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八月下旬,伴随全国不少高校陆续迎来学生返校,校园内又重新热闹了起来。与往年不同,尽管与校园久别重逢后,同学们脸上难掩兴奋,但疫情之下,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让这个新学期的开学形式较为特殊。
返校高峰期将至 各大学严查返校人员身体状况
24日上午10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校门外已经有大量学生拎着行李前来办理返校相关手续。等候办理返校的学生们全部自觉佩戴好了口罩,同时保持着适当的间距。
依照该校此前部署,8月24日起,学校安排符合条件的京区培养单位(含校部院系、本科部)学生分类别、分批次有序返校返所。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学校的入口处设有专用通道,学生要进行登记、消毒、测温等一系列流程后才可进入校园,而家长等校外人员则一律禁止入内。
据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此前介绍,秋季开学将有60万大学生陆续来京。目前,每天大约有3000至5000名大学生返京。
根据目前整体掌握的各校返校计划来看,在北京,大学生返校峰值将出现在8月31日到9月6日,约20万人将在这周返校,预计9月6日返校人数最多,单日返校人数将达到5万人。
“每一位返校的京外学生都要做核酸检测。”李奕表示,“这项要求是从目前全国的整体防疫形势和学校整体防疫角度考虑的。”
从全国来看,北京以外,其他省份的一些高校也在近日相继迎来学生分批返校。
8月22日至9月11日,武汉大学学生分四批返校;8月22日至9月13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分四个批次返校……
虽然返校时间有所差异,但消毒、测温、体征问询登记等程序几乎是所有高校的标配。
开学后,校园如何管理?
——校门:进出需证件 非必要不出校
根据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以下简称“《方案》”),高校要把好校门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学校要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对于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多地高校明确要求继续强化校园半封闭管理,师生非必要不出校,校外人员非预约不进校。
“目前学校实行封闭管理,本校学生凭借证件才可以进入校园,校外人员不得入内。”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门口,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称,此前学校一些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目前也暂时禁止校外人员进入,何时恢复需要等待通知。
制度并非“一刀切”。例如,虽然北京市教委提倡学生“非必要不出校”,但科研、就医、父母探访等均可申请出校。走读生和高校教职员工每日需要进出校园,各校将建立健康台账,确保进出校轨迹可寻。
——教室: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作为开学后学生聚集最多的场所之一,高校教室的消杀工作将会成为新学期防疫的重点。
关于教室卫生管理,《方案》中就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内卫生清洁,垃圾及时清理。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讲台、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安排专人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
另外,在聚集性活动管理方面,《方案》中也明确,要根据校园情况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以校区、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生活、体育等活动。
《方案》中还提到,尽量开放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管理,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食堂:采取错峰就餐制
新学期,高校食堂普遍将采取错峰就餐制度。
此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要求,实行错时错峰就餐,提倡学生自备饭盒,推行网上订餐,减少堂食。
武汉大学的一些食堂内则在进门处安排有专人守候,协助学生扫码、测温。在卫生消毒方面,餐盘、碗筷在洗碗机经过一轮消毒后,还将进入热风消毒柜,在110℃高温下消毒半小时;食堂人员进入售卖档口,需要在风淋房吹5分钟,消毒除尘,确保卫生、安全。
而在北京,学校食堂的防疫也被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依照要求,新学期开学后,学校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体检证明和新冠病毒肺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员工晨午(晚)检。
——宿舍:不聚集、不串门
开学前,不少高校已经对本校的宿舍提前进行了消杀。
例如,武汉大学就提前对宿舍进行了消毒、通风,在公共卫生间配备了洗手液。开学后,学生扫码、测温进出宿舍,宿舍公共区域将每天消杀两次。
开学后,宿舍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方案》中就明确了宿舍管理要求。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不串门。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区域消毒。(记者 张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