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动乱的冲击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在1966年至1976年之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较大的起伏。但是,党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始终不渝,追求国家兴盛、民族富强仍是广大干部、党员、群众的共同愿望。尽管环境仍然复杂而困难,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工业、农业还是获得一定的增长,科学技术战线也取得若干新成就。
三线建设成果
这一时期在三线建设上取得的成果,十分引人注目。在铁路建设中,1970年7月至1973年10月,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铁道兵指战员和铁路工程建设人员在人迹罕见的崇山峻岭克服重重困难,相继建成了连接西南地区的成昆铁路、湘黔铁路、襄渝铁路,连同此前建成的宝成、川黔、贵昆铁路,改变了西南地区长期交通梗阻的闭塞落后状况。此外,在建和建成了四川攀枝花钢铁厂、甘肃酒泉钢铁厂等一大批大型企业。石油、机械等一大批建设项目也在中西部建立起来。一批大中小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新兴的城镇在荒山僻野中拔地而起。三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为西部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批交通运输线、输油管线和邮电通信设施相继建成,已经开发的油田持续发展。其中,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是当时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国防和科技战线取得的新成就
国防科技业绩显著,民用科技也有突破。其中,在导弹核武器方面,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6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9年9月首次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1971年8月第一艘核潜艇建成并完成系泊试验,1974年4月完成试航任务。在航天技术方面,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中国在宇宙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历史性的突破。1971年9月,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成功。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于1975年11月发射成功。
生物技术方面也有突破,1973年我们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电子技术同时取得进步。科技战线上的这些重大成就,尤其是国防尖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增强了我国的国防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邓小平后来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起步。这期间,周恩来提出并着手抓环境保护问题,他指示开展对官厅水库水源污染的调查,经过十多年治理,终于控制住官厅水库的污染,这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项成功治理污染的工程。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文件。197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式成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诞生。
这些建设成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排除干扰、共同奋斗的结果。在社会严重动乱的局面下,他们一直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守岗位,克服困难,排除干扰,辛勤劳作,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这些多方面的成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显示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长期凝聚形成的巨大力量。
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提供了机遇。经过多方面努力,到70年代初,我国的国际战略实现重大调整,外交工作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建交高潮。中美关系实现突破,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两国结束了长期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转变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第一个重大反响就是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此外,中国同亚非拉许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建交高潮。这一外交形式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因势利导,宏观分析形势,对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个时期我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有利前提,打下了基础。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