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时无英雄,致使竖子成名——也评上世纪末以来的“清宫戏”泛滥

2019-01-09 14:51:3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道一人
点击:    评论: (查看)

  有人评说上世纪90年代后“清宫戏”泛滥,“大清颂”的调子越唱越高,以至出现“满台大辫子”、“五个乾隆(或七个慈禧等等)闹荧屏”的景观。确实,二月河走了,可他给人留下了这么一大堆疑问,他的清宫系列就为歌颂好皇帝呢?还是纯粹为皇权政治歌功颂德?抑或商业驱使?依我看二月河的境界,他早已越过“商业”一条街。

  网上各种观点都有,嘿!我倒是读出一条奇葩观点,我把他摘录如下:

  ――很多公知攻击二月河,主要理由就是二月河称颂了帝王。可是他们却忘了,中央集权的君主制是在打破了贵族割据势力对于普通民众奴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其实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相反,今天被一些公知捧上天的英国《大宪章》,其实是贵族割据势力对于中央集权国家的胜利,是一场历史的巨大倒退。

  ――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真正发展起来的起点恰恰是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像启蒙时代的精神领袖伏尔泰,虽然对当时的国王路易十五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但是却对扫平了贵族割据势力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不吝溢美之词。革命导师恩格斯更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

  他的意思简明扼要,也不避讳:帝王政治打破了贵族割据势力对于普通民众奴,所以呢清宫戏系列值得歌颂。如此看来,中国历史上风起云涌的农民革命就不值得歌颂了,甚至疑似应该遭到批判,就象历史上的皇权政治对盗跖那样的反革命分子应该咬牙切齿。这个观点就来自《红歌会》论坛上的一篇《公知们为什么攻击二月河?》。

  事实上满荧屏帝王将相们的“高大全”,二月河本人也多次委婉地表达了他的不认同,表达了对“改编者”的不满。然而反对无效,既然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那就由不得你了。中国1911年推翻了满清帝制,1949年又进行了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建立了人民政权,而十年“文革”期间又从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上对封建帝制进了更严厉的清算和批判;哪曾想“文革”结束后帝王思想卷土重来,并且变本加厉;更甚至在我们这个号称“左翼”的论坛上竟也“帝王政治打破了贵族割据势力对于普通民众奴,所以呢清宫系列值得歌颂”这类奇葩观点。

  可见上世纪90年代后清宫戏大行其道、调子越唱越高,他有许多内在联系――这么连续一系列革命(包括血雨腥风的“革命”)都未能清除人们头脑中的那股意识,这难道不就是个证明?这里我无意究竟“改编者”还是二月河本人,也无意奇葩观点究竟奇葩在哪儿(其实我也没有这个诉说能力,他也确实太复杂了),只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个事实:上世纪八九春夏之交那件事,客观上也给二月河(或者二月河之流)留下了足够大的舞台空间。早前这个舞台还算“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比如各种译制片、纪录片、政论片,此后既使不必说“万马齐喑”,那也相差无几。

  真所谓“时无英雄 致使竖子成名”。今天我无意评价任何历史,也无有这个能力,只想说个事实。90后他们已经承担责任了,圈圈后他们嬉戏的日子不多了,好日子就要到头了,马上也要跟进承担责任。然而有些事必须对他们说,80后他们依稀有印象,模糊点,一说就明白;而他们则完全莫明其妙,难道不应该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今天我难道说错了吗?就性格上我不是个参与者,对我而言读他人的远比自己参与有趣得多;然而坛内坛外我读了十几篇,都未曾谈起这个现象、这个事实――而他就象皓月当空:那件事客观上给二月河(或者二月河之流)留下了足够大的舞台空间,而“时无英雄 致使竖子成名”这个现象在中国治乱循环“周期律”历史上一再上演,那件事后使得二月河这批“竖子”横行于中国文化领域,这个现象在华夏历史周而复始上演。事实上不仅仅二月河评价这件事,“时无英雄致使竖子成名”表现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汉族几亿人口的政权动辄被区区几万人的少数民族颠覆,根子上难道不也是这个原因吗?这难道不应该对90后、圈圈后以及我们的后代说清楚吗?以后让他们少走些弯路,也错了吗?!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