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秦国要消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六国的统治者也并非不知道秦国的图谋,他们也做了诸多努力,但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争斗中,六国最终没能幸免,被秦国逐一击败,天下归于一统。尽管久分必合乃天下大势,但六国灭亡还是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值得后人去总结、吸取,历代史论家因此各抒己见,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论述。
北宋“三苏”父子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苏轼的《六国论》,通过对六国久存而秦朝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在苏轼看来,只要把“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就找不到带头人,国家就可以安定了。六国诸侯卿相都争着养“士”,所以久存;而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注意养“士”,所以速亡。
苏辙的《六国论》则认为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灭亡乃咎由自取。
苏洵与两个儿子有完全不同的见解,他的《六国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借古讽今。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示宋朝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在父子三人的《六国论》中,毫无疑问,苏洵的论述更具现实意义(于宋代),因此在历史上也更有影响。
客观地看,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苏洵所讲的“弊在赂秦”。六国的失败,原因有很多,诸如政治上保守,不重视人才(如楚国放逐屈原),不能坚持“合纵”去对付秦国的“连横”等等。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长期战乱,导致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应该说,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应该知道“赂秦”并非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但他的用意是要以“赂秦而力亏”来启示宋朝统治者,对待虎视眈眈的契丹和西夏,要奋起,要抵抗,要用武力,而决不能使用贿赂的策略。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太监随军监督。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同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鼓励兼并的政策,土地过分集中,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六国论》的。他对统治者的软弱无能痛心疾首,于是借古喻今,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统治者振作起来,改弦更张,增强国力,摒弃送钱求和的侥幸心理,与外敌展开坚决的斗争。
苏洵对六国灭亡的论述未必准确,但他藉此阐述的观点对当时(北宋)局势来说,可谓切中肯綮,可惜可叹的是当权者听不进他的意见。历史不幸为苏洵所言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靖康之变”(1126年)发生,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这样的教训只能是留给更后的人去总结、吸取,抑或唏嘘、喟叹了。
2018.12.09
【附】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