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官方喊大家囤菜?
这是今天最热门的新闻之一。消息来源是商务部一则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一时间各类解读满天飞:是不是物资供应紧张了?菜价还会一路飞升吗?更有人将其与“战备”联系起来。种种说法,连岛妹家的老人都有点心慌了。
其实仔细看这份通知,就能打消不少疑虑。文件名清清楚楚写道,这是为了“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区蔬菜价格上涨的问题。至于其他的联想,岛妹只能说你想多了。
(图源:网络)
一
近期菜篮子的确有点“沉”。
菠菜一斤10元、莴笋6.5元、生菜5元……去菜场遛一圈,常买菜的大爷大妈普遍反映菜价比往年更贵。尤其前一阵,绿叶菜一天一个价,有人开玩笑说最近洋葱、土豆成为桌上常客,甚至一度“菜比肉贵”。每日进出货的商户也有明显感受:“菠菜以前每天进2箱,现在也就半箱。价格高了,大家买得少。鲜嫩蔬菜尤其不敢多进货。”
这些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在统计数据上也有印证。据北京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10月1日至25日,北京市蔬菜平均批发价月环比上涨39.8%,综合零售价月环比上涨20.4%;部分叶类菜、鲜嫩蔬菜上涨幅度更大,有的超过50%甚至更多。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显示,蔬菜价格呈上升趋势。10月22日至10月29日,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的平均价格为5.54元/公斤,较前一周增长13.5%,同比上涨49.1%;其中,菜花、洋白菜、茄子、青椒、豆角的价格环比涨幅较大。
不过,从蔬菜分类看,本轮价格波动中,鲜嫩蔬菜价格上涨明显,耐储运蔬菜的价格相对稳定,比如洋葱、土豆、冬瓜、南瓜、胡萝卜、西红柿、菌类及姜蒜等,价格波动幅度较小。
(图源:央视网)
二
菜价为啥突然涨起来了?岛妹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导致菜价波动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气候——
一是今年降水多。以北京市场上的菠菜为例,主要产区来自河北、山东、辽宁等,这些地区此前均遭受强降雨,大批菠菜烂在地里。“阴雨天气不仅影响蔬菜生长,对采摘、运输都有明显影响。”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分析员何晓杰告诉岛妹,由于菜田积水、土地泥泞,蔬菜收购车辆到不了田间地头,人工扛运方式效率低,大大抬升了收购成本。
(图源:央视网)
二是今年气温偏低。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夏季蔬菜供应收尾、秋菜上市之际,但今年10月以来天气降温快,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导致部分蔬菜供应紧张。
此外,今年全国化肥、农药种子价格普涨,蔬菜种植成本上升,再加上汽柴油等运输费用增加,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推高了蔬菜价格。
目前,随着短期性因素解除,蔬菜供应状况正逐步改善。比如近段时间晴天增多,瓜菜类能较快恢复,价格有望回落。何晓杰就表示,此前黄瓜批发价超过10元一公斤,近期已降到6元多了。这也多亏蔬菜生产周期短、产能恢复快,生长期短的,甚至1个月就能长出新茬。
不少批发市场和蔬菜产地预测,随着部分地区受淹蔬菜“复壮”,山东、辽宁等地的大棚蔬菜及南方蔬菜上市,各地蔬菜供应偏紧情况会逐渐改善。同时,有关部门也正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生产指导,助力蔬菜秋收秋种。
(图源:网络)
三
小菜篮里有大民生。眼瞅着寒冬将至、各地疫情仍有散发,老百姓也难免担心“菜篮子”到底能不能有保障。
首先可以看供给基本面。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在田蔬菜面积有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供给面的支撑较好;统筹调运方面,中国农业建设有序推进,北方大棚蔬菜已有较大规模,南方冬季蔬菜生产也稳步增长;加之“南菜北运”、物资协调,稳住“菜篮子”的抓手是比较实在的。
当然,特殊时期也要有特殊行动。为了稳菜价,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北京市引导企业加大供给,加强产销对接,拓宽供货渠道,新发地市场已组织全国300万亩自有种植基地及商户加大蔬菜进京调配力度;上海加强沪郊换季蔬菜播种,进一步扩大秋冬季在田蔬菜面积;甘肃兰州加强蔬菜调运,加大库存储备……各地都在抓紧时间保菜篮子。
再回到本文开头的疑问,商务部通知说,“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啥是“突发情况”?有必要家家户户都去囤菜吗?其实所谓的“突发情况”,主要就是疫情防控。对咱老百姓来说,万一遇上小区封控啥的,手头有粮、家里有菜会更踏实。
不过,凡事有个度。岛妹想起相声里的段子:听说国外核泄露了,囤上一浴缸醋、几十斤盐,结果多少年都吃不完。所以啊,没必要慌了神,“按需适量”就好。毕竟菜还是新鲜的好吃,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