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六十周年,部署和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西藏军区原司令员、开国中将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在采访当年参战老前辈、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组织战史研究者一起编写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一百问》,全景式反映了这次反击作战,展示了许多反击战在前期筹划,安排部署以及作战指挥中的细节,讲述了英雄、功臣、烈士、伤员等前线指战员和支前民工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
经张小康同意,观察者网选其有关内容逐篇发表,以讲述这场战争的真实情况。
► 文 张小康
1963年2月27日,毛主席接见参加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代表,在和55师政委徐肇基握手时,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向毛主席介绍:这是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55师代表。毛主席当即表扬55师“走得快,打得好。”
毛主席和徐肇基政委握手,萧华(左一)介绍
毛主席的评价点出了陆军第55师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走得快,二是打得好。下面,我们围绕这两个特点讲述该师的作战情况。
一、第55师快速进藏,使我军在主要反击方向上形成了对印军的兵力、火力优势。
印军在克节朗、达旺地区溃败后,急速向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增调精锐部队,在这一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了1个军部、1个师部,辖4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共12个步兵营、2个炮兵团以及坦克、工兵、直升机等兵种部队,企图首先依托西山口天险固守达旺河以南地区,尔后伺机向达旺、克节朗地区实施反攻,与我军进行战略决战。
此时,西藏军区前指所属主战兵力,只有5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1个工兵团,没有形成对印军的兵力、火力优势。
为此,中央军委于1962年10月23日命令驻青海省的陆军第55师迅速进藏,归西藏军区前指统一指挥,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陆军第55师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英雄部队,原是陈赓将军率领的4纵12旅,战功卓著。1949年5月整编为第19军55师,第19军军部改为陕西省军区后,第55师即属兰州军区直辖的机动作战师。
在所有参战部队中,第55师是最后一个接到中央军委命令的,当时该师所辖的各个团还分散在青海省各自的驻地。全师部队接到参战命令后,22个小时即做好了出动准备。
师长王玉琨乘军用飞机先行进藏,在当雄机场转乘汽车,一路翻越多座雪山,赶到前线,向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报到。王玉琨在回忆录中写道:
“终于到了前指,张国华、邓少东两位将军在等我们吃晚饭。晚饭非常简单,只有稀饭、馒头和咸菜。我头疼严重,张司令员叫军医给我量血压。一量血压,高压居然达到一百八十。张司令员安排军医拿降压药给我服用。血压降下来后,我们受领了55师作战任务。”
青海省委书记杨植霖、省长王昭组织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第55师进藏作战。王昭省长、孟兆良副省长亲自调集600多辆汽车,运送55师部队进发西藏前线。
副师长姜玉安率领步兵第163团于10月24日出发,师政委徐肇基、参谋长郭时胜率领步兵第164团、165团和炮兵第306团、高炮营,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分5个梯队出发。
第55师沿青藏公路向西藏开进的途中,纵队长、梯队大、换乘多,海拔高、气候严寒、空气稀薄,困难重重。沿线由青藏兵站部所属的14个兵站负责生活、道路保障。
第55师部队沿青藏公路开进,奔赴战场
全师部队越过茫茫戈壁,翻过皑皑雪山,经2500多公里高原摩托化行军,于11月11日前分批进到达旺地区集结,按时完成了高海拔地区长途开进任务。
第55师进入战区后,张国华司令员手里有了8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2个高炮营、1个工兵团,对当面印军形成了约两倍的兵力、火力优势,为主要反击方向上的战略决战奠定了必要的力量基础。所以,第55师“走得快”至关重要。
1963年2月19日,张国华司令员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汇报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作战情况,讲到这次作战对参战部队也是最实际的一次考验时,毛主席插话说:“特别是55师,从青海的西宁出发,用卡车送,就是在路上动员的,差不多是一到就打。”由此可见,毛主席、中央军委对第55师快速机动,路上进行动员,及时进入战区作战是非常满意的。
二、第55师受领“打敌头、击敌背”的正面攻坚任务
印军在西山口、邦迪拉方向呈一线式兵力部署。刘伯承元帅指出:
“目前敌人的配置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
张国华司令员决心采取“打头、击背、斩腰、剖腹、切尾”的分进合击战法,在全纵深一举歼敌。
印军在高山鞍部配置重型火炮
张国华司令员赋予第55师的任务是“打敌头、击敌背”,这一任务在西山口——邦迪拉战役布势中属于正面攻坚。
印军视西山口为最理想的天然屏障,将最精锐的步兵第62旅部署在该地区,不仅兵力密度较大,而且占据有利的险要地形。
由于第55师刚刚进入战区,对敌情、地形、社情、友邻等都比较生疏,作战准备也比较仓促,所以张国华司令员没有把难度更大、风险更高的两翼纵深迂回的“切尾、斩腰、剖腹”任务赋予第55师,而是交给第11师、藏字419部队、山南军分区郭指部队。
第55师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师部队不顾长途行军的疲劳,迅速进至达旺河岸边,接替第11师的防务,抓紧时间做好正面攻坚的战斗准备。
三、扫除西山口外围之敌
在西山口——邦迪拉战役总攻发起之前,第55师进行了扫除西山口外围之敌的两次战斗及一次侦察战斗。
(一)攻歼略克图拉之敌夜间袭击战斗
印军为掩护西山口主阵地的右翼安全,派锡克轻步兵联队第2营副营长贾斯帕尔少校率领一部兵力进至略克图拉,企图抗击我军迂回攻击。
步兵第163团1营在团参谋长杜炳光率领下,于11月15日18时迂回到略克图拉,此处位于西山口东北20公里,海拔4800米,山高坡陡,地形险要。
我团、营首长发现印军后,当即决心:利用夜暗,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迅速歼敌。1营指战员善于夜战,勇于近战,经2个多小时夜间激战,毙俘印军128人,缴获81迫击炮、51迫击炮6门,各种枪71支。我军伤亡13人。
此次战斗乃第55师的首战,歼敌人数与我军伤亡人数之比为9.8:1。
首战告捷,对全师部队是个很大的鼓舞,而对西山口地区的印军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二)江(让)南侧无名高地侦察战斗
11月16日,西藏军区工兵第136团在达旺河上刚架好东新桥,步兵第165团1营即从该桥通过达旺河,进至江(地名,印军称让)南侧一线,占领了进攻出发阵地。当天晚上,团指挥所派2连前往江(让)以南地区进行侦察。
步兵第2连2排边侦察边前进,于17日拂晓进至江(让)南侧5公里处的一个无名高地,由于印军隐蔽较好,加之雾大,便继续向敌纵深侦察前进,当进至距印军前沿阵地数十米时,敌人突然射击,我军被迫进行战斗。
战斗中,我军查明了当面印军的前沿阵地、兵力布署、火力配系等情况。尔后,侦察分队转移到无名高地北侧山顶,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监视敌人,为总攻做好准备。
(三)攻歼西山口东北侧无名高地之敌
印军锡克联队第1营营长梅赫塔中校带领2个步兵连和加强的106.7毫米迫击炮1个连、81毫米迫击炮2个连,驻守西山口东北侧约1000米的无名高地,以保障西山口右翼安全。
11月18日凌晨,姜玉安副师长和第163团解全威团长、关子烛政委进至无名高地北侧,指挥步兵第3营向海拔4230米的无名高地发起进攻,并组织团主力准备向西山口发展进攻。
步兵第3营营长李国英命令9连主攻,7连迂回堵击,8连为预备队,迅速歼灭无名高地之敌。
步兵第9连连长黄俊铎、指导员牟德祥、副连长王元兴各带1个排,在营属82毫米迫击炮和重机枪火力的支援下,采取迂回包围、穿插分割的战法,从敌人侧后开刀,迅速突破敌阵地,切断敌人沿公路逃跑的退路,使敌首尾难顾,腹背受击,仅用50分钟就毙俘印军173人,缴获火炮18门、各种枪126支。我军伤亡21人。印军营长梅赫塔中校趁乱逃跑,后在途中被我军步兵第157团7连击毙。
四、勇猛攻击,夺占西山口地区印军全部阵地
1962年11月18日8时30分,张国华司令员一声令下,我军发起战役总攻。
我军强大的炮兵群以及各步兵团的随伴炮兵,实施了长达40分钟的炮火准备,杀伤了敌有生力量,破坏了敌防御工事,压制了敌炮兵,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攻击行动。
我军炮兵群向西山口印军实施火力打击
9时10分,我军炮兵群火力向敌纵深延伸,第55师主力立即向西山口地区的印军发起全面攻击。步兵第163团和步兵第165团的双箭头钳形进攻,勇猛无比,势如破竹。
(一)步兵第165团从正面仰攻西山口,攻占了印军步兵第62旅旅部
第165团团长冀廷壁、政委王拯中率领部队,从海拔2000米的达旺河谷发起攻击,一直仰攻到海拔4200米的西山口。
突破印军前沿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王玉昆师长回忆说:
“印军前沿主阵地建在一片开阔的草场上,四周是陡岩峭壁,在这险恶的地形修筑了几十个暗堡,依山势开挖了堑壕,使整个阵地变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环形堡垒。印军借助坚固的工事和充足的武器弹药疯狂地抵御着我军的进攻,绵密的对射火力网在双方阵地上空交织在一起,硝烟弥漫,碎石、树屑漫天横飞。一时间双方打成了胶着状态。”
“我立刻调来师部喷火连,在165团的火力支援下,喷火连的3个排分三个方向向敌人展开火攻。只见多具火焰喷射器一起喷出愤怒的火焰,立刻把印军的工事烧成了一片火海。随着火海里绝望的惨叫声,印度官兵一个接一个地从暗堡里冲出来,个个身上冒着烟带着火,一边嚎叫着开枪,一边四处逃窜。165团在炮兵的支援下乘胜追击。”
第165团步兵第1连连长阴泽民率领全连勇猛冲击,迅速突破了江(让)印军前沿阵地。在向三号桥印军坚固阵地发展进攻时,阴泽民连长和通信员张林泉英勇牺牲。
我军使用火焰喷射器攻击印军暗堡
我军向印军前沿阵地发起攻击
在突破敌阵地的战斗中,工兵班长何来发在探雷器材缺乏的情况下,分解、研究地雷的结构并观察、分析敌方布雷的规律及雷场的地形,率领工兵战士杨少英、车运礼用竹签和手扒排出了印军地雷430余枚;何来发还教会步兵班长郭荣禄等3名步兵,排出了地雷51枚,抢救出困在雷场的10名伤员,抢运出19名烈士。战后,何来发荣立二等功,参加英模代表团,受到毛主席接见。
第165团攻克江(让)、三号桥等印军前沿阵地后,以有20多道拐弯的盘山公路为进攻轴线,一路仰攻,连续攻占二号桥、努如朗、一号桥等印军纵深阵地,一直仰攻到海拔4200米的西山口核心阵地,并向西山口西南侧发展进攻,迅速攻占了印军步兵第62旅旅部。
(二)步兵第163团从左翼迂回进攻,按中央军委规定的时间攻占了西山口
18日7时20分,第163团9连攻歼西山口东北侧无名高地之敌后,姜玉安副师长和解全威团长、关子烛政委指挥团主力乘胜向西山口发展进攻。在此之前,庞国兴战斗小组已于7时许率先越过西山口,进入西山口南侧纵深歼灭印军炮兵。
9连4班副班长庞国兴在无名高地战斗中,发现有一股敌人沿左侧山坡向南逃窜,便奋不顾身地英勇追击,因夜暗与连主力失去联系,途中先后与同连6班战士王世军、冉福林和8班副班长周文轩相遇,4人组成临时战斗小组,选庞国兴为组长。
庞国兴战斗小组越过西山口,进入印军纵深7.5公里,连续打了5仗,攻占了印军2个炮兵阵地,毙敌一级准尉以下7人;缴获87.6毫米榴弹炮7门,炮队镜、望远镜各4具,汽车2台,推土机2台,电台4部以及其他步兵武器、军用物资一部,为主力部队攻占西山口起到了积极作用。4人战斗小组无一伤亡。
战后,庞国兴被国防部授予“机动灵活、孤胆作战战斗英雄”称号,王世军、冉福林、周文轩分别荣立二等功。
庞国兴(中),王世军(左),冉福林(右)
1963年10月,国防部副部长王树声大将和参加国庆观礼的战斗英雄庞国兴握手
第163团7连攻击印军核心阵地时,与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血战。2班长管坤华首先端着冲锋枪向敌人猛烈射击,接着与一名敌人扭打搏斗,用手榴弹砸死该敌。当敌人的军刀刺进管坤华的肺部后,他仍坚持用手榴弹炸毙几名敌人。管坤华牺牲时背靠巨石,右手高举着一枚手榴弹,气势震天撼地。1班长樊缠虎英勇战斗,牺牲时仍紧握冲锋枪,成向敌射击姿势。指导员雷亚南负伤后仍和其他轻、重伤员一起坚持战斗。
进攻西山口战斗中,步兵第一连2排陈隆宽排长发现公路旁的树林边有10余名敌人,便率领战士猛冲过去,用手榴弹炸毙4名敌人,有几名残敌举手投降。陈隆宽大步冲过去收缴投降之敌的武器时,冷不防一个印度军官用军刀从侧后一刀戳进他的肋部,陈隆宽猛地回身忍痛与敌人扭打,敌军官又一刀从后面刺进陈隆宽的腹部,陈隆宽忍着剧痛,用尽平生之力死死地卡住敌人的脖颈,后边赶上来的战士一枪击毙了敌军官。
陈隆宽排长腰插敌人军刀,站起身来,反手摸到刀把却无法拔出,战士们帮助他用力将刀拔出。陈隆宽排长“盘肠血战”的英雄壮举,鼓舞着全排战士奋勇杀敌。战至18日11时许2排不仅提前攻占了西山口,而且越过西山口连续歼敌,共毙俘印军55人。
第163团胜利地完成了中央军委要求于11月18日中午攻占西山口的任务。18日下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全世界报道了中国边防部队在自卫反击作战中已进至西山口的重大胜利消息,大扬国威,大振军威。
(三)第163团与第165团胜利会合,协力合歼西山口地区之敌并奋勇追击逃敌
战至18日15时,实施双箭头钳形进攻的165团和163团胜利会合。之后,两个团密切协同战斗,合力歼灭西山口地区之敌。
与此同时,姜玉安副师长命令第163团参谋长杜炳光率领部队迅速越过西山口,向申隔宗方向追击逃敌,要求部队“来一个连走一个连,来多少算多少,不能贻误战机。”
姜玉安在《西山口之战的回顾》中讲了一个追击战斗中的故事:
“那是在向申隔宗方向追击途中,我追击部队占领了敌人一座物资仓库后,留下一个班看守,大部队继续前进。逃入附近森林的约200名敌人,看到我守仓库的只有一个班的兵力时,就逐渐向前移动,包围了仓库,然后派出两个人打着白旗,假装投降。我哨兵发现后报告班长,班长经验不足,没有识破敌人的诡计,就让一名战士上去缴枪。结果,枪还没有缴到,就从附近的森林里跑出十几个敌人将我军这名战士抓住,接着便发起进攻。虽然这个班打得很顽强,但还是伤亡了3名同志。等到我后续部队增援上来时,只剩下3个人。后来,被抓的这名战士被我163团第1营救回。”
姜副师长讲的这件事发生在第163团1营1连,被救回的战士名叫王世奎。
杜炳光参谋长指挥1营和3营8连勇猛追击逃敌,于18日12时进占申隔宗,在印军道格拉斯联队第13营营区缴获了印军的大量弹药和物资。17时,第1营追击逃敌进至略马东以北的铁桥处,奉命停止追击。
第55师西山口进攻战斗于11月18日18时基本结束。
1963年6月,姜玉安副师长在南京军事学院介绍第55师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经验
五、搜剿西山口、申隔宗地区残敌
在18日战役总攻中,步兵第164团担任战役预备队,由西藏军区前指直接掌握,因全线进攻顺利,发展迅速,而没有来得及使用。11月19日,西藏军区前指命令担任战役预备队的步兵第164团归建,由55师统一指挥163团、164团、165团,在西山口、申隔宗地区搜剿残敌。
部队采取灵活的战法实施搜剿:一是在部署上,划分区域,分片包干;二是在兵力使用上,大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三是在方法上,由近到远,由重点区域到一般区域;四是在战术手段上,搜索、堵击、追击、伏击、截击相结合;五是在政治瓦解上,深入村落发动群众,以军事打击威慑,利用俘虏喊话劝降。
第165团工作组和申隔宗地区的门巴族群众亲切交谈
第164团在王广义团长、何国梁政委的率领下,于19日投入搜剿战斗。至12月5日,全团共歼灭印军50人。
第165团3营副营长魏宝锁率领步兵第8连,前往靠近中国不丹边界的邦嘎江寺地区搜剿残敌,抓获了印军1名少校副营长和5名士兵。该股残敌企图越界进入不丹逃跑,未能得逞。
第163团团属75毫米无后座力炮连6班支援步兵第9连在西山口森林里搜剿残敌。当9连遭到暗堡残敌机枪射击时,炮6班迅速抵近射击,8分钟内3次变换射击阵地,以4发炮弹摧毁了印军3个暗堡,之后又压制了远方位残敌暗堡,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搜剿战斗。
全师各个部队在搜剿战斗阶段,大量歼敌,扩大了战果。
六、战果辉煌,打得好
陆军第55师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攻克了西山口印军坚固阵地,又经过持续半个多月的搜剿战斗,胜利地完成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任务。
全师部队共歼灭印军920人,其中毙敌665人、俘敌255人;缴获敌各种火炮70门(87.6毫米加农炮、榴弹炮15门,106.7毫米迫击炮4门,81毫米迫击炮30门,51毫米迫击炮21门),90毫米火箭筒20具,掷弹筒3具,各种枪917支(重机枪6挺、轻机枪101挺、冲锋枪124支、步枪622支、手枪24支、信号枪40支),炮弹25764发另5441箱,子弹530644发另1750箱,手榴弹564枚,汽车21部,推土机5部,电台106部,电话总机15部、单机45部,望远镜59具,炮队镜5具,潜望镜4具,方向盘(炮兵测绘仪器)4具,测远机2具,指北针24个,被复线27盘,充电机9部,炸药40箱,以及一大批军用物资。
第55师歼敌人数与我军伤亡人数之比为3.6:1,对于在高海拔地区从正面实施仰攻的部队来说,取得这一战果是不容易的。所以,毛主席表扬55师“打得好”。
战后,第55师有1个排荣立集体一等功,1个排荣立集体二等功,1个连、3个排、20个班、3个电台荣立集体三等功;荣获“战斗英雄”称号1人,一等功1人,二等功11人,三等功341人。
陆军第55师广大指战员不畏流血牺牲,英勇善战,为这支英雄部队的战史又谱写了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