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一位先生的大作,该先生认为:汉字不断简化,使得文字逐渐失去了美感;而繁难字的日渐减少,则使文章很难表达出跌宕起伏的意蕴。汉字简化的必要性问题,我以前专门论述过,不再重复。今天,我想就这位先生的第二个观点说说顽石之见。
按照这位先生的说法,顽石之所以写不出跌宕起伏富有意蕴的美文,原来是使用繁难字太少。以此推测,孔乙己的文章一定是摇曳多姿的,连“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都知道,孔乙己应该掌握了大量的繁、难、偏字。可惜的是,文章高手孔乙己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终究要靠偷窃才能过日子,岂不悲乎!
稍微读过一些诗文或者偶尔写写文章的人都应该知道,诗文是否跌宕起伏具有意蕴,那是受学识、才情、智慧、个性、文体以及受众诸多因素制约的,与使用什么样的汉字并无必然联系。真正的诗文大家,往往是用最常见的文字最通俗的语言描绘出最瑰丽的画面,勾画出最鲜活的人物,倾诉着最动人的情感,表达出最深邃的思想,平坦中见丘壑,静水处藏深流,庸常里有神奇。那些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可曾用了生僻繁难的字?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哪一个不是最常见的汉字?短短20个字,信手拈来,如清水芙蓉,于优美的意象中寄寓了真挚的思乡之情,明代胡应麟誉之为“绝妙古今”。汉语造诣极其深厚的毛泽东,几乎都是使用常见的汉字和普通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语,却因此写出了冠绝古今的诗词和傲视天下的雄文。反而是那些多用生僻繁难字词佶屈聱牙装腔作势故作高深的文章,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绝大多数已经被扫进了垃圾堆里。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无论一些人怎么痛心疾首,都改变不了这种趋势。
再举一个例子。“令”是一个字形简单的常用字,一共不过5画。在甲骨文中,“令”的意思是跪著的人听上级发号施令,表示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如:命~、法~,属于会意字。发展到后来,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令”字从“今”从“丶”,为形声字。本义:当面受命;引申义:(受)役使、(受)支配。
可别小看了这个只有5画的“令”字,除了有多个义项,还能在运用中产生特殊的表到效果。《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两个诸侯国的君王相会,彼此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赵王弹奏一下乐器助助兴也并无不可,可秦国的御史为什么要书以“令赵王鼓瑟”?这可是上级对下级的做派呀。显然,秦国君臣这么做是在有意羞辱赵王,当然也是在侮辱整个赵国。不过接下来赵国大夫蔺相如用智慧和勇气为赵王找回了面子。
无独有偶。早几日,我在手机新浪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美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管辖,希拉里令中日和谈”。注意,这是中国人用汉字书写的新闻,可不是美国御史写的。希拉里(还不是奥巴马)居然可以“令中日和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媒体已经承认中日都是美国的附属国,不然“令”从何来?日本本来就在美国的翼护下,至今美国都还在日本驻军,所以,日本并非完全主权国家,美国政要“令”日本做什么很正常。从什么时候开始,美国人也可以“令”中国了呢?我记得从1949年10月1日以后,美国就不敢再“令”中国人按照它的意志行事了。可现在,我们的媒体赫然用上了“希拉里令中日和谈”这样的标题。如果中国的主权还在中国人手里,那是不是至少说明有些(是全部还是部分,我不知道)媒体已经操控在了美国人手中?难怪“南周”和“炎黄”可以如此猖獗,肆无忌惮。如果再做进一步的思考,一个国家的媒体都操控在外国人手里,那这个国家还是主权国家吗?
一个普通的“令”字,于大众悄然不觉中将国家的主权都卖了,这还不跌宕起伏?岂止是跌宕起伏,简直是天翻地覆!常用字的表达效果能不好么?
20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