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高层动态

习近平批示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继续弘扬“两路”精神

2014-08-06 19:53:57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图为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嘎拉山隧道入口转盘路。

 

  原标题:习近平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年,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60多年前,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和青海等省各族人民群众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11万人的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于1954年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在改造、整治和养护过程中,一代代交通人秉承传统,以路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两路”精神,为西藏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60年来,国家先后投入97亿元对川藏、青藏公路进行大规模改造,公路建设者和科研工作者攻克了多年冻土公路、桥梁建设和养护等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两路全部黑色化。西藏、四川、青海三省区和武警交通部队组建专门养护机构,保障了两路畅通。长期以来,国家调拨支援西藏经济建设95%的物资、支援西藏的重点工程和援建项目以及抗震救灾、青藏铁路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大型设备,都是通过公路运进西藏。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西藏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扶植力度,在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使西藏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3年底,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678公里,墨脱公路通车,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拉萨机场建成,为西藏与内地架起“空中金桥”;青藏铁路通车,雪域天路为藏家儿女送来吉祥安康。今天,以拉萨为中心,青藏铁路、五个机场以及20条国省道干线公路、74条专用公路和众多农村公路,让“进藏难”已经成为历史,“出行难”也得以缓解。

 

  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藏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西藏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的支持力度,明确到2020年西藏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国家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65%,县县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公路;干线铁路网初步形成,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00公里;干支结合的民航机场布局网络初步形成,旅客吞吐量达到700万人次,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藏区人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相关报道:

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述评:幸福,从这里延伸

 

 

2014年08月05日12:58    来源:西藏日报   

  青藏公路堆龙德庆县路段。 记者 常川 摄

  白色的云朵在飘,云朵下面,川藏、青藏公路宛如两条巨龙,在云端山际蜿蜒盘旋。

  以这两条由藏汉军民历时5年筑成的、总长度达4360公里的公路为发端,拉开了西藏现代化交通建设的序幕。

  这两条被称为世界筑路历史上的壮举的公路,穿越历史和未来;两条通天路,寄托梦想与期待。它带给高原各族人民的不仅仅是公路,还是一条条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幸福“金桥”。

  60年过去了。如今,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万多,以“三纵、两横、六个通道”为主骨架,基本辐射藏中、东、西三个经济区的公路网已经形成。和平解放前,西藏“唐蕃古道人背畜驮,栈道溜索独木舟”的历史被永远定格在了上个世纪50年代。

  神奇天路,祖国内地援助西藏的“大动脉”

  和平解放初期,党中央把修筑公路作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巩固边防、发展西藏的重要条件,发出“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号召。

  在川藏公路雀儿山、青藏公路唐古拉山修筑过程中,近千名藏族农牧民积极投身川青藏公路建设,形成军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连,携手并肩、修路架桥”的浩大场面。

  1954年,举世闻名的川青藏公路建成通车。飞速转动的车轮声,唤醒了封闭落后的雪域高原,有力地推动了西藏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并且对西藏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稳定局势、巩固国防、抢险救灾、保证重点工程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耸立在拉萨河畔的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见证着两路通车60年来祖国内地对雪域高原的不尽援助。

  从两路通车那一刻起,国家支援西藏建设的物资和人民所需生产生活用品,就沿着两条“天路”源源不断地运入了雪域高原。交通运输的畅通和强大的物资支援,有力地支持了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第一座工厂、第一所学校、第一个农场和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医院、第一个电站在西藏相继建成,西藏经济社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资料表明,60年来,国家调拨支援西藏经济建设所需的物资,95%都是通过公路运输的,支援西藏的“四十三项”重点工程、“六十二项”援建项目及抗震救灾、青藏铁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大型设备都是通过公路运进西藏的。至今,在这两条生命线上每天仍有不计其数的车辆、行人往返穿行,昔日的战略防御线已变成现在的国家边防生命线、经济社会发展线、民族团结友谊线、社会稳定保障线。

  逶迤在雪域高原的两条长路,宛如洁白吉祥的哈达飘落人间,把拉萨与北京、西藏与祖国内地紧紧连结在一起。川青藏公路也因此被西藏各族人民颂为幸福的“彩虹”,誉为“金桥”。

  打造路网,纵横交错编织幸福新生活

  新生的西藏,渴望公路。

    以川藏青藏公路为起点,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交通运输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至路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我区公路总里程达70591公里。墨脱公路全线通车,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现已建成以拉萨为中心,以“三纵、两横、六个通道”为主骨架,以5个机场、20条国省道干线公路、74条专用公路和众多农村公路为基础,基本辐射藏中、东、西三个经济区的公路网。

    1984年第6期的《人民画报》刊登了这样一幅图片:“西藏自治区林芝县久巴公社社员多吉,买了一辆解放牌汽车,专门从事运输业,仅8个月时间营业额达16915元。去年以来,这个县有22户社员购买汽车,经营运输业务。”

    因为公路,广大农牧民群众逐渐转变传统观念,纷纷走出深山、草原,闯市场、奔小康。不少公路沿线的农牧民开始兴办运输公司和“家庭旅馆”;

    因为公路,农牧区的资源优势被转化为经济优势,变成了一条条经济带、文化带、旅游带。2005年,那曲县罗玛镇的布罗布,建起了首家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奶制品加工点,从牧民家收购牛奶,然后制成酥油和酸奶在青藏公路边出售,短短几年间,年收入便从几千元飙升至6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如今,罗玛镇已在青藏公路沿线“飘”起一条闻名八方的“酸奶带”;

    因为公路,西藏人告别沿袭了几千年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迈入“汽车时代”。随着西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西藏买车、学驾驶的市民越来越多,西藏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评判标准又多了一项——拥有私家车。目前,西藏机动车保有量达32.5万余辆,10年间增加了322%,平均每10人就拥有一辆汽车;驾驶人数达24.7万余人,比10年前增长了166%。

    ……

    数据显示,2013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增长15%,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经济已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路在延伸,西藏明天会更美好

    大路朝阳,长路生长美好的希望;新路如歌,高唱和谐发展的乐章。

    2004年以来,我区相继出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公路交通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快乡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加快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自治区党委、政府连续10年将农村公路列入“利民实事”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被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

    “十二五”头三年,我区新建了察隅、波密、墨竹工卡、札达4个县级客运站及山南、林芝两个地区级货运站。目前,65个县通油路,建制村通达率达97.4%;乡镇通畅率达50.7%。

    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自治区驻琼结县特仁村工作队(区政府办派驻)投资820万元为该村修建了一条8.3公里长的水泥路,改善了该村的交通状况,打破了发展“瓶颈”。该村党支部书记扎西旺堆告诉记者:“修建水泥路一直是我们所期盼的,感谢驻村工作队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今后带领全村发展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2013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开展了“强基惠民小康路”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明确提出到2018年西藏将实现100%的乡(镇)和3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农牧民群众的出行难题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以前是崎岖坎坷的泥巴路,现在是平坦的水泥路,而且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汽车,去哪里都很方便。”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美巴切勤乡群众多吉高兴地说。

    铺下的是道路,树立的是丰碑,连接的是通心,通达的是财富,凝聚的是民心。每一条路都是连接党和政府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桥梁,路在延伸,我们将走得更好;路在脚下,它将成为你一生的风景,一生的记忆。(记者 冯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