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的“两板斧”论断发表还不到整整五天,西安成了又一个宣布“封城”的城市。
为了办好今年秋季的全运会,西安的疫苗接种完成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是领先的。截至9月2日,12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达99.38%,第二剂次覆盖率达94.14%,近百万人已接种加强针。
那时12-18岁人群的接种还正在进行之中。11月1日,西安启动3-11岁儿童接种,仅仅用了不到40天,截至12月9日就完成了105万儿童的第一剂次覆盖。
按照钟南山院士提供的“83%”的标准,西安早已实现了理论上的“群体免疫”,理论上应该已经构建起了“免疫屏障”。然而,西安的这轮疫情依旧严重到“封城”的地步,且已扩散至全国五省六地。
此轮疫情的源头指向了12月4日入境西安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航班PK854,基因测序全部为德尔塔变种。侥幸的是,还不是传染性更强、致病性更强、对现有疫苗逃逸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
自今年五月广州疫情以来,南京-扬州、郑州、莆田、哈尔滨、内蒙的额济纳旗和满洲里、兰州-天水、杭州-绍兴等地先后出现较大规模的疫情爆发,“群体免疫”理论一次又一次被证明靠不住!
而西安这轮出现的严重爆发,无疑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绝不能迷信所谓的“群体免疫”理论。
西安封城之后,笔者看到不少市民出来诉苦:
为了快速扑灭疫情,这样的“阵痛”和“牺牲”是在所难免的。笔者只是希望,西安地方能够采取切实的措施,帮助底层民众渡过难关,更希望全国各地少一些疫情的局部爆发、少一些“阵痛”。
西安的疫情防控战刚刚打响,扑灭疫情当然是第一要务。俗话说,“痛定思痛”,对问题的检讨和反思本来应该等问题解决之后进行。但按照某些人以往“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尿性,笔者觉得“痛中思痛”效果也许会更好。
-1-
西安本轮疫情呈现三大传播链条:12月9日瑾程酒店出现的本土病例;12月12日子牛门诊出现1例确诊病例;12月15日长安大学出现确诊病例,该传播链不断延长。吊诡的是瑾程酒店链条除13日发现的密接张某外目前再未发现新病例;子牛门诊病例密接者亦未发现新病例;而本轮疫情最初12个本土病例的基因测序又全部指向了PK854航班。瑾程酒店正是该航班乘客的集中隔离酒店,首例本土病例为隔离酒店工作人员,酒店实行的是闭环管理,理论上是没有对外接触的机会的。
而此轮西安疫情首先是外溢到了广东东莞,13日东莞市大朗镇被发现的首个病例仅仅是因为12月4日从西安咸阳机场乘坐航班前往深圳,与西安病例有时空重合;而咸阳首例病例12月4日后未前往过西安。
以上几条线索很清晰地表明,西安此轮疫情爆发与外溢,根源就在于咸阳国际机场对入境航班的隔离防控措施上存在着重大漏洞。
再来说说西安日常的防控措施。笔者曾于12月7日乘高铁到西安,出站的时候被要求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或者现场核酸采样,然而这一要求只针对所有省外旅客,对省内旅客并无要求(在出站的时候进行了分流)。这一要求在笔者看来过于形式主义了,一方面增加了防疫负担,另一方面并未真正起到有效阻绝的目的。事实上,笔者所在的城市已经至少两个月没有出现过病例;据笔者的朋友讲,在高速入口对外地号牌的车辆也会要求核酸检测,而对省外归来的本地号牌反而没有阻拦(12月9日以前的情况)
笔者在西安的几天时间里,依然按照日常习惯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注意个人防护,但大街以及超市等公共场合不佩戴口罩的市民却很多。12月10日,笔者坐高铁离开西安时,又通过网上的公告看到外地旅客进入西安北站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报告,而对本地旅客却没有这项要求。(写作本文时,笔者还在家中自觉地接受居家隔离。)
中国新闻周刊昨天有一篇关于西安应对疫情状况的报道,但很快又全网撤稿了:
昨晚到今天,笔者从论坛和自媒体上,又陆续看到了一些关于市民“聚众核酸”、“超市抢菜”的吐槽。笔者没在现场,这些信息不好评论,只能说这些现象如果真的存在,实在不应该。
日常防控重要的是精准有力、松弛有度,绝不能“该紧的地方不紧”,不必“紧”的地方却存在过分形式主义的“紧”。那样只会增加防疫人员和群众的日常负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样反而会滋长了松懈心态。
在中国已经实现动态清零的情况下,最该“紧”也该更“紧”的地方,恰恰是“外防输入”。PK854航班究竟是如何出现疫情外泄的,这是最该检讨的地方。
春节临近,多地号召“就地过年”,很多劳务输出大省对于返乡人员提出了一定的限制要求,卫健委也及时地出来要求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
笔者非常赞同一些网友的评论,与其到春节搞得这样紧张,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对入境人员统一要求隔离五十天,让全国人民可以安安心心地过一个可以阖家团圆的春节。
-2-
这次西安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中医药又默默地出征了:陕西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紧急支援长安大学。而早在18日晚开始,陕中医大附属医院就成立了医疗救助工作专班,组建以各科室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医疗专家组,开启远程会诊,连夜给长安大学封闭师生进行线上医疗救治工作。
朋友圈看到的信息显示,大锅药中药预防汤剂也已经上场:
西安确诊病例已经达到了234例,有人评论说情况可能比南京还要严重。不知道此次代表“中医国家队”出征西安会不会又是已经十次“出征”的德叔?不过,只要有中医药这个定海神针在,全国人民对于扑灭西安疫情都是有足够信心的。
南京疫情时,同样是用中药预防汤剂阻断了病毒传播。南京启动了中药“漫灌”,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按照江苏省中医救治专家组开出的“中药预防方”,精心煎煮预防汤剂,送往集中隔离点等地,供一线医护人员和居民免费饮用。后来,郑州、成都等多地均出现了大锅药免费赠送居民的局面。
当然,这个功劳医药资本势力是绝不承认的,因为这没法做“双盲对照”,尽管他们的“群体免疫”理论也没法“双盲对照”。
目前正进入攻坚收尾的杭州-绍兴疫情,中医药无论是在“治”还是在“防”方面,均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2月16日的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提供了这些情况:
由国医大师领衔的中医药专家组,制订完善了《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试行第五版)》,并且专门制订了高风险人群预防的用方、普通人群茶饮方(大锅方)、儿童预防方;
统筹调配好辖区内中医力量,确保定点收治医院配备中医专家,推进中医药治疗同质化、规范化……同时对于患者坚持一人一策,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
对符合出院标准的恢复期病人使用中药和适宜康复技术,如艾灸、推拿等中医手段,加快患者康复,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从国外报道的越来越多出现的情况看,新冠后遗症问题很大,而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目前仅有中医药)
防治关口前移,为无症状感染者和有需求的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第一时间提供中医药服务……组建中医药巡诊队伍,对隔离点合理使用中药进行指导;对高风险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岗位人员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
目前,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已经累计发放中药预防汤剂近30万帖,为群众提供中医药预防服务。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经验总结,值得西安学习借鉴;更是对中医药防治疫情伟大功绩的生动展现,应该“趁热”大力宣传,以免被某些人以西医专家和医药代表云集的“中医科学大会”,或者所谓“两板斧”的经验总结,把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和治疗方面的功绩“一笔带过”甚至“一笔抹杀”。
笔者不是中医,也不是中医利益相关者,仅仅是想为中医说些公道话。
-3-
拉拉杂杂说了这些话,笔者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在已经做到“动态清零”的中国,打好疫情防控战最“经济”、最有效的“两板斧”是什么?那就是中医药+更有效的外防输入。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遥望黎明”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