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思最近在进行“红色经典”和新时代“红歌”的推广。
被誉为“新民歌一姐”的军旅歌唱家陈思思最近频频进行“红色经典”和新时代“红歌”的推广,从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慰问演出,到参与央视《天天把歌唱》栏目录制,再到担任《中国红歌会》网络赛区评委,陈思思用她美妙动听的歌喉对“红歌”进行着全新的演绎。她多次演唱了“红色经典”《南泥湾》,如今又最新推出为建党90周年献礼的歌曲《风华正茂》。在传唱“红歌”的这段日子里,陈思思在午夜飞抵杭州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作为民歌手,陈思思自认为对“红歌”有着深厚浓郁的情结,在她眼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歌唱的审美需求已经多元化,唱“红歌”已然成为一种新时尚。 本报记者 程雪超
《风华正茂》融入电子、流行的感觉
广州日报:思思之前都唱过哪些“红歌”?唱“红歌”跟唱其他民歌有何不同?
陈思思:我唱过很多“红歌”,比如由郭兰英老师原唱的《南泥湾》,还有我自己钟爱的《映山红》、《浏阳河》。还有专门为建党90周年献礼的《同在阳光下》 和我的最新单曲《风华正茂》。不同之处,我觉得传统意义上那些红歌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的,在曲调上朗朗上口,无论是在传唱度和表现力上都是经典。而歌词则表现出特定历史时期下那种革命的红色情怀,格外鼓舞人心。
广州日报:你在唱“红歌”时有怎样特别的技巧呢?
陈思思:这要针对一首歌具体说,总体上,唱“红歌”最重要是要把那股奋进、励志、团结的精气神儿表达出来,在情绪上要求积极向上的心情,所以说唱“红歌”更加要强调情绪上对作品的表现力。
广州日报:唱经典老红歌时,如何进行处理?
陈思思:比方说《南泥湾》吧,这首歌由郭兰英老师演唱,我首先会去观察,郭老师当时梳个大辫子的造型,拿着大花篮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展现当时农家耕田的情景。现在年轻人唱“红歌”,对特殊历史时期的直观感受不如老一辈,但在情绪上有了不断的递进,在唱的时候我会从质朴到高亢再到催人奋进,突出现场的感染力,也注重跟观众节奏上的互动。
广州日报:唱新红歌《风华正茂》时,在处理上跟唱《南泥湾》时有何不同?
陈思思:《风华正茂》是新时期的“红歌”, 我是想结合所有喜爱民歌的听众,包括80、90后,去歌唱感恩社会的主题,赋予红歌现代时尚感,《风华正茂》主题是纪念党的生日,象征着现在中国处于欣欣向荣的时代,世界地位不断提高,所以歌词上要体现新时代的风格,曲调上也结合年轻人的审美喜好,旋律上融入了电子、流行的感觉,从编曲、作曲都做了改良,总的来说适合当代听众。
广州日报:你的声线十分甜美,演唱“红歌”时会表现得更大气一些吗?
陈思思:在演唱上,我特别强调主旋律,在大的晚会上表演大的作品,我都会保留一种大气恢宏的感觉,而在表现轻歌曼舞时会尽量让声音更柔美一些。
“红歌”有着不同寻常的凝聚力
广州日报:唱过的这些“红歌”中有没有些难忘的故事呢?
陈思思:印象最深的是《映山红》,过去很多歌唱家都演绎过很多版本。在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举办的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上, 当时组委会找到我唱这首歌时,我还觉得时尚的颁奖礼上怎么会搭配传统民歌,后来主办方把这首歌的编曲做了改编,我跟戴玉强男女对唱,台下的电影观众都跟着一起开口哼唱,这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也有才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我回顾播出镜头时特别感慨,虽说这是一场最时尚的颁奖典礼,却把经典红歌用创新的方式再现,能让那么多艺术家一起来唱。真让我震撼,感觉到“红歌”有着不同寻常的凝聚力。
广州日报:在你唱“红歌”的这些年有没有经历过波折困难?
陈思思:比方说在某些演出当中唱“红歌”会让喜欢流行歌曲的观众觉得“土”,其实这个话题困扰过我几年,但在近两年,红歌已然成为一种时尚,老百姓在对歌唱的审美上也有了一种新的体现。
广州日报:最近还会有哪些行程安排?
陈思思:8月6日会在澳门开一场演唱会。今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除了建党90周年,今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年,这次演唱会将会在澳门、广州、武昌等地举办。曲目选择上也会有“红歌”,会选择一些跟革命相关的曲目来唱。邀请的嘉宾一定会给大家惊喜。
今年计划发一张“红歌”专辑
广州日报:听说思思专门赴江西参加一档红歌汇并担任评委?
陈思思:对,他们邀请我来做总决赛的评委,虽说时间特紧,但我特别愿意参与到这类活动中,这源于我对“红歌”的热衷。最近我还参加了山西的一档 《爱唱红歌》节目,其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小男生演绎的《游击队》别有一番积极向上的风味。我觉得无论老少无论唱得好坏,最重要的是把“红歌”的精神唱出来,并且对于民族团结也很有意义。
广州日报:你在推广“红歌”上付出很多?
陈思思:我也亲自担任红歌MV导演,力图拍出新意;不单是给红歌比赛评委,我还给中老年合唱团做辅导。今年我计划发一张“红歌”的专辑,把这些年唱得好的红歌收录进一张专辑,比如说刚发行的单曲《风华正茂》,也会收录《共和国永远是春天》、《映山红》、《南泥湾》、《亲亲的中国人》等一些主旋律的歌曲。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