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顽石:哀莫大于心不死

2014-09-25 11:46:0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顽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当北国将要进入深秋的时候,南粤的早晚才稍微有了点凉意,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是有些秋的味道了。

 

  许多年不曾感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韵致,许多年没有领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但心中仍然不时会出现“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的画面,尤其在这个秋日,莫非是秋色不老人已老?

 

  这两年,我睡眠还算有规律,基本上属于早睡早起。从22日开始,便完全乱了套。那晚也和平时一样,10点多便上床,过不多久就睡着了,可睡了两个来小时就醒了过来,看看窗外,忽然就涌上了两句不相干的话:一窗残月凄然照,清辉可曾落秦城?自此辗转反侧,再难入眠,一直熬到天亮。这两个晚上也大抵如此。现在才凌晨两点多,可我已经醒了一个多小时,睡不着就索性起来写点什么吧,也好打发这难捱的无聊的两三百分钟。

 

  夜,特别静寂,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不闻七嘴八舌的聒噪,连秋虫也沉默不语。平日里,这分外寂静的时光都在睡梦中流逝;此刻,我却独自真切地感受着。窗外漆黑一片,虽然没有如钩的月,但那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却连同一丝哀愁一起袭上心头,莫可名状。蓦然想起了“哀莫大于心死”,咀嚼一番,竟意外发现这句古训其实完全不合事理。

 

  心死了,便只剩下行尸走肉,大约就不会有哀了吧。植物人会不会有哀思?眼睛间或一轮的祥林嫂还有没有哀痛?铁屋子里从昏睡入死灭的人们能感到就死的悲哀?这样看来,真正令人唏嘘的不是“哀莫大于心死”,而是“哀莫大于心不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的辛弃疾;“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谁知小山意,惆怅遍江城”的谭嗣同……或为黎民苦难而哀悯,或为国破家亡而哀恸,或为金瓯不保而哀号,或为壮志难酬而哀愤……他们虽然哀思如潮,哀哀欲绝,哀毁骨立,可依然泣血锥心,赤胆忠心,惟余丹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仁人晚秋,碧血犹存。这不就是“哀莫大于心不死”吗?

 

  顽石尚未进入心死的境界,故而也还有哀愁,挥之不去。悲秋么?是,也不是。

 

 

  2014年9月25日凌晨4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