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只有6两礼盒重达3斤“手工”“私房”月饼充斥朋友圈
月饼何时告别噱头和过度包装
● “月饼才6两,礼盒就重达3斤”“扔掉可惜留着没用”“盒子漂亮月饼难吃”……过去几年,月饼过度包装总是受到消费者诟病
● 微信朋友圈的“五无”自制手工月饼,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消费者的知情权,都无法得到保障
● 所谓的“无糖”类月饼的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且无合理标准的。临床上不少患者因盲目贪吃“无糖”月饼,导致血糖、血压升高,病情加重 正值国庆、中秋“双节”,月饼消费市场再次升温,一年一度的“月饼大战”拉开序幕。根据近四年来月饼市场呈现的特点,《法治日报》记者分别对月饼包装、代购、“私房”月饼等进行了调查。
包装显档次更受欢迎
标识催生高价代购链
“月饼才6两,礼盒就重达3斤”“扔掉可惜留着没用”“盒子漂亮月饼难吃”……过去几年,月饼过度包装总是受到消费者诟病。《法治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环境下,今年月饼“瘦身”和“轻装”风格成为很多商家的营销点。
《法治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的一些大型商场超市,发现在包装上,不少商家给出了不同规格的月饼包装,供消费者自行选择。比如,有的商家在推出了标价200多元装有6块月饼的礼盒装外,还推出了标价不到30元一块的散装月饼;有的商家则将包装分为精装和简装两种方式,精装月饼礼盒还是采用硬壳宽大的纸盒,简装月饼礼盒则是体积较小的软质盒,分量要轻得多。
根据需要购买不同包装的月饼,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节日消费需求。
不过,《法治日报》记者在一些大型商场注意到,比起散装月饼的数量,货架上大型月饼礼盒仍然是一些消费者的首选。在北京市朝阳大悦城工作的某导购员介绍说,近期在她所在柜台买月饼的,“大部分都是买来送人的,都是买这种礼盒装,虽然里面只有8个月饼,但是它包装好,显档次”。
该导购员所指的月饼礼盒,最外面是红色的硬质手提袋,图案精美。手提袋里面是一个系着红色丝带蝴蝶结长方形的包装盒,包装盒内部是一层红丝绒材质,上下对称摆放着8个月饼。
不少北京的高校也在食堂售卖月饼,引发了一波抢购热潮。据了解,不少高校在离中秋节还有一周甚至十天的时间就已经停止预定。中国传媒大学北苑食堂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最近几天,经常有学生来问我能不能再预定月饼礼盒,但是预约的实在是太多了。”
今年刚入学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韩丽在中秋节想给父母和朋友买一个印有学校logo的礼盒装,看起来很高级,但她不知道购买这种月饼礼盒装还需要线上预约“抢购”。
和韩丽有同样想法的同学还有很多。《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一些高校食堂每天还会有散装月饼售卖,但不少同学因为不能购买礼盒包装,而放弃了购买散装的月饼。这样的想法,促成了高校内的一项新“生意”——高价包装。
据韩丽介绍,在学校校园助手的微信朋友圈里,经常有人有偿求代购月饼礼盒装,“这类的朋友圈文案大多是‘急’!有偿求印有学校logo的月饼礼盒,或者不含月饼的纯礼盒包装,高价收,可加价”。
高级月饼代购成热门
价格虚高真假难分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消费者购买月饼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月饼线上销售异常火爆。苏宁拼购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9月份,月饼正式开始销售后,销量同比增长156%,多个品牌月饼日销破万盒,最高达到6万盒左右。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如同往年一样,海外代购“高级”月饼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某香港品牌的奶黄月饼是每年人们争相购买的品种,淘宝上的价格已经达到了8枚共478元。LadyM今年的月饼礼盒已经被炒到了658元,港版的甚至高达900多元,但是礼盒里面却只有6枚月饼。
然而,即使高价,换来的也可能是“糟心”。
北京市民沈乐通过微信在一家海外代购处以每盒320元的价格预订了两盒奶黄月饼,但味道和原来不太一样,“奶味不足”。这两盒月饼让沈乐“如坐针毡”,她不敢让家人吃,担心吃出问题,可没有地方去辨别真假。
“我见过最奇葩的或者最糊弄人的假货是,香港某酒店最出名的奶黄月饼,正品馅料里没有成型的蛋黄,但是有的假货竟然直接做成了蛋黄月饼。这种月饼的价格一般是每盒200元左右,是真正的‘便宜没好货’。”在代购圈经营多年的小郑说。
若购买了“疑似”假冒月饼,不少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表示,自己一般都是“手足无措”。每个品牌的月饼都不一样,基层食品质监部门无法衡量此类真伪,一盒月饼也不值得到原产地去辨别,有的就直接扔掉,有的在微信上投诉,也一般是“石沉大海”,大多数消费者都是投诉无门、吃哑巴亏。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对于这种微信朋友圈中的直接交易一定要采取审慎的态度,首先,在交易前,消费者对欲购的商品及经营者有一定了解,知道产品的质量等信息;其次,还需要确认经营者是否具有相应销售资质、是否是授权代理商,如果销售的是食品还要看经营者是否取得了食品流通许可证等。
私房手工月饼存隐患
食品安全卫生缺保障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小商家打着“手工”“私房”的名号在微信朋友圈对外出售月饼。这些“私房”月饼种类众多,有抹茶、红豆、蔓越莓、蛋黄肉松、奶黄流心等多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口味,并且喜欢对外宣传“纯手工”“无添加剂”“真材实料”,以吸引顾客购买。
但这些私房月饼真的新鲜吗?《法治日报》记者发现,存在一些商家购买现成月饼馅的现象。某私房烘焙店的孙姓店主坦诚道:“自己制作馅料,再去烘焙,一天的出货量太低了,成本也很高,根本划不来。淘宝上有大量批发的月饼馅,口味也多,买回来塞进月饼皮里面就行,方便很多。”
《法治日报》记者在淘宝上以“月饼馅料”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果然出现了很多口味的馅料,有红豆沙、莲蓉馅、蓝莓芝士馅、传统果仁馅、紫薯馅等。这些馅料价格高低不等,每斤低至三四元,贵则几十元。从这些馅料的生产信息来看,大部分都是有生产许可证的,由一些小型食品公司生产,只有少部分标注是“私人配方”无标识产品。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那些在微信朋友圈售卖“私房手工月饼”的商家,多数宣称“纯手工、无添加”。比如,产自“某妈手工烘焙”的自制广式月饼,宣称“拒绝添加剂、防腐剂”;产自“酱某烘培坊”的自制低油无糖广式五仁无添加月饼,宣称“纯手工制作,100%无添加”。
“私家店主宣传自己手工制作的月饼没有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如果店主在加工过程添加了食品添加剂,而且因为个人加工条件受限,添加的量随意,反而有了安全隐患。”在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地区经营蛋糕店的胡枫说,一些制售者为了降低成本,大量采购甜蜜素代替白糖。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所谓的私房月饼其实并非“自制”。由于消费者比较信赖私房“无添加”,一些厂家大量生产后批量发给下家,下家再打着“私房”的旗号在微信或微店对外售卖。
2015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版GB/T19855-2015《月饼》标准,自2015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按相关标准规定,月饼包装上应明示生产企业全称和详细地址、产品执行标准号、卫生许可证号、配料表和净含量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然而,《法治日报》记者发现,一些微商和网店售卖的自制月饼几乎都没有贴标识。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孙娟娟曾表示,这类私房月饼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其制作过程的不透明和监管缺失所致。由于生产的隐蔽性,消费者无法获知原材料的来源、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生产人员的健康状况、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是否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不过,微信朋友圈的“五无”自制手工月饼,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知情选择,都无法得到保障。
养生保健月饼变花样
无糖月饼并非真无糖
在口味越来越丰富的月饼界,去年出现了一波“保健”月饼、“无糖”月饼的风潮,这类月饼契合了人们养生的想法。店家想方设法地使原来高油高糖的月饼听起来更“健康”,推出了比如能养颜的燕窝月饼、能降三高的普洱月饼、能补中气的当归月饼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去年对此专门发出中秋月饼消费警示,表示从未批准过“保健类月饼”,这些月饼不能保证具有其所宣传的功效,提醒市民不要上当。
那么今年这些“保健”月饼和“无糖”月饼还在吗?《法治日报》记者在多个购物平台上以“保健”月饼和“养生”月饼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均未搜出任何产品。但是搜燕窝月饼、普洱月饼时,却弹跳出来一些产品。这类月饼在标题中并无“养生”“保健”等字样,只是带上了“燕窝”“普洱”等文字。
《法治日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找了燕窝月饼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进行联系,客服表示她们的月饼一个约60g,保证里面有10g的成品燕窝,其余成分就是制作月饼常用的面粉、油、芝麻、糖等材料。
早在2002年,原卫生部就曾对保健食品的原料提出过明确要求,将相关物品进行了分类:第一类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即“药食两用物品”,如山药、红小豆、生姜、菊花、杏仁、百合、蜂蜜等,有100种左右,这些可以作为食品添加;第二类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如虫草、人参、芦荟、三七、当归、红花、西洋参等,不可作为食品添加物。像燕窝、普洱这类是属于“药食两用物品”可以加入月饼中。但是,三七、当归这类就不能添加进入月饼。
《法治日报》记者在多个购物平台上搜索了当归月饼、西洋参月饼,均未搜到相关产品。不过,除了燕窝,不少商家把鲍鱼这类食材也放进了月饼中,打上了高端养生的标签,价格卖得也不便宜。
“这些食材本身的养生功效就有争议,而市场上的价格又高得离谱,在月饼中添加肯定不会有大的占比。所谓养生月饼,其实是商家营销的噱头。”在北京从事营养师工作的杨树说,养生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就算月饼馅料中含有能补血、养颜、保健等作用的养生食材,但含量有限,加之月饼是节令性食品,消费者吃月饼不是长期性的,因此不可能借此达到养生保健之效。
但是虽然有些月饼不再在明面上带上“保健”二字,却会起一个复杂又长的名字,将“养生”二字藏匿其中。比如,有一家店铺售卖一款“××葡萄软月健康态月饼80g×5个广式浆皮低糖中老年养生手工月饼”。
根据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相关要求,如果某食品标签上声称“无糖”,是指每100克或100毫升糖含量不能超过0.5克。国际通用的概念是,无糖食品不能加入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它必须含有相应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剂品种。
同时,《法治日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无糖月饼”,发现商家的噱头均是“不含蔗糖更健康,别让这个中秋留遗憾”“无糖精适合老人中老年糖尿病人”等。
在其中一家网店,商家宣称无糖精糖醇,多口味中老年糖尿病人专用。在评价当中,不少人留言“买给糖尿病的爷爷”“爸爸血糖高,希望他可以吃。”《法治日报》记者咨询客服糖尿病人是否可以食用,对方回复食品均为无添加蔗糖食品,使用不易被人体吸收消化的木糖醇等代糖做的,吃起来有淡淡甜味,糖尿病人可以食用。
有营养专家指出,所谓的“无糖”类月饼的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且无合理标准的。临床上不少患者因盲目贪吃“无糖”月饼,导致血糖、血压升高,病情加重。(记者 赵 丽 实习生 李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