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政府倡导各方媒体在宣传上,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让业者有尊严,并出台政策,提高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就业者政府主导评分积分体系权重”这一建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9月17日答复称,“我市虽不能要求本地媒体不使用‘农民工’表述,但也将结合深圳实际,引导新闻媒体多使用‘来深建设者’表述”。
据此前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吕雷于2007年两会召开前夕曾建议,取消“农民工”这个称谓,把他们统一称为工人。
同样的,在2011年,河南省就有一位主要领导也曾在媒体上呼吁,不要再称“农民工”了,这样叫有歧视的意思。
当时,本人就曾写过一篇评论文章。题目叫《不叫“农民工”就不歧视了吗?》
我就奇了怪了,有人总喜欢作表面文章,玩文字游戏,人家农民工自己都没有嫌弃这个名字,可是有些大人物却关心起“农民工”这个名字了。
难道改一下称呼就能提高农民工的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吗?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是指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的称呼受到一些人大代表和省级领导的关注,并呼吁要改掉这一“岐视”性的叫法,乍一听,应该算是一件好事,说明领导已经重视和关注这一弱势群体了。细琢磨,问题并不是改变一个称呼这么简单。
本人认为,要真正地关心和帮助农民工,不在于改一下这个称呼问题,而是在于切实解决农民进入城市参与经济活动后涉及的一系列权益保障的问题,在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上要保障他们和当地人一样享受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他们的住房问题、看病就医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让他们和城镇居民享受一样具有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地解决对农民工的歧视问题。
至于“农民工”的这一称呼改不改无关紧要,“农民工”的称谓只是对这个群体的一个叫法,一个符号,这只是表面现象。
本人倒认为“农民工”这个称呼客观地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就这个称呼本身而言并不存在歧视的问题。这些“农民工”本身就是农村户口,进城里打工,不就是“农民工”吗,这是客观现实。在他们的户口身份没有改变,不能和城里人享受同等待遇,孩子不能就地上学,看病没有医保,住房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就将他们称为“工人”或“城市居民”,这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城里人认可吗?“农民工”自己能认可吗?有的地方将“农民工”改称为“外来务工者”这有什么不同吗?去掉“农民”二字不存在歧视了?
如果有人认为叫“农民工”就存在对他们有歧视的问题,我倒认为,有这种认识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就存在着对“农民”的歧视问题!过去我们常说: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革命的工作岗位不同。过去我们称“农民大哥”、“农民兄弟”,怎么到了今天,带“农民”两字的“农民工”,就成了被歧视的群体了呢?
这位领导同志在呼吁媒体记者改变“农民工”这一称谓时还举例说:一位从农村来的省长,你不能叫他“农民省长”吧?
请问这位领导大人:叫“农民省长”有什么不好呢?你认为叫“农民省长”就是对你这位省长的歧视吗?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那说明你在歧视农民,你和农民之间有距离了。河南作为一个最大的农业省,省长不应该有这种认识吧?
我倒是认为:如果人民群众自发地叫某位省长为“农民省长”,不仅好,而且好得很!那是人民群众对这位省长的最高褒奖。
可惜,现实中能被称为“农民省长”的领导干部太少了,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农民省长”呢。如果一位省长能被人民群众称他为“农民省长”,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说明这位省长由农民官至省长,没有任何社会背景,而能进入这么高的领导岗位,是位追求进步,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二是称他“农民省长”,可以时刻提醒他,你是来自农村,不要忘记生你养你的父老乡亲。对一位省长来说,不在乎如何称呼他,而更在于他是否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解放前,社会上将“唱戏”的人叫“戏子”,将他们归为“下九流”之列,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重视了这一群体,将这些或流落街头,或走街串巷,赶场卖艺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专门的剧团、剧社和文工团等,并引导文学艺术更好地人民大众服务,这些艺人当成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民的文艺战线上的排头兵、轻骑兵。正是这些唱戏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他们的称谓也自然改变了,有的被称了“人民歌唱家”“人民艺术家”等。
同样还是这一群体,为什么称谓完全不一样了?是因为政府给他们很高的社会地位,发挥了他们的重要作用。
同样的道理,在农民工这种个群体上也是一样,只要将他们的地位和城市居民一样对待,歧视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建议有些委员、代表和领导们,不要在农民工的称呼上作表面文章了,多来点实在的,又到下半年了,帮农民工把被拖欠的工资给及时要回来,让他们安心回家,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农民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