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蕴彰的 2011年09月23日 22:31 经济观察报微博,题目:“中国发展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的步伐已经生变”——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推迟5~10年。
我要敲锣打鼓欢迎这篇短短的“微报”,虽然这仅仅是转基因利益集团不得不表示的让步,而且现在仅仅是一个“表示”,还是一个扭扭捏捏的、仍然强词夺理的“让步”。
农业部第一次羞羞答答地承认,2009年批准安全证书的张启发转基因水稻,完全没有科学根据,从源头上就毫无“严格”或者“科学”可言。张启发的转基因“Bt汕优63”水稻是什么?是给已经退役的水稻品种“汕优63”(1981年福建谢华安培育成功的优良品种)转进去一个抗虫Bt基因,然后套上个专利,蒙一张安全证书——这就是转基因的“大马戏”。
按照农业部的说法,从去年开始起草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011-4-18〕》的《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就“鲜有涉及转基因的内容”,因为什么?因为“国内在转基因主粮的研究、推广、监管乃至后期企业运作等方面,还都不成熟”,所以现在决策层终于认为,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的步伐应该有所放缓——在转基因大米就要正式合法化的前夜,决策层终于拉闸了——临时叫停,推迟5年,或者10年。
让我们首先赞美中国的农业部——真英明,有远见——它能一边肆意解除对转基因种质运输释放的监管,一边疯狂推进转基因基地建设,一边无耻否认被杜邦先锋用欺骗和生物武器击中,一边压制一切下属机构进行任何不利于转基因利益集团的独立试验项目(如动物喂养试验),一边还能慧眼“识猪”,用第三只眼睛看出“国内在转基因主粮的研究、推广、监管乃至后期企业运作等方面,还都不成熟”,因此它在带领中国农业朝着转基因技术的“未来”疯狂疾跑的时候、在制定农业技术和推广的纲领性文件的时候,竟然能“鲜有涉及”转基因种子的开发——咱们的农业部太英明了不是?
但是!农业部给转基因玉米留了后门,所谓“玉米或突进”,要继续干转基因,喂猪喂牛。我认为,这个后门其实是给杜邦先锋开的——不久后扶正著名的转基因的先玉335,让它从非法变成合法,让杜邦先锋逃脱欺骗中国偷运私运转基因玉米的滔天罪责。
这是一条死路,谁也跳不过去,门开得再大也没有用。
中国正学着美国的榜样,把30%的玉米拿去烧酒精开汽车,把中国的玉米搞成了供给不足。只要停止这个愚蠢的做法,几十年内都没有玉米供不应求的问题。所以,搞转基因玉米和搞转基因水稻一样没有任何道理。范云六的转基因玉米不行,那只有杜邦先锋的了,不是吗!?
中国在转基因农业的错误的技术路线上已经走得很远、走到了悬崖边上。农业部是执行机构,它不是唯一要负责任的机构,“大力力主”要负更多的责任。转基因技术路线的谬误根子极深,政治意义极大,但是不管怎样,中国脱离转基因农业技术路线的时机,现在看来,是渐行渐近了。
但是,还要记住,我们有成千上万的基因工程博士,在翘首盼望转基因农业技术大行其道。利益集团在等待滚滚的真金白银。美国也绝不会轻易地让中国脱离转基因技术路线。
战斗正未有穷期。
附文:转基因主粮商业化:5年内不推行 玉米例外
顾秀林按:转基因主粮这个万分敏感的问题,自从9月20日以来,短短4天内,闪电般出现了重大而微妙的变局:利益集团不得不退让了一寸!转基因主粮,5年内不能搞商业化生产——5年后是2016年,那么2009年批准安全证书的所有主粮品种,就都过期了——张启发的那两种转基因专利水稻,早在2000年就“搞成”了,在2009年批准安全证书时,即已经是“准过期”。
南京大学张辰宇团队的“微小核糖核酸”研究结果,静静地轰动了中国,彻底颠覆了转基因技术滥用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全部理论基础。彻底错了就彻底改吧,扭扭捏捏的退半步、留一只脚在泥坑里,能保住脸面吗?
为什么玉米还要继续搞转基因?因为主要是喂猪喂牛的,就可以滥干吗?提这主张的人,是谁?是科学家还是骗子?猪和牛在转基因生物战争中首当其冲,承受了最严重的打击,猪肉价格飞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用转基因饲料后,仔猪死得太多,导致了猪肉供应紧张的结果。如果继续推广转基因玉米,把非法偷偷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品种例如先玉335“扶正”——合法化,继续放纵罪恶的杜邦先锋公司,等于允许中国国土上转基因战争向纵深继续打击——我推测,此次农业部给玉米网开一面,实质上是为杜邦先锋网开一面。农业部走在刀刃上,不敢开罪任何一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悲惨。
国务院,农业部,转基因技术路线是彻底错了,应该彻底改。我拭目以待。
转基因主粮商业化:5年内不推行 玉米例外
2011年09月23日 22:31 经济观察报微博
降蕴彰
中国发展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的步伐已经生变。
一位接近农业部的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未来5至10年内国家将不会推行以水稻、小麦为主的转基因主粮商业化。这一政策取向,在今年年内将出台的《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下称《规划》)中已经有所体现,该《规划》并不包含转基因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的内容。
2009年10月,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并表示未来3至5年内,转基因水稻将有望率先在国内上市,但这一进程目前已被放缓。
据前述知情人士所说,国家之所以延缓主粮商业化推进步伐,一方面是来自各方面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质疑声音很大,另一方面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国内目前在转基因主粮的研究、推广、监管乃至后期企业运作等方面,还都不成熟。
不过,该人士透露,由于玉米需求剧增导致国家储备压力加大,玉米育种科技将进入一个历史转折关头,同样在未来5至10年期间,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将有可能适时推进。
政策已生变
国务院于4月18日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仅有两处提及“转基因”,相关表述都很简洁,一处是指出要“推进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另一处是,强调要进一步规范“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和品种跨区引种行为”。
农业部种植司副司长马淑萍公开表示,按照《意见》对中国种业发展提出的原则性、方向性的要求,农业部将制定和完善多个相关未来种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制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下称《规划》)。她还进一步表示,《规划》是对《意见》的具体化和细化。在规划中,农业部将要分作物、分品种、分地区提出今后十年种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阶段性目标。
本报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农业部就组织专家编写《规划》,到目前为止在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并修改之后,《规划》已经基本定稿,预计将于今年年内推出。前述接近农业部高层的知情人士对本报透露,《规划》中分作物、分品种、分地区提出了今后十年中国种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阶段性目标,但不包含转基因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的内容。
该知情人士表示,国内一些专家对2009年获得农业部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品种有颇多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不少专家们认为,在育种科技创新方面,这两种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品种都有所不足,在此基础上,国内企业很难在5年内推出可商用的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品种。
据本报了解,在5月份国务院召开的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座谈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种业专家佟屏亚就明确指出,由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培育的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实际上是由已经退役的水稻品种“汕优63”转化而来,具体的转化方法是“给‘汕优63’转进去一个抗虫基因”,将其命名为新转基因水稻品种。
据前述知情人士介绍,“汕优63”水稻品种原本是福建省农科院种业专家谢华安带领科研团队于1981年育成的,并于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几年已经彻底退出种子市场。
根据公开的报道,“Bt汕优63”可提高8%的产量。但据知情人士称,目前国内专家培育的转基因种子都没有“增产基因”,由于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可以抗虫害,“增产”事实上是将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种子节省的农药费用核算为增产的数量。
他还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范云六培育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与其他玉米品种相比突出功能主要是令生猪消化更多的磷,从而减少来自动物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并没有抗虫抗病和提高产量的功能。范云六身边的科研人员对此的解释是,“能帮助猪鸡鸭等单胃动物消化饲料中丰富的磷”。
该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决策层认为国内在转基因主粮的研究、推广、监管乃至后期企业运作等方面,还都不成熟,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的步伐应该有所放缓。正是基于这样的谨慎考虑,在上述《意见》和《规划》中,才鲜有涉及“转基因”的内容。
玉米或突进
按照前述知情人士的说法,未来5至10年之内,国家将不会推行以水稻、小麦为主的转基因主粮商业化,但同期内,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却有可能成为现实。
农业部门预测,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阶段之内,中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产量都仍将稳步提高,但情况不同的是,在需求上,水稻和小麦是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而由于国人对肉蛋奶的需求日趋增长,玉米需求日趋强劲。农业管理领域的官员担忧,未来几年中国玉米将步进口大豆的后尘。
来自中国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去年国内大豆需求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78%,而从去年开始我国已由玉米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对外需求激增。玉米在某些国家被作为主要口粮之一,因此国际上对中国大幅提高玉米进口量的举动极为关注。
根据农业部9月20日公布的《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自给率要达到100%。绝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水稻和小麦都能达到,但玉米则是难上加难。
中华粮网高级分析师焦善伟表示,未来要实现国内玉米的自给自足,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大幅度提高玉米种植面积,再有就是尽快提高玉米单产,而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靠大幅度提高玉米种植面积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短期内,想谋求培育并推广提高玉米单产品种的可能性也很小。
据本报了解,目前国内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品种是“郑单958”、“先玉335”,其余玉米品种所占的种植面积都很小。“郑单958”是国内育种专家堵纯信在上世纪90年代选育的高产、稳产、多抗玉米品种,“先玉335”是2004年美国先锋种业公司在中国推出的品种。多位种业专家预测,在经历了多年的鼎盛期之后,“郑单958”很可能由于遭遇新的病虫害而较早退出市场,届时国内玉米产量就只能靠“先玉335”来撑局,国内自育优势玉米品种的单一性,给未来中国粮食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前述接近农业部的知情人士表示,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可能较快推进还有一个较为现实的原因是,与水稻、小麦作为国人主要口粮不同,国内玉米绝大部分是作为动物饲料或者食品初级原料,人们直接食用的很少,官方在推进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时遭遇的阻碍会较小。
该人士告诉本报,有关方面将会进一步加大转基因玉米技术研发,及早推出更为优良的转基因玉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