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吉林省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组织中医专家、一线抗疫医生,结合吉林省本轮新冠肺炎患者疾病特点和易感人群体质特点,依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制定了《吉林省新冠病毒肺炎中医预防及治疗方案》。
一、居家防护建议
(一)加强防护
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
2、外出时正确佩戴N95口罩,正确进行消毒洗手。
(二)点穴预防
以健脾补肾为主,可点按双侧足三里穴,每次3分钟,每日2次,达到温热、酸胀感为宜。
(三)健身调理
坚持每日做八段锦以强身健体,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四)合理饮食
避免多食辛辣油腻及寒凉饮食,可适当吃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不吃未经检疫的肉类及生鲜食品,不吃野生动物。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五)调畅情志
保持精神上的安静,及时的调摄不良的情绪,使心情处于恬淡宁静、安静自如的状态。
(六)规范起居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注意防寒保暖,防寒伤肾。睡前可以用适中温度热水泡脚,使身体微微出汗。
(七)家庭监测
做好家庭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有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等“新冠十大症状”者,及时发热门诊就诊进行排查。
(八)防治结合中成药
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乏力伴发热,推荐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九)应防尽防方剂
1、解肌宣肺预防方,处方如下:
柴胡15g 葛根15g 荆芥10g 羌活10g 防风10g
白芷10g 生麻黄7g 生石膏40g(先煎) 杏仁10g 栀子7g
生黄芩15g 知母7g 生甘草10g 神曲10g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或颗粒,每天一付,一日2~3次口服,连服5天,温服。
2、麻桂祛疫预防方,处方如下:
炒苍术10g 党参15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黑附子10g
当归10g 桂枝15g 白芍15g 细辛5g 桃仁10g
陈皮10g 杏仁10g 生姜10g 大枣15g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分三次口服。上午7时、下午4时、晚睡前各温服100毫升,连服 3 天。
(十)愿防尽防方剂
1、成人预防:中药代茶饮
处方:苍术10g 炙甘草5g 厚朴5g 陈皮10g
干姜5g 大枣5g 连翘7g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或颗粒,日1付,上药以养生壶、煮茶器等容器,清水2000mL/付,冷水入药,煎煮20分钟,香气出,代茶饮。建议服用7~14天。
2、儿童预防:中药代茶饮(上方半量)
处方:苍术5g 炙甘草3g 厚朴3g 陈皮5g
干姜3g 大枣3g 连翘3g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或颗粒,日1付,上药以养生壶、煮茶器等容器,清水2000mL/付,冷水入药,煎煮20分钟,香气出,代茶饮。建议服用7~14天。
二、医疗救治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致本次传染病的直接因素是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仍为“疫毒”,病属“寒湿疫”。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状态”为发病基础。结合当下初入冬季,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病机特点为在寒湿基础上,多挟风寒入侵,早期以肌腠不利,郁热为主,或发热(体温升高),或有热象,比如口干、烦躁、咽痛、舌红、苔黄、脉数。犯肺期患者呈现出“寒、湿、瘀、虚、痹”等病证表现;少部分患者尤其是重症会出现“痈”变。
各地可根据病情、证候及气候等情况,参照本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当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一)基本原则:消除症状,截断病情,尽快转阴。
(二)重症及危重症的成因:
1、体内寒湿极盛,肺为饮邪所困,疫毒犯肺导致血中津液因拒邪外泄。肺气重困,不得主气,浊不出,清不入,浊气内盛害于清窍,可见神昏、害于五脏则五脏损。
2、疫毒挟痰饮,肌腠不解,郁热内生化火,火毒伤络,同时火邪耗气伤阴,或火邪挟疫毒痹肺,气阴两伤,治则当以益气养阴、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3、肺为邪困,大肠积滞(多见老年体弱,基础较差的患者)。疫毒损于肺,肃降不及,大肠传导失常,化物成滞,浊气不得下行,反上逆而达于上焦,心肺为之害。
4、心失于守护,君主势危,一则肺气不佐于心,心劳而衰,二则疫毒痹阻肺络,气机为之壅,迁延则化火成毒,伤阴耗液,心神失养而躁动不宁,心神失守。
5、阳气损耗(脾肾)疫毒挟湿滞于肺络,化火成毒。
(三)分期诊疗
1.卫表期(早期)
1.1疫毒外袭,寒湿内盛(轻型、普通型或无症状感染者)
症见:恶寒发热,或无发热,无汗,头疼身重,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喷嚏,胸闷,咳嗽,痰多色白,面色淡或青灰,手足欠温,或见恶心,呕吐,腹泻,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浮或浮紧。
治法:散寒除湿,宣肺解表
处方:疏风散寒除疫方
荆芥15g 防风15g 羌活15g 川芎10g 独活15g
柴胡15g 白前10g 桔梗10g 枳壳15g 炒苍术30g
茯苓30g 炙甘草5g
3~5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1.2邪郁肌腠,肺经郁火(轻型、普通型或无症状感染者)
症见:①高热身痛,恶寒轻微,喘促气急,或有汗或无汗,头痛面赤,心烦不眠,痰黄难咳,或无痰,鼻干口渴。舌尖红赤,苔薄白而干或黄燥,脉滑数或细数。②或无发热,仅有口干,咽干或咽痛,口苦,乏力或肢体痛楚,舌红少津,脉略沉弦,或浮洪。
治法:解肌清热,宣肺化痰
处方:解肌宣肺除疫方
柴胡20g 葛根15g 荆芥15g 羌活15g 防风15g
白芷10g 生麻黄10g 生石膏60g(先煎) 杏仁10g 栀子10g
生黄芩15g 知母10g 生甘草10g 连翘30g 玄参15g
3~5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2.伤肺期
2.1初期:疫毒寒湿痹肺(普通型)
症见:咳嗽,或为干咳,或痰稀多泡沫,动则气短,面色暗滞,手足逆冷。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或沉细。
治法:温肺化湿,除痹通络
处方:温肺化湿除疫方
生麻黄10g 白芍15g 桂枝15g 细辛3g 天花粉15g
炙甘草10g 五味子10g 干姜10g 桃仁10g 没药10g
豨莶草30g 威灵仙15g 蜂房5g 苍术30g 厚朴15g
5~7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有胸中燥热者,加生石膏30-50g;有大肠积滞者,加枳实15g、黄连15g、生大黄10g、茯苓20g、泽泻10g,以通为用,中病即止。
2.2中期:气阴两伤,热毒痹肺(普通型或重型)
症见:胸闷气短,乏力,咳嗽喘促气急,咳痰色黄粘稠量多,自汗盗汗,夜眠不宁,舌红少苔,脉沉数、沉细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解毒除疫
处方:益气解毒除疫方
生黄芪50g 当归20g 生地30g 熟地15g 生黄芩15g
黄连15g 黄柏15g 连翘20g 桃仁10g 冬瓜子10g
浙贝母15g 知母10g 赤芍30g 芦根50g(单包 )
生薏苡仁30g
7~10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芦根先煎30分钟,取出芦根,以汤为水,继续煎煮其他中药。
有便秘者加生大黄10g(后下),有腹泻者加葛根15g;痰粘难咳加全瓜蒌30g,天花粉15g,胆星5g。
2.3重症期:脾肾虚冷,瘀毒化痈
症见:发热或无发热,咳喘气急,动则尤甚,咳吐大量黄脓痰或痰中带血或脓血痰或无痰,心胸憋闷灼热,或伴有胸背痛,面色晦暗或潮红,口干渴,手足欠温。舌胖紫暗,苔厚腻或微黄而燥,或光亮无苔,脉浮大而数。
治法:温补脾肾,消痈散结
处方:消痈散结除疫方
干姜15g 茯苓15g 肉桂5g 炒白术20g 炙甘草10g
炙麻黄7g 生薏苡仁50g 冬瓜仁15g 败酱草15g
赤芍20g 炒桃仁10g 芦根50g (单包) 生黄芪50g
黑顺片(先煎)7g 人参15g(或林下参9g)(另炖)
7~10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芦根与黑顺片先煎30分钟,取出芦根留黑顺片,继续煎煮除人参外其他中药。人参另外煎煮后兑服。
有发热者加细辛5g;有腹泻者,加黄连10g。
2.4伤阴耗液,心阳浮动(重型或危重型)
症见:喘息,动则尤甚,口舌生疮,胸闷,咳嗽,痰少,心悸,虚烦少寐,神疲,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增液,敛阳宁心
处方:养阴宁心除疫方
柏子仁15g炒酸枣仁15g 天冬10g麦冬15g
生地20g 全瓜蒌15g 珍珠母30g 当归 10g
沙参15g 玄参15g 桔梗5g 茯苓20g 远志15g
五味子7g 浙贝母15g 人参15g(或林下参9g)(另炖)
7~10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3.恢复期
3.1发热过后,气阴两伤,络气不和(阳性持续)
症见:新冠发热后,微有乏力,口干,偶有干咳或轻微失眠、心烦。舌质淡暗,但舌尖偏红,舌下脉络紫暗,苔薄白少津,脉细。
治法: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处方:益气生津除疫方
竹叶10g姜半夏10g 麦冬15g 炙甘草10g 当归15g羌活10g 生石膏(先煎)30g 川芎10g 石斛15g神曲15g
炒酸枣仁20g 人参15g(或林下参9g)(另炖)
7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3.2 脾肾虚冷,疫毒伤络(阳性持续)
症见:气短,乏力,自汗,面色㿠白,畏寒肢冷,手足欠温,或有水肿,纳差,小便清长或尿频,易腹泻,舌淡白或青紫或有瘀斑,舌质胖大或有齿痕,舌下脉络迂曲,苔白腻或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宣肺通络
处方:助阳除湿通痹方
干姜15g炒白术20g 黑顺片(先煎)7g 红花15g
炙甘草10g炙麻黄7g生薏苡仁50g冬瓜仁15g
炒桃仁10g 赤芍20g生黄芪50g肉桂5g
茯苓15g 人参15g(或林下参9g)(另炖)豨莶草30g
7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有发热者加细辛5g;有腹泻者,加黄连10g。
4、注意事项
4.1注意分层辨证,分方而治;保持内外通透,治疗上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保护胃气。
4.2大便不畅者,建议处方如下:
生麻黄10g 桂枝15g 白芍15g 干姜15g 细辛3g
姜半夏10g 炙甘草10g 五味子7g 枳实10g 神曲15g
黄连10g 生大黄(后下)15g 泽泻10g 炒白术30g 茯苓20g老年体弱病人可将生麻黄改为炙麻黄。此方建议颗粒剂,便通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