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传正气

致敬!银幕上的革命军人形象(图) 

2021-12-09 14:55:34  来源: 搜狐   作者:郑丹丹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每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的纪念日来到时,每当我们轻轻哼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或者放声高歌“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涌现出在那个硝烟遍地的年代里,各种电影中塑造的众多或英姿飒爽或机智无畏或深情忠贞的军人形象,这些栩栩如生的角色精神和电影中的歌曲一样曾经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歌成了老歌,电影成了老片,戏中军人坚毅刚强的神韵沉淀下来成了缅怀的情愫,让我们永远难忘。

  战争年代的军人

  董存瑞:《董存瑞》

  笔者幼年的记忆中,生于70年代初的兄长常不厌其烦地与朋友挥舞着家中的枕头昂首挺胸作董存瑞炸碉堡状。而他也一直得意洋洋地宣称:我们这些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人是看着《董存瑞》、《邱少云》长大起来的,你们这些70年代末出生的是看着香港电视剧长大的!的确,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对于我们而言,是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是作文比赛中的一个题材;而对他们而言,是年少时的精神偶像、电影中精彩绝伦的情节:1948年5月26日,在热河隆化的战斗中,东北解放军班长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炸毁国民党军4座炮楼、5座碉堡,当连队在向隆化中学发起冲击时,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当时的电影当然没有现在那些用重金砸出来的浩大场面,可是由土枪土炮、刺刀、炸药包、碉堡构成的主要战争场景就相当于冷兵器时代里的一场决斗,即使今天看来也同样刺激。

  王成:《英雄儿女》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据说在北京的一家以电影为主题的酒吧里有一个最珍贵的收藏品,那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主角王成对着它高喊:“向我开炮!”的报话机。现在的人们想到这部电影,绝大多数是因为那首《英雄赞歌》,而很少人知道这部电影原来是改编自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团圆》。

  当时不到50岁的巴金赴朝鲜战场采访,当他了解到在开城战役中立下显赫战功的某团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英勇战斗到最后一刻,为了迅速结束战役减少我方的损失,他毅然抓起报话机,向指挥所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快向我阵地开炮”,最后与敌同归于尽的感人事迹后,被烈士的英雄气概深深打动了。于是,赵先友烈士的形象成了他的小说《团圆》、后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中战斗英雄王成的创作原型。《团圆》中讲述的是1951~1952年,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抗击美军的时候,一个师政委跟他失散了多年的儿女在战火中重逢了,这一对英雄儿女中的儿子叫王成、女儿叫王芳,可惜这难得的团圆很快就被战火打碎了……

  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和当地群众安全转移,他们在晋察冀地区的狼牙山展开狙击战,打退三千余名日寇的多次进攻,最后他们弹尽粮绝,面对扑面而来的敌人,五位战士跳下山崖,谱写了一首悲壮的歌。

  女卫生员王兰:《上甘岭》

  一想到《上甘岭》,首先会想起的就是片中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卫生员王兰,想起她那像苹果一样年轻饱满的脸庞、清澈温柔的眼神以及那与她本不相称的干涸皱裂的嘴唇。《上甘岭》是一部黑白故事片,说的是抗美援朝时期,我志愿军在朝鲜的一场艰苦的战斗。志愿军战士被美国士兵围困在上甘岭的一处山洞里,里头有许多伤员和一位女卫生员王兰。由于物资救援接不上,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最后剩下的一个弥足珍贵的苹果,谁也舍不得吃,传来传去最后苹果还是完整的。王兰为了调节大家的情绪,就唱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我的祖国》,唱得大家都忘了伤痛、忘了焦渴,唱得大家想起了远方的祖国,想起了和平而美好的田园生活。

  和平年代的军人

  雷锋:《雷锋》、《雷锋之歌》等

  “雷锋”、“钉子精神”这些名词一直让人肃然起敬,促人反省己行,作为奉献精神的永恒代表人物,他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1965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雷锋》选择了雷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以其感人的纪实性风格,表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事迹。1978年上映的彩色宽银幕故事片《雷锋之歌》是在我国结束十年动乱,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期而拍摄的又一部反映雷锋生平事迹的影片。上世纪70年代末的故事片《少年雷锋》通过对雷锋童年及少年时代的描写,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一位普通少年在党的教育下,最终成长为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思想轨迹,此外还有新闻纪录片《雷锋专号》、《伟大的战士》和《雷锋是谁》等等。上世纪90年代的《雷锋离开的日子》是没有正面歌颂雷锋却凸显了雷锋精神的影片,具有让嘲讽奉献精神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魅力。

  吕纯:《大阅兵》

  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掌镜,先后获加拿大第十一届蒙特里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意大利都灵青年国际电影节大奖,这就是1986年的影片《大阅兵》的“威水史”,它在开创中国电影辉煌的第五代电影运动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一部严肃正统的献礼片,第五代的开拓者们把对人文意念的张扬寄托在一个名叫“吕纯”的士兵身上。由凭《牵手》一剧走红的著名演员吴若甫饰演的士兵“吕纯”不安于呆在强调遵从命令与恪守规条的军队中,他一直想实现个人的理想去上军校,影片自始至终一直在关注着他的个人情感,这是《大阅兵》与其他已知的有关军人的电影的最不可思议的区别。

  中国特种兵:《冲出亚马逊》

  1999年8月至11月,我国空降兵特种兵大队两名年轻军官王亚林和扈华国,被派往南美洲委内瑞拉接受国际军事组织举办的“猎人学校”训练。他们的这段真实的经历就成了电影《冲出亚马逊》的故事内容:前半段主要讲述两名特种兵中尉王晖和胡小龙在“猎人学校”里如何挑战自身极限,完成各种近乎残忍和不人道的训练;后半段则着重刻画众学员与国际贩毒分子的殊死搏斗,其中王晖带领各国学员潜入匪巢、歼灭毒匪、救出人质的情节格外惊险刺激。他们的表现证明了和平年代的军人素质依然值得人民信任。

  据说饰演两名特种兵的演员在亲身经历了拍戏时的精神肉体双重磨练后,都对王亚林和扈华国佩服得五体投地。而王亚林和扈华国也承认真实训练时的强度和残酷是他们预先根本难以想象的,他们曾被当成“战俘”被浸在脏水里反复折腾,并遭各种残酷刑罚折磨。野蛮的训练、恶劣的环境,在意大利人被淘汰,美国人放弃训练后,中国军人依靠自己的坚强的毅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38个科目的训练任务,让中国国旗一直在集训营的上空高高飘扬,他们最终荣获“国际反游击战队员”的荣誉勋章。本报记者郑丹丹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