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读经典

胜利灯塔——《论持久战》的诞生

2022-09-26 08:41:52  来源: 红旗文献公众号   作者:莫易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一直以来,世人皆认为,日本投降的原因,是因为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了两枚原子弹。

  事实上,并非如此。

  美国投下的两枚原子弹,固然给日本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但却并不是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真正促使日本投降的,是日本自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而日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又是因为中国的《论持久战》。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在上海、南京一带步步紧逼,国内"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而中国军队取得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后,"速胜论"又流传一时。

  抗日战争的进程究竟会怎样发展?中国能否取得抗战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批驳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观点,从理论上指导全国的抗日战争,毛主席决定全面、系统地论述这些问题。

  1938年5月,在延安凤凰山下的一孔窑洞里,毛主席把自己关在屋里,经过8天9夜的焚膏继晷、秉笔直书,一部全局在胸,掌控未来,克敌制胜的战略性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横空出世。

  △1938年,毛泽东先后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全文5万多字,深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实际情况,彻底批驳了“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论断,指出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客观依据,并科学地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论持久战》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论持久战》一经刊出就以强大的说服力及时回答了抗日军民头脑里的种种问题。在根据地、国统区乃至国际社会引起积极反响。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无异于深夜里一声响彻云霄的号角,惊散了笼罩在大家心头的雾霾,重新点燃了中华儿女的抗战热情。

  毫无疑问,《论持久战》对中国抗日乃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都有着明确、清晰、积极的指导意义,是促使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

  首先,《论持久战》像事先写好的剧本一样的神预言。

  比如,毛主席告诉大家一定要坚持住,抗战的转折点即将来临。因为经过徐州会战,日军会在武汉、广州、兰州这条广阔的战线上对中国发动进攻。如此一来,日本将面临巨大的兵力损耗,随后它会转为巩固已经占领的地盘,没有进一步进攻的实力。敌我双方会进入“战略防御相持阶段”。借助这个时机,我们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抓紧发展壮大,一定会迎来对日本的“战略反攻阶段”。

  果然,1938年5月26日-6月3日毛主席在延安作抗日持久战演讲,1938年6月11日,武汉会战就爆发;10月12日,广州会战又爆发;1939年2月20日,兰州空战也爆发。

  事实上,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一书中的种种判断、种种推演、种种设想无一不预言成真,不但党内说好,党外说好,就连敌人也不得不说好。

  最早发现《论持久战》威力的敌人,是原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后海军航空兵司令官远藤三郎。

  在日本战败投降后,很多日本人对中国不服,认为中国是在美国的帮助下打败他们的。可远藤三郎在得到《论持久战》后,坚定地认为,日本的战败跟美国没有关系,即便没有美国的加入,日本的败局也已注定。因为《论持久战》精准地指出了抗日战争各个时间环节的具体状况,中国人有了它的指导,日本是不可能战胜中国的。

  远藤三郎对毛主席佩服的五体投地,于1957年几经周折来到中国,把自己家传的宝刀送给了他最为敬重的毛主席。

  其次,《论持久战》是公之于众的阳谋。

  《论持久战》自1938年7月1日在延安的《解放》周刊公开发表后,陆续登上了国内外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也就是说,这部指导抗日战争的著作,不但中国人民看到了,世界反西斯同盟国人民看到了,日本侵略者也看到了。

  《论持久战》无异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应该算是党内的机密,又怎么能公开发表呢?

  当年,还的确有爱国民主人士在《解放》周刊上看到《论持久战》后跑去找毛主席,表示公开发表是不是不妥,可毛主席自信微笑地说,公开发表就是要让反法西斯看到,还要让法西斯侵略者看到。

  毛主席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他掌握了绝对的因果规律,他早已把问题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过程和结局也都注定好了,日本只会、也只能按照剧情去演,想跳也跳不出来。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拿到《论持久战》时,倒吸了好几口凉气:所有的"剧情"都公开了,这仗还能打下去吗?打下去不是自寻死路吗?

  冈村宁次根据《论持久战》的观点,推行"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政策,殊不知作茧自缚。

  最后,《论持久战》足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侵华日军和日本政客看到《论持久战》后,无不因为这本书透视了日本的国情军情而感到胜利的渺茫、而萌发悬崖勒马的想法。

  1943年,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的亲弟弟三笠宫崇装扮成商人来中国考察战争状况,在走到内蒙古时,底下人送来一本日文《论持久战》。

  三笠宫崇看后,瞠目结舌。他意识到,在日本有一种错误的宣传,此时的中国人并不像日本宣传的那样愚昧落后。中国不但有高人,而且这个高人把中国和日本都研究的透彻无比,所看到的两国问题,是日本根本就无法解决的。

  三笠宫崇草草结束行程返回了日本,他深信《论持久战》是日本以战养战策略的克星。回国后的三笠宫崇开始着手密谋如何终止这场没有希望的战争,1944年,他亲手策划了刺杀东条英机的行动。

  日本的"大陆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在20世纪中叶奉行的基本国策,在日本帝国主义武力扩张的战略部署中,征服世界的先决条件是首先征服中国。《论持久战》的出现,无异于给日本帝国主义膨胀的侵略野心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一场被对手掌握的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还有打下去的必要吗?

  读过《论持久战》的朋友都知道,当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几乎都在按着《论持久战》的阐述变化。我们今天回顾的历史,正是日本侵略者当年经历的局势,对日本侵略者来说,一场毫无希望的战争再打下去,不是徒耗国力徒增伤亡吗?最后不得亡国灭族吗?

  还是趁早投降吧。

  《论持久战》集中体现了毛主席政治家的敏锐,战略家的眼力,哲学家的睿智和军事家的韬略。可以说,这部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理论著作足以标志毛主席的军事理论造诣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而这种高度,纵观古今中外,都难以有人望其项背。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