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事财经

央视起底跨国商业巨头“葛兰素史克”: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儿

2014-05-15 12:52:14  来源: 央视网   作者:《焦点访谈》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焦点访谈》 20140514 高价药背后的“贿赂门”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葛兰素史克”是全球第三大制药、生物以及卫生保健公司。去年7月,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爆出商业贿赂丑闻,并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历经10个多月的侦办,这起案件终于在日前正式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人们都在猜测,推开这家本该有品质、守规矩的跨国商业巨头背后的“贿赂门”,我们究竟会发现多少秘密?

 

  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是2013年7月爆出的一个药品行业的行贿受贿事件。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利用贿赂手段谋求不正当的竞争环境,导致药品行业价格不断上涨,使大量患者蒙受损失。

 

  葛兰素史克,简称GSK,全球十大药企之一。它旗下的药品在中国销量很大,同时药品的价格在中国也是高得离谱。

 

  从2012年5月葛兰素史克《专利药品(含专利过期药品)境外市场价格填报表》中可以看到,贺普丁这种专利药出口中国的价格是142元,出口韩国价格只有18元,出口加拿大的价格不到26元,出口英国的价格不到30元,出口德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价格也远远低于中国。从这份表格可以看出:一盒贺普丁,中国患者购买它要比其他国家最多贵将近7倍,最少也要贵将近2倍。

 

  贺普丁并不是个例,再拿2013年8月葛兰素史克出厂的另一个药品贺维力来看,相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它在中国的出厂价也是最贵的。

 

  侦查机关已经查明,2009年以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大肆贿赂医院、医生、医疗机构、医药相关协会组织等医药销售相关部门及其所属人员推销药品,牟取非法所得数十亿元。他们的牟利手法可谓费尽心机。

 

  价格转移通常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在跨国贸易中利用关联公司进行非自由市场的定价,手段是把一间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到另一家子公司。比如西力欣这种药原本在中国有加工厂,但是它要分解为原料由塞浦路斯的分公司做,瓶装是在意大利分公司,这样一分工,从塞浦路斯到意大利可以进行一次价格转移;从意大利分公司到中国贴标签,可以再进行一次价格转移。多次价格转移之后,每个分公司都赚钱,总利润相当可观。这种做法不仅大幅提高进口药品价格、获取巨额利润,而且将应当在中国境内实现的大部分利润留在了境外。

 

  为防财税流失,不少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立法禁止或限制价格转移的交易,将其列为逃税行为。而葛兰素史克正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把利润留在中国境外。此外在中国谋取暴利还要虚假报关,按照虚高的价格进行申报,也就是用虚假的成本在中国高价销售。

 

  由此可见,把虚高价格的药品卖出去是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的最大目标,行贿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手段。

 

  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销售量、扩大市场份额,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纵容默许销售代表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成规模地大肆行贿。

 

  李某是此次被移送审查起诉的46名犯罪嫌疑人之一。身为湖南某市级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的他,涉嫌非法收受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医药代表谭某贿赂的现金数万元以及公司提供的免费旅游。

 

  2012年3月开始,为了刺激抗乙肝药贺普丁的销量,谭某和李某约定,每开出一盒给20元,每增加一名病例入组(即给一名新病人开贺普丁)给100元。李某每月可以开出150~200盒,增加5~8名病例。

 

  在给李某送钱时,谭某同时还会递上一张“讲课单”让他签字。2010年至今,李某总共讲课不到三次,但却能月月领到讲课费。

 

  事实上所谓的讲课单也是按照公司发的模板打印出来的,销售人员通常会按讲课费数目买一些发票交给公司,经主管领导层层审核后,财务部门最后将钱打入销售人员的银行卡里。而对于销售人员这一造假行为,公司不仅知情,还会指导销售人员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在葛兰素史克公司财务报销系统里,“讲课费”对应的是“其他推广费”科目,与“其他推广费”并列的,还有“市场研讨会”和“研讨会”等。而这些本是用来医生提高学术水平的会议,也成了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向医生行贿的另一种隐晦途径。

 

  不管是赤裸裸地给医生钱财、礼物,还是以学术交流的名义为医生提供费用参加国际会议,这都是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销售人员在公司授意下进行的,其目的就是用一切手段投其所好,维护与医生之间的关系。

 

  经调查,仅2012年1月至8月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就以营销推广费等名义列支4.38亿元贿赂资金。

 

  在大肆扩张销售的过程中,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了规避风险,把更多的产品交由第三方如医药公司进行推广,只要第三方能把销量做上去,公司愿意向医药公司支付高额服务费。高额的服务费中大部分都被医药公司明目张胆地给了医生,既加剧了这个行业贿赂的不良之风,也造成了药价的虚高。

 

  为抢占市场份额,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还先后策划启动多个项目和计划,排挤竞争对手,进而实现该公司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地位。

 

  陈洪波,“冷链项目”的具体执行人。2007年至2010年担任葛兰素史克中国疫苗部总经理,他所在的部门被寄予厚望,当时公司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在3年内业绩要翻两番,争取在中国制药行业做到第一位。

 

  完成这样的任务,只能采取超常规的作法,冷链项目应运而生,它由葛兰素史克出资,利用国内某医学会的平台,通过捐赠汽车、电动车、照相机、电视等非医疗设备给各地疾控中心及重点客户的形式,从而提高公司疫苗的销量,实际上这完全是一个现金实物的贿赂促销项目。

 

  为了进一步规避法律风险,摆脱内部制约,他们又设计了第三方管理模式,引入了上海临江旅行社作为指定的服务供应商进行操作。

 

  “冷链项目”自2008年10月启动,由陈洪波的疫苗部具体实施,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总计投入了1460万元,这笔资金中,大部分用来购买非医疗设备,向疾控中心和疫苗接种点工作人员行贿,其余的5%-10%打入了项目的合作伙伴——国内这家医学会的账户。

 

  利用国内这家医学会的平台和网络,葛兰素史克披着慈善的外衣,以捐赠非医疗设备为名,实则推销疫苗、渗透疫苗销售市场,到了2010年,冷链项目帮助葛兰素史克抢占了国内的疫苗市场,同时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警方查明,2010年以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不公平竞争的手段,先后行贿数千万元实施所谓“长城计划”、“龙腾计划”,并明确要求医院不得采用贺普丁国产同类药品;实施“长城计划”后,不少医院不再采购贺普丁国内同类药品。

 

  在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的销售人员不择手段扩大销售额的同时,工商部门也不断接到该公司涉嫌商业贿赂的举报,然而在工商部门进行查处时,该公司不仅没有积极配合,反而指使相关人员隐匿销毁证据材料,甚至行贿工商执法人员,以新的贿赂来掩盖已有的贿赂行为。目前涉嫌收受贿赂的工商人员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一边黑箱作业,抬高中国药价;一边大肆行贿,扩大中国销量——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违背了最基本的社会规则和职业道德。这个病也得治,跨国企业的长期经营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要求我们下猛药去根治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