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法年鉴》时期开始探索人类的解放,明确把新哲学作为人类解放的“头脑”,把无产阶级作为人类解放的“心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奠定了基础,《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形成。《共产党宣言》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先进性政党;指明了共产主义政党“最近目的”是组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将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最高理想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阐明了共产主义政党的策略原则是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地位、思想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上主张先进理论武装自身与教育群众相结合。今天重释《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现实启示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建党百年思政课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规律研究”(GXXT-2021-03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学琴,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无论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初建,还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成长壮大;也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开天辟地使新中国站起来,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改天换地使中国富起来,抑或是发展到今天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大党,正惊天动地使中国强起来,《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理论经典之一。1848年2月,《宣言》在伦敦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也标志着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奠基之作”。[1](P106)这部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2](P50)因而《宣言》亦可被称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宣言书”。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重温《宣言》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探索党建思想的理论成果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宣言》中党建思想的形成不是抽象的理论应然,而是现实政治实践的理论提升,它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和完善的发展历程。早在《宣言》发表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开始探索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政党组织问题。《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各自发表的两篇文章,既标志着他们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萌发。在《论犹太人问题》这篇“论战性”的文章中,马克思通过批判鲍威尔眼中的“犹太人问题”,阐明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是市民社会的革命”,[3](P44)仅仅实现了资产阶级政治自由,并没有实现普遍意义上的人的解放,从而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论证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彻底的社会革命消灭私有制、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人的异化,才能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这里马克思虽然未提及政党,但已经述及了无产阶级的领导,看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认识到彻底的社会革命必须依靠无产阶级来实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这一思想,他根据自己对德国社会各阶级的深入分析以及亲身参与法国工人运动的实践体会,明确提出要由“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3](P16-17)的无产阶级,通过彻底的革命来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使命任务。马克思还认为,“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3](P46)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这里,马克思已经初步认识到了无产阶级联合的巨大力量。这种联合一方面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3](P17)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虽然马克思此时对于由谁来组织无产阶级还不十分清晰,但文中已经流露出要组建共产主义政党的想法,离政党的建设也只有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也开始生成。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这部“天才大纲”中,恩格斯批判性地考察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指出其“达到的唯一肯定的进步,就是阐述了私有制的各种规律”,[3](P59-60)但这也恰是其伪善之处,因为以劳动和资本相对立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正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进而变革社会关系走向理想的社会,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性。由谁来消除呢?《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达成了一个理论上的共识,即“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3](P262)初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1846年他们共同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更是系统详尽地阐发了唯物史观,并间接论证了无产阶级联合与共产主义历史必然趋势。
正由于上述思想奠定的坚实基础,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时,很快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将同盟改名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代替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接着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草案,同时恩格斯在会议期间还为同盟起草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这份共产主义政党的第一个纲领稿本中,回答了关于共产主义的二十二个问题;会议结束后,恩格斯在《草案》的基础上又撰写了新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回答了二十五个问题,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3](P676)这些草案为制定同盟纲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作为《宣言》的先声,《章程》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同盟的革命目标进行了更为确切的表述,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为会议修改起草的《章程》不仅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也成为共产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
显然,在《宣言》公开发表前,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政党建设已经开始思考并进行了初步阐释,他们立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对以往社会各阶级状况的深刻剖析和工人运动经验的实证性总结,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回答了无产阶级要“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根本性问题:指出了政党的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而不是资产阶级或其他什么阶级的政党;共产主义政党必须拥有完备的纲领,用正确理论领导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是社会革命的领导者,肩负着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进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二、《宣言》科学阐明了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性质特征
经过早期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就了《宣言》这一理论著作,确立了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定了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性质特征。
第一,《宣言》科学阐明了共产主义政党建设指导思想的真理性。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革命的胜利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理论是否科学关系到党的目标任务的实现,关系到党的发展方向。
《宣言》发表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初步意识到无产阶级解放的“头脑”是(新)哲学,《宣言》发表之时,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诞生。以此为理论指导,《宣言》从多个维度阐述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真理基础。
共产主义政党建设指导思想的真理性,在于它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理论基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共产主义政党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宣言》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剖析,宣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论。在对以往社会发展历史的回溯和剖析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旧社会内部的所有冲突在许多方面都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4](P41)进而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P43)历史发展规律。一方面,资产阶级虽然在人类历史上特别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到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4](P37)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瘟疫”以及与无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和落后性,这为共产主义政党推翻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越是发展就越是促进无产阶级的壮大,与此相应,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就越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决定了无产阶级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力量,也决定了无产阶级胜利的必然性。
共产主义政党建设指导思想的真理性,在于它科学阐明了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政党的阶级性本质决定了对立阶级政党之间斗争的主要形式是阶级斗争。早期工人阶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主动性,看不到无产阶级自身的力量,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认识阶级以及阶级斗争的作用。
《宣言》深入分析了阶级的产生、发展、本质等问题,为共产主义政党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指导。首先,《宣言》阐明阶级的存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的考察中发现,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同时代总是伴随着旧阶级的灭亡与新阶级的产生,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的产生和阶级斗争不会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次,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宣言》指出,封建社会从与原始社会的斗争中产生,现代资产阶级又在封建社会的灭亡中发展,阶级斗争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共产主义政党要推翻资产阶级夺得政治领导权,同样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再次,阶级斗争背后的根源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尖锐化,表现为政治领导权的斗争。《宣言》指出,阶级斗争伴随着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等经济基础层面的变革,又表现为政治斗争,“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4](P40)最后,阶级斗争的结果是无产阶级专政,最终消灭阶级。《宣言》深刻剖析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4](P39)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当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后,必然消灭旧的生产关系,亦即消灭阶级对立的条件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4](P53)
共产主义政党建设指导思想的真理性,在于它找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实现路径,阐明了与反动的、保守的和空想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宣言》在正面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还对各种反动的、保守的和空想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从本质上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错误理论区别开来。《宣言》批驳道,“封建的社会主义”只是把社会主义当作旗帜,实质上仍是维护土地私有制而为土地贵族作辩护;“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虽然充分认识到现代资产阶级的矛盾,但从根本上是为了“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4](P57)“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也只是充当德国小市民的代言人,其目的是为了保存小资产阶级进而维护德国现存资本主义制度;“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只是为了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病,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依然存在,他们只是通过改良手段来维护资本主义现行制度;“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虽然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许多积极的主张,但“他们还总是梦想用试验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4](P64)因而“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4](P63)可以看出,这些错误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表面举着社会主义旗帜,实际上却是企图通过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或保持现存制度来维护各自的阶级利益,更谈不上组建共产主义政党来进行革命行动,因而它们从骨子里流露着妥协性、反动性和落后性。正如《宣言》所语,“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把这种安慰人心的观念制成半套或整套的体系”,[4](P61)纵然这些理论对无产阶级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从根本上依旧是囿于资产阶级立场的狭隘的阶级观,并未真正认识到私有制是无产阶级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相反,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提出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的专政,从而在根本上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形形色色各种片面错误的社会主义思潮区别开来。
第二,《宣言》首次明确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与先进性特征。恩格斯在1875年《给奥·倍倍尔》的信中曾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5](P415)《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面这样的旗帜,它的发表让“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一“秘密团体”组织以公开的“共产党人”身份向全世界宣告着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
政党的性质决定了政党的阶级立场与价值指向。在马克思之前,剥削阶级政党总是以虚假的普遍性或“超阶级性”话语来蒙蔽群众,以掩盖自身“为少数人谋利益”的阶级立场。现代资产阶级的诞生不仅延续了这种虚假性,一些资产阶级政党更是通过鼓吹自己是“全民党”来对共产主义政党进行否定。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甚至寄希望于资产阶级来拯救无产阶级。《宣言》通过深入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中的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明确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无产阶级性质。
共产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现代资产阶级的批判,揭示了现代资产阶级的虚伪本性,他们“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4](P32)《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P42)这里十分鲜明地指出了共产主义政党的阶级属性,并从根本上将共产党与以往只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区别开来,划清了共产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之间的阶级界限,表明了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阶级立场。这一立场,既具有与历史上其他阶级相同的服务本阶级利益的特殊性,更具有一般性。就特殊性而言,共产党人所指的“绝大多数人”是代表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从一般性上说,共产党又代表着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代表了历史前进方向,最终是为了人类的解放。换言之,共产党人的阶级性同人民性是统一的,其阶级本质就在于它的人民性立场。
共产党是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先进性政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4](P44)这既强调了共产党同其工人政党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共产党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共同性;还强调了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差异性即先进性。《宣言》紧接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4](P44)这里的“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1888年英文版中则表述为“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部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将无产阶级分为“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群众”两个部分,只有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们具有共产主义信念,是整个无产阶级队伍中最先进的分子,是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具有先进性的政党。具体而言,其先进性体现为革命实践上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因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4](P41)只有共产主义政党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4](P66)其先进性还体现为共产主义政党的自觉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共产党人能够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加日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从而自觉走向革命和联合,在面对各种反对党派时能够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能够充分发挥其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先导、先锋和模范作用。
三、《宣言》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使命任务和策略原则
《宣言》不仅从理论上为共产主义政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明确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性质,更是从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和最高理想两个层面指明了共产主义政党的使命任务,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第一,《宣言》在科学分析基础上明确了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使命任务。《宣言》通过分析无产阶级的阶级状况,提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组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将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其一,“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4](P52)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到《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4](P8)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是社会结构中起决定性的因素,而所有制关系又是社会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立足于这一基本观点,把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4](P33)因而《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近期任务”就是将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形成政党,从而形成强大的阶级力量,“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4](P66)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从而为无产阶级争得民主权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消灭私有制并逐渐消除一切阶级差别,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其二,“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4](P52)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按照《宣言》的阐述,共产主义革命不仅是对传统的、资产阶级所有制等经济基础层面进行变革,还包括对精神文化等意识形态层面的彻底改造;共产主义政党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不仅仅在外在躯壳上,还包括内在思想观念等精神层面的革命。正如《宣言》的深刻判断,“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4](P51)共产党人既承担着夺取政治经济层面领导权的任务,还要彻底瓦解“传统的观念”与“旧思想”,进而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早在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多次阐发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再次提到共产党人要建设的理想社会就是要“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6](P373)可以看出,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从行动纲领上确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行动目标,就体现出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背景下社会各阶级的深入分析,发现它们都是建立在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服务于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础之上,因而《宣言》提出了“两个必然”“消灭私有制”“两个决裂”等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都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走向灭亡,而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承担,最终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53)因此共产党应提倡与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联合,“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4](P66)这既是共产党人处理与“其他工人政党”以及包括社会主义民主党在内的其他民主主义政党之间党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共产党对外政策上争取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的依据,为最终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目标创造条件。
第二,《宣言》探索了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策略原则。党的策略原则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党的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宣言》不仅从指导思想、政党性质、任务使命等方面为共产主义政党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还对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策略原则进行了探索。
在政治建设原则上,强调坚持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通过联合组建自己政党的目的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由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而共产党人在这场革命运动中的政治领导地位是由共产党的人民性立场、先进性性质决定的。共产党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因而《宣言》指出,“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共产党能真正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能够始终在同资产阶级斗争和引领革命运动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方向道路。而要永远保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就必然要求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领导力建设这个根本,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永葆自身先进性,进而带领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在政治斗争中,共产党人还应坚持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在制定政策纲领时,应始终将当前目的和最终理想结合起来,“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4](P65)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的政治领导。
在思想建设策略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宣言》发表以来无产阶级革命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紧接着又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P5)这段话表明,理论立足于现实情况,与现实紧密联系是共产党人进行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原则。同时《宣言》还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4](P44)“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4](P45)这就为共产党人进行政治路线的制定、思想理论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依据,即必须要结合具体历史条件并随着革命实践而与时俱进,让党的思想理论与具体革命情况相符合,而不是僵化教条地将前人的理论当作一种“永恒真理”,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废除所谓的“永恒真理”。
在教育工作策略上,主张先进理论武装自身与教育群众相结合。《宣言》通过对资产阶级关于教育种种错误言论的批驳,明确了教育本质是由“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4](P49)换言之,社会所有制关系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和内容,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唯恐失去的那种“一切教育”的虚假性,他们所宣称的普遍性的社会教育从根本上只是为了将广大无产者训练成服务资产阶级利益的机器。由此,《宣言》提出了共产主义政党关于教育的策略原则:一方面,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4](P49)也就是要让无产阶级的教育活动摆脱资产阶级的遗留影响,同资产阶级教育观念彻底划清界限;同时,通过“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4](P53)用共产主义先进理论教育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培育他们共产主义意识。另一方面,“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4](P66)必须要加强培育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从而让无产阶级能够自觉参与到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来。进一步说,共产党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职责,要通过发挥自身的历史主动性,将用先进理论武装自身同教育群众结合起来,最终促进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自身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所开展的识字班、培训班、平民教育演讲团等活动,正是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身并教育群众的生动体现。
四、重读《宣言》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
《宣言》作为共产主义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科学阐述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及其使命任务,为共产主义政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虽然从《宣言》发表到今天已经170多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7]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而言,《宣言》不仅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精神家园,其中蕴涵的党的建设思想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宣言》阐明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为共产主义政党的革命运动确立了基本行动纲领,启发并指导着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而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动摇。《宣言》通过对“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各种思潮进行批驳,从而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共产主义政党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今天,也必须坚持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来引领全党,要让全党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思想,主动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并使之成为全体党员的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其次,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全党。《宣言》确立了共产主义政党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策略原则,这要求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国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在当前,这一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入脑入心,“一分钟也不忽略”地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推动理论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凝聚全党最广泛的政治共识,建设新时代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宣言》从“最近目的”和最高理想两个层面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共产主义政党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一百年来,正是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仅用八年时间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愈发彰显生机与活力。“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8](P11)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统一,既着眼于当下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更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前进和发展的总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同时,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不仅仅指一国或多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它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是共产党人的一种世界性使命担当。因而新时代党的建设还要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民主政党之间的交流协作,积极参与关系人类发展命运的国际性事务,展现中国共产党国际担当的大党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宣言》明确了共产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阶级立场,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体现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自身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正是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初心,才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百年风雨中屹立不倒,并且愈发彰显百年大党的光辉形象。当今在中国共产党所担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及所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严格遵循《宣言》对共产主义政党性质的基本规定,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性政党。一方面,必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恪守人民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旨。要通过密切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力量来推动党的建设,将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在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民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等发展目标上,推动党的建设同社会发展携手并进,建设真正“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另一方面,要发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共产主义政党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彻底的革命性,而加强党的自我革命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因此,既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党内自我净化的作用,不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通过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为先进性提供保障;还要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本领,从理论和实践上与时俱进,担负起时代、实践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建设真正有能力“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
持之以恒推进政治建设,不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宣言》对共产主义政党建设提出的一项要求。《宣言》明确强调了共产主义政党必须要坚持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今天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时代处境与《宣言》发表时有很大不同,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任务,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要让全体党员意识到政治建设对于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决定性作用;要围绕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还要通过加强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内政治关系建设和党的政治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和水平,用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保证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世飞,王立伟.《共产党宣言》与全面从严治党[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4).
[2]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8]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