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月间,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梦·军垦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历史文物展,吸引了十几万观众。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满载记忆的历史实物,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展板,记录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这些把人们的视野带进广袤无垠的新疆大地,走近“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从“军垦第一犁”到“三大基地”,“农”为全国做示范——
天山喜看大农业
从国家博物馆展厅到天山脚下石河子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广场,静静矗立的“军垦第一犁”雕塑,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它不是简单的艺术创作,而是第一代兵团人铸剑为犁、开垦荒原的真实刻画。
地处南疆喀什疏勒县的四十一团,是兵团三师成立最早的团场,团部驻地草湖见证了新中国“军垦第一犁”的诞生。
1950年4月2日清晨,在草湖这片荒原上,伴着南疆早春的曙光,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用扛枪的肩膀拉起古老的木犁,把希望的种子播进这片沉寂的土地。一野一兵团二军摄影员袁国祥,用一架普通相机摄下了这令人肃然起敬的瞬间。
1954年10月,驻疆部队第二、第六军大部分,第五军全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成立后,以屯垦戍边为使命,遵循“不与民争利”原则,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附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节衣缩食,开荒造田,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一个个田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绿洲生态经济网,开创了新疆现代农业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兵团着力农业机械化和良种优化推广;80年代,大力推行地膜植棉技术;90年代,普及农田节水滴灌技术。到2013年底,兵团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2%,高新节水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4.7%,成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过去每到采棉季节,一路向西直达新疆的“拾花工”专列曾是“华夏一景”。近年来开行的“拾花工”专列越来越少,原因何在?兵团农业局的解释是:兵团不断加大机采技术推广力度,有效缓解了手工采摘费用高、雇工难等问题。经过验证,一台采棉机一天满负荷采收面积可达150亩,相当于700名熟练采棉工人的工作量。
“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涛。”1965年7月,陪同周恩来总理到石河子视察的陈毅元帅触景生情,即兴赋诗《访新疆》,高度赞扬兵团屯垦事业。如今,兵团通过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农业机械化推广、现代农业示范“三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棉花、粮食、糖、油料、西红柿、啤酒花、瓜果、畜产品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从“八”字头到“天”字号,“工”为新疆奠基石——
天山南北奏华章
在人们的印象中,兵团的强项是“农”:开荒种地,节水灌溉,堆积如山的棉花……其实,兵团“善农”亦“能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军指战员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建造了钢铁、纺织、电力、水泥、机械等一大批以“八一”命名的骨干企业,这些工厂大多成为新疆的骨干、龙头企业。1975年兵团撤消时,无偿交给自治区181个工、交、建、商企业,大大增强了新疆的经济实力。
1982年兵团建制恢复后,兵团工业在艰难中奋起“二次创业”。通过落实各项规划,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兵团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技术水平、门类较为齐全的食品工业体系和纺织工业体系,番茄制品、制糖、乳制品、酿酒、油脂加工、棉纺织成长为支柱产业。其中,番茄制品行业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番茄酱产量占全国的60.8%。以“天业”“天康”“天富”等一批“天”字号企业集团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异军突起,推动兵团由农业经济向工商经济转变。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王震将军的这首诗,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前身老部队三五九旅光荣历史的生动写照。
“三五九旅今何在,花海飘香阿拉尔。”记者在兵团一师阿拉尔市采访,深深地为这座军垦新城迸发的青春活力所感染。阿拉尔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王泽告诉记者,开发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基本上是在荒滩上建起来的。目前,阿拉尔园区入驻企业80余家,去年完成工业产值30亿元。
2012年12月24日,隆冬的严寒难掩兵团人内心的喜悦。兵团13个农业师举行更名仪式,统一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X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X师”。
“虽然仅仅是几个字的变化,但意义非同寻常。”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兵团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迅速增长,兵团已经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年,兵团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2∶40∶28,用‘农业师’这个名称显然已不能准确概括兵团的经济特点。”
改一个“农”字,天地更广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刘新齐说,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兵团确立了新时期发展路径:以城镇化为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丰富屯垦戍边内容,创新屯垦戍边方式。
从“地窝子”到生态园林城市,“城”为屯垦添光彩——
建城戍边新载体
今年5月,记者在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一团安居工程“东江花苑园”小区采访,见到81岁的老军垦王淑兰老人。上世纪50年代初从山东进疆,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风当战袍沙作粮,地当睡床天当房,搭起帐篷挡风雪,钻进地窝避寒霜。”王淑兰老人的经历是一代兵团人的记忆。
“团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走在花中”,这样的居住环境曾是兵团广大职工群众的梦想,如今已成为兵团270万职工群众现实生活的写照。
兵团第四师七十三团所在地巩留县阔尔吉勒尕,在哈萨克语中意为“荒凉的沟壑”,2011年“11·1”六级地震中又遭重创。然而,仅仅不到两年,一个规划面积1.73平方公里的“金琪珊”(73的谐音)小镇从废墟中站了起来。金琪珊镇的布局有创意,以广场、老百姓服务中心为“客厅”,以住宅小区为“卧室”,以商业街为“餐厅”,以学校为“书房”,以游泳馆为“浴室”,生活在城镇仿佛生活在“家”一样。
七十三团政委冷畅勤告诉记者,他们探索“主动城镇化”,做到人的素质与城镇品位同步提高,城镇化率达到73%。尤其是在“民汉同楼混居”方面下真功夫,通过“七法”上楼法,做到每幢楼房实现各民族混居,融合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促进民族团结,少数民族住楼率达到56.73%。
2014年2月26日,共和国的版图再添新城,五师双河市悄然揭牌。这是继八师石河子、六师五家渠、一师阿拉尔、三师图木舒克、十师北屯、二师铁门关之后,兵团新设立的第七座城市,也是兵团推行“师市合一”和“团镇结合”战略的又一硕果。
今年4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考察,在昔日只有“五户人家一条渠”、如今已成为“国家园林城市”的“亮剑之师”五家渠市召开兵团座谈会。“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对兵团工作所作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新时期兵团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
从20世纪50年代承担“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任务,到如今肩负“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之使命;从昔日以开荒种地、发展农业为主,到如今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从传统的“屯垦戍边”到新时期“建城戍边、维稳发展”,传统农业生存方式向现代城镇文明生活转变……翻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伴随兵团艰苦创业、风雨壮行的足迹,始终不变的是兵团人“一生做好一件事,不辞长做新疆人”的坚守与信念。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04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