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吉林长春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其中一名病例系入境44天后核酸阳性。
据媒体报道,该病例于8月20日由菲律宾自厦门入境,就地隔离14天;9月4日乘坐CZ8444次航班自厦门到长春,在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7天;随后继续居家隔离观察9天,9月19日解除居家隔离后多次外出;9月23日进行了预防接种;至10月3日例行健康监测的核酸检测,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9月25日,南宁新增一名境外输入病例,从入境至确诊经历了32天,期间多次核酸检测呈阴性;9月21日,黑龙江境外输入病例从入境到确诊经历了50天,入境隔离期多次核酸检测呈阴性;莆田疑似零号病例入境被确诊经历了38天,期间经历了9次核酸检测和1次血清检测;9月10日,广州一输入病例,第9次检测结果才呈阳性;8月27日,云南瑞丽有一例,确诊前1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月20日,湖北荆门有一例,第10次核酸检测检才是阳性……
今年6月,钟南山在回应“入境人员是否应延长隔离时间”的问题时表示,“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潜伏期并不长,有极少数的潜伏期长,再增加隔离观察的话,那是弊大于利。”
然而,这三个多月境外输入病例造成的局部突防案例充分说明,“超长潜伏期”已经绝不再是“极少数”。
针对这一客观实际情况,有媒体报道,上月底开始我国已有多省市实施入境隔离+健康监测升级。有网友称,目前在湖北,入境隔离时间已经是42天;一位江苏盐城网友在小红书上爆料称,从新加坡回国后集中隔离加上居家健康监测的时间长达90天
毕竟,一旦发生突防,不仅仅是一大笔全员核酸检测和感染病例治疗费用的支出,还意味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学生无法上课、工厂无法开工、很多商铺无法营业,底层百姓的生存更加艰难。
为了保卫来自不易的“动态清零”成果,升级“入境隔离+健康监测”的升级是极其必要的。但考虑到经济发展目标、专家的阻挠以及国际舆论的压力,将入境集中隔离时间“无限”延长似乎并不大可能实现;而“超长潜伏期”没有最长、只有更长,究竟将集中隔离时间延长多久,这个目前也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即使将隔离期都延长至28天,在28天(14+14)的隔离期之后,各地只是延长了健康监测的时间,依然很难阻止病毒突防。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数次呼吁,对入境人员统一进行中医调理。
大量的事实充分说明,对于现在这个西医认为“狡猾”的病毒,中医不仅能治、而且能防。不论是“超长潜伏期”,还是核酸检测的“假阴性”,又或者是“复阳”,中医都完全可以应付。
对入境人员统一进行中医调理,潜在感染者可以得到及早治疗、未被感染者也能够“扶正祛邪”改善健康状况。中医治疗保健手段本身的廉价性也根本不会增加多少隔离成本。
笔者的呼吁,也是很多中医人和中医爱好者共同的呼吁。明明是“有益无害”的建议,有关部门为什么就不能考虑一下呢?
事实上,目前已经接近全面胜利的福建抗疫已经在采用中医保健手段进行预防感染和防“复阳”。
据媒体报道,莆田战疫刚一开始,定点医院的病人从3岁到80多岁,每个病人都用上了中医药,中医药使用率达到100%。结合中医个性化、精准治疗、精准辨证,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即“一人一方”“一人一策”。
对于儿童用药,中医师针对儿童与成人体质不同进行用药,用汤剂或颗粒剂,且适当矫味,轻灵为主,尽量不开苦药;结合儿童症状少,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生理特点,中医人更多使用了外治法,如中药贴敷、操练八段锦等,这样也避免了使用西药激素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的损伤。
为了防止患者“复阳”,患者转阴后,仍然继续用中医药方法提高机体正气;莆田市中医院还为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和被隔离群众提供了大量的中药预防汤剂,有效地避免了医护人员的感染。
相比疫苗的“防重症、不防感染”,中医手段是可以做到全预防的。
最近两天,媒体又在热炒“特效药”和“什么时候全面开放”的问题了:
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想要反问一下:
“特效药”也只是治疗作用,难道“特效药”之前,中国抗疫就没有“曙光”?这样的说法完全是对中医的无视和抹黑!另外,能明明白白地说一下所谓的抗体“特效药”一个疗程需要多少钱吗?这个问题笔者以前质问过:别把医保基金整崩了!
至于讨论“85%”就可以“完全开放”,那福建成人接种率在本轮突防前就已经达标了,被突防的可不止学校的儿童,重症患者也并非在儿童感染者中出现的。从“70%”到“80%”,从“80%”再到“85%以上”,“群体免疫”靠得住吗?真能“完全开放”吗?
种种现象,说白了还是在排斥中医药,只是把中医药当作一个“救火队员”的角色。
中医药,明明就是一块珠玉,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它?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