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德有才者不可为官
——《资治通鉴》阅读札记之二
选拔任命官员,强调德才兼备,自古而然。德与才,孰轻孰重?二者不可得兼,该如何取舍?
《资治通鉴·周记一》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这段话译为现代白话是这样的:“当初,晋国的智宣子准备立智瑶(智宣子儿)为继承人,同族人智果说:‘不如立智宵(智宣子庶子)。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发美高大、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写善辩、坚毅果敢是其长处;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事情,又有谁能制约他?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
后来,(赵、韩、魏军)“大败智伯(瑶)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智果进谏无果,可他的预言却得到了印证。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为政者最不可缺少的是仁德,即便集英俊潇洒、文采风流、能言善辩诸优点于一身,如果没有好的德行,则不仅殃连自身,也必会祸及国家。
智瑶如此,隋炀帝亦如此。隋朝二代核心杨广,“美姿仪,少敏慧”,“好学,善属文”,一代英主的基本条件似乎都具备了。惜乎隋炀帝有才无德,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横征暴敛,终致民怨沸腾,其结局也无非是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位漠视民命的君王却极度崇儒尊孔。
如现代汪精卫,也是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受儒学熏陶,同样风流倜傥,才华出众,当然,也同样是才高而德寡,所以在民族危亡的关口,汪氏就堕落成了十恶不赦的大汉奸。
以上种种,无非说明:为官者,尤其是核心统治者,首重德,次重才;二者不可得兼,舍才而取德者也。
润公用人,既重德,又重才。“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这里的“贤”就是德才兼备的意思。润公亲自制定教育方针,规定育人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他对培养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又红又专。
30多年前,众多普通工人、农民出身的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甚至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人抨击这种做法搞乱了干部制度,也有人以为这样的做法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如果将目光放长远一些,用前后30年的干部状况做个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工农干部才是真正德才兼备的干部,习总肯定的纪录片《吕玉兰》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陈永贵、吴桂贤、倪志福、吕玉兰们从车间田头走来,工作之始并无学院背景,也无留洋经历,当然就不会有博士、教授头衔,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智慧,更重要的是在和工人、农民兄弟姐妹一起奋斗中,培养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所以他们都能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他们不会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去,不会为了一己之私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少其中的绝大多数是这样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古往今来,考察任用官员虽然都看重德与才,在某个时期或者某些局部可能有过这样的现象,但就整体而言,真正做到了的只有毛泽东时代。我想,《资治通鉴》一定给过润公许多启示。
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