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对于事物的观察和色彩感受而言,世界上各个民族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就是对同一民族而言,在色彩强度好恶等方面,也照样会表现出个性的差异。在这方面强求普世统一接轨,显然是极不人性且极不现实的。就是对同一民族而言,在绘画与服饰的色彩好恶等方面,也照样会表现出个性的差异。而对属于视觉范畴的歌曲,竟也会有色彩标识的取向。这种跨维度的审美意识,恐怕是惟独中国文化才具有的特性。时下正澎湃如潮的“红歌”,便是属于这种情形。但既然是属于精神意识层面的审美观问题,人们对“红歌”的“好得很”与“糟的很”各有其论,也就毫不为奇了。
我们不妨先来看几条相关时讯,然后再继续讨论。
我们不妨先看几条相关时讯,然后再继续讨论。
【1】中宣部副部长:唱红非常有意义 与左右无关
据国际在线2011年06月23日消息,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唱红”,中宣部也支持这个活动,但是有些人也担心推广“唱红”是不是表示中国的意识形态有点往回走。中宣部副部长王晓晖今日回应称,现在我们社会的文化生活非常的丰富多彩,有喜欢红歌的,也有喜欢流行歌曲的,还有喜欢摇滚乐的,这一点与向左、向右转没有任何关系。6月23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王晓晖回答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
有记者问到::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唱红”,中宣部也支持这个活动,但是有些人也担心唱红歌在陶冶心情和做文艺活动之外,也可能使一些传统的革命意识形态又热起来,推广“唱红”是不是表示中国的意识形态有点往回走?想听一下您的意见。包括网上也出现一些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论,您有什么看法?
对此,王晓晖回答称,我们国家的群众有唱红歌的传统,红歌在我们国家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今年又恰逢建党90周年,所以群众当中开展唱红歌活动,表达对党的热爱,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包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还可以告诉你,现在我们社会的文化生活非常的丰富多彩,有喜欢红歌的,也有喜欢流行歌曲的,还有喜欢摇滚乐的,这一点与向左、向右转没有任何关系。”王晓晖如是表示。
【2】各地掀唱红热潮 专家:警惕激活潜意识中极左思维
据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2011年05月06日报道,当前的社会,最稀缺的是什么?答案不是外汇、石油、钢铁,而是 “文化”与“信仰”。这或许正是中国人一直看重“安身立命”的缘故。七十一年前,中国人走在文化与信仰的拐点,毛泽东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喊出“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他开出的药方是新民主主义。他说,这种新文化应该是大众的,民主的,应该为90%以上劳苦农工服务。曾经激励过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新文化,现在似乎已经定格为一种信仰符号——“红色文化”。如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背景下,当以红歌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再度整装出发时,却意外地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讨论。
红歌所不能承受之重
看到红旗飘飘、万人合唱红歌的场面时,有人感到欢欣鼓舞精神焕发,有人则认为是一种“倒退”。一位老年朋友说,我们是唱着红歌长大的,每当听到旋律响起,就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轻的过去,那就是我们的青春;但是,也有不少人将之与“文革”联系起来,认为这是“现实版的一出历史穿越剧”。
中国2011年的红色热潮现象,甚至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美联社记者就注意到,北京一家红色主题餐厅里顾客与台上演员齐喊口号的场面,“对于许多人来说,革命年代的生活更有激情,更单纯,人们更团结。”事实上,这样的餐厅在中国各地早已出现多年,而其承载的功能除了怀旧,更多的或许仅仅局限于一种娱乐消遣和餐厅特色营销范畴。
在众多争议背后,一个网友的建议看上去颇为新颖:“希望创作一首治理贪污腐败的歌,让所有当官的都来唱!”该建议立刻迎来了很多喝彩。事实上,善意的理解者多半都愿意从信仰缺失的角度来理解红歌和红色文化的这次浪潮。
可是,红歌能承载起今日中国人的信仰之重吗?这显然是一个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
孔东梅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以传播“新红色文化”为主。孔东梅对红色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政治学家,我只是希望能够从文化的角度来传承这份精神遗产。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当前的“红色文化”,似乎更符合当前多数国人的心态。
专家视角:警惕激活潜意识中极左思维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认为,如今,当我们提倡红色文化时,我们的主观意图肯定是从它的积极面出发。但客观上,不能忽视的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尤其是十年文革时期,“红色文化”跟“极左”一套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在宣扬红色文化时,不自觉地激活了潜意识中的“极左”思维。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复说,对红色文化首先要有明确界定,要从新时期视角与时代需要予以甄别与继承。
萧功秦表示,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找到一条道路:既符合我们的民族精神,又继承了红色文化;既能整合中国人的人心,还能跟人类的普遍价值接轨。和谐精神、公民责任精神以及自由创新精神,这三者都是世界文明发展中形成的公认的普遍价值。具体到中国身上,我们的“红色文化”中革命者的责任,可以转化为公民责任;我们的儒家文化中可以找到大同与和谐精神;而自由竞争与创新的精神则可以从西方文化中找到源头。
【3】薄熙来:重庆“唱红”唱的是救国、建国、强国的歌
据重庆晚报2011年06月18日报道,16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领导黄奇帆、邢元敏、徐鸣、吴家农、彭永辉,与91位参加创先争优“走进大西部·感受新重庆”考察团的全国青联委员座谈。
只要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就一定要认真谋划,落到实处;就要大大方方地去做,不必有什么顾忌。
薄熙来说,多年来,重庆干部群众干劲儿十足,流了不少汗,也干成了不少事。我们建设“五个重庆”,实施“十大民生”,开展“唱红打黑”,走一条民生导向、共同富裕的路子。与此同时,重庆还抓了“三项治理”,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组织20万机关干部“大下访”,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案件;在党员干部中推行“三项制度”、“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些年进行的公租房建设、户籍制度改革,特别是“唱红打黑”,颇具挑战性,既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也有不少议论。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就一定要认真谋划,落到实处;就要大大方方地去做,不必有什么顾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他说,重庆“唱红”,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不少省市还有新的创造。但社会上也有一些说法,认为是不是“左”啦,是不是回到“文革”啦,这显然是不了解情况。如果能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就会知道满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所唱的红歌,是从抗战到建国,一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很有生命力。
中国人民就是唱着这些救国的歌、建国的歌、强国的歌,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一步一步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薄熙来说,其实,这些歌都是救国的歌、建国的歌、强国的歌。中国人民就是唱着这些歌,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不仅让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一步一步将其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在外敌入侵、国运维艰、民心不振的情况下,正是《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的豪情壮志,唤起了民众千千万万,去挽救民族的危亡!正是《保卫黄河》的呼喊,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为之感动,热血沸腾,鼓起保家卫国的勇气!在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革命的艺术家们也创作出《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雷锋之歌》等一大批好歌,团结、鼓舞了亿万人民奋力拼搏!可以说,没有战歌、红歌的鼓舞,就没有这股子战天斗地、降龙伏虎的精气神!
薄熙来说,重庆人不仅唱红歌,还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博采古今中外文化之众长,内涵十分丰富。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也有岳飞、郑和、玄奘、文天祥的传世经典,还有苏格拉底、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世界名人的警世格言,这些都纳入了“唱读讲传”的范畴。现在,重庆不少中小学生,已能把岳飞的《满江红》、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一、二十篇中国古典名篇,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下来,深受教益,家长十分满意。我们要让孩子们内心有文化、有激情、有美好的情感,让他们在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汲取更多人类文明的精华,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运用自如,终身受益。
【3】中国红色文化的民俗传统与哲学渊源
中国红,红中国,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至今依然渗透于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的红色元素,都可以使我们强烈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红色基调。
与西方人对色彩光线强度平衡的纯物理学视觉审美不同,中国人对于色彩的视觉审美,既包涵着色彩搭配平衡和谐的概念,同时对此还有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系统性感知。包括色彩元素与自然地理方位的对应关系,与自然节气时间的对应关系,与自然物质能量的对应关系,与人的运势及身体健康的对应关系等等,这些跨时空跨维度的视觉审美感知,都是来自于华夏远古先民们的智慧积淀和传承。其哲学基础,便是奥义深远的易理大道。最通俗最常用的,就是“阴阳五行说”。因此,中国人的色彩审美观,也可称为“五行色彩论”。
“阴阳五行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伏羲画八卦”,承传于《易经》和“黄老之说”及《周易》。它是前人对宇宙万物起源及其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论总结,是最古老最朴素的具有辩证思想的自然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里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或物质,它们象征和代表着自然与社会的一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它们之间的阴阳循环转换的关系,蕴涵着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基本原理。
“五行色彩论”,体现了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五行说”的物质能量色彩对应关系为,金为白、木为青或绿、水为黑、火为赤或红、土为黄;太空立体方位的“五星”对应关系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理平面方位的“五方”对应关系为,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央。时间节气的对应关系为,金色白属秋,木色青属春,水色黑属冬,火色赤属夏,土色黄属长夏,其中长夏分主四季中每季最后18日,即3、6、9、12月的最后18天,加一起是72天;人体“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为,金为肺脏,木为肝脏,水为肾脏,火为心脏,土为脾脏。据考证,体现“五行”相生相克辩证关系的“五色环”图式,最晚出现于先秦时期。这种中国传统的“五行色彩学”和间色体系,仅在色彩认知和配色原理方面,就比西方现代色彩学至少早了一千多年。
先哲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面的数理概念,也正好可以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和色彩原理。就相生相克阴阳转换关系而言,黑与白对立,表示着黑暗与光明。中国文化阴阳对立转换的基本思想,就是用只有黑白二色的太极图表现的。据说,“五行”最初起源于先民们对“五”的数理崇拜。后来,“五行说”又与神话宗教图腾的五色崇拜相结合,逐渐将“五数”与“五色”以及“五行生克论”融为一体。而固有色的“五行”变化规律,则是中国传统美术绘画用色的基本准则。其中的“赤青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绿黄”,正好是色彩的“三原色”,具有最强的精神特征,且可以调配生成任何其他的色彩。而黑与白,则是最好的调和色。
中国传统的“五行色彩”审美观,在民族心理上是吉祥的,更是唯美的。而中国人对红色的情有独钟,则是最早源于对大自然的太阳和火与生命的崇拜。可以说,红色历来便是中国文化的主色调。赤色即红色,代表火,象征红红火火,积极进取,热烈而喜庆。中国最看重的春节,更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如红喜字、红对联、红鞭炮、红灯笼等等。因为“月老”的传说,“红线”又成了姻缘的纽带,红色也自然成了婚庆的专用色,如红轿子、红盖头、红喜字、大红包等等。朱砂和大红纸,同时还是中国人镇邪时的主选色彩。在中国戏剧脸谱中,色彩也是身份、性格辨识的标志。正可谓:“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
【4】中国民歌的红色源流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最早的民歌总集,更是西周礼乐文明的传世经典。人民群众,是创造中国历史的真正英雄,也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这一点,在《诗经》的形成过程和内容表现中,也得到了最充分的阐释和验证。
所谓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贫富两极分化社会格局,并非当今时代所特有的现象。而是自从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社会常态。正因为此,文化为谁服务,艺术表达谁的心声,便历来就有阶级立场的差别和对立。就拿中国最早的这部诗歌总集来说,《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的意思是土风、民谣,就是社会底层“非主流们”创作的民歌,但却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也就是上层“主流”文化精英们歌颂富贵而高雅生活情调的诗作。“颂”是祭祀乐歌,是御用文士乐师们专门为帝王君主歌功颂德的诗作。
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磨砺,《诗经》里真正的传世名篇,也依然是昔日社会底层“非主流们”创作的民歌。其中有对爱情和美好生活追求与向往的咏唱,如《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及《国风·周南》篇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等。也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批评和道德批评诗歌,如《国风·伐檀》篇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据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由此可见,今天的《诗经》版本,之所以一直被视为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是孔子根据“三纲五常”等级教义修编后的“精读本”。就《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的内容来看,孔子所大刀阔斧删减的内容,无疑主要是“非主流们”创作的“风”。还幸亏孔老夫子手下留情,若当初把这一部分内容完全删除掉的话,那么《诗经》的艺术经典价值,恐怕就所剩无几了。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作为没落贵族和“主流”精英阶层的文化代表,孔子以维护“劳心者”阶层的统治秩序为出发点倡导“克己复礼”,自然对社会底层的“劳力者”和“非主流们”是极为蔑视的。此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好在,孔子最起码还把“非主流们”能够称之为“民”。这比后世口口声声称“公民社会”的“主流”文化精英们,多少还斯文一些。特别是“公民社会”的“民主人权”及“国进民退”论者,其所谓的“民”其实仅仅特指私人资本家及其买办文化精英。其“为民请命”的呐喊,其实也依然只是在为少数富豪权贵争利。
再回到“非主流们”的民歌的创作和表达来看,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社会腐败丑恶现象进行鞭挞批评,本质上都是抒发着博大的人文关爱情怀,都是张扬着社会正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股贯穿古今的天地正气,其实也正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红火热烈的主色调相匹配。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高举红色旗帜,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同样是有着民族文化的基因传承。红色作为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主旋律色彩象征,绝不是偶然,也绝不是可以人为设定或改变的。
当年,在“革命圣地”延安,黄土高原上一位普通农民以“信天游”民歌曲调吼出的《东方红》,便是“非主流们”的民歌与红色革命文化的一次历史性碰撞和对接。在社会底层遭受压迫奴役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农民,第一次向人民领袖表达出了发自内心地歌唱,这是自有《诗经》以来的一次石破天惊的文化大事件。此后,歌颂祖国,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歌颂社会主义,这些中国“红歌”经典的不断产生和形成,正是因为有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自觉推动,才显示出了勃勃的生命力。
所谓红歌经典,首先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歌,首先是表达人民大众心声的歌,首先是群众满意和群众喜欢传唱的歌。“新文化应该是大众的,民主的,应该为90%以上劳苦农工服务”,中国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也只有创作出这样服务于人民大众的优秀作品,也才能成为群众自愿传唱的红歌经典。
因此,红色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旋律色彩象征,不仅是源于民族文化传统,也不仅是源于革命传统,更重要的是源于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和推动这样最广泛的群众性基础。对于这样的群众性文化热潮,也同样不是少数精英专家可以人为设计和改变的。
【5】跟人类的“普遍价值”接轨是一个文化新忽悠
那么,究竟谁会对红色文化“过敏”?究竟谁会对红色文化表现出“警惕”和“忧虑”?从人类文化的历史来看,这既要从文化的民族性来观察,也要从文化的阶级性来观察。红色文化所展现出的中国人民积极进取的精神,肯定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所不乐见的,特别是企图“把中东乱局引向中国”的势力所不乐见的。鉴于当下传唱“红歌”经典的群众,又是以“非主流”的“弱势群体”为主,因而也是少数“强势群体”及资本买办精英们所不乐见的。
亦如网闻博报小社员在此前的《大道国学:从“进京赶考”到“延安补课”》、《大道国学:美国军事进逼底气何来等》及《大道国学:五百年世界风云五千言》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公民社会”的“民主人权”及“国进民退”论者,其所谓的“民”,其实仅仅特指私人资本家及其买办文化精英。今天,精英们鼓噪的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接轨,已经导致了“输入性通胀”的经济危机,已经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和官商勾结腐败的社会危机,已经导致了“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文化危机。而鉴于西方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马甲,也已经被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揭穿。所以,现在又出现了跟人类的“普遍价值”接轨这样一个新忽悠。
但问题是,只要是文化的民族性和阶级性差别没有消失,特别是世界上私有制和私有化社会继续存在,难道真的会有人类“普遍价值”的和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