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讲故事

国防参考:各路中共部队“闯关东”的战略壮举

2016-07-04 09:32:34  来源: 国防参考   作者:宋冰梦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摘要】为我党在与国民党的政治、军事斗争中赢得了主动,并为后来的全国解放战争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布局,令其时刻处于被动境地,甚至还影响到美苏等大国的对华战略。从某种意义上看,各路中共部队“闯关东”,极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194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特别是国内政治、军事形势后,正式提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实施这一战略方针的核心是控制东北,为此,中共中央从延安总部,以及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山东、华中等军区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中,先后派出2万多名干部和11万余人的部队开进东北,形成了大军“闯关东”的英雄壮举。

  中共中央进军东北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历史转折关头,不仅为我党在与国民党的政治、军事斗争中赢得了主动,并为后来的全国解放战争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布局,令其时刻处于被动境地,甚至还影响到美苏等大国的对华战略。从某种意义上看,各路中共部队“闯关东”,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1各路中共部队“闯关东”,奠定了对敌斗争的基础,为共产党赢得了战略主动

  虽然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的磨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解放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共产党都无法与国民党相提并论,特别是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大小根据地,时刻面临着被国民党分割、包围的困境,在政治、军事斗争中被束缚住手脚。在此情况下,我军进入东北并站稳脚跟,一举改变了被动局面。

5.jpg

  关于执行北进任务的部署命令

开辟了新的根据地,军事斗争有了可供依托的战略后方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多次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一切军事斗争若没有可供依托的战略后方,就没有战争的纵深与发展。抗战胜利后,面对国内战争一触即发的态势,中共急需一片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作为其稳固的战略后方,而东北则是最好的选择。

  东北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由其地理环境、地缘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东北地区包括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总面积达130万平方千米。从地理环境上看,东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交织,南临黄海、渤海,拥有大连、旅顺、安东(今丹东)、营口、葫芦岛等优良港口,航运便利。

  从地缘政治环境上讲,东北北接苏联、东南邻朝鲜、西靠蒙古、西南紧挨冀热辽边区,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正是“后有靠背,两边有扶手”的绝佳环境。从经济基础上看,东北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用中国劳工的血汗建设起了雄厚的工业基础,煤炭、钢铁、电力产量极高。同时,东北拥有1.3万千米的铁路,还是当时全国唯一粮食自给有余的地区。

  各路中共部队挺进东北后,曾一度控制了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及主要铁路干线。但随着蒋介石依靠美国不断向东北地区运送部队,并凭借《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不断向苏联施压,中共在东北地区愈发处于不利态势。审时度势之后,中国共产党调整了最初计划独占东北的目标,改为实行“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以广大农村为中心,“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截至1947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共建成了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块较为巩固的根据地。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4块根据地不断扩大并最终相互贯通,连成一片。

6.jpg

7.jpg

  创造巩固东北根据地,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长期以来被国民党四面包围的局面,使中共获得了一个稳定的战略支撑点,扭转了一直以来与国民党进行军事对抗时的战略被动局面,扩大了中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东北背靠苏联的地缘优势使中国共产党可以直接与苏联和共产国际建立联系,中共一直以来想要“打通国际路线”的目标得以实现。

  更重要的是,东北革命根据地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后方基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根据地生产的大量军火和军需物资,保障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军事供应;粮食、木材等资源,则帮助关内根据地克服了经济困难。东北根据地还担负着兵员建设与培养的重要任务,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员力量。东北革命根据地发挥其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发展了军事力量,增强了应对战争的军事实力

  自1945年8月曾克林率领冀热辽军区第16分区4000余人的先遣队作为挺进东北的第一支部队出山海关后,中共中央先后调派关内各根据地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共计11万人到达东北。

  这些从红军时期便一路摸爬滚打,经受过抗日战争硝烟洗礼的英勇之师,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重新进行整合,不断吸纳新的力量发展壮大。到1945年底,先后到达东北的各路部队已发展至28万人,到1946年7月,东北民主联军总数已达34.2万人。这支部队最终发展成为兵力强悍、装备精良、横扫南北、百战百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及全国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

  循着第四野战军的各个王牌军的历史沿革,可以清晰地找到当年中共各部队“闯关东”后的发展脉络。第39军,前身为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由新四军第3师第8、第10旅和独立旅组成。新四军第3师是所有“闯关东”部队中最辛苦的一支。

  1945年9月23日,新四军第3师3.5万人,在时任师长黄克诚的带领下从苏北淮阴出发,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急行军,跨越5省,徒步到达东北。第40军,前身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由八路军山东军区第3师、鲁中军区警备第3旅与冀热辽军区第16分区第21、第23旅合编组成。冀热辽军区第16分区的两个旅是到达东北的第一支八路军部队。

  八路军山东军区第3师和鲁中军区警备第3旅1万余人则由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带领,于1945年12月初到达辽阳、鞍山地区。第41军,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由山东军区第6师及第5师一部合编组成。

  1945年10月24日,时任山东军区第5师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率领第5师2个团、第6师3个团共1万余人到达营口地区,其后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一战成名。第43军,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由新四军第3师第7旅和山东军区第7师合编组成。1945年11月6日,第7师到达山海关,不久即参加了山海关保卫战,后来成为四野著名的“攻坚老虎”。

  从初到东北的秀水河子战斗,到四保临江、四战四平,发动夏季、秋季、冬季攻势,再到辽沈战役和解放全国,第四野战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从松花江畔打到南海之滨,势如破竹。正是挺进东北的伟大决策和前期在东北的不断发展和苦心经营,才成就了这支战功赫赫、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威武之师。

优化了战略部署,改变了解放区分散孤立的被动局面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相继在南方创建了10余块抗日根据地,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安徽、湖南、湖北、广东、海南等省份。这些解放区较为分散,整体实力不强,兵力多分布在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周围,受到国民党、日、伪三方夹击。

  抗战后期,日本尚未投降之际,南方多个解放区便已遭到国民党的攻击。在整个南方各根据地形势岌岌可危之际,挺进东北这一战略顺势化解了这一危机。华北与山东部队挺进东北,使其原根据地出现了兵力空虚,正好可由江南根据地新四军部队填补,为南方部队留出了安全的战略发展空间。

  这一全国范围内的战略转移,不仅将南方各根据地部队救出重围,同时,在政治上给了国民党一个让步,赢得了国内舆论的支持与同情。

2各路中共部队“闯关东”,打乱了国民党战略部署,迫使其不得不被动应对

  对于国民党而言,东北布局是其进行内战准备中的重要一环,在其整体战略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10多万中共大军先机占领东北并快速发展,使得国民党在接收东北的争夺中处处落后,从而在战略、政略上均陷于被动。

全盘接收东北计划落空,进驻东北部队陷入东北民主联军围困之中

  蒋介石同样看重东北的战略地位,曾说到,“国民党命运在东北”,“如东北为共产党所有,则华北亦不保”。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政府声明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并口头承诺支持国民政府接收东北,这让蒋介石天真地以为接收东北不过是时间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抢占战略先机、迅速挺进东北的行动始料未及。

  随后,共产党军队迅速在东北打开局面,让蒋介石的接收计划陷入重重困难。国民党试图通过外交方式接收东北,却在与苏联的4次谈判中,被苏方以各种理由阻拦。外交接收失败后,国民党不得不改为武力接收东北。从1946年2月中旬开始,国民党军队兵分三路向东北民主联军发起进攻,先后在秀水河子、本溪、四平等地展开激战,消耗了大量兵力,国民党第71军87师几乎被林彪的部队全部歼灭。

  国民党全盘接收东北的计划以失败告终,到全面内战爆发前,虽然进驻东北的部队多达28万余人,但只是占领了相对孤立的大、中型城市,而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均被共产党军队所控制,从而陷入了共产党军队武装力量的分割、包围之中,这在客观上为后来国民党军队在辽沈战役中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内战准备时间被迫延长,不得不改走“以时间换空间”的路线继续谈判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3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和谈,摆出一副力争和平建国的姿态,但和谈只是其进行战争准备、迷惑国际国内视听的幌子。蒋介石曾密示张治中,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延时间”,在蒋介石和国民党强硬派眼中,仗还是要打的,只待部署停当。

  在抢占东北的问题上,国民党的动作处处慢半拍,迟迟不能达到占领东北的目的,客观上打乱了国民党的内战部署,也打乱了其内战准备的节奏,因而,国民党不得不延长战争准备的时间。换取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和谈。

  既然是谈判,真真假假总要达成一些成果,而且美国总统亲派特使马歇尔督导谈判,在这种情况下,1946年1月10日,国共签署了《关于停止冲突及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3月27日,签署了《调处东北停战的协议》;6月5日,达成《东北停战协定》。但是,《关于停止冲突及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却将东北划在停战区域之外,也未承认中共在东北的政治地位,结果东北战事此起彼伏。《调处东北停战的协议》也未能阻止国民党军队进攻四平,结果国共双方在四平大打出手。6月7日,《东北停战协定》生效。

  可不久,也就是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打响了全面内战第一枪。这一系列情况都表明,国民党要求和谈,并非真的希望和平,而是以和谈之名行缓兵之计。由于接收东北的部署与步骤被打乱,致使国民党的战争准备不断推后,所以才会回到谈判桌上耗些气力,以便“以时间换取空间”。

兵力分散配置,战线拉长,是在国共军事较量中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随着10多万各路中共军队进军东北,以及东北形势的迅速变化,国民党不得不重新评估局势,不断向东北增兵。1945年,国民党第一期派进东北的是第13军和第52军,其中第13军为美械装备,被用于热河;第52军为半美械装备,被用于本溪方向。随着东北战事的升级,1946年初,蒋介石又将中央军第71军、新一军、新六军调入东北“剿匪”;4月,调原东北军的第53军至秦皇岛与绥中等地驻防,甚至从越南把第60军、第93军也调往东北,加入东北保安司令部的战斗序列。解放战争开始后,1947年,国民党又从华北战场抽调王铁汉的第49军等部到东北。

  国民党为了消除中共军队进军东北造成的威胁,维持其在东北的军事“优势”,调集重兵进驻东北,至多时,在东北拥有兵力达55万人,以致于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和削弱了其在关内各地的军事力量,使得其在各战场上难以真正形成有力的“拳头”。中共军队进军东北客观上逼迫蒋介石不得不拉长战线。

  加之东北独特的地理环境,国民党东北与华北战场极易被割裂,各个战场难以连接成片,相互不能兼顾。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中共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国民党从华北等地抽调兵力组成东进集团,但被阻滞于塔山地区,无法对锦州作战提供有力支援,最终导致锦州失守。东北野战军夺下锦州,对国民党军队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迫使其不得不放弃东北,狼狈逃窜。东北一失,国民党的败局已定。

3各路中共部队“闯关东”,影响了美苏等大国战略抉择,令其重新审视调整对华战略

  美苏两国在远东相互利用、相互制约以确保各自的利益,这种斗争直接影响着两国对华战略,也影响到两国对国共两党的政策;反之亦然,国共双方在东北的斗争也影响到美苏在远东的战略布局。中共10多万大军挺进东北冲破了美、苏、国民党三方前期通过外交博弈所确定的格局。

暴露了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本质,加速了美国对华政策走向失败

  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希望尽可能避免国共内战,促成国共和谈,使国民党交出一部分政府职位,使共产党放弃军队和独立的政府,扶植蒋介石建立联合政府。其目的既是为了战后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作为其在亚洲的据点,也是为了防止苏联趁国共斗争之际,在华膨胀自己的势力。然而,美国在所谓的“居中调停”“促成和谈”过程中却无时无刻不在公开偏袒国民党,且不断干涉中国内政。

  中共挺进东北,直接导致了美国开始运用军事手段帮助偏居西南一隅的蒋介石抢占东北和关内各个战略要地。从1945年10月开始,美国用运输机相继将国民党精锐部队第13军、第52军、新一军、新六军、第71军、第60军、第93军等部队运抵东北。同时配合的军事行动还包括出动海军陆战队替蒋介石抢占华北,以及提供大量的军火援助和顾问援助。

  美国的军事援助更加坚定了蒋介石坚持独裁、发动内战的决心,从而加速了国共内战的爆发。随着国共爆发内战,美国的“调处”计划彻底失败,这也标志着美国政府于1945年底制定的对华政策宣告破产。其后,美国并未吸取教训,而是由以政治手段解决中国问题改为妄图以军事手段解决中国问题,最终一步步滑向深渊,导致了其一系列对华政策的失败。

8.jpg

  成立东北中央局的决定

增加了苏联在东北地区的战略优势,推动了后期中共与苏联关系的发展

  苏联一直将中国东北视为其远东地区的重要战略缓冲带,是其所希望构筑的漫长防线中的重要一环,绝不希望美国的势力介入这一地区。中国共产党10多万大军挺进东北并站稳脚跟,使苏联既未损失其在东线的安全利益和“优越权益”,又多了一张同美国讨价还价的强牌,苏联自然乐见中共在东北不断发展壮大。

  但由于苏联当时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过于弱小,且碍于之前与蒋介石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一时期的苏联对华政策就变得十分微妙,且带有明显的双重性。

  一方面,为了保持外交上的主动,苏联不得不履行条约,将东北的大中城市及交通要道交予国民党接收;另一方面,苏联希望中共在东北得到发展,以便同蒋介石及其背后的美国相抗衡,因此,暗中对中共提供了有限的帮助。

  在解放战争时期,苏联对中共在东北提供的援助主要体现为:默许中共以不公开身份在东北活动;将许多日本关东军的武器弹药库移交给中共,等于为中共提供了武器装备援助;在毗邻苏军基地的区域为中共南满部队设立安全区。

  虽然这种支持是基于维护苏联的本国利益,且不乏见风使舵之意,但也的确有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且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也更加坚定了中共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决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