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秦观的郴州旅社禅解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为苏东坡门下的四学士之一。
秦观词清丽婉约,辞情相称,诵之回肠荡气,自是词中上品,代表作就是《踏浪莎·郴州旅社》。
在1960年3月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到南方视察,接见了原郴州地委书记陈洪新。会谈中,毛主席两次问到三绝碑的保护情况,并侃侃而谈,介绍讲解了秦观作词的历史背景和该词的艺术价值。
毛主席说:古时候,郴州这个地方是一个蛮荒之地,是一个谁都不愿意来的地方。宋朝有个秦少游,很有才华。经苏轼推荐,应召进京,当过秘书省正字和国史编修官。后来,因为新旧党争的牵连,屡遭贬谪,最后削官去职,于绍圣三年流放到郴州当老百姓。秦少游因为怀才不遇,含冤被贬,满腹牢骚。但是,又没有地方讲,后来,他就写了一首词,叫《踏莎行·郴州旅舍》。这首词写得很好,写出了他被削职后那种凄楚难言的隐衷,把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冲突中有才华有抱负的爱国知识分子报国无门、不堪排挤打击的情怀,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很有名。
接着,毛主席还琅琅有韵地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残阳树。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毛主席一字不漏地背完这首词后,继续讲道:这首词在文学艺术上是很有价值的,苏东坡很喜欢,特别喜欢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把它写在扇子上,天天看它读它。秦少游死后,苏东坡非常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下来传到郴州。郴州人为了纪念秦少游,把秦词、苏跋、米书刻在碑上,史称三绝碑。秦少游死后166年[南宋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南宋有个叫邹恭的来郴州当知军,再把原碑拓上,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这就是今人所看到的"三绝碑"。
他嘱咐到:这块碑是很有价值的,是我们国家在文学艺术上的瑰宝,要很好地加以保护。
陈洪新书记回到郴州,马上召集地委负责同志开会。会上,陈洪新书记对大家说了毛主席的谈话。大家纷纷表态,要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指示,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其后,陈洪新书记专程到郴州师专请教古汉语教授单泽周先生。会谈后,大家才知道三绝碑就在苏仙岭白鹿洞上面。随后,单泽周先生与地委领导一同前往苏仙岭。在丛丛荆棘中,人们发现了三绝碑。所幸三绝碑尚存完好。(百度)
而我发现了积极的解读,在为《沁园春雪禅解》引用《郴州旅社》的时候……
积极的精神,其实秦观在《鹊桥仙·纤云弄巧》已经展现过: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纤云弄巧》本是写牛郎织女的神话悲剧,凄婉得断魂断肠,但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化腐朽为神奇,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何等的积极……
浪淘沙是词牌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
破题。
桃源,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令人神往的理想社会,是本词的主题思想。
古人的理想社会是大同世界,孔子在《礼运大同篇》描述得很生动。
大同者,吾人之鹄也。青年毛泽东如是说。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
大同梦想,从东方文明诞生那一天起就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永恒梦想。张宏良老师如是说。
桃源,其实就是大同世界,是大同世界的形象化。
楼台,亭台楼阁;津渡,渡口;月,月色,夜色;
望断:望不到,望眼欲穿。望,盼望,期望。断,不连续,禁绝,没有,如断水、断流等,生动地形容了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
亭台楼阁因为大雾茫茫而迷失,看不到了;
渡口渡船因为夜色茫茫而迷失,找不到了。
望眼欲穿的桃源就象大雾中的楼台,夜色中的渡口,不知在哪儿。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比喻。
这句破题,婉约的人看到的是婉约,消极的人看到的是消极,而积极的人看到的是积极。
楼台、津渡迷失了,只是迷失而已,毕竟是客观存在,没有真正消失,……
大雾散去,楼台就显现了;天亮了,渡口就看得到了。
桃源,就象楼台和津渡那样,是客观存在!
既然是客观存在,就一定能找到。积极的人就会这样立志。
可到哪儿去找呢?世界之大,连个方向都没有啊。
“有志就有方向,它就能引你到达想去的地方。”刘善人说:“很多人在修行中都犯一个毛病,志立得很大,但一碰上逆事,马上又退回来了。还有不少人知道自己错了,可再碰到事儿,又犯同样的毛病,屡犯屡改,屡改屡犯。什么原因呢?意志不坚定!志不坚,意不牢,真正的道,你得不着。
王善人那时候,有个人问他:‘我三岁的时候,我爸就出走了。我现在十八岁,十五年没见着我爸了。我想找我爸,能不能找着?’王善人当时给他这么一句话:‘看你的志。’小伙子说:‘那好!’他就在背后写上他父亲的名,写上他自己的名,再写上有个儿子找父亲,就离家寻父去了。走了三年,他真就在黑河沙金城把父亲找着了。你看看,坚定的志向多么重要啊!
黑龙江省七台河的一个小伙子到我那儿去,连着找了我三次。他找我干什么?拜师。我说:‘我不收徒弟,也不拜师父,我只讲人生之道。你有什么事,就直接问我。’第三次他才说:‘我有个妹妹,让我姨带出去玩儿,走丢了’我说:‘多大走丢的?’他说:‘十二岁。’我说:‘现在多大?’他说:‘现在二十四岁,十二年了。您看我能不能找着?’我就给他讲了上面那个故事,然后对他说:‘看你的志。’他说:‘好。我一定能找到,我们骨肉一定能够重逢!’过了一个多月,他给我打来电话,说:‘在四川,我把妹妹找着啦。’你看看,天涯海角,他都不知道准确的方向,怎么就能把妹妹找着呢!这两个例子就可以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就看你有没有绝志!为什么叫志向呢?有志就有方向,它就能引你到达想去的地方。
立绝志,当然会很辛苦,就像找爸爸的那个人,三年哪,没日没夜,多辛苦啊!……”
《西游记》中的唐僧西天取经可是十七年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西游记》只不过是神话小说,真实的叫做《大唐西域记》,唐僧其实是唐代著名高僧,玄装法师,已成为世界文化名人,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唐僧西天取经,九死一生,困难、艰险太大了,非是一般人所能想象,于是玄装法师立下绝志:不到西天,誓死不回头向东走一步,……
毛主席年少时就产生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上饭的朴素愿望,立志为大多数穷苦人民谋得幸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毛主席决定改造中国和世界,打倒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此,毛主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和惨烈的牺牲,其代表为惊天动地的长征……
立绝志寻找桃源,就像玄奘法师西天取经!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永远在路上……
积极的破题。
郴州旅社:旅社、旅馆,不是家,而是在旅途,在路上。
路途风光,禅宗如是说。
永远在路上,是习近平对长征精神的总结,寓含了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百折不饶精神。
参照长征、西游记、大唐西域记,积极的解读油然而生,喷薄欲出……
郴州旅社和西游记,异曲同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
春寒,倒春寒,春寒料峭。
我就是不怕冬寒怕春寒,这两年春寒总把我寒倒。
原来春寒虽然不如冬寒的温度低,可是湿度大,而且开春后,一阳复始,破了冬天的闭藏,汗毛孔等打开了,正应了杨开慧的话:浓寒侵肌骨。俗话说:一场倒春寒,冻死老黄牛……
春寒,一语双关。古人云: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如纸张张薄。人情冷薄胜于春寒料峭……
孤馆,孤零零的旅馆、旅社,孤,一语双关,暗喻身孤独,心孤独……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何况被贬谪,削官去职,被流放,……
有道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毛主席在中央苏区被打压的时候,连鬼都不上门。更何况郴州古时候是一个蛮荒之地,是一个谁都不愿意来的地方。
芸芸众生,争名夺利,贪图享乐,又有谁会像唐僧那样去追寻桃花源呢?
自古圣贤皆寂寞,李白的诗词。
闭,闭门闭窗,一语双关,暗喻闭心,心闭,心冷心寒而心闭,现在有种病叫做自闭症,说的很形象,有这个意境吧……
春寒料峭,紧闭孤馆的门窗,把自己关闭其中;
世道人情,甚于春寒料峭,我只能闭上自己的心门,孤独得就象蛮荒之地的孤馆。
孤、寒、闭,交织在一起,恶性循环,怎么受得了啊……
杜鹃,杜鹃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以昆虫为食,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和诗篇。
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
有种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附录3)
残阳树,生动地形容蛮荒之地的荒凉,旅途的荒凉,就象《西游记》……
傍晚夕阳西下,杜鹃在荒凉野外的树上不停地啼叫:“不如归去”……
归到哪儿去呢?桃源,根据主题思想和上下文……
郴州是荒蛮之地,前面已经说过,所以未必有杜鹃鸟,尤其是倒春寒的时候。
杜鹃是比喻。
在神话传说中,杜鹃不停地啼叫“民贵啊”,来唤醒帝王。
可是帝王糊涂的多,难于唤醒,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
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血滴在地上,化为杜鹃花……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附录4)
歌曲《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开头就唱: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附录2)
“孤馆闭春寒”,盼桃源,寒、孤、闭就象是杜鹃的呼唤……
孤馆前,是不是真有杜鹃啼叫,其实无关紧要,诗词是文学艺术,贵在形象思维,思维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
《闪闪的红星》其实是真实故事,而主人翁竟然是许世友将军的儿子!(附录1)
诗无达诂,参照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还可以有另一种积极的解读。
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一刻不忘自己的誓言。有一次,进入沙漠后才发现断水了,干渴难忍,回头不远处就是绿洲河流,但是玄奘法师宁死不回头一步……
杜鹃象征着内心的呼唤,一刻不停地呼唤,呼唤桃源,就像玄奘法师一刻不忘誓言, “绝志”的生动表现……
哪怕寒、孤、闭再不堪,也不能动摇我寻找桃源的决心,我的内心就像杜鹃那样不停地呼唤桃源,就像玄奘法师那样念念西天,……
环境再不堪,寒、孤、闭、残,交织在一起,但是消磨不了我寻找桃源的意志;
我寻找桃源的誓言一刻不忘,就像杜鹃那样不停地呼唤;
再不堪的环境,孤、寒、闭、残,再交织,只要我想起美好的桃源,就可以忍受,不在话下……
可堪,可以忍受。堪,能忍受。
流放的孤、寒、闭、残,是那样的不堪,更激发起我对桃源的向往,就象杜鹃的呼唤;只要一想到美好的桃源,就激发起我无限的勇气,再不堪的困苦,孤、寒、闭、残,再交织,都可以忍受,不在话下……
毛主席的意境更高,气魄更大:只等闲!(附录5)
有诗为证: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毛泽东42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驿寄梅花: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陆凯,……
鱼传尺素: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书信往来,暗藏有论战的寓意。
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北宋末年。
唐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宋朝更是盛极而衰。
宋朝伤心之处,可悲可叹。宋朝尽管经济、文化、科技等繁荣昌盛,达到鼎盛。可军事上却很软弱和失败,屡屡被弱小、野蛮的少数民族侵略、掠夺……
北宋在新旧党争中,走向末年,不久灭亡。
新党的头领是王安石,开以新政,是为王安石变法,遭到朝中保守党大臣极力反对,是为旧党,以司马光为首。由于新、旧两党更迭执政,王安石曾两度退职,新政时行时废,臣民无所适从……
新旧党人都是都是文人,才高五斗,笔墨官司打了几十年,论战不休……
王安石、司马光,人品、学问都非常好,可从政都闯祸了,新旧党争断送了北宋。
北宋亡于靖康之耻,两个皇帝,连同数万宫女被金人俘虏、肆意凌辱……
因为新旧党争的牵连,秦观屡遭贬谪,最后削官去职,于绍圣三年流放到郴州当老百姓。
砌成此恨无重数。
一个恨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彻底失望,……
恨什么呢?
恨自己尽管无限向往桃源,可不知怎么实现。
现在讲来就是没有理论自信,没有文化自信。
作者很有自知之明,没有就是没有。
一个“恨”字,从反面映托出对桃源的无限的向往;
无重数“恨”,反映无重数“向往”……
直到几百年后的马克思,才创建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等,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解放全人类……
共产主义,与大同世界不谋而合。
恨自己只是一个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秦观,尽管不能与马克思相比,可也不是一点真知灼见也没有,比那些皇帝、贪官等不知好多少……
可惜,皇帝等总是愿听好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久而久之必然是一片歌舞升平,歌功颂德,脱离实际,……
有诗为证: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何不食肉糜?”听说老百姓没有粮食纷纷饿死,晋惠帝就想不通了: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吃肉呢?
有诗为证:
纯朴
(吴宁一2018年6月18日)
毛主席说:真话不那么好听,但还是真话好。
真话不好听,不听真话必被谎言欺骗;
真相不好看,不看真相必被假相迷惑;
真理不好受,不受真理必被歪理洗脑。
你尽管有真知灼见,可不好听,皇帝等不听你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泣和恨。
有诗为证:
和氏璧
(吴宁一2018年6月24日)
和氏璧兮君不识,
君不识兮和氏璧;
和氏献璧手砍掉,
再次献璧脚砍掉。
荒山悲泣天地惊,
感动明君成国宝;
那堪伯乐不常有,
多少天才怀璧泣。
越想越恨,“砌”,形容得很形象。
砌,砌墙,越砌越高,越想越恨……
越恨越想,如此循环,“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为桃源!
我寻找桃源的绝志,就象郴江之水那样流下潇湘,永不停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著名的李白诗词。
寻找啊寻找,不久秦观在寻找中去世。
可寻找桃源的绝志并没有停止,就象郴江之水不停止。
奔流啊奔流,在郴江之水奔流中,不久北宋灭亡了;
奔流啊奔流,在郴江之水奔流中,元朝、明朝、清朝、民国,旋生旋灭……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但都是封建和私有制,都不是桃源。
俱往矣!毛主席否定得干脆利落。(附录5:沁园春雪禅解)
奔流啊奔流,在郴江之水奔流中,终于盼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当家作主,意气风发,才是桃源……
有诗为证:
踏莎行
(1963年3月陶铸)
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
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
桥跃飞虹,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
郴江北上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
“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样,在凄迷中透露出坚毅的积极,显得无比的悲壮……
“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更加含蓄,平添了底蕴和妩媚。
写诗要含蓄,不能像散文那样太直白。毛主席如是说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实现共产主义,永远在路上,就象郴江之水奔流不息;
实现大同世界,永远在路上,就象郴江之水奔流不息;
实现桃源美好,永远在路上,就象郴江之水奔流不息……
毛主席在著名的《实践论》的最后说:“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献身于桃源,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就是桃源,……
有诗为证:
雾失楼台,绿漫溪渡,桃源不离寻常处!
境无好恶心有别,任运休将知见树!
桥跃长虹,鱼传尺素,风光本自无穷数!
随缘放旷任沉浮,甘作春泥群芳护。
这是元音老人戏作和秦观及陶铸“郴州旅舍”《踏莎行》词。(附录5)
桃源路上尽是风光!
吴宁一
2018年6月28日
2018年7月6日修改
附录:
1、《闪闪的红星》原型竟然是许世友父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06/21/9444926_620596621.shtml
2、映山红,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35838270.html
3、杜鹃鸟的传说_百度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253625.html
4、子规啼血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0%E8%A7%84%E5%95%BC%E8%A1%80/1862979?fr=aladdin
5、《沁园春•雪》禅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你
http://mzd.szhgh.com/pingshu/201712/155808.html
「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九天揽月——禅解最美中秋诗
- 为有牺牲多壮志 ——春雪禅解
- 烈士心光照红妆——屈原禅解
- 高烛照红妆 ——海棠禅解之二
- 为有牺牲多壮志 ——海棠禅解
- 纪念毛主席诞辰125周年:祭母文禅解
- 破壁——周总理无题诗词禅解
- 破壁 ——周总理无题诗词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