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红五团”是传承于红军第一方面军第4军2师5团的原16集团军优秀模范部队,在这轮军改大潮中,即使是“模范红五团”这样的英雄部队,也同样遇到了裁撤番号的命运。
在这场改革中,很多人都要向各自的“钢七连”告别——“无论怎么改,都不会改掉用剑刻下的辉煌”
熄灯号吹过了许久,北部战区陆军某部装步五连大学生战士尤辉仍然睡不着,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
数年前,还在读高二的尤辉,对电视剧《士兵突击》特别痴迷。特别是“钢七连”改革那几集,更是看得情急心切。那时,他搞不懂:为什么改革要动最好的“钢七连”?
“哨兵同志,时间已到,请下哨!”
“哨位一切正常,武器装备良好,请接哨!”
夜深了,连队内卫哨兵交接哨的声音,猛地把他的思绪拉回到现实:电视剧中的那一幕不正像当前的改革么。
“改革,将重塑每一支部队,也将重塑每一名军人。”尤辉突然理解了:改革进程中,“钢七连”只是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在这场改革中,很多人都要向各自的“钢七连”告别。
时序更替,草木蔓发。前不久,听到“模范红五团”撤销番号的消息后,团长车长生、政委张宏一同走在营区路上。
沉默,还是沉默!尽管他俩对撤编早有思想准备,可真的接到命令,还是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模范红五团是全军的模范,但你们不能骄傲,要一直当模范。直到把国民党反动派彻底消灭,你们还要当模范。”这是1933年8月,时任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在江西滕田授予该团“中国工农红军模范红五团”荣誉称号时的谆谆教诲。
此后,全团官兵始终牢记这一教诲,以“永远当模范”的团训激励自己,打仗当先锋,建设站排头。
“见了第一就眼红,得了第二就脸红。”团队光荣历史的熏陶,铸就了官兵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意识。近年来,该团先后被原四总部评为“全军基层建设先进旅团级单位”,被战区陆军评为“先进旅团级党委”……
团党委会上,张政委坚定地说:“同志们,组织选中了我们,是我们的光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当好这个代表!我们‘模范红五团’官兵,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永葆铁心跟党走的忠诚,无论怎么改,都不会改掉用剑刻下的辉煌……”
官兵们都明白,改革,必然会有阵痛,必然会有人作出牺牲。
优良传统是昨天给予今天的馈赠。一旦丢掉了,就丢掉了一支部队多年锤炼出来的“元气”——“既要勇于‘变’,也要守住‘不变’”
2014年6月,陆军第16集团军“模范红五团”的“红九连“作为主攻连,取得红蓝对抗胜利
征尘未洗鼓又催,而今只是寻常事。
随着“脖子以下”改革深入推进,某旅四级军士长袁野发现,身边许多战友来自不同的部队,老单位有着不同的历史沿袭、不同的传统作风。不少官兵将连训、团训抄录在教育笔记本上,作为激励自己砥砺前行的座右铭。
“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袁野指着笔记本上这句话欣慰地说,这是分流到他们连的战士李磊的格言。
“番号变了,建制变了,隶属关系变了!”袁野感叹地说:“既要勇于‘变’,也要守住‘不变’。”
“改革大考面前,老兵眼里的‘变’和‘没变’,折射的是人民军队在赓续血脉中的发展壮大。”该旅政委杨春文说,这次“脖子以下”改革,部队转型重塑、相互融合,为我军优良传统的发展传承提供了难得契机。
站在历史关头,这是人民军队交出的一张张合格答卷。改革之后,很多部队将撤销合并,永远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消失。“谁对自己的老部队没有感情!”正因为有这份感情,大家决心不能给老部队抹黑,一定按时顺利完成撤并降改任务。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记者蓦然回首发现,九十年历史征程,我军之所以能够直面各种挑战,战胜重重困难,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重视传承,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最好的部队,永远拆不散!”一名历经3次改革的某部领导告诉记者:“军史资料中记录的每一场战斗、每一个人物,连史馆中陈列的每一张照片、每一面战旗,都是官兵伸手就能摸到的教育资源!”
传统永流传,血脉紧相连。一支部队走过的任何一段路程,都会在以后的行进中留下烙印。历史和现实都告诫我们:根子上的东西要守住,守不住,军队就会失去根本;传统上的优势不能丢,丢掉了,军队就会变质变色。
“优良传统是昨天给予今天的馈赠。一旦丢掉了,就丢掉了一支部队历经多年锤炼出来的‘元气’!”第78集团军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我军部队番号不分你先我后,优良传统没有你高我低,单位合编重组,官兵取长补短、齐心协力,有助于形成战斗力建设的“倍增效应”和部队发展的“共生效应”。
血脉不会断也不能断,传统不会丢也不能丢——“传承红色基因,是为了脚踏实地走好前进之路”
2012年9月,“模范红五团”进行步坦协同训练
这天晚上,翻阅一篇“党员日记”,某部“红八连”指导员王坤眼泪流了下来。
日记这样写道:6年前,我亲手参与建设了老连队的荣誉室;6年后,我又亲眼目睹了它的拆除。我们班负责看管荣誉室6年了,搬到“新家”,如果没有房间,就把我们班拿出来建荣誉室,我带着全班在荣誉室门口打地铺,守着它,再守它一个6年!
看着这篇“党员日记”,王坤一眼便认出,这是九班班长、上士李明写的。前不久,连队接到移防命令,九班战士在李明带领下,依旧遵循6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天去荣誉室打扫卫生,尽管里面的物品已经“打包”封箱,不剩啥了,但带不走的展柜被他们擦得一尘不染。
“荣誉不能丢,传统不能断!”王指导员写下批语:“没有荣誉室,就建荣誉墙、荣誉角,还交给你们九班看管。”那字迹,力透纸背。
近日,在某旅“重温苏宁故事,誓做苏宁传人”主题演讲中,台下很多官兵眼中都闪烁着泪花。
“血脉不会断也不能断,传统不会丢也不能丢!”为了做好改革交接中光荣传统的传承工作,这支部队把“红色资产”与物质财产等同看待,专门对馆内档案资料进行梳理完善,对长期形成的好经验、好传统,整理成文字材料或制成视频短片;对有历史价值的书籍、图片、奖牌证书登记造册,列入移交。临走之前,老政委尹卓岩反复叮嘱:“红色资产”的移交,一样也不能少。
“守住火种,才能传承基因。”某特战旅政委马宝川介绍,旅史馆是旅里的红色教育基地,部队几经转隶,战史资料都延续传承、完整无缺。每逢新兵入营、老兵退伍、官兵转隶,旅里都会组织大家参观。
“传承红色基因,是为了脚踏实地走好前进之路。”以“猛打、猛冲、猛追”著称的某机步师坚持用红军英勇无畏、敢打硬拼的优良作风熔铸官兵精神内核,部队建设屡上新高。
前不久,一纸师改旅的命令悄然而至。“当年革命先辈面对枪林弹雨,没有丝毫畏惧,以大无畏的精神,为红军闯出了一条血路。今天,面对改革强军的使命任务,我们作为红军的传人不能退缩。”动员会上,师领导誓言铿锵。
“优良传统需要我们每一代人的辛勤浇灌。”师长改任旅长的韩光明告诉记者,改革后,他们第一时间制订《当好红军传人的100个细节》,使官兵“一看就明白、照着就能做、言行有遵循”。
“老树,开出了新花。”记者在该旅调研发现,红色基因正在迸发出吐故纳新的力量。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全军将士传递一个共同的心声:最好的告别是传承!是军魂的传承,是胜利的传承……记者有理由相信,当转型后的人民军队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都会自豪地说:瞧!他们个个都是“钢七连”!
全文转载自《解放军报》6月29日第05版:军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