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晚,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九重镇卫生院传来不幸消息,该院久负盛名的一方名医王承恩老人溘然离世,享年89岁。
噩耗迅速传遍九重镇区及周边乡村。许多在王医生生前不知多少次接受过他悉心诊疗的人们,万分悲痛之余,纷纷赶往王医生家中,肃立灵堂前,眼含泪花,满怀虔敬,面对他的遗像深深地三鞠躬,借以表达深切的追思悼念之情。
出殡当日,数以千计的人们自发前来,汇成前所未有的送葬人流,真诚地为他们心中至为尊敬的一方大医王承恩先生送上最后一程。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医生何以受到一方民众如此尊敬与厚爱?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人生多舛 矢志不移
王承恩医生1934年出生于宛西南一个普通农家,自小饱受艰苦生活磨炼,养成了倔强坚韧、吃苦耐劳、敢说敢为的耿直性格。打懂事起,他就耳闻目睹了家乡父老乡亲所遭受的种种艰辛与苦难,尤为当时乡亲们有病无处救治或有病无钱救治的困境所困惑。
深明大义的父母,有着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开明豁达人生态度,他们知道孩子读书识字的重要性。王承恩刚到入学年龄,父母毫不犹豫地将他送进了学校,希望他能通过上学读书改变家庭命运。
自小深明事理的王承恩,深知家庭生活的艰难。父母送他上学,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自此,他以高度自觉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优异超群的成绩,一路凯歌,登堂入室,于五十年代初顺利考入湖北省襄阳医学高等学校,成了周边他那代人中唯一学业精进、学有所成之人。
大学毕业后,王承恩先后在湖北省大悟县医院、汉川县四季虫病防治站工作。彼时,他遇到了美丽贤淑的妻子,二人志趣相投,一见钟情,很快便走进了婚姻殿堂,结为同事们艳羡不已的幸福伉俪。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五十年代后期,在那场波及全国的政治运动中,王承恩由于性情过于率直,敢于直面坦陈本单位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一夜之间,他被定性为右派,一下子由人生高光时刻跌入低谷。
二十几岁,正是有志者大有作为年龄。突遭人生变故,乍然之间,王承恩还真有点难以接受。然而,王承恩必定是从苦难落后的偏僻乡村走过来的,从小至大,不知多少次接受过苦难生活的砥砺,骨子里潜隐着一股不易被人察觉的永不服输劲头。他很快平稳心态,在与妻子悉心交谈之后,二人迅速做出决定,接受组织处理,返回家乡,以自己所学,服务家乡父老乡亲。
家乡父老没有嫌弃他,而是以极大热情热烈拥抱了他。要知道,那年头一个医学专科毕业人才,对家乡人来说,是多么稀缺,多么真贵。待他喘息刚定,大队领导便亲赴家中,诚恳邀请他们夫妇俩主持大队卫生室工作。
王承恩夫妇没有丝毫犹豫,愉快接受了邀请。自此,拉开了他毕生为家乡民众救死扶伤的人生序幕。
精进医术 竭诚为民
扎实的医学功底,谦和的服务态度,出色的医疗效果,积极的进取精神,很快让王承恩蜚声远近,扬名八方,前来找他就医的人,自早至晚,络绎不绝。
在实际行医过程中,王承恩接触到的患者越来越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由此,他深感一个乡村医生肩负的责任重大,要想做一个能满足不同患者需要的乡村医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大小成建制医院里,专业分工细致,学科门类齐全,医生学有所长,各司其职,根本不需要考虑跨领域患者的事情。然而,乡村医生就不同了。如果你仅仅熟悉某一个医疗领域,只能给自己所学专业的患者看病,哪怕你看得再好,你也不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医生。乡村医生必备的素质只有一个,你得是全才,不仅能看外科病,也能看内科病;不仅能看成人的病,还能看幼儿的病;不仅能看男科病,还能看妇科病;不仅懂西医,还得懂中医。就是说,你得是看病杂家,你得样样都通。只有如此,你才算达到了乡村医生必备的条件,才有可能成为患者心中受尊敬的好医生。
返乡以后,王承恩依据自身工作需要,边看病边学习,日日如此,从无懈怠。他原本学的西医,为了需要开始钻研中医。尤其在毛主席1965年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以后,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自那时起,一个崭新的名字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就是赤脚医生。
为了培养千千万万能够满足基层民众需要的乡村医生,国家编制了完备的医疗专业书籍,大面积开展对基层医生的培养与培训工作。王承恩与时俱进,买来相关书籍,精读细研,诉诸实践。必定,他是有扎实专业基础的一方名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较之一般人,得天独厚,驾轻就熟。很快,他成了方圆数十里兼善中西医及各领域的复合型医生。不仅如此,他还尝试着把中西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优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由于不断地思考、探索与实践,加上临床机会繁复,他的从医经验日益丰富,治疗技艺日渐精进,很快成了一方百姓眼中最可信赖的名医、大医。
长期实践中,民众对王承恩越来越信任,越来越敬重,大有敬若神明之感。许多在某些医院或医生那里被认为是很严重的病症,经王承恩细心诊断,均能摸准病灶,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王承恩深知农村人生活艰难,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行医过程中,诊断精准是他最高的追求。他常说:医生的每一个诊断决定,都关乎着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任何麻痹与疏忽,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意之灾。
数十年来,他没有误诊过一个患者,更未像某些渐失医德、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医生那样,让任何一个接手患者没病吃药补养、小病大治、大病误治。他说:患者花多少钱能治好的病就花多少钱,绝不让他们多花一分钱。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吹来的,都是靠血汗挣来的,理当珍惜!
从医几十年,王承恩纠正了多少患者在别处受到的误诊,挽回了多少患者因误诊有可能带来的残疾甚至生命,他绝对说不清楚。他说:凡是我能治的病,绝不让患者去大医院花多余钱,我会竭尽所能治好他们的病;凡是我不能治疗的病,必须给患者说清楚,建议他们到条件好的医院治疗,绝不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
所有接受过他治疗的患者公认:王医生看病,简单明了,没有任何繁杂说教,不存任何私心杂念 。一句话,药到病除,花小钱治大病。
在家乡人记忆里,许多年来,王承恩从未看过一场完整戏,从未看过一部完整电影,从未度过一个完整节假日与星期天,甚至没有睡过一晚上囫囵觉,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有求于他的各类患者。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他正在做什么,只要有患者登门求治,他丝毫没有犹豫,随到随看,随请随去,有求必应,从无犹豫与懈怠。
不少患者发自肺腑感叹:王医生医德好,水平高,对病人亲切和善,耐心细致,真是医者仁心啊!
罹患重症 初心依旧
1994年,每天工作严重超负荷的王承恩不幸罹患喉癌。这对花甲之年的他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打击。然而,他很快平静心态,以医者对生死特有的客观冷静态度,坦然从容地接受治疗。因受当时医疗条件局限,手术后,他不得不在咽喉部位佩戴气官套。由于部分声带被切除,痊愈后每与人说话,不仅嗓音嘶哑,而且必须用得用手指摁住气管套口部。按照国家政策,彼时的他已到了退休年龄。亲友们纷纷劝他:你已经辛劳几十年了,也该在家安度晚年了。他一听,很动情地说:你们没听过医生越老越值钱的话吗?我从医几十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今虽然患了病,但总体感觉很好。我还要继续为乡亲们看病,不能把平生所学白白浪费掉了。
刚开始,他接受镇卫生院领导请求,继续留在单位坐诊,一如既往地接待四方患者,细心地为他们诊病、开药方。他是医院里深孚众望的顶梁柱,每天前去就诊的人不绝如缕。患者看他说话声音嘶哑,还需用手指摁住气管套,十分感动,劝他说:王医生,你身体不好,不要多说话,看完病写好处方就行。王医生听了,也很感动,深情地对患者说道:总得把病因说清楚,你们才放心。只开药方不说话,大家心里不明白病情,会有思想压力的。就这样,他照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给患者看病、说病、开药方,从不懈怠,从不敷衍,始终如一地尽着一个医生的应尽之责。
进入古稀之年后,王承恩一再给医院领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该离开医院了,给后来者腾腾位子,让他们尽早走到前台。我家距离医院近,我可以在家上班,接待求诊者,给他们诊病开药方,让他们到医院药房里取药。
不少人私下给他建议:王医生,凭你的医术与威望,干嘛还要给医院服务?你在家自己开个诊所,每年收入肯定可观。王承恩听了,淡然一笑,对劝说者说:“我何尝不知道这样做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但这绝不是我的本心。我是名副其实的公家医生,我的职责就是为所有患者服务,哪能一味看重金钱?
桑榆虽晚,为霞满天。就这样,王承恩退而不休,坚守杏林,悬壶济世,满腔热诚地服务一方民众。他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纯美的操守,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务大众,不求任何回报,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境界!
求索不已 尽瘁乡梓
王承恩祖上是元朝皇室直系成员,位至亲王。元末天下大乱,各路义军蜂拥至元朝首都大都,元王朝统治大厦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倾覆危险。为保存皇室血脉,其祖上率军突破重围,掩护部分皇室成员一路辗转,迤逦奔向西南方向。后历尽千难万险,来到如今的淅川县九重镇,隐姓埋名,定居于此。
八十年代,国家正式恢复九重镇周边所有蒙古族裔的民族身份,成立了蒙古族联谊会,在子女升学、工作、就业等方面,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大力扶持蒙古族民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益,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王承恩欣逢盛世,激情难抑,竭尽所能,回馈家乡,积极追求进步。他由衷感恩共产党与新中国,感恩社会主义制度,感恩社会大众对他的关心与厚爱。七十年代后期,国家正式为他和妻子错划右派一事平反,恢复公职。自此,他离开大队卫生室,到九重镇卫生院工作。在错划右派的二十年几里,王承恩从未说过一句对国家不满的话,更未有过任何不利于国家的行为。在人生处于低谷时,他依然锐意进取,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1990年7月,王承恩终于夙愿得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对他来说,无疑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春天。此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医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上加倍努力。付出总有回报,八十年代末,王承恩成为全县最早取得高级职称的乡镇医生。这对他来说,也算实至名归。
王承恩与妻子育有三女一男,由于夫妇俩重视孩子教育,无论啥时候都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重中之重位置。他们的苦心付出没有白费,孩子们一个个学业优异,学有所成,先后考上了大学。如今,几个孩子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均事业有成,为国家做着不同贡献。儿子王光策,七十年代末考入河南医学院,毕业后应征入伍,分配到郑州空军医院工作。转业后,受聘于省城一家著名医院,任泌尿科主任,主任医师,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肾移植专家。长婿范恒秀,七十年代末考入兰州铁道学院,毕业后供职于中铁一局,曾担任副局长兼总工。二女儿王光丽,八十年代中后期毕业于湖北财经大学,如今是香港某大型企业高管。
王承恩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在这方面他堪称严父。他不仅要求孩子们学业进步,更要求孩子们诚实做人、宽以待人。由于家教渊源,他的几个孩子个个自小深明大义,敬重师长,和睦同学,友爱四邻,从未对任何人有过非礼之言,非分之举,深受乡邻与科任教师们好评。
繁忙工作之余,王承恩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蒙古族民族事务之中。
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他尽己所能,帮扶贫困之家,为他们垫付医疗费用。他利用自己崇高的社会声望,积极主动地为贫困患者争取国家最优惠的大病救治政策,减轻患者经济压力,顺利治好所患病情。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为那些在本地不能医治的重病患者介绍高一级医院,联系著名医生,让他们及时得到最好的治疗。这些年,受他帮扶的患者,实在难以胜数。
在蒙古族民族事务上,他不仅出谋划策,屡出高见,积极参与,还多次慷慨捐资,一表衷心。他倡议设立蒙古族学生助学基金,带头为基金会捐款,对每年升入高等学校的蒙古族学生予以奖励。不仅如此,他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资金,为那些家庭困难的蒙古族大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并安抚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业,有所增益。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十年来,王承恩为社会公益事业与贫困家庭学生捐款捐物折合金额多达数十万元。
在家乡九重,王承恩不仅是家喻户晓、人人爱戴的好医生,更是人人心中大受敬重的著名乡贤。
他是家乡人民心中的大佛,更是家乡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2024.6.4)
【文/伏牛石,红歌会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