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信十札
埃及回来有点累,暂停正经工作,翻检一下电子旧信,随意挑出十札,贴为博客。
一、仲由信
老师:
刚才接到孟庆吉电话,他叫我后天去取光盘。
早上见到了金庸。当他得知俺是您的弟子时,一直黯然的眼神忽放光亮(俺向毛主席保证,决不是俺胡说),他说,“好,好。你的老师呢?在哪里?”俺感觉特别特别有面子啊,因为他对在场的凤凰台、北京的媒体记者都是爱理不理的。他给咱题字“东博书院”、“北大武侠”。
下周末廊坊行程,等俺想好了立马发给您。
学生:仲由
二、日本学生信
孔庆东老师启
您好!
我收到了您的信。
您使用的网路公司是YAHOO吗?
要是您使用YAHOO话,首先我代理申请解约手续书。这个时候,必要如下
?您的住址
?您的电话号码
?网路的名义人的名字
?ID
请您给我上记内容。
然后,解约手续书到您的家里后,您返送给公司。
请多多关照!
吉见 崇
三、本家信
孔老师:
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您,因为您是“圣人支圣人户”,按咱家的辈分来算的话,我应该称您为爷爷,因为您是“庆”字辈,而我是“祥”字辈,冒昧了。孔孟曾颜,天下一家嘛。
您的作品我都已拜读,您的博客我更是日日关注,夜夜点击————等待着您的大作问世,您关于普世观念的精彩论述和新世纪汉奸的定义,更是让我偶们这些后辈青年大长见识,在中国,像您这样思考着的教授学者不多了,当然我不是有意贬低我们学校的教授们,但是他们的水平和素质实在有伤“教授”一词。
在我人生中第一次去北京,作为游客的身份朝拜中国最高等的学府——北京大学的时候,我曾与您有一面之缘。今年10月份13号中午11点多,我和同学正在北大学X食堂(具体是那个食堂,我记不起来了,)门口闲逛,那时正值学生下课吧,您和另外两位老师从我身边走过,我第一反应就是:孔庆东!这绝对就是孔和尚!可惜当我反应过来是您已经从我身边走过去了~~呵呵。当时没有及时回头追上所要您的签名或者与您合影,是我这一年最遗憾的事!
接下来,我要纠正您在《老钱的灯》中一个用典的错误:“可他还是一天到晚弥勒佛似的教导我们如何做学问。我有时便不免发一点鲁智深式的腹诽:今日也要做学问,明日也要做学问,冷了弟兄们的心。”————据学生考证,原话应该是武松说的,在《水浒传》 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原文是这样说的:“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在学生看来,这些只不过是瑕疵,甚至连瑕疵也算不上,有点像我们一位高考连续复读的祖辈————孔乙己,太追求茴香豆的18种写法了。但陈寅恪先生教我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更不用我们十分欣赏的具有考据癖的胡适大博士了。
因为学生即将参加2011年考研,这是学生在中午放弃了午休时间给您写信。今年我报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如果考上了,我一定去北大旁听您的课。一定!
本来连一手好字,让电脑给废了,本来有个好胃,让劣酒给废了。我不擅长用电脑写作,这封信写的极其冒昧和仓促,多有失礼之处,还望孔老师别介怀。总之,我怀着诚惶诚恐,极其激动和颤抖的手指敲击着键盘给您写信,至于回复,我更是不敢妄想。我只想让孔老师知道,我的忧郁,我所处的这一代关于价值观选择的忧郁。
下面,是我的一片文章,本是手写的,后又用键盘敲击上去的。是关于我们这一代关于价值观被颠覆,信仰被污染,青年人如何树立自己真正的价值观的文章,希望您给与斧正指点。
书呈惶恐,未尽其详。遥祝孔老师身体健康(多吃肉,少吃素,因为现在的素食基本都是转基因食品)工作顺利!
后辈学生;孔祥雨2010年11月1日书于某宿舍。
四、同事信
孔老师:
你好
我十月去了韩国, 特意去了一趟梨大。除地铁出口到学校正门变化大,校园里除新建的体育场基本没有多大变化, 尤其从国际馆到中文系楼和以前一样,我在你照相的草坪上又照了几张相。
中文系楼前面主楼前还是有很多敲锣打鼓示威要求减免学费的学生。 校正门几乎找不出8年前的影子,正门很漂亮,扩建宽建到铁路桥上面,我从远处也拍了照片。校前面街上还是有很多美容院,服装店,饭店, 还是没有书店。 离开时有点舍不得, 舍不得那份感觉,毕竟在那教过760多名学生。
祝你鼠年更顺利, 健康。
金
五、前辈信
北京大学外事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先生:您好
我虽不认识孔庆东教授,但我与前北大党委项书记、王学珍书记、丁石孙校长、唐有祺、徐光宪、韩德刚、徐小杰、黎乐民诸教授均是多年老朋友,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许多网友在网上抨击孔教授是北大之耻,我深为孔教授感到不平。我认为孔教授是真正了解美国的少数人之一。他是北大之光!我在美国生活了五十年,在美国大学任教快四十年,并且是“美国已得利益者之一”应该算是更能冷静客观评论美国,我很赞成孔教授观点,请代向他致意,并将本文影印本转给他,谢谢您,此致敬礼!
潘毓刚
2011年3月4日(原全美华人协会总会主席)
六、武汉信
邀 请 函
尊敬的孔庆东老师:
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局、武汉市社科院等单位联合举办“名家论坛”活动,在武汉图书馆长期开办市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大型公益性市民讲座。
论坛以关注民生、陶冶情趣为主题,以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大众话题、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让学术成果大众化,让专业知识通俗化,提高市民思想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
我们诚挚邀请您来武汉作“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的主题报告,拟定于2008年9月13日下午2:30—4:30在武汉市图书馆二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敬请您拨冗莅汉指导!
武汉市委宣传部 武汉图书馆
武汉市文化局
武汉市社科院 名家论坛办公室
2008年8月11日
联系电话:027—85718001 联系人:姚莲芳
七、学员信
孔老师好:
大约有四、五年没有写过信了,即使写也是一些写给自己都没有寄出去的信。2008年5月4日,我竟然决定给您写一封信。一时间,手边连一张信纸都没有。
“五四”,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曾经固执地以为自己的前生一定是一个1919年游走在未名湖畔的蓝衣黑裙的女大学生,一定是一个1919年游行在天安门广场的积极的社会活动分子,于是爱上了“五四”这个日子,爱上了“五四”文学,爱上了“五四”那一代人。于是也决定在今天这个日子给您写信,没有选择便捷的网络,因为不想您长久地对着那个辐射器,因为怀念这古老的交流方式。虽然听说您深夜伏案回信的辛苦,虽然从不敢妄想能对自己崇拜的人说说自己的想法,但在焦作之行中见到真实的您以后,我还是决定让“妄想”付诸实施一次。
一直痛苦地以为自己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中,这“高”与“低”并非所谓的成就高低,而是一种精神境界。“低”是因为身边无数的成就比我高的人,身边的亲人、同学、同事、朋友,都让我觉得不愿低就于他们的圈子,他们终其一生在追求的似乎只有一件事,在学校是分数,在社会是金钱,我曾试图与他们讲过追求灵魂的干净、追求心灵的满足,得到的答案是“心灵的充实又不能当饭吃”,我也曾试图与他们讲金钱与个人幸福的渺小,我曾坚信保尔的“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都该担负起来的责任,可是得到的反映是哄堂大笑。就这样我长久地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因为不愿成为与他们一味追求分数的人,而没有好好学习功课,于是不能进自己理想的学府,不能得到理想的工作。因为不愿“低就”,游离在他们之外,沉默让我显得不那么奇怪。“低不就”,“高”却也是不成的,因为在“高人”面前我又显得那么无知,曾经我也想选择与他们同样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可是何德何能?我能做什么?我能写出什么?无知与浅薄让我离他们那样遥远,同样也是游离在他们之外的。一只离水之鱼就这样迷茫了许多年。
在焦作之行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与“高人”还可以如此近距离的,我一直以为那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因为游离在外太久的缘故,甚至有些时候都想放弃,想委曲求全地“低就”,想试图与他们合群。可是见到您之后,见到你们那样一个“高”的世界后,我被挽救了。差点夭折的理想被坚定了,终于在游离中选择想“高”奋进。
理想,甚至是一个让我在现实生活中难于启齿的词,因为无所作为让他们认为“理想”只是我好高务远的借口,因为说不清楚让他们认为“理想”只是我自欺欺人的一个梦。是的,说不清楚,思考了许多年,一个人在日记里自言自语了许多年都没有把“理想是什么”,“如何完成理想”给说清楚。
最早的理想萌芽,来自于鲁迅,在那个女孩子们都沉迷于琼瑶、席娟,男孩子们都沉迷于游戏机的青葱岁月,我却在看艰涩难懂的《鲁迅小说全集》。不记得故事的情节,不记得小说中精彩的语言,只是当时有一种隐约的使命感在心中懵懂地发芽。然后因为鲁迅的弃医从文,我那么坚定地相信“从文”是一条好的出路,是完成这使命的必由之路。可是这条路走得那么艰难,在崇尚理科的家长与学校面前,读文学变成了一件偷偷摸摸的事。即使是偷偷摸摸地读了一些,也因为自己的笨,没有记在脑中,“从文”变得那么遥不可及,即使多年以后,每每提笔还是觉察到了自己的无知。于是在后来谋求生计中,最初的理想就渐渐溺水而亡了。
再后来,因为不甘于堕落,因为在社会中的打拼,接触了太多表面风光内心空虚恐惧的人们,决定以拯救人们心灵的方式重拾理想。然而用了两年的时间,对心理学的学习却还没有入门,工作与学习的天平永远都摆不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似乎是永远无法跨越的。
想当一个文学家,没有那个能力,想做一个心理学家,迟迟入不了门,在岁月流失中,又一次迷茫了,不用别人的冷嘲热讽,自己都很泄气,虚度了那么多光阴,何颜谈理想?
这些内在的困惑与外在的孤立无援,都足以让每天还要为五斗米疲于奔命的我放弃那所谓的理想了。直到2008年4月25日至4月28日,见到了一个文字背后与事实相符的您之后,我才决定再一次深刻反省。
向来对当代作家都不怎么感冒的,因为无法盖棺定论,所以不确定那些文字背后究竟是一个赤诚的思想家还是一个擅于玩弄文字的“哗众取宠”家。而您和周国平却是令我感冒的当代作家中的两个特例,对你们都曾有所怀疑过,从崇拜到怀疑带证实到再崇拜这是一个坚定信念的过程。而这次与您的近距离接触,更是为这“坚定信念”盖了一个戳。那种可以看到演讲者眼神的真实感与在电视机前听讲座的感觉和所获得的信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于是这一次的深刻反省从郑州开往上海的火车上开始,到经历了后来黑白颠倒的工作与休假的这混乱的一周,直到今天,从新让自己沉静下来的时候,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些:
“这次河南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坚定了我的理想,见到傲姨的侠者风范,见到孔老师的赤诚与担当,我肯定心中的理想绝不是妄想,只要坚持,星星之火必定燎原。
“为了拯救人类灵魂的理想,我曾试图通过文学来实现,于是鲁迅成了我追随的先驱者,那便是用笔、用文字、用爱唤醒迷睡的人类;后来,发现了这种方式的无力(一来我自己无力去写,二来市面上更多的文字不是在唤醒而是在迷惑人类),便又想通过心理学去把握、去理解、去善意地引导各类人;可后来,还是发现了这种方式的不究竟(因为不是什么人都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的,而且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也并不以拯救心灵为目标),这时有幸得遇佛法,才算是寻得了究竟之法,也似乎看到了自己该走的一条路。要救众生离苦得乐,必定要先做好自己,然后才是运用佛法的道理,运用心理学的技巧,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结合才能最好地达到拯救众生的效果。
“以前所谓理想,在脑中永远是一片模糊的影象,不知从何下手,如今随着思想的深入,终于寻得一条路,并且也初步形成了一个框架,那就是用佛学的道义、心理学的技巧、文学的形式写一部小说,以示现人类之苦、灵魂之苦,以唤醒人们的反思与继续开拓的动力。这部小说决不是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便可完成的,它需要用一生的观察、思考去完成。我终其一生要去晚车功能的一项事业,便是这部小说,一部类似于《红楼梦》的毕生之作,留给后人的是百年不尽的精神财富。无论现在我在经受着怎样的生活,是与写小说多么遥远的生活,我都相信这一切的经历都是在为着这部毕生之作而做着准备。
“初步的构思是这样的,这部小说反映的主题,首先还是批判社会现实,只有将种种现实赤裸裸地披露出来才能引起人们最根本最彻底的反思;其次焦点将放在年轻人身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兴旺都眼看年轻一代,对他们的现状、未来,对他们的教育、批判,都是必须充分挖掘出来令人深思后,才能找到一条真正的教育年轻人的正确之路的;再次,小说的大北京将放在一个校园,一个海纳百川的校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也将由此展开,因为教育,因为救国救民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教育,所以以校园为背景,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主角来展开,也许是个好的选择。而这个校园也不是局限的,它将类似于一个大观园一个荣国府,也不仅仅是气势场面上的类似,还将是社会现象上的大场面的包罗万象,这个校园便将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反思去剖析的社会缩影。
“因为自己是一名80后,这个新世纪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新名词,因为这一代人的特殊性,因为这一代人过早地给社会带来的麻烦,“80后”更多地成了这个社会和未来担忧的一代。因为身负使命,因为娇生惯养,因为种种不平衡,这一代人身上显露出了以往不曾有过的年轻人的毛病,所以这部小说里着重要描写的也是80后一代,只有80后们懂得反思懂得成长了,这个社会在80后手上才有希望,而他们的子孙也就是更久远未来的才有希望。
“对80后的描写我想通过一种对比来突显他们身上特点与缺点,这将通过主人公是一位80后小说家来表现,首先他和他的同学将代表80后一代,从他们身上来反应社会的种种现实;其次主人公小说中的人物们将代表“五四”那一代新青年,来与80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在我看来对社会最有承担也是最赤诚的那一代人便是“五四”人,而如今的年轻人失去了太多那一代人的高贵品质,于是这样一种对比的目的便是通过主人公的写作和思考来挖掘更深层次的觉醒。而小说的最后,这位主人公也终将成老年一代,这时候便需要通过他对下一代的教育来描写“新的未来”,在这一部分我的愿望便是通过毕业的学习与思考提出对教育的全部看法,以供后人参考批评,或从此开启后人对教育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
以上便是我在今天的日记中对这几日胡思乱想所作的一个总结,起初有一种新生命在头脑中孕育的兴奋,而写完就觉得幼稚了,不知老师看过是否会觉得这种方式可行?我自己觉得不可行的地方就是,等我毕其一生写完它的时候,80后也将退出历史舞台了,还如何让它去影响80后呢?再者困惑的是,如何把今天的事写得对下一代再下一代还具有影响?如何才能有先见之明?这都是我自己对这个幼稚构思的怀疑,但却又不愿就此放弃,不知老师如何看待?如果您认为这个想法可行,那无知的我又将如何将之实行?对于人物的刻画,现实的反映,故事的发展,事件的突出,布局的安排等等这一切都应该从何处着手?或者说对于我这个毫无专业素养的幼儿园级别的小朋友来说,该从哪一步学习哪一步做起?
我相信把这样的想法对身边的任何一个人说都会被笑得大牙的,可是又不甘心让它们埋没在孤独的日记本中,更不甘心让多年思考得出来的一个具体明确的理想就这样夭折,想为之而努力一次,似乎看见理想实现的成果就在彼岸招手,却又不知该如何泅渡,不懂水性,没有船只,该怎样渡河?
一个迷茫的小朋友,将最真实的想法诉之于一个她认为可以信赖的人,并期待他的指引与教导。于是便有了此信。
祝安。
田七 2008年5月5日 于沪
八、文友信
尊敬的孔教授:
你好!读了你的很多大作,看了你的每一篇博文,内心一直景仰得很。多年前写过一首小诗,今天就不揣冒昧了,不管好歹把她献给你,献给东博书院吧:无缘择邻处,有幸共此荫。心树林更密,草浅沃春深。希望它能代表一部分网友的心声。
今读《巍巍毛泽东》,想起了多年前写过的一幅对联,敬呈求教:屈子问天天何在?斯人求道道于民。(呵呵,故乡桃花江,人称美人窝,美人窝有没有美人是无所谓地,桃花江畔竟然是屈大夫问天之所在,这可了不得)在《岳阳楼记》的结尾,范文正公曾经感叹万分:“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文正公究竟是感慨前无与他一起先忧后乐的古人,还是担心后无与他一起先忧后乐的来者,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记前记后,先忧后乐的同道斯人其实并不少见,其中更不乏至圣伟人,担心多余啦。之前就单说个孟子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说得比他范文正公还要透彻哦。由此以观,先忧后乐其实并非范文正公的首创。如今就单表个毛泽东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得多么简单多么明白多么实在啊,而且是言行合一,做得那就更好啦。我想,如果范文正公地下有知,一定会把毛润之同学大大加以表扬一番,或曰:先忧后乐,汝当与归!孔老师以为然否?
前不久回湖南,重游岳阳楼,重读岳阳楼记,顺手买了本《岳阳楼诗文》,得知清人金潜谷著有《岳阳楼崇礼屈子说》文,欲“使树一大贤大儒作之睹,俾登楼者肃然起敬,亦可以励臣极而作忠肝,则屈子虽流魂其有灵,希文亦得所归矣!”又有清人陈玉垣作有《岳阳楼》诗,叹“堪惜忠魂无处奠,却教羽客踞华楹”,也说应该把吕洞宾从岳阳楼里请出去,把屈大夫从岳阳楼外迎进来。对此,汪曾褀在其《岳阳楼记》中明确表示要投赞成票。受他们启发,回头再读《天问》和《离骚》,屈原为什么以“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做最后的悲怆的一问,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做最后的人生决择,令人深思。我想,屈原那样执着地追求美政,恐怕只有一个合理解释,那就是心怀百姓,关注民生。孔老师认为《天问》《离骚》有什么主旨么?
孔老师短短一篇《巍巍毛泽东》,区区186个字,把伟人一生就概括全啦,佩服佩服!谢谢谢谢!英文翻译不了不难想见,也不足惜!只怕是很多讲中文读汉语的也看不完全明白,看得明白的可能正在酝酿向你发起2008冬季总攻哦。“遇千难而不挫,经百战而愈奋。终成一代民族舵手,驱倭寇,扫民贼,新中国乃巍巍然崛起东方。”其中的标点做如下修改是否更加符合事实和行文的逻辑?“遇千难而不挫,经百战而愈奋,终成一代民族舵手。驱倭寇,扫民贼,新中国乃巍巍然崛起东方。”
抱歉,打扰了。顺祝新年愉快,万事如意,合家安康!
易 礼 敬上
2008年12月28日
九、朋友信
我这两天在写一个弱智的故事,然后把它变成漫画分镜头脚本。好多年没有写这种东西了,很费劲的说。
国内动漫还是针对低龄儿童,所以故事不能太黑暗,不能有太深刻的思想。国内动漫领导本身就是个木瓜,所以,和木瓜打交道最痛苦。你要把智商降低十几岁,做出来的东西才能让这帮白痴们满意。八年前是这样,现在还是如此。这不像写博客,想怎么玩都成。也不是写诗,从文字间得到解脱和升华。这,简直是痛苦。更何况写出来,还要经过层层审核,不知能不能过。不过,还是做做看吧!不成功也算是一场经历了。
我从网上下了严井俊二的电影《梦旅人》。反复看了很多遍。越看越觉得,这严老头厉害。用了超低的成本,不过七十分钟,却讲出这么深刻的故事来。尽管好几年前就看过这个电影的故事梗概和各种影评。没想到,真看的时候,还是被震撼了!看后,不得不让人想了很多问题。真是嫉妒他。
不知你在日本有没有机会翻出这部老电影来看?或者我给你发过去看。
日本冷不冷?天气好不好?
十、粉丝信并回复
尊敬的孔老师:
我知道我是不该给您写信的,因为我知道您很忙,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我很早就有过给您写信的念头,当时草稿都写好了,但最终还是没有发出去。但这次我真的要打扰您了。
孔老师,我现在烦透了,心情非常糟糕。也许这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真的要崩溃了。我被身边的人伤害了,我的笔记本电脑被我身边的同学偷走了,大学以来所有的作业、文档、资料都没了,不能上东博书院也不能看《第一视频》了。我感到自己一下子被掏空了,完全没心思看书,只是看金庸的小说,来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我实在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想做人怎么可以这样,我真诚而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我也相信大家都是好人,可是别人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在这了无生趣的大学生活里,上东博书院是一件真正开心的事,心里总是想着孔老师什么要更新了,又可以和孔老师交流了,觉得有盼头,现在这也给我剥夺了。晚上我很困,却睡不着,一直亮着灯,我忽然很怕,觉得黑夜要吃人。我头脑中反反复复地想: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我也从电视上网上看到过很多丑恶的事情,但总觉得那离我们很遥远,我是肯定不会碰到的。但现实教育了我,这是什么社会?毒蛇遍地,弱者怎样才能不受伤害呢?
孔老师,我想您也是受到过很多打击和委屈的,该怎样面对呢?真的向有的人说的那样“感谢欺骗/背叛….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他们那样说,真的是那样做的吗?
孔老师,这些年来,我一直感到很不顺,事事都不如意,总是倒霉的事情多,愉快的事情少。我过得很不开心,很忧郁。我当然是不相信运气的,但有时我也想,是不是自己运气太差了。当哪一天有好运气眷顾我的时候,也许情况会好一点?孔老师,您相信运气吗?我看金庸小说中的大侠总是因为机缘巧合和传奇经历才练成了绝世武功,这些我们怎么可能碰到呢?
想到以后要走上社会,我真的感到害怕。我是愿意与身边的人友好共处的,但我也感到有人是披着画皮的,他们很冷血,对别人的痛苦很麻木。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不要欺负别人,也不要被别人欺负。我母亲她倒是没欺负过别人,却受到过很多伤害和委屈。现在的人都这么了?难道人与人之间就无法好好相处,非得欺负别人或被别人欺负?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常四爷式的人:自食其力,靠本事吃饭,也时常忧国忧民,遇到饿肚子的人,也不惜给人家一碗烂肉面吃…可是这能行吗,可怜的常四爷能有好下场吗?
孔老师,我真的很痛苦很萎靡了,新的学期又到了,我希望自己能振作起来!孔老师,你能给我生活的勇气吗?
祝您健康!
东博书生(邮箱:mrduanrui@)
2010/8/26
同学:
军机处转来你的信,我看了以后这样想,既然你自称是喜欢我的学生,那么我以老师的身份,不客气地要批评你一句:这算个什么呀!丢了个电脑,固然很懊丧,但是这样的事情,大约谁都会遇到过,就像出水痘,出得越早越好。过些天再买一个就是了,买不起好的,买个二手的也行,还可以先去网吧或者图书馆凑合一下,不应该引起整个情绪的低落。这说明你还是过分单纯了,需要严加磨炼。不欺负人是对的,但是也不要被人欺负。做好人不是为了获得报酬,而是做好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吃亏上当,也要坚持做好人。另一方面,好人不是糊涂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提高警惕,少丢东西。但是不可愤而去偷别人的东西。这就行了。我相信你很快就能走出懊丧,迎来秋高气爽的新学期。
孔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