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开业,是宝安区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性质为区属公立医院。按它自己的宣传,这是中国首家“纯中医”医院。
根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定义,“纯中医”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运用传统中医诊疗手段,使用中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等手段开展诊疗的行为。
中医院在中国并不稀奇,几乎每个县市都有。现在这个“纯中医”治疗医院是怎么来的?能纯到什么地步?
1.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构思、论证,到立项再到开业,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只用了短短一年。即便是在特区深圳,这也是一个惊人的效率,不得不让人好奇背后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中医药立法和各种相关规划频繁出台,最典型的中央级规划是《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的口号是“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2016年底,国家中医药局批准深圳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类似的试验区全国目前共有15个,分布在江西省、甘肃省、北京市东城区、上海浦东新区、山东青岛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深圳是广东唯一的名额。
既然是试验区,就要拿出点政绩给中央看。各地都有各地的套路:
江西提出:到2020年建成全国最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现代制药基地和交易物流中心;全省以道地中药材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
甘肃提出:重点建设11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中医药产业园区、7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药材大品种、大品牌、大企业,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
青岛提出:推进中药材(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开展了3000亩黄芩、29000亩崂山茶、18000亩海青茶的大规模规范化种植,着手制定海马行业标准;“中医药+畜牧”指导农牧科技企业利用中药替代抗生素饲养“生态猪”等等。
与大多数试验区不同,深圳是一个没有农村建制、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大都市。虽然还剩下6.2万亩(和北京东城区差不多大)耕地,但主要功能是种蔬菜满足市民消费、做农业实验。想学内地搞大规模中药材种植是不现实的。
在地方政府间竞争压力下,深圳提出的试验主题是“中医药协调创新”推动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发展。建设中医药“标准体系”的工作目标,通过标准,规范中医药服务。落实到实践上,就是这个 “纯中医”概念。深圳市惊喜地发现:“目前国家无相关标准,外省市也无可借鉴经验,因此,我市有必要制定《纯中医治疗医院》标准”。
于是就有了深圳市卫健委的定义:
纯中医治疗医院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中医药技术,结合现代科学检查检验技术开展诊疗活动,除院内紧急救治和麻醉外,纯中医治疗率达到95%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
2.谁是“首家”?
从历史上看,“纯中医”医院值得自夸吗?翻阅新中国的医疗卫生史,未必。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县区至少会有一座人民医院和一座中医院。这是历史政策的结果。解放初期,旧中国各种省立/市立医院、学校附属医院接收过来,成立了人民医院。但是民间个体行医的中医大夫也没有一刀切废掉,新中国卫生局对个体开业中医进行了登记、甄考、发证、换领临时执照等工作。
1951年5月卫生部公布《中医师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1952年又公布了《中医师考试暂行办法》。但是这两个条例都有点儿严苛,考试内容以现代医学为主,华北地区68个县90%以上的中医“不合格”。天津中医师也仅有1/10通过考核,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争议。
面对现代医疗卫生条件不足的现实,中央决定还是得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哪怕是安慰剂作用。于是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各大医院,开始吸收考试不及格的传统中医参加工作,并设置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公费医疗也允许报销中医看病吃药费用。
马前卒工作室查阅各地县志和中医院史,发现五六十年代成立的中医院基本是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化的成果。有的是个体中医组成联合诊所,有的是人民医院中的中医科和联合诊所合并而成。
比如河南省方城县中医院的前身——方城县联合诊所,就是传统中医的联合体。
湖北省钟祥县中医院,就是由中医联合诊所和县人民医院的中医科合并而成。
据1958年统计,当时全国已建立了300多家中医医院。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纯中医医院”。至于谁是第一家“纯中医”医院,可能已经无据可查了。
但近年,标榜自己是“全国首家纯中医”医院却成了风气。
2012年8月,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中医医院”在“中方红十字国际医院”揭牌,两个医院一套人马,院长都是号称中国《黄帝内经》翻译第一人的朱明。
在医院官网上,朱明自称“目前国内治疗世界各种慢性疑难病病人人数最多的中医医师”。他的目标是要做国内第一家纯中医医院,标准只有一个——不用西药。
当时媒体报道,朱明的医院缓解了一位美国David先生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渐冻人症)和哮喘;也门Rahma女士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已经7年不能走路,在医院治疗15天之后,她居然神奇地拄着拐杖下地行走了。
朱明声称,全国有约2800家中医医院,但在自己之前,没有一家纯中医医院。他指责现在的中医院往往采用西医的方法,靠手术、化验、吊水来获得利润。
作为中方县的第一个国际项目,“纯中医医院”得到了省红十字会和中方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该院鼓吹的新模式为:“中医康复+宾馆+园林+住家”。仔细研究一下它的经营模式,我更愿意称之为疗养院。
3.有多“纯”?
到底首家“纯中医”医院的殊荣属于谁,马前卒工作室不想趟这场浑水,但是“纯”的标准还是可以探讨一番。
原卫生部规定,综合中医医院的门诊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5%,病房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70%。换句话说,允许门诊有不高于15%、病房有不高于30%的西医药使用率。而且这里的中医药治疗率并不是说用了西药就不算,而是是指针对主病、主证以中医进行治疗的病人数占全部收治病人数的百分比。
深圳市卫健委在制定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标准(试行)的起草说明中写道:为体现纯中医治疗医院的完全中医药治疗理念,标准规定纯中医治疗医院中医治疗率达到90%(含非药物疗法,不含急危重症抢救治疗)。
在最终公布的标准中,这一比例又上调了5%,“除院内紧急救治和麻醉外,纯中医治疗率达到95%以上”。
之所以敢提高指标,是因为有省里的样板。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宣称要学习广东省中医院——该医院在治疗2018年的急危重症病人时,中医参与率达100%,纯中医治疗率为86.5%。这一业界的“明星案例”应该给了宝安区信心。
省级中医院的操作,依据则可以追溯到中央一级的政策放宽,不断降低中医药诊疗的开业标准:
2017年底,原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同时原卫生部印发的《中医诊所基本标准》以及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的《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废止。
按照新规定,提供中西医服务的诊所仍然采用许可制;但开设“纯”中医诊所只需要备案能开业。新标准对诊室规模也不再作硬性规定,只要求设置候诊区、就诊区,面积满足功能需要即。新标准甚至不再要求诊所中药饮片品种不少于400种,还放宽了中医诊所执业医师的从业年限等资格条件。
这显然是民间各种隐藏的“老中医”开业赚钱的良机。从社会整体来看,中医诊疗比率必然会大幅上升,广东省和深圳市的硬性规定也算是领会了中央政策精神。
4.“不纯”是自发趋势
“纯”中医为什么还要留下5%的西医使用率呢?这一点回顾历史就能知道原因。
从实际发展历程来看上看,50-60年代大量存在的“纯中医”医院,到了七八十年代已经不得不西医化,使用了大量西医设备。而七十年代后成立的中医院,市面上的多数中医院就是中西医医院,七八十年代后成立的中医院,现代医疗设备就已经是标配。
1978年成立的河南省博爱县中医院,主要医疗器械统计表
所以,深圳这家医院虽然自称全国首家“纯中医”医院,但翻一下《深圳市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标准(试行)》,就知道它必须配备了大量现代设备。不要说副省级城市的区属医院,就是最低级一级纯中医治疗医院,也要求有B超室、心电图室、X光室,配备离心机、血液分析仪、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糖仪、检验用恒温箱,以及心电图机、超声检查设备、X光机或DR等医学影像检查设备。
显然传统中医“三个指头一杆笔”的看病手段并不适合“纯中医医院”。
另外,为了保证“95%”的中医率,很多诊疗被开除到100%之外。比如急救和麻醉就明确要求使用西医,而且不影响中医诊疗率。从科室设置来看,中医没有优势的方面干脆不开:
该医院围绕中医治疗优势病种,设有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肛肠科等门诊科室,以及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流派医师工作室等特色科室。住院部则设有中医内科、妇科、针灸推拿康复科、骨伤科、肿瘤科等优势科室。
但这里还是有问题。深圳市卫健委要求纯中医治疗医院不开展西医类手术,只做中医手术:
“中医自古以来有许多传统手术疗法,如人们熟知的华佗发明‘麻沸散’、华佗‘开颅’、关羽‘刮骨疗毒’等典故,中医传统手术有悠久的历史和‘创伤小、痛苦少’的独特优势,长期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因此,为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医传统优势病种手术,《标准》规定纯中医治疗医院可以开展中医传统手术。”
纯中医手术?虽然从上面的描述看,麻醉是不用麻沸散的,但我还是深深地表示疑虑。毕竟我听说的案例,最好也不过是全程在X光下接骨,宣称是古代中医手法。
结语:
仔细研究官方消息和新条例,马前卒工作室终于搞清楚了“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的内涵——借助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进行分诊或者诊断,找出中医可能解决,或者短期内无法验证效果的疾病,然后尽可能提高中医诊疗率。此举虽然有刷数据的嫌疑,但客观上说也算是很有自知之明,尽量缩小了滥用中医诊疗的可能性。
不过,区属中医院是消耗国家财政的公益性机构,不是纯粹的市场化企业。消耗财政资源,划拨廉价土地,建起来的公立医院,却为了“纯中医”的名头而压缩诊疗范围,这本质上依然是减少全社会的医疗资源,是广义上的破坏行为。只有深圳这种发达城市才能为中医的面子付出这种代价。
从过去几十年上千家中医院的发展史来看,中西医结合,用科学手段检验中医经验的可靠性是发展大趋势。标榜“纯”中医,以减少诊疗项目的方式刷数据,本质上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非常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转型。本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筹建的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第一次承认要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考核中医,逐个验药,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可惜又遇到“纯中医”的回潮。希望其他城市不会羡慕深圳这个“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