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个“医学科普”视频冲上了热搜第一,视频来自第一帮帮团:最近福建漳州朱女士因扁桃体发炎,一连几天一咽口水钻心地疼,最后医生建议吃冰棒缓解。漳州一医院耳鼻喉颌面外科主治医师介绍,对于冰敷或者吃冰棒缓解咽部的疼痛,在他们科手术当中是比较常用的。比如扁桃体切除术后或者颈部的手术之后,会让病人做一个颈部的冰敷,或者含漱一些冰水,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医生也提醒,吃冰棒可以缓解咽痛,但是不可过量,要在肠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使用,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咽痛,可以采取含服后吐出的方式。医生也说了,有些肠胃比较敏感的病人反复喝冰水,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一些反应,所以不常规推荐。
这条热搜下面,不少年轻人“开怀备至”,为自己吃冰棒找到了正当理由,还有些网友调侃称应该让妈妈看到这条微博,有媒体甚至用上了“吃货的福利”如此字眼,还有网友说:“拔完智齿也可以买冰糕吃”,看得笔者是一身冷汗。
面对这个热搜,有中医思维的人还是应该来“泼泼冷水”,让大家冷静一下,回归到正确的处理方式之中。
吃冰棒来缓解咽痛,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中医大夫们应该都是不认同这种做法的。有位中医老师便评价到:这个医生的想法非常简单!扁桃体发炎,这是有火,冰棒是凉的,用冰凉来清火,这样的做法非常的不靠谱。
显然,吃冰棒治扁桃体发炎,只是治标而已,根本的病因没有找到,冰棒吃下去,只是暂时性地缓解了疼痛,但寒凉入里,还会损伤脾胃阳气,视频中那位医生也说到了有些患者会引起胃肠道的一些反应,这个反应可能是腹痛、拉肚子、呕吐、食欲下降等。也就是说,吃冰棒,这是损伤正气的行为,本身感冒就是正气不足邪气来犯的表现,我们应该忌口,不给身体增加额外的负担来助力恢复才对。
再者,对于咽喉肿痛,中医是要辨证论治的。董洪涛老师在他的博文中列举了咽喉肿痛的几种类型以及治疗方法。如,扁桃体红肿热痛的,银翘散的效果就很好,银翘散有现成的中成药,服用也很方便。少商、商阳放血,对于这种类型的咽喉肿痛效果也多是立竿见影的。这种情况笔者在生活中也遇到过,这些方法都是实践过的。
还有一种情况也常常出现,即少阴咽痛。这种情况是体内有寒所致,上面一团火,下面一块冰,其实现在很多的人贪凉,喜欢吃生冷寒凉食物,喜欢吹空调,上热下寒体质比较常见,这样的人感冒咽喉疼痛,就可能是这种情况。笔者记得有中医大夫总结过少阴咽痛的特征:如,平常感冒时咽痛最早出现,或者说一旦咽痛就知道要感冒了;常规吃抗生素、板蓝根、双黄连、蒲地蓝这一类药对缓解咽痛效果不明显;晚上疼得会更明显一些;咽喉充血往往不是很厉害。很明显,少阴咽痛若吃冰棒,会让病痛雪上加霜。
《伤寒论·少阴篇》论及:“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董洪涛老师的博文中也建议少阴咽痛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5月下旬的时候,宁波、深圳等城市出现了很多疱疹性咽峡炎病例,当时一位微博拥有100多万粉丝的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白衣奶爸在其博文中建议到: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口腔疱疹而进食不佳的孩子,与其来医院输液,不如自己把食物放冷一些给孩子吃,我说得再直接一点儿,直接吃酸奶凉白开或冷的补盐液或者自己随便冻点啥东西给孩子吃不香吗?酸奶比输液好吧?
他的建议“冻点啥东西”给孩子吃,和“吃冰棒缓解咽痛”是一个意思,因为嘴里长疱疹吃东西会疼,冰冻的东西能暂时性缓解疼痛。但同理,这冰冻的东西下肚,会给身体“种”寒气的,有的孩子在疱疹性咽峡炎期还会伴有咳嗽,这冰冻的东西吃了,后面的问题来了,治标不治本,得不偿失。(参考阅读:最近这个病爆发,医生一天接诊几十个,请做好中医预防!)
关键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或者是不会联想到这前后的关联关系。比如在那位儿科医生的博文下就有很多宝妈留言,如:“正在隔离的,每天冰酸奶冰淇淋伺候着”、还有七个月的婴儿先诊断咽峡炎再手足口,医生让回家“吃酸奶、吃冰母乳、吃美林…”哎,可怜的孩子……
关于吃冰棒冰淇淋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个新闻需要再提一提:一46岁女性在5月30日晚上吃完饭洗完澡后觉得很热,就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冰淇淋来解暑,但吃了一口以后,便感觉“自己的头像是要炸开一样”,很快变得脸青唇白无法说话,昏厥了。送医后经抢救命是救回来了,但是她出现了脑干出血的状况,难以动手术,可能会变成植物人……(参考阅读:一女子因吃冰淇淋突发脑出血恐成植物人!炎热夏季莫贪凉!)
在“吃冰棒缓解咽痛”的热搜评论中,也还是有人是清醒的,也有一些网友现身说法,如“小时候试过这个办法,吃完更严重了,就刚吃完还舒服点”(这应该才是这种缓解方式最易出现的真实结果)、“吃冰相当于止痛药,只能缓解疼痛,没有治疗效果”、“什么乱七八糟的?大部分咽痛都是乱吃东西引起的,再吃凉的疼痛缓解一下然后问题更重了”、“饮鸩止渴!”、“不建议,吃冰的,开头可以,后面病情会进一步加重”……
所以,最后还是建议每个人都学点中医知识,至少可以建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保护自己及家人不受错误医疗的伤害,这就非常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