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读书

顽石:肉食者何以鄙

2016-01-21 09:01:4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顽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左传·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说法,这里的“肉食者”不是区别于草食动物的肉食动物,不单指吃肉的人,它是一个特定称谓,《礼记》用以专指食肉的统治者。

  在古代,统治者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周代礼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朔月(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犬,朔月才能食用羊。由此可见,在周代,不到厅局级以上的官吏大抵上是不够格被称为“肉食者”的;不过后世的用法略微宽泛,也许县处级就可荣膺“肉食者”行列了。

  在周代,与食肉相配套的礼节还有祭祀。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动物),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统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后面还增加了中劳)之分。牛、羊、豕(shǐ,猪)三牲齐备,谓太牢;只用羊、豕,为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其实,食肉也好,祭祀也罢,不光是礼节问题,更是地位问题,地位越高,待遇越好。说穿了,就这么回事。在中华文化诸传统中,这一光荣传统继承并发扬得最好。

  曹刿何以要说“肉食者鄙”?莫非肉吃得越多,见识越浅陋,智慧越低劣?食肉和见识、智慧有必然联系吗?我们可以举出秦二世、晋惠帝等许多例子来证明“肉食者鄙”,其中可有科学依据?

  毛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给我们阐明了这个道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就是科学论断。由于绝大多数“肉食者”都只听下属汇报,只看秘书讲稿发表“重要讲话”,而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故其见识自然局狭,而对事物的判断当然也就不可能精准,脱离社会实践的时间越久就越会是这样。“肉食者鄙”便由此而来。

  “肉食者”不愿或不能(不方便、没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所以即便“肉食者”明白在位愈久见识愈鄙的道理,但要想有所改变也是难乎其难。更何况,鄙到了一定的境界,“肉食者”不仅不会自惭形秽,反而会愈益觉得自己英明伟大呢。

  2016.01.1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