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讲故事

[草原知青]绝唱呼伦贝尔

2015-05-13 10:37:32  来源: 正北方网   作者:记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张勇遗像

  

  宣传画《贫下中牧就是我的额吉阿布》

  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铭记着一个英雄的名字!

 

  汹涌澎湃的克鲁伦河传唱着一支英雄的赞歌!

 

  这个英雄的名字叫张勇。当年,她别离亲人,自愿报名到了呼伦贝尔草原上插队。海河连接着克鲁伦河,英雄张勇把青春献给了草原……

 

  动员300名同学为老人献血

 

  张勇曾经是天津市红代会委员、河西区红代会常委。因为表现突出,1969年,18岁的张勇在天津市四十二中毕业后,学校准备留下她任教,一家报社也看好她,准备招收她当编辑。

 

  “我要到边疆牧区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张勇积极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在学校第一个自愿报名到呼伦贝尔草原插队。张勇的行动感召了一批天津学生,他们纷纷报名加入到了上山下乡的队伍中。

 

  4月25日,天津火车站。列车开动了,第一次离开亲人,而且到遥远的草原上去,许多同学忍不住哭了。作为领队的张勇劝说大家要坚强,并且带领大家唱起歌曲《中华儿女志在四方》。一路上,她不停地向大家问寒问暖,还乐此不疲地帮助列车员打扫卫生,为旅客端茶送水……

 

  在满洲里,知青们受到了当地数千名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4月28日,62名知青到了新巴尔虎右旗额尔敦乌拉公社。

 

  看着白毛风掠过苍茫草原,面对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一些同学禁不住哭了。这时,张勇又开始做大家的思想工作:“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张勇是女生中第一个申请到最艰苦的牧业生产第一线――额尔敦乌拉公社白音宝力格生产大队插队的。

 

  此时,在天津,一位老人在四处打听张勇。

 

  1969年春节前夕,一机局第一半工半读学校。一天晚上,学校锅炉房的一位老人与小偷搏斗被打成重伤,被送到河西医院后急需输血。临近春节,医院无法提供血液,只凭老人的两位子女献血是无法完成手术的。

 

  在这危难时刻,张勇立刻四处奔波动员人们献血。当天下午,天津市新华路中学、海河中学、人民公园中学等学校的300多名学生赶到医院,20名学生的血液输入到了老人的体内,帮助老人顺利完成了手术。

 

  5月份,老人出院了,他的愿望是感谢为他献血的学生。张勇当年在天津市河西区红代会的同事李传德想,最应该感谢的是张勇,当他四处寻找时,张勇已经到呼伦贝尔草原插队去了。

 

  老人听说了事情的原委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张勇给的,我满面红光是因为身体里

 

  流淌的都是年轻人的血啊!”

 

  成长为合格的牧民

 

  当张勇走进蒙古包,感到一切都陌生而新鲜。

 

  她在来到草原上的第一篇日记中写到:“我要做茫茫草原上的骏马,永远奔驰在呼伦贝尔草原,和贫下中牧一道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繁荣富强的新牧区!”

 

  看到张勇不习惯喝奶茶吃手把肉,蒙古包里的额吉就单独给她煮挂面吃。张勇不想自己搞特殊化,她拒绝单独吃挂面,慢慢地适应了牧区的生活。

 

  看着牧民热情的笑脸,张勇却懵了――她听不懂半句蒙古语!她非常着急,便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学会蒙古语!在她的兜里,总是装着蒙汉两种文字的《毛主席语录》,逢人就问,有时间就学,不到半年就能用蒙古语对话和写作,她还学会了用蒙古语动听地唱《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歌曲。

 

  在草原上,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使草原充满了诗情画意,但是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严冬,住在蒙古包里的艰苦可想而知。在冰冷的蒙古包里,张勇却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乐观:“艰苦练就红心赤胆,天做帐篷地做床,风雪呼啸我乘凉!”

 

  张勇被分配下夜,等到夏天,她看到羊倌们风里来雨里去放牧,感觉放牧可以锻炼自己,就主动跟随羊倌去放牧。

 

  夏季的草原上天气炎热,口渴时,她和羊群一起喝泉子里的水。

 

  在草原上,马可是人们的腿!张勇凭着她那坚韧的性格,努力学骑马,掉下来,上去,再掉下来,再上去。不久,被摔得伤痕累累的她,终于征服了骏马。

 

  到了剪羊毛季节,羊倌被抽回来了,知青们要独自放牧去了。

 

  张勇拿上套马杆骑马放牧,她非常高兴,这是两个多月来自己第一次一个人去放牧。

 

  走出不久,张勇看到羊高兴地吃草,舍不得再赶,就在附近放牧。晚饭时,羊倌却说:“你今天放得不好,羊就在这么近的地方吃草?”张勇听了很不好意思。

 

  第二天,张勇一边让羊吃草一边往草原深处赶,一直走到了达赉湖边,在一碧千里的草原让羊群尽情地吃草。张勇和前一天一样的时间赶着羊群往回走,半路上天就黑了,前面还看不到蒙古包的影子。天公不作美,大风刮起来了。羊群卧倒在地,任凭张勇大声喊使劲赶,但是羊群行动迟缓。这时,羊倌策马赶来,和张勇一起赶羊群。晚上9时40分,张勇和羊倌冒雨把羊群赶入圈,她却难过得吃不下饭。羊倌告诉她:“放羊要耐心,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就慢慢让羊群一边吃草一边往回赶……”

 

  还有一天,早上刮起了大风,羊群出门就顶风走开了。张勇记得羊倌说顶风羊群吃不好草,她就赶羊群顺风走,却不料羊群一下散开了。张勇忘记拿套马杆,而且马也不肯走,羊群一下跑出六七里。张勇脱下上衣挥舞着刚把一半羊群赶好,另一半又朝山上跑了。张勇很失落,她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想起了无忧无虑的学生时光,可是今天在茫茫草原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张勇东奔西跑,用了两三个小时才把羊群赶到一起,羊倌来换她,筋疲力尽的她心情抑郁得一句话也没有说,径直回蒙古包了。

 

  回到蒙古包,张勇感到非常惭愧:“这么小的困难都克服不了,怎么能谈到在牧区扎根落户一辈子呢?”张勇坐不住了,骑上马去看羊群去了。

 

  经过多次暴风雪雨的洗礼,张勇很快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羊倌。

 

  草原上的乌恩琪

 

  在草原上,张勇的勤劳善良深受广大贫下中牧的喜欢,他们亲切地给她起了蒙古族名字――乌恩琪(忠诚)。

 

  一次,羊倌说羊生蛆了,要抓来上药。一只小羊羔被抓来,尾巴上生满了蛆。小羊羔猛地一窜,张勇本能地躲开了。在达赉湖边,张勇看到羊倌老梁手上有血,就关切地询问怎么了?老梁说羊羔生蛆了,他用手清理干净了。张勇听了十分惊讶,回想起自己躲避小羊羔的事情,感觉惭愧极了。此后,张勇主动给生蛆的羊挑蛆、洗伤、上药。给羊洗药浴是牧区最脏最累的活,张勇挽起裤脚,光着脚丫,奋战在浴槽旁。有时羊一挣扎,连人带羊一起掉进浴槽,弄得满身泥水,她也不在乎。

 

  一天,张勇正在放牧中,忽然下起了雨。不远处的一位放牧的老牧民骑马来到张勇跟前,摘下草帽给她戴上。草原上善良的人们深深地打动了张勇,她也用一片真诚回报草原上的人们。

 

  牧民奔布力患有肺结核,丈夫外出放牧,她和年幼的孩子没有人照顾。张勇主动搬到奔布力家居住。白天,她起早贪黑放牧,晚上,她为奔布力做饭、洗衣、挤牛奶、哄孩子、请医买药。奔布力的病情易传染,张勇顾不上自己,而是千方百计不让孩子被传染。奔布力眼含热泪说:“你待我比亲人还亲啊!”

 

  张勇在草原住过许多蒙古包。她住到哪里,就把哪里当成自己的家,拉水、做饭、哄孩子、挤牛奶、拣牛粪,什么活都干。

 

  严冬的一天,在贫下中牧达日玛家,张勇看到她穿得十分单薄,立即将上级发放给她的棉布和棉花拿来相送。达日玛说:“你离家这么远,离妈妈这么远,还是留着自己用吧!”张勇说:“还是您收下吧,您穿和我穿一样,这里就是我的家,您就是我的妈妈!”达日玛感动得热泪盈眶。张勇送的棉布,达日玛舍不得用,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枕头底下,逢人就拿出来说:“这是我姑娘送给我的!”多年后,她拿出棉布睹物思人地说:“看到这块布,就像看到我姑娘张勇了一样!”

 

  因为当初生活不习惯,张勇患有胃病,当她听说解放军战士戴金海也患有胃病时,立即将母亲寄给她的药转寄了过去,并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祝他早日康复。一次,戴金海专程到白音宝力格生产队找张勇致谢,但是张勇放牧未归。张勇回来听说戴金海吃了药非常见效后高兴极了,她立即给天津家中写信,请母亲购买药品直接寄到部队。

 

  张勇和当地的牧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她随身背着的挎包里,总是装着针线,看到牧民的衣服破了就给缝补。当地的牧民有许多人都患有风湿病,她就将自己省下的钱寄回家,让家人帮着买药送给牧民。

 

  一次,张勇病倒在一户牧民家。老额吉熬药给张勇喝,并且抚摸着她的头说:“你不回天津吗?你不想妈妈吗?”张勇听了,心里不由一阵心酸,但是她看着慈祥的额吉,却动情地说:“额吉,我不回天津,也不想家,美丽的草原就是我的家,贫下中牧就是我的额吉阿布!”

 

  青山处处埋忠骨

 

  1970年6月3日,张勇骑马赶着1500多只羊去放牧。

 

  几场暴雨过后,克鲁伦河水猛涨,张勇精心地看护着每一只羊。

 

  一位知青发现张勇不见了,湍急的克鲁伦河岸边放着她的衣服!

 

  消息很快传到了生产队,传到了公社!公社领导赶来了,牧民赶来了,民兵赶来了,解放军战士赶来了,知青们赶来了……

 

  200多名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战士、知青含泪日夜在冰冷的河水里打捞,却不见张勇的踪影。

 

  6月10日,在距离出事地点30多公里的克鲁伦河的下游,人们发现了张勇。

 

  当知青们将张勇抬上岸时,在场的人心碎了……

 

  张勇已经听不到大家的失声痛哭!

 

  许多知青闻讯从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骑马赶来,为的是再看张勇一眼,他们“就像失去了亲人一样失声痛哭”。

 

  经新巴尔虎右旗有关部门鉴定,张勇是为了救落水的头羊而牺牲的。

 

  怎能不让人心痛,知青和当地的牧民都知道,张勇根本不会游泳!

 

  组织打捞张勇遗体的额尔敦乌拉公社革委会主任巴拉珠尔更是痛哭失声:“孩子刚19岁呀!”

 

  巴拉珠尔从数百里的一户汉族居民家里借来一口棺材,他含泪亲自刷油漆,为张勇送行。

 

  在一次批斗会上,被揪出的干部站了两大排,迎接他们的是残酷的批斗。张勇看不下去了,站出来问:“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百分之九十五的干部是好的,百分之九十五的群众是好的。这里怎么有这么多阶级敌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几个人敢站出来说这样的话,被批斗的巴拉珠尔禁不住偷偷抬头看了一眼,记住了这个女孩子和她的凛然正气。巴拉珠尔平反后担任了公社革委会主任,他打听到了张勇,并且安排她到公社当干部。让巴拉珠尔意料不到的是张勇的答复:“我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要参加实践锻炼,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牧民!”

 

  “巴拉珠尔每次到天津都来家里看看,一提起张勇他就落泪。”张勇的弟弟张健说。

 

  张勇勇救落水羊,因为在她心中,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英雄情结。1967年8月30日,她在日记中写到:“这几天来,我考虑着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应该为谁活着更有意义?活着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问题里,我想起了无数革命先烈。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他们为了人类的解放,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刘胡兰牺牲时,和我年令(龄)相仿。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今天,我应该怎样活得更有意义呢?对于我来说,要沿着老一辈走过的足迹前进。为着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 。道上有风雨、石头、野兽。但是,我不怕。为革命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张勇牺牲前20天,她在日记中写到:“金训华――革命青年的光辉榜样,为抢救国家战备物资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英雄相比,自己是多么渺小啊!接受贫下中牧的再教育就要迎着困难上,抢着重担挑,在艰苦的工作中,经过痛苦的磨练,把自己改造成工农兵所需要的人。”

 

  当地举行了一个交接张勇的牧羊鞭的仪式,象征将张勇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此后,每年的6月3日被定为张勇纪念日,每当这时,都会有几百人自发为张勇扫墓。

 

  张勇插队的白音宝力格生产大队被当地革委会命名为张勇生产队。

 

  中共新巴尔虎右旗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根据张勇遗愿,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70年10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授予张勇革命烈士称号,并且颁布《关于学习张勇同志英雄事迹的决定》的文件。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号召全市广大革命群众向张勇同志学习。

 

  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拨款8000元,在额尔敦乌拉公社为张勇修建烈士墓。

 

  重修张勇墓时值冬日,冻土层有1米多深,只能用炸药将冻土一点点炸开,参与修墓的知青有100多人,他们都是被张勇的事迹感动自发来的。下葬时,在场的数百人都放声痛哭。

  1970年12月10日,草原含悲,克鲁伦河呜咽。来自黑龙江、呼伦贝尔、天津的干部群众、知青和张勇的亲属参加了张勇烈士墓落成典礼。

 

  1971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刊发了新华社通稿《壮丽青春献人民》,1971年2月25日,《天津日报》刊发了黑龙江省张勇事迹联合报道组采写的长篇通讯《笑迎草原暴风雪 壮丽青春献人民》,详细报道了张勇的英雄事迹。接着,全国各地报刊相继刊发了张勇的英雄事迹。黑龙江省和天津市成立了张勇事迹展览馆,广泛宣传张勇的英雄事迹。

 

  “我爱呼伦贝尔草原,红旗如海绿浪无边。红太阳光辉照亮牧区,我催马儿飞向前……”张勇的多篇日记被改成了歌曲,这首《我爱祖国的大草原》在全国广泛传唱。

 

  她的英雄事迹还被创作成诗歌、歌曲、剧本、对口词、连环画等作品,成为当时激励人们报效国家的生动教材。

 

  张勇成为全国上山下乡知青的典型和榜样!

 

  草原不会忘记

 

  时光荏苒,38年过去了。

 

  “张勇为救几只羊牺牲值不值得?”张勇战友当被人追问起这个问题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张勇的英雄事迹会随着时光流逝被淡化,被遗忘吗?

 

  答案很简单:奔流的海河不会忘记!奔流的克鲁伦河不会忘记!海河儿女不会忘记!草原儿女不会忘记!

 

  在天津市档案馆里,保存着张勇烈士的图片等文物,珍藏着一段宝贵的历史记忆。

 

  2006年12月5日,天津市民陈永祥将自己珍藏多年的老唱片――配乐诗朗诵《张勇之歌》,郑重地赠送给张勇烈士的弟弟张健。

 

  “巍巍兴安岭啊!松涛在作响,把英雄的业绩日日夜夜歌唱。滚滚克鲁伦河啊!后浪推前浪,把张勇的名字传遍祖国北部边疆……”在张勇的母校――天津市四十二中,学生们捧读《张勇精神永伴你我》,这是学校2006年编写的德育校本教材。这本教材里收集了张勇烈士的英雄事迹,战友对她的回忆和歌颂她的诗歌等。

 

  2000年、2002年,天津市四十二中初二6班和初一12班分别被团市委、市教委命名为张勇班。

 

  全国唯一的思歌腾(知青)广场坐落在新巴尔虎右旗。在知青文化长廊和全国首家知青博物馆里,展板上记述着张勇烈士的英雄事迹,展柜里展览着她当年穿过的马靴、蒙古袍,用过的马鞍,写过的日记,甚至她下乡的户口本都在这里陈列着。当年,张勇牺牲后,这些物品都被牧民当宝贝一样保存起来。

 

  在新巴尔虎右旗,妇幼皆知张勇烈士的英雄事迹,她的事迹还被编辑进中小学品德教育课。

 

  在思歌腾广场上,矗立着张勇烈士的铜像。蔚蓝的天空下,洋溢着青春的张勇骑着一匹骏马,眼睛里流露出建设美好家园的憧憬。在她身旁,19只绵羊在悠闲地吃草,象征着张勇烈士永远的19岁的青春。

  每当清明,新巴尔虎右旗的学生们总会来到张勇烈士墓前,为她送上鲜花和洁白的哈达……(文/首席记者 张泊寒)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