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读书

张文茂讲座视频:就合作化与饿死人问题为毛泽东清污【完整版】

2013-03-08 17:32:28  来源: 优酷网   作者:张文茂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视频: 张文茂:学习毛泽东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若干思考(上)


视频: 张文茂:学习毛泽东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若干思考(下)



讲座纲要:
一、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理论
二、关于毛泽东人民公社理论的思考

三、人民公社制度“失败”的历史原因分析
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三大发展阶段
五、社会结构扭曲的“农民工夹角”现象
六、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四大基本趋势及相互关系

相关文章:

  张文茂:资本主导的城镇化毁灭中国的未来


  1、中国的城镇化是资本主导的

  我将近二十年一直在研究城镇化城市化问题,但主要对象是北京郊区这一块。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基本上被右派所掌控,左翼在这一块恰恰没有崭新的东西在里头。从目前的形势看,城镇化肯定要推下去,这是个大趋势,不论你愿不愿意。假如我们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来分析这个问题,中国在下一轮发展当中几乎没有别的出路可找了,包括房地产、汽车产业都已经过了,唯一能够带动中国经济那怕在资本主义这个道上走下去的,就是把农民赶出土地而后建设城镇,这在中国国内资本扩张的出路。厉以宁给他们出主意,点题就是城镇化,就是我们完完全全站在自由化的立场上来考虑这个问题,这是唯一出路,以前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已经走到头了。如果还想保留十几二十几年资本扩张的话,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城镇化,这是不可逆转的。按照现在下面各省市的操作来看,基本上都是资本主动的城镇化进程。

  我曾经说过,按照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革的趋势,中国还有两个骨头没有啃完,一个是国有企业,一个就是农村,包括土地的集体所有。国有这一块,想进一步私有化也是一个很大的阻力,所以只能推农村的私有化,方式就是资本圈地。这种城镇化的发展,完全是资本主导的,这种情况导致的农业肯定是资本主义式的,不论是家庭农场也好还是种粮大户也好,还是资本家公司经营的,最终必将变成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农业。据我了解,目前阻止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力量还相当相当微弱,包括政治层面和理论层面。因为中央承受不了经济迅速放缓,如果放缓,社会矛盾会进一步的加深,他必须保持经济总量一定的发展速度,才能逐渐消化一些矛盾,他没有别的出路。但城镇化这条路又是相当相当危险的,这条路再走十年二十年,我们回头的路可能都没有了。

  2、不可一般性的反对城镇化

  一般性的抵制和反对城镇化,把左翼放在了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客观趋势,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城镇化是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两者都是现代化当中最主要的东西。而真正的要害在于谁主导城镇化,是资本主导还是农民主导?城镇化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必须以农民为主体,我们恰恰要反对的是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否则我们左翼很难争取到群众,包括理论界和学界,很难有市场。

  3、中国城镇化的正确道路是人民公社“凤凰涅槃”

  中国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问题,按照我们正确地解决方法,我认为到解散人民公社体制这一举措把农村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路子给截断了,决策者必然要转到私有化和资本主导下的城镇化这条路。毛主席包括刘少奇在内最初认为人民公社就是要农工商学兵一体的,后来主席更是明确提出来公社工业化,如果我们按照主席的人民公社体制通过改革延续下来,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公社里二三产业的快速集聚发展,这将必然导致公社要变成为小城镇,外围的农村人口向中心区集中。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公社集中,公社所在地就是小城镇!我们恰恰把这个东西给改革掉了,人民公社解散以后,队的集体企业完全消失了,所以必然走向农民打出打工,农村本土的经济集聚和集中已经完全失去了体制的支撑和内生的动力。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会愈来愈多,这种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如果没有集体经济的体制的支撑和社队一级二三产业的发展来承载的话,他只能进入大中城市。

  这就导致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我曾画了个图。5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的城市人口百分之十几,绝大部分都是农民,这是个二元结构,我们到现在按照官方公布的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成为市民的,大体上不超过36% ,官方公布的城镇化率的指标是51%了。但是,如果我们将现在没有进城的,仍然留在农村或在本土进入二三产业的农民工,实际上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现在已经到百分之七八十了,而北京真正经营农业的已经10%一下了。现在我们大量的农民已经从农业上转移出来了,但没有被市民化而是大量的处于农民工状态。在老龄化的还在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已经市民化的市民之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巨大夹角,我定义为农民工夹角,这是我们现在社会的三元结构,这是中国人口结构的现实。农民工的身份是农民,但的生产方式和收入方式已经非农化。

  5、要培育经济经济和加强乡镇的统筹功能

  我认为:第一是一定规模的城市化或市民化;第二是更多的农民要通城镇化解决。县以下,包括小城镇,发展本土性产业和镇级县级产业的发展,这些人不见得非得市民化,他和农业是连成一体的。实际上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已经又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了,回顾这个过程,最大的问题一个是资本主导,再一个就是只讲城市化不怎么讲不讲城镇化,只重视大中城市,忽视了县和镇级的小城镇的发展。这个是导致农民工夹角现象的根本原因。80年代但乡镇企业发展好的时候,包括费孝通他们都在研究小城镇。所以我认为,中国要想真正恢复到科学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上来,我个人感觉要研究和培育集体经济,特别是在乡镇这个层次。我现在给北京市的建议就是想办法加强乡镇的统筹功能,绝不能像某些自由化的学者所说,乡镇功能还得进一步弱化,共产党要从基层退出。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包括在产业布局上,都不要集中到特大城市里来,要想县城和重点镇有计划的布置产业,这样才能更多的在本土吸纳农业转移的劳动力和人口,这是总的大的战略问题。但这个问题就我接触的理论界来讲,是相当抵触的。包括我认识的国家级的山东专家,给中央制定政策出大主意的,都是主张大城市集聚效应大,都是这样的观点。我们二十年的城市发展,实际上走到了难于持续的路上了。比如高房价,现在房地产价格那个是几亿农民工可以承受的,不要说农民工,市民都承受不起了。房地产硬是成为支柱产业,支撑了我们十几年的经济发展,这本身已经是跳到坑里的事。

  6、要害是将农民组织起来

  十八大对农业的提法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有些学者解释一号文件里面,特意点题还是组织化。现在我们不论是三农问题也好,城镇化问题也好,最核心、最要命的问题是用什么办法把农民组织起来。并且这类组织在我看来都不能限与村内一级了,而是要提到乡镇级别,因为村一级在目前的现实当中基本上没有任何动力。你不要说中西部地区,就北京郊区,我所实际掌握的情况,安村庄来说,你让他再发展根本不可能。即使你的村干部想干点事吧,每条路都可以卡死你,土地规划等等全部卡死了。村一级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基本上没有了。你还想让农村发展,唯一的出路你就引进资本下乡吧,资本下乡就是圈地。

  所以我们必须强调以组织化、集体化为前提的城镇化,否则不仅不能解决三农问题,而且会引导一条死路上最后跳崖。面对城镇化问题,我们有大量正面的东西,一个是我们宣传不够,再一个就是不足以影响到大政方针的制定。像南街、华西这样的村子以村为单位实际上已经完成城镇化了。华西村的模式就是,六七十年代造田,七八十年代造厂,捌玖十年代造城,这说明我们有些村他已经完成了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城镇化的转型,但他们都是以村为单位,华西村兼并20几个村了,10年我调查过山东的一个村他当时已经兼并了周围36个村了,兼并之后他起得就是统筹的作用,这就是过去公社起的作用。这就是我认为的,毛主席伟大就在于他对人民公社的定位是相当准的,不论左的还是右的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明白。随随便便就把人民公社给灭了。如果现在还有人民公社这个体制,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会有社队企业,村一级是以农业为主的,完全可以不排斥承包制吸收它里面合理的东西。如果安这个路子发展下去,农村也实现城镇化,农业也现代化,社队企业他的功能除了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外,他还能装备农业。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在我们的高层没有真正搞明白。这个事情太需要我们最更多的宣传和理论的梳理。

  我以北京为例,我列出了几类。一是已经列入城市规划范围的村庄,就是我们所说的城中村,这样的村庄很显然就不用再建设新农村了,他肯定要城镇化,他肯定要上楼了,这在北京几千个农村里面至少占四分之一。这里面到底是让农民主导,还是资本家主导,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这里面有很多村级的集体经济组织,完全自己主导完成城镇化转型,按照你的城市规划来,但我农民的问题解决得很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回龙观一个叫北甸村,他在圈地的时候是中心地带,一次性圈5000多亩地,一次性成功,全部转非,五个多亿元的征地款。当时就讨论是不是分掉,分掉以后就买房子去了,这个村子就灭掉了,消失了。这种结果就是城镇化划到那里,集体经济就灭了。征地款被来是土地集体资产的货币化,但你把他分了不就私有化了吗?后来,讨论半天就没分,顶住了压力,用征地款又买回了180多亩地,11万元一亩,再多搭进去一万元钱买地之后建设自己的社区小楼。又通过50多万一亩的方式,买回来五六十亩产业用地,建成两万平米的大商厦,经营包括出租解决了收入问题。这个村仍然是城市化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村里有股权,可以就业,有资产。北京有几十个这种以集体为主的城镇化转型,被动动城市化进程中依然存在着是以农民为主体,还是以资本为主体。丰台那边的草桥,也是以村集体经济为主体搞的,他们搞到你让村民给城市社保对接他们不对接,他们资产的规模非常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城镇化以农民为主体,不仅农民自己的权益能够保证,而且又能够保证集体经济在城镇化以后仍然能发展,怎么能说只能私有化呢?这里面有个土地开发权问题,我的调查经验是,只要你给城镇化的农村留下产业用地开发权的百分之十几二十,所有问题全能解决,不管是就业还是住房,还是社会保障等等。

  另一个极端是产生了一批裸村,地买没了,钱花没了,就剩下村庄了。再一类是没有列入的城市规划和我们一帮农村地区的。重点镇或每个乡镇的重点规划区被规划完了,镇区规划都能以乡镇一级来组织改造开发,包括搞出产业园区来,而不能把这种开发权主导权完全让给资本或者开发商。以后我们讲城镇化,它既有融入城市的一部分,又有在城市外围、小城镇甚至包括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搞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听说,河南安阳的一个副市长,搞了一套东西,到北京来找一些专家给他们论证。15万亩一个单元,拆迁集中,人口规模大体5万。我说你不是胡来吗?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这完全成为一个小城镇了。肯定将来还要保留一批传统农业为主的我们的村庄,把他建设的很现代化,你将城镇社区和保留的农村根本不区分,这个东西有非常严重盲目性。

  7、确权政策危害很大

  现在一个巨大的问题是农村土地的确权问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应该假定自由化流转,你要自己不承包应该回到集体。土地流转他的本身含义应该是承包关系调整。

  2013-2-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