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摇滚学校》:一缕天边的回响
01
—
最近,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口碑很爆的百老汇音乐剧《摇滚学校》。
现场的家长和小朋友都很嗨,音乐剧现场简直成了摇滚音乐会现场。演出结束,等着签售的粉丝在大厅排起了长龙。
相比《剧院魅影》、《猫》这样的经典名作,音乐剧教父韦伯的这部最新作品似乎不那么出名,但自从2015年在百老汇冬日花园剧院正式首演,《摇滚学校》很快就在全美,以及伦敦西区和澳洲掀起观剧热潮,所到之处都呈现“掀翻屋顶的力量”。
我在现场感到,对中国观众来说,《摇滚学校》完全没有文化上、接受上的困难。你不能不感叹,至少从文化的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现实。
当然,美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具有覆盖性、碾压性的影响力,这也是一个现实。
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军事力量已经让美国坐卧不安了,但文化上还远没有达到这种地位,这和八十年代以来文化的传承发生了断裂有关。
02
—
《摇滚学校》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百老汇商业音乐剧,它有着一切工业化生产的元素,每一个情节走向似乎都在预料之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命运也似乎都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可你绝不会因为似曾相识就感到厌倦。
喜剧的笑点、激情的燃点、温情的触点……每个点都由于精心设计而恰到好处。可贵的是,在妥帖的商业化和工业化之外,《摇滚学校》还保留了一种属于艺术表达的自由与纯粹,如同剧中歌词:摇滚不讲规则,摇滚没有道理。
《摇滚学校》讲了一个貌似很励志的美国故事——
梦想成为摇滚巨星的乐手杜威活的很落魄,被乐队踢出、被唱片店辞退、被好友的女朋友催缴房租……直到有一天他在阴差阳错中冒好友之名前往一所私立初中做代课老师。在那里,他发现了孩子们的音乐天分,在一个保守校长和一群望子成龙的家长眼皮底下,杜威带头“不务正业”,于是,一支充满青春朝气、自由张扬的摇滚乐队就此诞生。
真是一锅味道鲜美的心灵鸡汤。
03
—
不过,《摇滚学校》之所以受欢迎,并不全是因为摇滚,也不全是因为鸡汤,而是因为抓住了问题——全剧充满了对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的讽刺,这让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家长和孩子们心有戚戚焉。
在杜威来到这所学校之前,学校在严厉、保守的女校长统治下,气氛是沉闷压抑的,孩子们被规训成了少年老成的“小大人”,一点也不快乐。家长也都只关心他们的成绩,却不关心他们感受和心理。学校的设定是昂贵的学费,以常青藤大学为目标,哈佛耶鲁随便考,最差也要康奈尔。
杜威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他自由散漫的生活态度、他的热情和音乐天分很快“融化”那些冰封的“小大人”,他们开始变得生气勃勃,开始审视自己,认真探究自己不被学校鼓励的另一面,最后每个人都变得开朗自信,相信自己是最独一无二的摇滚明星。
杜威向他们传递了一种对功利价值观的反抗、一种对自由不羁的追求、一种对成功学的不屑和嘲讽。
04
—
音乐剧当然不是社会调查报告,但《摇滚学校》确实触碰到了社会痛点。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由于获取利润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真正核心,所以它必然是一个异化的社会,教育也必然是异化的。
整个社会是按照工具理性,即如何赢得最高效率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因此,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利润的合适工具。
总的来说,毕业生的工具化程度越高,就越受欢迎,就越容易“成功”!
杜威用欺骗手段获得了代课资格后,他在学校里的行为简直可以说是“胡作非为”,但为什么从剧中人到台下观众,没有一个人觉得他讨厌,反而都觉得他很可爱?
这是因为,虽然音乐剧是虚构的,但这种以工具理性为轴心的现代教育对人的压抑却是真实的,人们喜欢看到它被打破,被践踏和被嘲弄,由此获得一种(尽管是虚假的)解放感!
05
—
在《摇滚学校》结尾,杜威获得了孩子们的爱戴、家长们的理解、一份音乐教师职业以及来自不苟言笑的女校长的爱情,这是一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
但现实当中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美好?
《摇滚学校》让很多人都联想到198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死亡诗社》。
在《死亡诗社》中,一个有活力的年轻老师基廷,想在一所以保守著称,秉持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四大信条,并因此成为“美国最好大学预备学校”的中学进行一场杜威式的教育改革,但结果却极其惨烈:一开始看上去大受欢迎的实验,最终却以学生的自杀和他本人的被解职而告终。
和奶油蛋糕一般甜腻的《摇滚学校》相比,也许如生铁般冷硬的《死亡诗社》更接近现实。
06
—
说起来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最早洞悉现代教育的弊端,并对其发起猛烈批判和冲击的恰恰是中国!
毛主席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形成了关于教育革命的构想。他主张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娱乐,他反对把学生当敌人,考试搞突然袭击,出偏题、难题、怪题,他主张独立思考,反对迷信权威,他关于“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名言,今天听起仍然如同黄钟大吕。
当然,《摇滚学校》用一种撒娇式、粉拳锤击式来反抗异化教育不同,毛主席最强调的是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毛主席看来,只有在三大革命实践当中,学生才能成长为有情感、有温度、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在应试教育机器的碾压下,他们只能变成苍白的、单向度的、片面的读书机器、考试机器。
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构想与实践,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终于发展成了一场影响世界的风暴,这场风暴吹袭了欧洲,也影响了北美。但在发源地,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中断了,几十年后,中国反而成了应试教育、精英教育最大最坚固的堡垒!
从这个角度来看,《死亡诗社》也好,《摇滚学校》也罢,都可以说是五十年代发轫于中国的教育革命的一种余韵,是教育革命从遥远的天边传回的一缕回响,尽管已难以辨认,但还是会让我们心有所动。
「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