛歼集团冲锋的敌军。短短几天,敌即死伤近万人,顶得上第一次战役歼敌人数,而且被歼的大都是美军。比较起来,志愿军的伤亡人数却少得多。战至18日,美李军又占领了地表阵地,志愿军进入坑道坚守。

  秦基伟当即调来7个连,分别增援两个高地。这正是10月19日之夜,

  志愿军的炮群在坑道战士无线电报话机的指引下,向地表敌军猛轰,急风暴 雨般的炮火劈头盖脑地浇在敌军头上。随后7个连分成两股,分别向两个高地反击。秦基伟在指挥所里守着电话,前沿不断传来消息,反击部队进展顺利。秦基伟不禁擦了一把汗。突然,电话铃又响起来,秦基伟一把抓起电话,听了几句,突然神色大变,严厉地命令道:“要想办法,天亮前一定要拿下597高地,否则损失太大。”

  秦基伟放下电话,对政委谷景生说:“炮火延伸射击后,597高地敌人主峰和零号阵地上残存的火力点突然复活,部队攻击受挫。”谷景生说:“你不要愁,我们九纵队跟着陈司令打洛阳,战淮海,富有攻击精神,一定可以拿下火力点。你先抽支烟,我来守电话。”秦基伟点点头。离开座位,抽起烟来。谷景生要通前沿指挥所的电话,催问道:“喂,597高地拿下来了没有?”对方答道:“还没有,爆破员接连牺牲,主攻连只剩下 16个人了。” 谷景生大声地说:“不管剩多少人,天亮前一定要冲上主峰。”

  秦基伟听谷景生打电话,心情更加沉重。如果今晚冲不上主峰,部队士气就会受到影响,明晚再攻,代价更大,敌军有了固守的经验会更加猖狂,坚守在坑道里的部队处境就困难了。想到这里,他不禁焦急起来,正想打电话催问时,电话铃响了起来,谷景生一把拿起电话耳机,听了几句不禁喜形于色地说:“冲上去了?好!什么?再说一遍,黄继光?”谷景生把耳机紧贴着耳朵,听着前沿指挥员的报告,两行热泪禁不住流下来,对方讲完话,把电话挂上了,谷景生还呆呆地握着耳机。

  好一会儿,谷景生才站起来说:“部队已经冲上 597高地,两个高地的地表阵地都恢复了。可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却倒下去了。”秦基伟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谷景生说:“主攻连攻击受挫后,把剩下的战士编成一个班,分成几个爆破组去炸敌人的火力点。几个小火力点都炸掉了,到最后炸敌人的大火力点时,几个战士又接连牺牲,连长又派出最后一个爆破组,其中有一个战士叫黄继光。他们在最后冲击时,两个人牺牲,黄继光负伤,手雷也都打完了。黄继光为了开辟部队的通路,毅然扑到敌人火力点的枪眼上,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子弹,部队得以冲上主峰。”

  黄继光牺牲后的第二天,美李军又出动两个团的兵力向上甘岭两个高地进攻。

  上甘岭经过一星期的激战,树木全被炮弹炸飞,两个高地上的地表阵 地全被摧毁,土石全被炮弹炸弹犁成松土,走在阵地上,松土没膝。秦基伟听着双方的炮声山摇地动,真为高地上的战士担心,连连督促自己的炮群按照高地上无线电报话机的指引,猛揍进攻的敌人。于是130门大炮组成的志愿军炮群一齐怒吼起来,成吨成吨的炮弹落到敌军的冲锋集团中,敌国士兵成百上千地死在阵地前。范弗里特恼羞成怒,调来大量李伪军,像潮水般的向高地扑来。高地上的两连守军也伤亡过大,被迫进入坑道,地表阵地又为敌军所得。

  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到此为止。一星期激战中,敌军出动7个团的兵力,15军45师出动了3个团的兵力。敌军死伤近万人,45师也伤亡了3千 人。45师已经无力向高地补充部队,秦基伟当即调15军29师参战,准备夺 回地表阵地。部署已定,秦基伟忙向邓华报告。邓华说:“你们打得好啊,以小的代价痛歼美军近万人,是朝鲜战场上少有的大胜仗。志司决定通报嘉奖。现在克拉克犯了战术的重大错误,成团成团的步兵向我钢铁阵地进攻,这是弃其所长,用其所短。志司决定组织一个大的反击战役,将敌军歼灭在野外。现在我特令你们转入坑道坚持,另调三兵团12军参战,由你统一指挥。国内新调来1200名新战士,志司决定全部补到45师。你们要守好坑道,准备里应外合,歼灭上甘岭敌军。”秦基伟答应道:“是,一定要守好坑道。” 放下电话后,秦基伟向谷景生说:“老谷,现在我们要转入坑道作战了,这个仗怎么打呢?”谷景生说:“老秦,你还记得打淮海时的近迫作业吗?” 秦基伟说:“当然记得。”谷景生说:“当时,我们为了减少伤亡,用近迫作业接近敌人。敌人呢,则用挖坑轰炸破坏我军的近迫作业,我们则组织部队袭击敌人的破坏部队。现在虽然时间地点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我军进了坑道,敌军肯定要来破坏,我们不妨组织部队分成许多小分队晚上出来袭击敌人,敌人挨了打,又摸不着我们。你看怎么样?”秦基伟说:“有道理。咱们就把上甘岭变成个肉磨子,叫敌人大量在这里消耗。我们就这样上报兵团吧。”

  15军是3兵团的基本部队,陈赓回国创办军工学院后,3兵团的司令一职又由副司令王近山代理。15军转入坑道作业后,他一直忙于部署反击战 役。考虑到45师消耗太大,急需休整。他命令12军31师接替45师,由15军指挥部统一指挥两个军作战。接到秦基伟的电话后,他指示秦基伟:“我 同意你们的计划。记住,要通过你们坚决而灵活的作战,把上甘岭变成敌人的伤心岭。”

  秦基伟接到兵团的命令后,立即命令45师把两个高地上坑道里的两个连 队撤下来,可是两个连队都不愿意往下撤,45师师长也不想撤。谷景生火了, 接过电话命令道:“一定要撤下来,要保护战士的积极性,他们在坑道里守了这么多天,急需休整,马上撤下来。”秦基伟拍拍谷景生的肩膀说:“你这个命令下的好,对战士的处境体会得深。”

  王近山得到秦基伟报告。得知坑道断水,命令秦基伟:“一定要把水送进去。”洪学智在后勤司令部组织技术人员改进水桶,把水桶隔成几个水箱,即使子弹打穿水桶,漏掉的也只是一个水箱的水。新式水桶做好后,运输队把水不断地运进坑道。有了水,坑道里的战士们又活跃起来。


 相关文章: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