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工农家园 > 农民关注

再谈农村问题

2023-01-23 17:26:2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当代阿Q
点击: 1269    评论: 5 (查看) 字体: / /

  对农村问题,俺是想说又不想说。想说的是,生于斯长于斯,估计会葬于斯,不说有违内心,更有背于自己所崇尚古士的风骨。不想说是,怕自己井底之见,有碍农村的发展,违背了所言的初衷。心中向往古士的风骨,又无古士“虽千万人吾往矣”才情,在说与不说间徘徊。

  人世间任何社会问题,都十分复杂。问题的形成都有她的来龙去脉,若仅仅以当初的表象判断其对错,并加以不恰当的改变,弄不好是去呼噜换上了喘,还不及不改呢?在社会类问题上,人类社会好心办坏事的案例太多了。为何古人倡导无为而治,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在国内当前诸多问题上,农村问题改革上可谓即迫切又不迫切。迫切的是,急需那些合历史符合逻辑考虑未来,又有利于农民长远利益的改革,这种改革到目前出现过吗?

  俺的看法尤其是对农村问题,假如看不准,与其改不如不改,即便试点改也要遵循便于回调的原则。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对农村的改革措施,要具有可塑性。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农村试点取暖改革问题,这项改革最多也就是要求农民拆了炉灶,若改革不成功或者效果不好,顶多是政府赔偿农户锅炉,燃煤气灶的支出。即便如此类改革,也必须控制在相当范围,这个范围必须是政府有能力承担改革失败,再改回去的成本,否则这个范围就是不恰当的,而且在实施这项改革前,政府应该做出改革失败承担赔偿的承诺。道理很简单,不是农民自愿的,是政府力主改的,理应有政府承担失败的成本,否则权利义务就不对等了。按照这条原则来说,各级再改革的时候就会慎重多了,也不会弄那么大力度了。这也是农业种试验田思路,这种实验必须经历相当的时间与面积沉淀。假如真好,农民又不傻,自然会去学着做。其实主席他老人家,无论在革命也无论在建设中,都反复告诫我们的干部:群众是真真的英雄,我们往往幼稚可笑。

  再比如,农业学大寨与学小岗村类的改革。俺了解当初大寨的改革主要是:一、学习大寨战天斗地,艰苦风斗的精神。二、推广玉米种植模式。三、推广大寨农业的管理模式。假如这三项改革均失败,那么改回去的成本也不大,当然也存在改革或叫推广速度与面积问题。学大寨的这项改革或者叫行政措施,与安徽小岗村的土地联产承包个改革比,后者若回调,那几乎是政府很难承担的成本。俺知道这个比喻打的有点不太恰当,关键在于借此喻理。其实截止目前,大寨与小刚模式,两者的优劣还需要时间来回答。

  啰嗦了上述,嘛意思?农村问题的改革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一定要遵循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这个试验示范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长度,不经过相当时间的考验,很难说这项改革成功。一定要遵循回调成本政府必须承担的原则,体现政府改革公信力,否则不如不改。有人会说,你这么一弄,那还改个屁啊!俺不是说不改革,俺是反对胡改革,反对拍脑门改革,反对为营造政绩的所谓改革。

  对于农村的改革,不是用速度来衡量,应该用效果衡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慎重越好。

  【文/当代阿Q,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赞同,以前看过有关土地的建议,说是先土地国有解决农民养老,再发包出去,个人觉得应该试。
0条回复
从事农业,须了解古今中外几百年粮价历史,都已经有了数据,影响因素也有迹可循。农民也有众多子孙辈有足够的知识去作这些了解;关键恐怕在于有没有向子孙们提出这些要求。如此,才能了解什么是可靠的策略。按现有文章看,几百年来;1.粮价长期向上(工业经济规律主导下),每一百年涨2-3倍,周期波动率2-30%;2.主要受人口增长拉动;3.受战争影响剧烈波动;4.纸钞发行速度。近20年,粮价已经涨了2倍以上,而人口向下,这两点不利粮价。市场前景不友好的情况下,最懒的方法就是等补贴了。以上须自己信任的人去做调查,别人你基本信不过。洒家路人,无所谓兼无聊提一咀。
0条回复
古人也有说不望天,务本的。而这文的“古士”之风都是指望一千字豆腐干换取别人的贴心服务的。那得再等上几千年;当然也不排除运气好,别人全帮你包圆,你当南郭生就好。
1条回复
wx张东祥13081112273谢谢朋友的评论,无论对错,真理是在辩论中诞生的
2年前•河北省   40回复
已加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