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圣人,同时也是人类解放事业的圣人。他的社会科学为人类走出当前的困境指明了方法和方向。这就是共产主义。二十世纪以来,共产主义虽然经辉煌也经历了失败,但它依然是解决人类当前问题的唯一可行方案,它必将胜利。否则,也就没有了我们今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意义。
而要胜利,就要对以前的理论和实践有所总结。其中就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体论特质的这个总结。
社会主义的敌人,为了把gg引导到资本主义的方向去,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成唯物史观,把唯物史观解释成经济条件决定论、唯生产力论和唯条件论。这是为他们告别革命、反对革命、要倒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服务的。总之,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搞成与资本主义方向不怎么矛盾的东西。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红旗,来反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红旗。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他们那里已经成了论证革命不合理的理论、论证资本主义和倒退合理的理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也不再是从群众的革命实践中探寻革命具体路径的办法,而是成了为告别革命和倒退寻找借口的路径和办法。
但同时我们自己的同志,多数也还没有能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他们虽然不至于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搞成唯生产力论唯条件论,但也还是没有能真正从是人在改造世界、是人要取得对客体世界自由的角度,理解这个原理。大家天然的接受生产力的决定,但一提最终还是人在决定,就开始懵逼和狐疑——其实二者又何曾矛盾!
而试想,一群连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都还存在狐疑不敢相信的人们,又怎么可能真正杜绝唯生产力论唯条件论的影响,并真正战胜他们呢?
而所有这些,又都源自于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宣传,多已是本体论的宣传,即多仅是怎么解释世界的宣传。而缺少了它更应该具有的主体论的宣传。
所以,今天纪念马克思,就要重提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主体论成分。在以后的宣传中,更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主体论特质。让我们自己的同志和朋友,都能深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论特质。让他们都能明白,怎么样解释世界和历史,即本体论,其实只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一个部分,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特质。非如此,我们就不能根本地增加我们的本领,和瓦解我们的敌人,尤其是那些披着共产党外衣招摇撞骗的敌人。
我们过去的有些同志,实际是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的。但他们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存在的问题,当做后人宣传和理解所存在的问题。更没有注意到社会主义的叛徒和敌人,通过他们的舆论优势,在这个问题所做的种种手脚。而是错误地认为这本身就是马克思的问题。所以,他们要把普遍存在片面扭曲理解的经济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单独踢出去。要把列宁和马克思分割,要把毛泽东和马列分割。实际是迁怒马克思给革命工作拖了后腿。为了挖掘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作用,他们甚至要否定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有人甚至不惜为此跑到唯心主义的方面去。但那走的确实有些远了。部分原因虽然可以理解,但总归并不利于真正地战胜敌人。
所以,关键的还是要重新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主体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文本解读
首先什么叫主体论?
实际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论。是把人看做主体,把世界看做客体的,主客体的关系论。实际就是,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把人作为主体,而主体要取得对客体世界自由的这么一种关系论。客体世界是要束缚人的。而反过来,人又要取得对客体世界的自由。
我们把人在与世界关系中的这种主体性地位,和与此相关的历史观点,叫做主体论。并以此解释历史。
提到主体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还要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这个地方首先可能就会有争论。不是因为别的。是这个主体论,和大家平常所能够接触到的那种更容易造成生产力论的、条件论的、经济决定论联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判若云泥。
那马克思主义到底有没有主体论呢?
马克思主义当然有主体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的科学。是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科学。它怎么可能没有主体论的呢?它从头到尾都是主体论。即使马克思没有使用过过多主客体问题的词句。
马克思的时候,还没有有意地把主体论的框架提到足够的高度,以至今天很多人怀疑有没有过这个主体论、有没有必要拔高这个主体论。这很好理解。因为当时还不足够需要。但今天就不同了,我们今天把这个问题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是因为我们今天已经有了这个需要。而且是很迫切的需要。因为,社会主义的敌人已经在刻意的颠倒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和地位,通过欺骗和制造混乱在和我们抢夺群众。至于,马克思本人的工作,实际只要真正理解了、弄懂了,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即使讲的不多,但实际讲的已经很透。
而马克思主要的几个文件,就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前三篇文章。尤其是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紧接其后的《费尔巴哈》。
其中前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论的确立,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实际上,只要能看明白这个提纲,自然就会明白我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特质。就不会再有人怀疑马克思主义有没有主体论。而后者,则对人类各个时代(主要是从自发时代到自觉时代)主体性的进展,和规律表现形式的变化,这是以主体论为特征的唯物史观的主要的内容了(而这个内容,正是过去客体论的唯物史观所缺乏的),做了基本的论述。
我们知道,马恩选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普及读物。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上,实际往往比马恩的任何一本单独的著作、甚至全集,都更能体现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解。共产党人把这三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光辉的文献,放在选集的开篇位置,让他们对选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就已经说明了主体论视角对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要地位。这实际也是对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费尔巴哈》长期没有发表——写于马克思青年时代,马克思去世后才发表,甚至到苏联成立很久出选集全集的时候才发表为人所知,所造成理论损失的一个补充和补救。
下边,就三篇文章对主体论的意义做个简要的分解。不需要复杂,只要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主要的理解,是有原著和其它的专文需要阅读的。
三篇文章,第一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还是个先声。是在宗教的虚幻世界中,唤醒迷失其中的人的意识、人的主体意识,呼唤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的解放。
关键是第二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第一段第一句,马克思在直接批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即我们后来说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实际就是说,以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都只是从客体的方面理解世界,而不是从作为主体的人的方面理解世界。这就是对新旧唯物主义区别的一个定调。
接下来,“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接着批评:因此,倒是唯心主义给发展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方面,即使唯心主义是抽象的发展的。旧唯物主义因为仅从客体方面看世界的缺点,反倒没有发展出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方面。
注意:旧唯物主义,因为没有主体视角也就不懂得主体能动性。
马克思接着评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ā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个地方关键什么是“对象性的活动”。这个地方实际是接着上边来的。在马克思看来,主体对客体的主体性活动,就是这个对象性活动。人的活动,只能理解成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的活动。当然,“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也只能从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活动理解。
马克思这里是批评费尔巴哈因为不懂得从主体看问题,所以就不懂得把人的活动看做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活动。这个地方,就进一步扩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性问题、主体性问题。
对象性是什么?主客体的关系是什么?换成我们的话说,就是客体束缚主体,而主体就要取得对客体的自由,就要改造世界客体,这么一种关系和关系性。对象性活动,就是主体要取得对客体自由的这么种活动,实际就是种主体性的活动。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性,就是主体要取得对客体自由的这么一种关系性。
所以,马克思在这里就已经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新唯物主义,相对旧唯物主义的主体论特质。旧唯物主义还仅是着眼于客体世界的。后面马克思又讲:过去的哲学家都是解释世界的。说的也还是旧唯物主义。所以,旧唯物主义一般的还仅是本体论的唯物主义。而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则是着眼于主体——实践着的人看世界的,是改造客体世界的。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得把人的活动理解成人改造客体世界的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活动。这已经讲到了主体论的核心本质的东西。
第二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ā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段,实际是讲认识论的问题。讲思想意识,总是主体对客体关系性的意识,总是主体意识。它正确不正确,总要在主体对客体世界的改造实践中检验。
接下来,关于旧唯物主义只知道环境造就人,而忘记了恰恰是人在改造着环境的一段,则更是直接地突出了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人在改造客体世界过程中的主体能动的突出地位。
《提纲》最后,依然突出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着重强调不能光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所以,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那些试图仅把马克思主义仅仅打扮成从客体方面着眼如何解释世界的本体论科学的人们,是多么的错误。那实际是已经把马克思主义推到马克思批评过的旧唯物主义的边缘去了。马克思主义绝不仅是本体论的马克思主义,它首先是主体论的马克思主义。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即新唯物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本质的区别。
所以,马克思关于主体论的词句和框架虽然直接说的不多。但即使只有这么一个提纲,也已经足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论特质。也已经大体阐明了人在与世界关系中的主体性地位。
而接下来的《费尔巴哈》,则或隐或明的进一步讲解了自发时代人类主体性的发展状况,及自觉时代已经联合起来的人们的整体主体性实现后,规律表现形式的变化——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个体的联合起来,就是共产主义。
而这就已经不再是仅着眼于客体,好像只有生产力起作用、人反而不起作用、只讲自发时代规律表现形式的那种容易造成唯生产力论的唯物史观了。这种以主体论为特征的、规律表现形式随主体性发展状况而变化的唯物史观,才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真正的本有原貌。才接近了主体论历史观的全貌。
所以,看唯物史观表述的历史规律,不能光看自发时代的规律表现形式,还要看自觉时代规律的表现形式。两个时代,人类的主体性变化了——一个是分散的个体的主体性,一个是个体联合的整体的主体性。主体性变化了,规律的表现形式也自然的变化了。这就是主体论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所以,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主体论,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主体论哲学,不承认唯物史观还有个主体论视角下的表述,是一定不对的。也正是在主体论的基础上,才会有马克思的“个体联合的”无产阶级的“联合起来”,列宁的组织成阶级——党,毛泽东的“组织起来”和“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才会有人民群众的当家做主,这些逐次的人民主体性的内容。
当然,要真的理顺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马克思本人的东西还是有些隐晦的。真正搞明白确实要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才我过去几年写过几篇文章,还是做了一些努力。
我的几篇文章简介:
比如,《马克思主义本意和共产主义》这篇文章,主要的就是从主体论的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了一个梳理:是生产力的决定,但更是人在决定。生产力决定和人的决定,其实从来都不矛盾。文章同时对人类主体的由分散个体到联合整体的组织程度的历史变化,对整体主体性实现后,规律表现形式直接的就是共产主义的表现形式的历史变化,进行了梳理。对共产主义的人民联合整体主体性的本质进行了论证和梳理。这些东西多数实际是马克思已经说过的。我只是把马克思表述比较隐晦的地方,更加明确直白的表述下罢了。
《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问题》,则从具体论题上,展现着同样的内容。从主体论角度,对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实现的条件,进行了梳理。这个条件,就是群众的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阶级主体的或整体的主体。文章同时对二十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公共劳动的历史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两篇文章,都对唯条件论和唯生产力论进行了批判。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政体改革问题》,则探讨了社会主义时代,无产阶级的阶级主体性,代表群众的整体主体性和主体能力,其完善和加强所面临的政体升级任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辨正》则最早的论证了人与自然联系的总的方向,和人类现代运动即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实质和历史任务的问题,最早提出人发展的自觉组织问题。《关于劳动的消亡问题及其答疑》和《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哲学和人的本质问题总结》,则对主客体联系的总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对妨碍马克思主义主体论的马恩理论遗留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梳理。主要是,意识不能仅看做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那是旧唯物主义就已经知道的。而是要把意识看做主体对客体自由的关系性的意识,看做主体意识。把人的主体性,看做生命主体性的一个历史的发展。而在马恩的早期理论工作中,是没有生命主体性问题的建构的。这个问题要重新确立。
其它的,我的一些观点也散见于《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ABC》,和一些《理论杂贴》。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认真地批评指正。
通过这些梳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论,完全是可以确立的。但由于本人学识浅薄,只能勾勒一个大体的轮廓和方向。希望有志于此阅历也更广泛的更多的同志能更好的参加进来。
我知道,在这方面,以前是有些同志是做过一些工作的。包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翻译,网上有一个也明显与选集不同。比如,直接把“不是从主观方面理解”,改译成“不是从主体方面理解”。把“客观的活动”,改译成“对象性的活动”。并且,有些同志也是抓住了一些重要问题的。网上搜索,比如《政治主体论》的作者陈怀平同志,就已经注意到“个体主体”向“群体主体”(群众主体这个说法实际不太准确)发展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他们在体制内的位置也决定了,他们的工作还暂时无法得出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结论。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主体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主体论,不是要反对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它批判旧唯物主义的时候开始,强调的就是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主体论特质。
新唯物主义,之所以谓新,就是因为它是在这个前提下的唯物主义。但多数人实际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其中原因,除了理解方面的问题,主要的还是在于新的世界观宣传初期,在面对西方基督教传统的群众时,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还不得不首先要面对如何扫除群众中深厚的唯心主义传统的原因。这是一个历史的原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际就是同时为完成这一文化革命的历史任务的产物。所以说,以本体论为主要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时就也是必须的。起码是合理的。它们后来也已经大体完成了历史交给它们的历史任务。
所以,历史的看,错误的就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本身,而是我们后来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做了本体论的理解,而忘记或阉割掉了它曾经最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它本质特征的它的主体论部分。甚至把实践唯物主义仅理解成唯物史观,把唯物史观仅理解成经济决定论、唯生产力论、唯条件论。还要愚蠢地倒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实际是被利用成了告别革命和反对革命的理论工具。而这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的了。不但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是走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反面。由于抽离了主体论成分,实际是已经把马克思主义倒退回到马克思批判过的、忘记了人在改造世界实践中的主人主体地位、仅知道怎么样从客体方面解释世界对革命毫无促进作用实际起到严重阻碍作用的旧唯物主义。
而今天要批倒这种错误倾向,就要重提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成分,在本体论后,重塑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主体论。
所以,强调主体论,并不是要否定本体论。
本体论讲世界本来面目的,是解释客体世界的。实际是客体论。主体论讲改造世界,讲人能不能取得对客体世界的自由、如何取得对客体世界的自由。没有正确的本体论,不能正确的认识客体世界,就不会有正确的主体论,就不会有人对世界的顺利成功改造,就不会有主体对客体真正的自由。但理解本体论,必须在主体论革命实践哲学框架内理解。否则,如果不是从主体论的框架内理解,不注意人本身在与客体世界关系中的主体作用以此指导实践,就一定会对革命实践造成愚蠢有害的后果。这也正是马克思批判一切旧唯物主义只知道环境对人的改造作用,而不知道更重要的是人对世界的改造作用原因。
2、强调主体论,并不是要唯心论
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哲学,突出人在改造世界实践中的主人主体地位、并以此定位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服务的哲学。它当然的把人看做对客体世界自由过程中一切问题决策的主人和主体,把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的成败,直接的和无产阶级阶级主体性、主体能力的保持完善和发挥状况-它也代表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关联在一起。把这种主体性和主体性能力的完善和发挥程度,看做决定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但它又是唯物主义的。
首先,认识事物,要从事物与世界的现实联系认识——唯物主义的认识,即唯联系主义的认识。然后,在人对客体世界的自由实践中,又是根据已有认识合于规律的实践——即把唯物主义路线贯穿于实践的实践(实践唯物主义)。正是因为这个实践是合与实际情况合与规律的,所以最终它才是合与主体对客体的自由的。主席讲实事求是、讲调查研究。主体的意识和主体的行为的自由,都是根据实际和规律有计划有目标的实践,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自由。
所以,主体论并不一定就主观唯心。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一定会反对主观唯心。历史上的一切认识论方法论,都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认识论方法论。但主观臆造、不根据实际情况——唯心,一定不会引导人们取得对客体世界的自由。只有根据事物与世界现实联系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才是真正可以让人取得对客体世界自由的方法。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是唯物主义的主体论,不是唯心主义的主体论。
3、强调主体论,并不是否认生产力的决定论
前段时间,人们争论是不是生产力决定的问题。有坚持生产力决定。有坚持意识决定。
实际谈这些问题,要具体分析。有些人谈生产力决定,实际并不真正懂生产力。有些人谈意识决定,实际也不真正懂意识。
以前的文章行文不太方便,这个地方我重点谈谈。
沙漠的生产力和沃土的生产力不一样。所以,有的时候,环境资源条件就是生产力。同样的资源条件,机器生产和肩挑人扛的生产力又不一样。所以,生产手段在这里也是生产力。其它,人们的生产组织形式也是。而所有的生产力,最终又都要表现为每个人糊口混饭的能力(即社会成员个人的生产力)。由于某种阶级关系生产关系,造成群众糊口的能力出现问题,群众就要造反。造反的呼声,就是觉醒的阶级主体意识,是阶级对其客体世界自由的意识,代表改善本阶级生产力的要求。然后是阶级的主体政治——阶级通过上层建筑对有利于自己生产力的经济基础的干预。
人们的生产关系,总是围绕每个人个人的生产力组织的。即使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也总要考虑让奴隶还可以活。否则,个人的生产力维持不了——人都活不成了,任何阶级关系生产关系都难以维持。人们的生产关系,也是围绕人们共同的生产力组织的。人们共同的生产力提高不起来,个人的生产力也实现不好。
所以说生产力决定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个生产力,并不是对个人来说是作为异己力量的生产力,而实际直接就是个人的生产力(马克思的话要加个分辨器来听)。即使共同的生产力,也要源于个人的生产力。主体论讲人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但归根结底,还是人对它客体世界的能力_人们的生产力,在他们的背后在决定。人的决定,就是生产力的决定;生产力的决定必须通过人才可以决定。二者实际并不矛盾。
我们之所以说,自发时代的历史规律更多的表现为生产力的强制作用,只是因为在人类还缺乏整体主体性的时代人们生产力争夺的纷争和盲动——是个别的局部的自觉被整体的盲动给冲淡了。但即使如此,也依然否定不了人本身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强制作用,也依然要通过人、阶级、集团的作用实现。
生产力的强制作用,即使在人类已经取得整体主体性的自觉时代——这个时代,人们的利益纷争、从而历史的整体盲动已经不存在了,按理说生产力对历史的强制作用也应该不存在了,历史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但即使如此,那个时代在认识和实践暂时不能统一的时候,在认识还正确指导不了实践的时候,生产力的强制作用,还依然会显现。
另外,资源环境的因素、生产手段的因素,作为生产力,也总要对人们的生产组织形式——既作为一种最直接的最重要的生产力,又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关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的。也就是说,既作为生产力,又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人们的生产组织形式,总是根据资源环境的条件生产手段的条件——总之物质条件及其发展,而改变的。这又是一个决定的作用。
当然,如果说人们的生产合作直接就是生产力,那么就完全可以说人们的生产合作本身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就直接的也是生产力。并且是最首要最重要的生产力。生产力然后才是人们的生产手段和工具。并且,不单如此,实际是有了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方式,才会发展什么样的生产手段和工具。特定的生产手段和工具,总是特定生产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的需要和结果。而生产手段和工具的进步,又会反过来促进整个生产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发展。所以说,作为生产合作关系的生产关系,本身就是生产力,也积极地消极地作用于生产手段(技术条件)的进步。这是从生产力合作的方面讲的。
从生产力争夺的方面讲,各阶级在生产中的地位——对生产的占有和分配关系,总之阶级关系,对生产关系也同样规定(这点,过去的教科书讲的也最多)。而阶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则决定了各阶级各自的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就由围绕生产力的合作和争夺这两方面规定。
劳动存在的时代,为了提高人们互相的生产力,人们一方面要进行生产力合作,另一方面还会生产力争夺。在合作中发展他们共同面对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在争夺中社会又分裂成对立的两大阶级阵营。统治阶级的主体意识,是为维护自己的生产力。被统治阶级也是为维护自己的生产力。阶级主体意识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自由——即生产力,联合对其它阶级的斗争意识——即阶级斗争的意识。所以,阶级主体意识的基础,终归还是由生产力意识,是为维护本阶级的生产力服务的。
当然,既然是主体意识,一旦阶级的主体性和主体能力形成——它真正统一成阶级,它就要革命或者反革命。它就一定是积极主动的,而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它的主体性越强,它推动本阶级目标的能力就越强。所以,历史上只要取得了统治地位的阶级,就总是要凭借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能力,不断的打击瓦解被统治阶级的阶级主体意识和阶级主体能力。实际上,不管什么时候,阶级斗争当中的各阶级,无不是以加强本阶级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作为战斗群体的群体组织能力)、打击瓦解敌对阶级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作为维护推行本阶级阶级利益(生产力)的不二法门对待的。革命阶级如此,反革命的阶级也是如此。只要阶级社会还存在,阶级斗争的规律概莫如此。
现代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之所以会出现代表整个人类的整体主体意识,就是因为机器生产对人类劳动的排它性否定。在劳动消灭进程中,机器生产对人劳动的否定,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就表现为无产阶级群众个人生产力的完全的丧失。无产阶级要取得对糊口这个自然的自由,首先就要取得对机器生产的自由,就要改革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建立共产主义的公共劳动关系。所以,无产阶级只有在机器生产和公共劳动的基础上解放全人类,才可以真正解放自己。这里,无产阶级代表全人类的这个人类整体主体意识,仍然是由它与自然的关系——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性关系决定,也就是由它的生产力决定。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阶级斗争,是人类的整体利益(代表所有人的生产力),同试图复辟成新阶级的少数人阶层利益(少数人的生产力)的斗争延续;是代表人类整体主体性的主体性,同试图复辟为少数人阶层利益主体性的倾向的斗争延续。它依然要以打击瓦解想要复辟成新阶级的上述代表少数人阶层利益的阶层的主体化复辟倾向、和加强完善代表人类整体利益的人类整体主体性能力(无产阶级的主体能力——无产阶级的党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前提。
其它,落后国家的首先革命,也是他们首先的获得了革命主体性,自觉组织他们自己生产力的需要。所以,只要理解了意识都是主体意识,都是主体对客体自由的意识。就可以理解,它的换个说法,就是意识是生产力的意识。它来自于主体对生产力的需要。是在上述基础上理解上层建筑决定和意识决定。
上层建筑决定吗?决定。作为人的主体行为,它一定决定。意识决定吗?也决定。作为人的主体意识,一定也决定。但它们归根结蒂都要受生产力规定。主体意识,就是主体对客体能力的意识,就是生产力意识。
总之:上层建筑应该主要的按照阶级斗争的范畴理解。阶级斗争应该按照生产力斗争来理解。
所以,从内在机制讲,说生产力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和说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实际是一样的。历史的终极动因,无外是主客体矛盾。上述两个说法,不过是同一问题在阶级社会的一体两面。
其它,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教科书式的经典辩证关系表述,实际也没有错。但那最好要把这个地方的这个生产力,仅看成技术条件物质条件的、而非人的条件的生产力理解。而这只有在大时间跨度的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才可以做到。并且,也只有社会发展史的角度,二者的辩证关系也才可以看得更加清楚。否则,断代史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自的内涵就要复杂的多,互相穿插,到底谁是生产力谁是生产关系有时都不太好区分,谈谁决定谁,就更要具体分析。实际没有死的公式。
从人类史角度,时间跨度越是延长,生产关系本身的生产力水分就越少,生产中人与人关系的成分就越多,我们看到的就越是越来越清晰的人与人关系,或说人们在生产中关系的前后相继的历史脉络。同时,看到的生产力就越是在人对自然关系中反映技术条件物质条件而非人的条件的那个生产力。甚至最后仅剩下从最原始的工具到智能工具生产工具的进步历史,牧农工商和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现代工农业的生产方式的进步史。
只有在这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典表述中那种教科书式的辩证关系,才是近乎公理式正确的。这就像我们看主客体关系一样,时间越是长远,我们看到的主客体关系,就越只是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越只是浓缩成人的内部联系,就越是外部联系决定内部联系,内部联系反映外部联系。而随着时间的缩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个体局部来说,就也要看成主客体的关系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自的内涵和互相关系,就需要具体的分析。因为,随着镜头的缩短或拉长,即使焦点不变,焦点内镜像也已经变化了。
以上是回答几个问题。
4、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主体论,还要知道一个事物发展的外部联系决定论
外部联系决定论,是我关于世界、事物动因问题的一个哲学总结(与它对应的是内部联系的反映论)。它对认识生命主体性问题的产生息息相关。这个总结大体可以简述如下:
首先,世界是物质的。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存在——也就是有,向无物质存在的虚空——即无,地位转化的过程中,分裂了的有,各个部分之间必然发生的、前后相继的、纷繁复杂的互相联系。
因而,事物即联系。是分裂了的有,各个时期、各个部分之间阶段性的暂时的联系。
所以,一切事物都注定处在有向无地位的继续转化进程当中,因而注定都是要消亡的。消亡,是事物所必须面对的自然。
并且,在这里,一切事物都是它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统一体。一切事物又都是在其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其中,事物作为分裂了的有,向虚空即无地位的进一步转化——上面讲了,这个外部联系其实就是个消亡过程,就决定了事物内部联系的必然的变化。同时,事物为保有自己的有意无意地努力,对事物的内部联系也必然的产生一定的变化。
所以,一切事物又都是它它在和自在、它为和自为的统一体。是事物外部联系的这个消亡它和保有它的矛盾运动,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规定着内部联系的状况和发展。内部联系只能被动地能动地反映和支持这个外部联系,并随外部联系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外部联系的变化发展超出一定的度,内部联系即发生质变。旧的内部联系让位给新的内部联系,旧的规定性让位给新的规定性。旧事物灭亡,新事物诞生。
所以,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特定的外部联系作为条件的。超出一定的条件,此事物即不复存在。
所谓无中生有,有归于无。在这里不过是说事物作为阶段性联系本身的生灭问题。是前后相继地不断由一种物质存在形态向另一种物质存在形态过渡;由一种规定性向另一种规定性过渡;由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物过渡。而不是真的凭空而来,又凭空而去。
以上即外部联系决定论。是关于事物、世界动因问题的一个哲学总结。它认为事物的历史联系作为遗传因素,规定事物即有的内部联系。事物与世界的现实联系——世界要消灭它,而它要保有自己,即其外部联系,则规定事物内部联系的进一步变化。事物与世界外部联系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因。
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哲学,不是有异于此的其它的什么不同的东西。而是物质世界发展到生命界以后,尤其是在人类产生以后,随生命主体性的进步,外部联系决定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在物质世界的早期,在无机界那里,无机物自在自为的成分还是很低的。无机界至多还只是靠无机物本身的惰性、属性来迟滞着自己作为阶段性的有向无的转化。实际是无可避免地处于被外界自然分解、裂变、衰变、消亡的过程当中。只能说是暂时性的还存在着而已,即使这个暂时性的时间很长。
而到了有机生命界就不同了。即使只是最简单的蛋白质,它都已经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当中,吸取着保有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即使存活的时间很短,再简单的生命都已经可以通过代代传递的方式延续自己的生命对抗必须要消亡自己的那个自然过程。动物界发展出了能动性,可以自由地选择环境。而人则开始直接的驾驭物质运动。
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能保有和发展自己越来越能取得对客体世界的自由——反必须要消灭自己的自然而动;能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越来越发展出自己对于客体世界的主体能动性,并占据主要矛盾方面。这就是生命的主体性。
自从有了生命界,就已经有了生命界相对它客体世界的这种生命主体性。有了这种生命主体性,生命界与自然世界的外部联系,就演变成了主客体的关系,即生命主体为保有和发展自己,要取得对客体世界自由的这么一种关系。然后是生命主体意识——即意识,的出现——生命主体性得到越来越明显地加强。直到最后人类出现——生命主体性达到到全新的高度。
可以说,自有生命现象以来,世界上一切生命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取得对客体世界的自由。这当然也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而这就是主体论。然后是与人类社会现象联系着的更为复杂的主体论——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
在主体论中,生命体、人,和自然世界的主客体矛盾运动——这一人的外部联系,依然是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和人与人内部联系的组织状况——总之,人的内部联系,变化发展的动因。
列宁的事物自己的运动和毛泽东的事物发展内因论,也要在主体论中正确的理解。
(作者:刘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