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借袁隆平超级稻为转基因作宣传广告!
文/金微
最近,袁隆平的“超级稻”亩产926公斤创纪录,这一成果引来全国媒体的关注。对于“杂交水稻中有没有转基因技术”的疑虑,袁隆平明确表示“没有”。袁隆平的表态很明确,用“没有转基因”打消了社会对转基因水稻安全性存在的疑虑。
网易借着舆论关注的热潮适时地推出了专题《”超级杂交稻“为何这么牛?》,表面上这个专题好像是科普超级稻的知识,实际上却是夹带私货地为转基因作宣传广告,将转基因等同杂交,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担忧。网易违背袁隆平院士的意愿,不过是想借袁隆平的超级稻为转基因在中国顺利商业化推广鸣锣开道。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hybridrice/
网易的第一个问题:
Q:杂交稻是转基因水稻吗,两者有何异同?
A:现阶段的超级杂交稻不是转基因水稻,但是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杂交水稻是在同一物种之间(即同种或近亲)进行的杂交,可以是与野生稻杂交,其所携带的基因依旧是水稻原有的基因,只是通过几代作出一个优化组合的选取;转基因水稻并不仅限于同一物种,是将其它生物体上取下需要的基因片段,嫁接到水稻的基因中去,使水稻具有新的性状,如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害,这些植入的基因片段可以来自同一物种,甚至也可以是跨越物种的,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杂交水稻无论是田间试验还是在实验室通过转基因技术试验,都是要通过强迫一些基因组合使得新的品种表现出他们父代所不具有的性状,比如可以抗虫害、耐碱性等。袁隆平院士研究的超级杂交稻,就是利用水稻父本和母本(经科学选配)进行杂交而产生的第一代种子,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所以在生产上增产效果十分突出。
既然网易都告诉我们了:杂交水稻只是在同一物种之间进行杂交,携带的基因是水稻原有的基因,而转基因可以跨越物种,实现不同物种间的基因“嫁接”,网易编辑如何又得出结论“杂交稻和转基因没有太大区别”?网易又说:“杂交水稻无论是田间试验还是在实验室通过转基因技术试验”,既然此前已经并列着将转基因与杂交水稻并列对比,为何这里又存在包含关系?不错,转基因育种需要借助杂交技术,但是,转过一次基因以后的作物不论经过多少代自交,然后再做多少次杂交,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杂交品种,而是转基因品种。
一
关于转基因和杂交的有无区别,这是很多人会问到的一个问题。中国像方舟子和张启发、黄大昉、林敏等转基因专家都有类似的表述:转基因和杂交没什么区别。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说,转基因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称“转基因育种技术是传统育种技术的延伸、发展和新的突破”;
方舟子称:“转基因技术其实仍是传统的育种方法的延伸,只不过比传统育种技术更为精确,更有目的性,更容易控制而已。”
这很大程度上是这些转基因利益集团为了推广转基因,用“不确定的转基因等同安全的杂交”以消解和转移公众正常的担忧,网易舆论就是对此作的一个注解。
但哪怕是中国政府部门都不如此等同两者关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基因工程,包括利用载体系统的重组DNA技术,以及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把异源DNA直接导入有机体的技术。但不包括下列遗传操作:(一)细胞融合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二)传统杂交繁殖技术;
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表明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生物与“由自然发生、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技术得到的植物”与“由化学或物理方法诱变得到的植物”以至“通过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染色体倍性操作得到的植物”在安全性方面有实质性的不同,以至需要制定特别的规定来保证“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
正因为转基因和杂交有着本质的不同,农业部才特意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针对“转基因”的制度化管理,各地都出台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这些应急预案都挂在各地农业部门的官方网站上,如《河北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襄樊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山东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如果说转基因与杂交本质没有区别,农业部也没有必要对转基因出台专门的应急预案,农业部出台过杂交物种的应急预案吗?没有。转基因生物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要防止像战争伤亡一样严重的后果,才需要一个史无前例的预案!那个东西还能被算做“安全”?
当然,各地的应急预案也回答了转基因究竟安全不安全的这个答案。
如襄樊市的应急预案:
转基因生物具有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产生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转基因生物具有转移性和破坏性,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失调,有一定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对社会、经济、政治造成特别重大影响的转基因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要及时通过新闻媒体,科学客观地发布信息,消除影响。
如山东的应急预案: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在山东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经营和进口等相关活动中,突然发生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事件,潜在的风险或安全隐患转化为现实危害,威胁环境安全、人体健康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重大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对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具有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生物灾害。一般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一定威胁,具有转移性和破坏性的生物灾害。
二
转基因与杂交有没有区别?转基因食品安不安全?农业部门早就告诉了你,他们未雨绸缪地制定好了为转基因某一天可能的“失控”全国性的安全预案!
不过,中国的转基因专家会这样辩解: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无论批不批准,转基因食品的技术原理都一样,其风险自然包含在其中,这不仅是来源于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风险,更是来自于转基因技术本身。
别以为转基因就是转入一个外源基因那么简单,转基因技术有几个过程:分离基因、修饰基因、增加启动子和终止子、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克隆目标基因到转化载体、使用基因枪介导入或农杆菌介导法,每个过程都伴随着风险。但是,张启发仅仅是停留在转基因水稻的Bt毒蛋白进行试验,简直是欺骗愚弄。
比如要使转基因植物往往要增加一个启动子使得外源基因超量表达,而这个启动子来自于花椰菜花叶病毒( CaMV )的35S启动子。这种病毒基因是否会激活人体的未知基因的表达,是否因为基因平移而激活人体休眠状态的病毒,这些在科学界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在安装启动子之后,还需要抗生素抗性基因。由于转基因的成功率较低,所以我们要在诸多大量的实验受体菌中挑选出为数极少的成功表达的转基因作物,需要进行筛选。
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多数都采用抗生素抗抗性标识基因,这样的后果便是转基因食物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及表达物会造成人体对治疗用抗生素产生耐受性。在完成这些步骤之后,还要将这些目标基因到转化载体,这些载体是大肠杆菌等大分子物质。这些过程完成之后,要将这些安装好的目标基因打入生物体内,生物体自身有预防系统,于是需要使用基因枪介导入或农杆菌介导入,比如基因枪就是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基因枪不知将这粒子弹打到哪,所以准确位置不知道,而且这可能会破坏生物体本身的内在结构和组织。归结起来,转基因的风险在以下几点:
第一, 外源基因随机插入是否破坏宿主细胞原有的功能基因;
第二, 转基因本身的目标基因,是否会与人类的基因组发生重组(即DNA与人类基因组DNA整合到一起);
第三, 转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质,是否对人类是否有毒有害,这还包括作为筛选基因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及其表达物(中国的转基因水稻之争仅仅是争论这点);
第四, 转基因的副产品,即由於转基因所造成的植物基因组的改变,以及转基因的表达产物所可能造成的细胞代谢谱的改变,是否会使该食品对人类健康形成威胁。
当然转基因作物在环境中释放后,还会发生基因漂移,对环境的后物物系统造成影响。从大的方面归结转基因的风险:一是转基因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二是转基因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转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
三
杂交是什么?杂交是雌雄交配,了解了转基因技术原理,再理解杂交和转基因的区别并不难:
1, 物种范围不同
生物类群中的界有三大类,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界以下分别是门,纲,目,科,属,种。“杂交”多发生在同种、同属或同科的物种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因而融合后不易发生冲突,如袁隆平的杂交稻是野生稻与水稻的杂交,两者都是稻属植物。杂交最远也就发生在同属间,科间就需要人帮助了。‘杂交技术’是人类人为创造机会,使得一个自然界中小几率的事件能够大几率的发生,并且所有杂交的物种必然是‘近亲’才有杂交的可能,形象的比喻就是马和驴可以杂交出骡子,但马和鱼就没办法杂交,马和萝卜更加是无从谈起。
而转基因技术能实现这点,它可以实现不同的类群之间跨界转换基因,如将深海里的鱼的动物基因转到西红柿这植物上(具体在后谈),细菌与水稻、玉米进行跨界基因转换,于是就成了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如果是在自然条件下,深海里的鱼与陆地上的西红柿能够杂交到一起吗?细菌也不可能与水稻进行杂交。
2,实现方法不同
“杂交”在自然界可以自然发生,力量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的综合、不受知识水平限制。所谓“杂交优选”,并非是人类做转基因,而是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选择自然产物。而“转基因”则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如基因枪等强行介入,把完全不同属不同科甚至跨界的特种强行放在一起。人为的“转基因”是遵循人类预想需要的技术手段,受人类知识水平限制而很容易发生与自然对抗而彻底失败的事情。
3,转移的基因不同
杂交往往需要雌雄交配,在交配过程中整条DNA链进行转移,转基因是截取部分的基因片段即部分的DNA片断,而这个DNA片断还需要加入启动子、终止子、抗生素标记基因等等。
4,后果不一样
转基因进行人工性质的基因改造,因超出生物结构自身控制的能力或违反植物整体结构及生态系统的互相控制性已经失控,其结果包括,不可预知的生态系统改变,超级杂草,超级害虫,和人体基因组织在胃部发生的交换,因抗强化学物质导致的生物富集效应而引发的有毒物质人体中毒,这三种结果。而后一者的情况由于其依然是在种内,植物结构自体多代培植的基础上,属于特殊性状选育和筛选,属可控范围,最多就是螺子没有生育能力。
以杂交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的具体案例分析,原贵州省政协委员徐宗俦发表的文章《“转基因”问题不应打“马虎眼”》曾这样解释:水稻分别具有禾本科、稻属、稻种(亚种)、品种等分类学上的概念,千百年来人类按照需要对它进行长期的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虽然从根本上讲也是实现了基因的转移,但那是在科内、属内、种(亚种)内甚至品种内的基因转移,这些转移的基因,并不是分类学、遗传学上的“外源基因”概念。而转基因则不然,它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不同“种”或不同“属”或不同“科”甚至更远缘的物种基因结合在一起,如把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弄到高等植物(农作物)中去。像转基因单价抗虫棉,就是将一种细菌来源的、可专门破坏棉铃虫消化道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移到了栽培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
四
网易描绘了转基因的灿烂前景:“这些植入的基因片段可以来自同一物种,甚至也可以是跨越物种的,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这让我想起2010年4月18日张启发在广东科学中心演讲,一位叫李思杨的小学生问到:“我们能不能把鸟的飞行基因转到人的身上,让人长出翅膀飞起来?”张启发回答:“如果要这样,恐怕争议就更加'翻天’了。”张启发很有自知之明地增加一个“更加”,因为他知道他的转基因水稻的争议已经翻天了。
“将鸟的飞行基因转到人的身上”----孩子的想象是很天真。不过,中国转基因专家也是天马行空,他们一方面描绘未来转基因未来发展的蓝图,要将“动物的基因”转来转去,但又全然不顾当下科学的发展事实,用过时了知识进行科普宣传,甚至为了让人相信转基因的英明神武,不惜用谎言制造各种转基因神话。其中,一个最大的神话是:转基因水稻提高产量。目前,世界上所有转基因作物仅仅是针对植物的抗性,如抗虫或抗除草剂,均无转入“高产基因”的作物,而张启发的转基因水稻也只是转入抗虫基因。
这点挺转派的黄大昉早已作澄清:“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在还没有直接能增产的转基因作物。因为增产涉及到的基因很复杂,我们现在还没搞清楚,还不能去转移所谓‘增产基因’最后达到增产目的。”但是中国转基因水Bt稻高产的神话还在不断流传。
据留美生物学者曹明华在《文汇报》上介绍,“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原理的发现和证实,在相当大程度上破灭了想以转基因来实现农作物增产的良好企图。最初以为高级生命的构成原理(包括真核生物植物)与低级生命(原核生物)是一样的,因此,对“增产基因”的人为操纵曾经也是想当然地被认为是可行的。随着“可变剪接”的原理在真核生物中的确定,对于真核生物基因的操纵无疑已经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冒险。因此,想用转基因来实现农作物增产,基本上已被证明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可变剪接,是指一些真核生物的基因产生的mRNA前体可按不同的方式剪接,产生出两种或更多种mRNA,也就是说真核生物的一个基因可能编码多个蛋白质、和在更广泛的情形下多个基因可能影响同一性状以及受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调控机制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抗虫和抗除草剂作物,两者都是转入原核生物细菌的基因,而不是“真核生物”(动物和植物)的基因,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可变剪接对转基因的影响,科学家通过转入猪、牛、人的基因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
网易专题最后说:在袁隆平的眼中,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的任务。因此袁隆平也认为,尽管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已经破纪录,但常规育种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分子育种是今后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就要借助于分子技术,而转基因就是分子技术的一个方面。
网易小编移花接木、春秋笔法的本领挺强,不过这招能骗得了别人,可骗不过老夫。
“分子育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我们常规育种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就要借助于分子技术,而转基因就是分子技术的一个方面。”这是袁隆平在2010年两会期间作过的表述,那时袁隆平的900公斤超级稻还没有试验出来,而网易小编却将这句话却加上“因此”放在“在袁隆平的眼中,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的任务”的后面,给人这样的感觉,袁隆平在其后的试验中不得不用转基因。
我们再看看袁院士的原话:袁隆平告诉记者,“Y两优2号”冲击亩产900公斤的成功,再次证明只要有好的品种、好的种植栽培方法和优质耕地,我国水稻仍有较大的增产空间和提升潜力。”据了解,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这一次的成功突破意味着这个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袁隆平说,下一步他将把奋斗目标设定为亩产1000公斤。
袁隆平从头到尾没有说过要表达任何用转基因技术的意愿,而且针对这次的900公斤他已经明确表示没“有用转基因技术”,但是网易小编却篡改袁隆平院士的本意,其目的不言自明,借袁隆平之口为转基因张目,其险恶用心路人皆知。
再说,袁隆平对转基因的提法附带了种种条件,网易决口不提的是,袁隆平多次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
袁隆平说:“由于虫子吃了毒蛋白可以被毒死,因此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很难说。”
袁隆平说:“我愿意吃转基因的抗病抗虫食品,我吃了没有问题,还不行,因为我现在没有问题,下一代怎么样?”
袁隆平说:“必须证明志愿者的下一代也没有问题,如果两代人没有问题的话,就证明这种转基因食品可以大胆地吃。”……
另外,网易有意混淆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袁隆平说说:“公众对转基因作物之所以存在安全顾虑,主要是有些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转基因是一门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有很多方面的应用,除了抗性,还可以有非抗性转基因作物,不能一概而论。“对抗病抗虫的转基因品种,在推广时应持慎重态度。”
袁隆平确实提到过:“水稻和小麦属于碳3植物,玉米、甘蔗属于碳4植物,后者的光合效率要比前者高30%-50%,现在我们已将玉米的碳4基因转移到水稻身上,以提高其光合效率。”(见《袁隆平: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不知道袁隆平是否在研究C4转基因水稻,研究进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是否会遇到真核生物中的“可变剪接”难题,我们亦不得而知,这种转基因水稻在成功后进行环境释放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亦不得而知。
不过,就目前针抗性的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十几年的历史看,研究已经出现了系列难题,比如抗除草剂作物会产生超级草、而抗虫转基因作物则会产生超级虫等,此外,转基因棉实施十多年来,中国农民就很难买到非转基因的传统棉花种子了,而广东推广转基因木瓜,也难找到传统的作物种子了。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实现公司对种子的控制,农民要想种田必须每年从种子公司买种。
金微
2011-9-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5873e0102dt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