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唱红歌

红歌飘过90年——《南泥湾》

2013-03-26 22:01:12  来源: 山东电视台   作者:刘立君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红歌飘过90年——《南泥湾》  
来源:山东电视台  2011-06-29 13:31   


  齐鲁网6月28日讯:1943年春天,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慰问演出,献上新编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这首歌后经改编,由郭兰英演唱之后,红遍了大江南北。人人都知道了南泥湾,知道了那个似江南的好地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南泥湾的歌声里,却包含着一段艰辛的历史。
  1935年10月,红军结束25000里长征来到陕北吴起镇,1937年1月来到延安。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随着武汉会战结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当时的延安和整个陕甘宁边区都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东边有日军的威胁,其他方向有国民党的封锁,1940年,国民党又背信弃义,停发了八路军的军饷,50万的军队一下子断了经济来源。胡宗南叫嚣着要把八路军饿死、困死,整个陕甘宁边区被孤立起来,根据地的经济面临崩溃。

  无奈之下,边区政府向广大群众征收救国公粮来解决临时的困难。党中央1937年来到延安之后,一直采取的是修养民力的政策,当年征的公粮只有1.4万石,而到了1940年,由于各方面的困难,征收的公粮增加到了9.7万石,广大群众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杨家岭小礼堂开会,突然间一个炸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触电身亡。就在同一天,一位老汉饲养的一头驴也被雷电击死了。

  延安的保卫部门得知此事,要逮捕这位老汉,毛泽东制止了他们。他说,骂人也是一种反应意见的方式。他深知,人民群众负担过重才是现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尽管是战争时期,尽管边区很困难,但是也不能把困难转嫁到老百姓身上。于是,一方面,党内开展了精兵简政的运动,另一方面,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同在1941年,八路军120师359旅奉命来到延安南面四十公里的南泥湾垦荒。

  当时的南泥湾就是一片野兽出没,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其中还有不少泥泞的沼泽地。当年垦荒时,山上有很多野草和棒刺,把战士们的皮肤划破之后,由于缺医少药,皮肤溃烂得不到及时医治,很多战士就病死了。在359旅进驻到南泥湾的前两个月,水土不服、饿死、病死等各种原因死亡的战士就占到了整个部队的十分之一。生产任务如何完成,359旅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等多种原因,死伤的战士很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旅长王震首当其冲,站出来和战士们同患难。不光是王震的手上磨出了血泡,359旅的战士们各各手上都磨出了血泡,王震甚至戏称359旅都快成了“泡兵旅”了。

  有了干部的带头,士兵们的战斗热情和劳动热情都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359旅面临的困难是缺吃,缺穿,缺住的地方,所有这些都需要战士们自己一个一个去克服。

  88岁的老红军刘英1942年来到南泥湾,当时的她还只有十七八岁。别人眼里的洞房花烛,刘英和丈夫就是在黑漆漆的窑洞伙房里度过的。当时战士们克服的困难之多,是我们今天所无法想象的。

  在大生产过程中,还涌现出了许多劳动模范。最有名的要数号称“气死牛”的郝树才。据说郝树才和牛比赛耕地,最终活活把牛气死了。

  毛光荣回忆说,郝树才身强力壮,平时的力气就大,普通的战士每天最多能耕一亩多的地,郝树才能耕两亩。于是,有人就提议郝树才和牛比一比。

  到底这头牛是气死的,累死的,还是撑死的,如今早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气死牛的故事也激发了所有战士的劳动热情,359旅也渐渐成了其他根据地和部队学习的榜样。大生产时期,不光战士们有劳动任务,毛主席也有劳动任务。

  尽管平时很忙,毛主席还是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劳动任务。后来陈嘉庚来到南泥湾,毛主席就是用自己种的辣椒招待的他。除了毛主席之外,朱老总也要种菜,为了找到最好的肥料,朱老总每天早晨拿一个铁锨,一个粪筐,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在延安的便道上拾粪。当时的延安还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生产比赛,周总理曾和任弼时比赛纺线,最终二人不分伯仲,并列第一。1944年6月,中外记者团来到陕甘宁边区采访,他们想了解359旅在大生产的同时,战斗技能是否已经荒废了,等待359旅的是一场实战演练的考验。

 1944年6月,中外记者团来到陕甘宁边区采访,他们想了解359旅在大生产的同时,战斗技能是否已经荒废了,等待359旅的是一场实战演练的考验,但是中外记者们看到的是战士们极为精彩的表现。他们想不通,这些战士白天要干活,晚上要学习,战斗能力还能这么强,这样一个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1943年冬天,毛主席来到南泥湾视察,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感到十分高兴。

  朱德总司令看到南泥湾的巨大变化之后曾经赋诗一首,名叫《赞南泥湾》。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农场牛羊肥,马栏造纸俏。薰风扑面来,有似江南好。这里的“马兰造纸俏”,说的其实是南泥湾除了种粮之外,还发展起了造纸厂,被服厂和钢厂,开展了多种经营。有不少人认为,《南泥湾》歌词中“陕北的好江南”一句,就是根据朱老总的诗演化来的。
    
  1941年359旅来到之后,南泥湾由原来的一片荒地,变成了种植面积达到11200亩,肉油菜自给率达到100%的肥沃土地,到了1942年之后,基本实现了耕一余一,359旅在南泥湾的大生产,为边区和整个敌后根据地的抗日斗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然而,这一切生产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因为战士们有三头六臂,而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在南泥湾九龙泉359旅牺牲战士的纪念碑上,密密麻麻地刻着所有359旅牺牲了的战士的名字,他们有的是在大生产过程中牺牲的,有的是在保卫延安的战斗中阵亡的,还有的是在南下抗日的过程中牺牲的。

  在359旅完成大生产的任务之后,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在1944年南下参加了抗日斗争,去的时候6000多人的部队,回来时只剩下了1000多人。全国解放以后,王震又带领359旅远赴新疆,为边疆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军队自己生产,解决自己的供给问题,这是世界军事史上少有的奇迹。最重要的是,359旅的大生产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在当时还极大地减轻了陕甘宁边区老百姓的负担,为我们党争取到了民心和人心,也为后来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是有了所有战士们的牺牲和奉献,才有了后来革命的胜利。而在今天,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仍是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