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一次全球性的危机和大考。在这场大考中,中国已经基本交卷。中国经验中:中西医协同作战,中医药的广泛深度介入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最有效的“特效药”。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总结阶段,323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医药压轴出场,喊话全球,是对中医药抗击疫情的工作总结、世界宣言。余艳红书记、张伯礼院士、黄璐琦院士、刘清泉教授等人对中医药在抗疫之战的各个阶段的作用做了有力的总结。而作为西医专家出场发言的邱海波教授对中医药的肯定则指示了中西医协同作战带来最终胜利的未来方向。
中医人在这次大考中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用疗效征服了西医同道和患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近代开始,中医饱受诘难争议,也使得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从拥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沦落到被广大群众将信将疑的地步,不得不说可悲可叹。
但这次的大考,中医人给了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也是一场悲壮的教育,我们希望这场悲壮的教育下,能扫清那些将信将疑之人的疑虑,转为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
来看几则小故事。
2008年汶川地震,在成都,我们结识了一位民间老中医,她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背着医药箱独自前往灾区救治患者,这位老中医用的方法主要是针刺、艾灸、刮痧等中医外治方法。就像“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她用这些方法帮了很多灾区的人,那些人们都很感激她。
也是在此机缘下,我们觉得这些方法简便效廉,适合推广、教授给更多普通老百姓用来防病,于是把老中医请出来,开始做中医推广、培养家庭保健医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影响了一部分人,但也发现,我们影响到的人实际上还是九牛一毛,在大环境下,信中医、用中医的人还是太少。
有一个参加过学习的同学杏(化名)讲了个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应该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人。
杏的一个女同学,结婚生孩子以后,孩子长湿疹,用的是带激素的药;孩子上小学了,还会尿床;还有便秘、超胖、易感、秋冬咳嗽就会喘,长这么大基本没消停过,但是孩子的妈妈觉得孩子是班里最高最胖的,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些湿疹、尿床、便秘、超胖、易感、咳嗽喘都是小问题。
因为关系好,这个孩子是杏看着长大的,杏自己通过中医调理怀孕生子,后又为了给孩子调理身体学习了中医育儿,在实践当中切实地体会到了中医的疗效后,多次劝导她的同学带孩子看中医,用中医方法给孩子调理身体,但是她的同学从未认真过,还是从不曾带孩子看中医。她的同学的弟妹是西医的博士后,弟弟是研究生物制药的博士后。或许是观念太过根深蒂固,以她俩那么好的关系、以她亲身实践的切实感受都不能撼动半分,可见有的人的观念转变实在是难。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病从口入”。不过我觉得很多人其实把这句老话给丢在脑后了。现代社会,物质大丰富,却实实在在是“吃”出了很多病来。中医其实很讲究吃的,但是这种讲究更多的是克制,是度。
对于老人和小孩,中医多会让吃得清淡一些,不要经常性的大鱼大肉,少吃寒凉生冷食物。但是现在的营养学,却会宣扬多吃水果、牛奶、各种高蛋白的食物。我们在现实中,碰到“吃”出疾病的情况很多,尤其是孩子。但是要调整饮食结构,退一步说,让生病中的孩子少吃肉、少吃些水果牛奶,就这种改变往往都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2017年,西安某小学,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下午去上学时,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包辣条,又买了一根雪糕,边走边吃,吃完坐在教室里后,腹痛如绞,脸色煞白趴在桌上。学校的监控视频拍到了这一幕,但是当时还未上课,教室里没几个人。等老师发现不对,赶来抱着孩子往医院冲时,为时已晚,这个孩子最终未能抢救回来。
我没有看后续的报道,但是我知道,这个孩子是因为“吃”而没了的。辣条、雪糕、添加剂,一不小心就要了一条命。
我可以做的,是告诫我的孩子,告诫我的亲人朋友,告诫我所可以略微影响到的信中医的有缘人,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爱护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健康。
我默默尊敬的很多中医老师,如罗大伦老师,如董洪涛老师,如刘力红老师等等,他们也一直在努力普及宣传中医,在呼吁人人都可以学一点中医。通过学习中医,实现全民皆医,是可行的,也是大大有利于人民健康的。毛主席时代的赤脚医生的伟大创举,不就培养了近乎500万的农村医护工作者吗?人人学一点中医,发挥“上医治未病”的中医智慧,充分执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护,于己于人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实,观念转变之艰难,根源在于几十年来顶层设计对中医的边缘化,从舆论、政策、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弱化中医,进而影响到普通老百姓对中医的看法。藉由此次全球范围的现实教育,我们有理由期望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信中医、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同时,也相信群众的力量会促进中医更好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