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甘肃天水现场。
联播+ 6月22日的《新闻联播》里,有这样一条新闻引起联播君的注意:2019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和台湾台北同时举行。
这条新闻非常眼熟。联播君搜索了近些年的节目,发现《新闻联播》多次报道过这场公祭典礼,足见其重要程度。
联播君来划重点了:公祭、伏羲、天水、台北,是这条新闻的四个关键词。一场祭祖大典,穿越上古到今天数千年,横跨国土西北和东南几千里,连接了祖国大陆与离散游子两颗心。这四个关键词串出的故事,美丽、神秘,又意味深长。
公祭——以家国为名的“仪式感”
所谓公祭,就是指政府或公共团体为向英灵、逝者表示致敬、缅怀、哀悼所举行的祭奠。
不同于个体及家族内部的祭拜,公祭是一种更加宏大的叙事。它围绕着某个特定的主题,将一群有着特定情感、记忆、文化基因的人聚拢在一起,以“典礼”和“仪式”作为载体,寄托情感、进行祈愿。用大家熟悉的词儿解释,这是一种以家国为名的“仪式感”。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在每年的12月13日,全国人民共同哀悼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山东曲阜公祭孔子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网)
除此以外,每年陕西、河南等地举办的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山东曲阜举办的公祭孔子大典都属于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公祭仪式。
联播君今天要说的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也是一场国家级公祭仪式。据《史记》、《汉书》等古代史书记载,伏羲为古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一带)人氏。当地自古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尤其自秦汉至明清,祭祀不断,相沿成习。
古时对伏羲的祭祀隆重而神圣。譬如明代,朝廷在秦州专立祭祀伏羲的祠庙(今伏羲庙),礼部特审定标准祭伏羲文,命地方官员代朝廷举办祭祀典礼,采用太牢规格,一年两祭,每祭三日,礼乐以祭奠,隆重而神圣。
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内景。
1988年,当地政府恢复历史上公祭伏羲大典;2006年,祭奠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除了2008年和2009年,受5.12地震影响,公祭活动暂停了两年外,祭奠在每年夏至前后都会如期举行。
之所以选定这个时间,伏羲庙的工作人员给出了一种解释,夏至这一天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夏至也就成了极阳之点,正因如此,选择在这一天公祭伏羲。
伏羲其人
当我们提到伏羲,一般都是在“伏羲女娲”这个固定搭配中。我们都知道他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我们祖先中的某一位。但到底存不存在这么一个人,他干了些啥,大多数人语焉不详。
汉代伏羲女娲石刻画像。
联播君为此专门查阅了史料。据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牺氏, 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这段话意思是伏羲的妈妈踩了天神留下的脚印怀孕,生出了蛇身人头的伏羲,是个圣人。当然不用说都知道这是个传说。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当下传说中的上古人物,与当时的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简而言之,神话也不是瞎编的。譬如他举例:“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羲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
庖羲氏就是伏羲。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他应当就是有史料记载前的一位氏族部落杰出领袖,历代都对他十分崇敬,尊其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在传说中,伏羲有几大功绩:教导人们结绳织网、从事渔猎,设立婚丧嫁娶等制度,定下节气历法,创出阴阳八卦学说……总之,他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是中国早期文明成就的集大成者。
在漫长的演变中,伏羲到底是人是神,如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他变成了中华文明血脉相承的一个抽象符号,深深寄托着我们的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伏羲之后、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儿女无论走多远都能用以互相确认的身份认同。
台湾为什么如此看重这个典礼
前文中,联播君提到这场公祭伏羲大典,是“海峡两岸”共同举行的。事实上,举办最初,只有甘肃天水一个会场。
但甘肃天水与台湾的伏羲文化交流由来已久,1987年、1988年台湾伏羲庙的主持薛清泉先生,参加了首届祭祀伏羲大典。当年起,台湾方面每两年,都会派人来天水拜谒伏羲。
从2014年开始,经过两岸协商,台湾也同日开展公祭活动。
同年的5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在会面时,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两岸一家亲”正是关键所在。两岸同宗同源、一衣带水,是任什么都切割不开的同胞关系。伏羲既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那势必也是台湾人民的“始祖”。
2014年海峡两岸“伏羲大典“台湾现场。
第一次海峡两岸共祭伏羲,以“同根同祖、中华共祭”为主题,台湾会场设在嘉义市大天宫同步进行公祭活动。
时任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林丰正参加了大陆会场活动,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两岸同时公祭伏羲,印证了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有相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
每次祭拜时,为表重视,中央都会派出相关领导出席。2019年的祭奠,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参加了甘肃天水会场的典礼。除此以外,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中国侨联等主办单位及国家有关部委代表,各民主党派代表,各省区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代表,两院院士、华人华侨代表也参加公祭大典。
今年台湾的典礼,主祭官由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担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也来到现场。大陆也派出了由政府官员、文艺、文化界人士组成的伏羲文化交流团。
今年是两岸共祭活动开展的第六年。这个典礼逐渐成为了两岸情感新纽带,饱含着两岸人民希望祖国统一、同胞相聚的深情寄托。
两个冷知识
第一、凡是祭祀,都有祭文。即在仪式中用以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伏羲大典”的祭文每年都会提前向公众进行征询,内容也会将每年的国家大事、时代变迁写入其中。如今年祭文中便有“七十华诞,盛世未央;举国欢庆,鸾飞凤翔”的内容。
台湾方面的祭文,则更多地表达着对两岸亲好的向往。如今年祭文中写道:“今逢海峡两岸子孙共祭大典、敬颂祝文、恭求圣帝赐以风调雨顺、海峡两岸和平繁荣发展。”
第二、在祭祀典礼中,有敲鼓鸣钟的环节。鼓响34通,象征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共祭中华人文始祖的崇敬之情;钟鸣9响,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最高礼数。(资料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