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寒冬,平津战役还在持续。很少有人会料到,这场战役最终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坦克掩护步兵向天津市区猛攻
彼时,傅作义军团作为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一心想扭转华北战局,虽能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塘沽、唐山一线呈一字长蛇阵部署,但面对势如破竹的解放军,傅作义心里早就没了底气。
傅作义
南撤还是西退?
孤立无援的傅作义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时拿不定主意。他甚至幻想,解放军刚打完辽沈战役,总得休整个三个月再入关吧。谁料想,解放军以出其不意的速度解放了新保安、张家口。这时,西边的路被堵死了,该怎么办?
解放新保安
还有南边:天津!
傅作义对这座城市还是抱有很大信心的。
天津,水网密布、碉堡成群,城内装备精良、火力密集,是北宁、津浦铁路的交汇点,还是当时中国的工商业大城市,可谓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仗着高墙密网、河流障碍、兵员精良等多种优势,对战争结果有着盲目的自信。
当时,解放军在完成对天津的战役包围后,为使这座大城市免遭战火破坏,林彪、罗荣桓向陈长捷写信,以期和平解放。但由于陈长捷坚持顽抗,致使天津和谈的大门被关闭。仅仅29个小时,陈长捷便被活捉。
天津的武装解放,给傅作义造成了极大压力。当年美联社发了一条电讯,将他的处境写得很生动:“傅作义在华北的处境,已濒于绝望。他的军队犹如被禁闭在烟波浩淼的红色之海的孤岛上。”
傅作义真慌了,他常常发脾气、咬火柴头,甚至想到自杀,他知道解放军的下个目标就是北平了。时下,北平的众多国民党官员们已经万分惶恐,思量着南逃的后路,他自己也陷入了沉思:若战,北平众多古建筑不保,几百万民众生灵涂炭,会成为千古罪人;若不战,向解放军求和,又怕得不到原谅,被人视为“叛逆”。
此时,解放军已经处于战略优势,打不打都会胜利。但为了保护这座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让百姓不再遭受战争之苦,解放军显示出了充分诚意。
毛泽东亲自指导这次劝降工作,决定对国军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攻略相结合的方式。他起草了劝降公函,并派人送到傅作义处。在公函中,毛泽东希望傅作义为了人民慎重考虑北平问题,有什么条件,两党可以详谈。
当时,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已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天津《大公报》工作。为了顺利劝降傅作义,毛泽东派人与傅冬菊详谈了当今国家局势,让她劝劝自己的父亲。
此外,我党还多次派人做傅作义的思想工作。其中傅作义的老师刘厚同在其中出了不少力。“目前国事败坏成这个样子,人民流离失所,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希望和平,政府必须改造,如果你能按照历史的发展,顺人心,起来倡导和平,天下会提壶送酒来欢迎你,谁还会说你是叛逆?”刘厚同以坚定的态度反复同傅作义谈形势,摆利害,揭露蒋介石的阴谋,希望傅作义顺应人心,走和平谈判道路,切不可自毁前程。
看着兵临城下的一百万解放军战士,遥想溃不成军、腐败严重的国民党部队,傅作义意识到国民党必然失败,而共产党必将胜利,新政权的诞生与旧政权的崩溃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他决心接受解放军的提议,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军队陆续离开北平,接受解放军的改编。之后,中国共产党对和平解放北平有功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也都既往不咎,作了妥善的安排,更有不少人在职务上得到了晋升。
傅作义部队接受改编
“按照北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增加了,这就是迫使敌军用和平办法,迅速地彻底地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由此可见,“北平方式”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天津方式”为基础的,等击退敌心理防线后,在边打边谈、以打促谈中以军事较量和政治沟通相结合而形成的斗争方式。
也就是北平解放这天,远在绥远的董其武眼看时机成熟,便飞往北平面见傅作义,谈谈和平解放绥远的看法。
“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其实,早在1月29日,解放军就停止对董其武部队发动进攻,并让下辖第8纵队后撤60公里,进一步减轻董其武的心理负担,在口头上称董其武部队为“友军”,从而进一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董其武也是心领神会,顺其自然地接受了毛泽东提出的“绥远方式”,即:两军划一分界线,维持现状,让董其武将军做好内部工作,待条件成熟后起义。
解放军进入北平
三大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出深刻总结,今后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天津方式(用战争解决拒不投降的敌人)、北平方式(迫使敌军接受和平改编,是不流血的斗争方式)、绥远方式(基本原封不动地保留起义部队,以后择机改编)的综合运用,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并为之后的长沙、新疆、昆明、西藏等地的解放提供了基本遵循,对推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可以说,平津战役是毛泽东同志将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巧妙结合的杰作,其中处处渗透着“统一战线”的思想,最终获得了以伤亡较小、破坏较少的方式取得了巨大胜利。
那么何为“统一战线”?毛泽东同志精炼概括为:“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而要想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并不一定非要从肉体上消灭他们,也可以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考虑,把敌人变成朋友。正是有这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有这种将敌人转化为朋友的魄力,有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我们党才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而今,战火硝烟似已远去,但我们前方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画好新时代统一战线最大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力量。而七十多年前的这场以小伤亡取得大胜利的战役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