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事财经

西方正对中国发动新一轮舆论抹黑,与两个时间点密切相关!

2021-11-30 06:29:28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耿直哥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这两天,西方媒体上突然连续出现了多篇集中妖魔化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以及国家与企业形象的文章。

  虽然这类文章本身并不新鲜了,但此次这一轮西方对华抹黑攻势,却与两个时间点密切相关。

  乌干达的“债务陷阱”和刚果(金)的“腐败”

  我们先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此次西方对中国发动的舆论抹黑攻势中最为典型的两个案例:一个与乌干达有关,一个是刚果(金)有关。

  在11月25日这天,一个与西方媒体关系紧密的乌干达当地媒体,先是刊发了一则“爆炸性新闻”,称乌干达政府为了改建该国唯一的恩德培国际机场,于2015年与中国方面签订了一个“有毒”的条款——只要乌干达无力还钱,这个机场就将归中国所有。

  这家媒体还给这篇报道起了一个极为耸动的标题:“乌干达政府出卖机场给中国换钱”。

  随后,这个消息便立刻被远在欧洲和美国的西方媒体“捕捉”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炒作,比如与美国国务院和西方反华势力关系紧密的“德国之声”,以及曾多次拿着美国及其盟友编造的虚假情报抹黑中国的美国“彭博社”。

  当然,就像许多炒作中国“债务陷阱”的报道一样,这一宣称中国会“没收”乌干达国际机场的说法,是纯粹在歪曲事实和造谣。

  目前,乌干达官方以及中国外交部门都已经澄清了此事。其中乌干达方面表示相关媒体报道“纯属谣言”,称该国与中方签订的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商业贷款合同,乌干达方面会将机场的营收存入一个中方有权查看的账户,但这并不代表机场就归中国了,这只是商业贷款合同中一个很常见的内容。他还表示乌干达方面并不存在会逾期的情况。

  而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亦表示双方签订是一个符合国际金融市场通行惯例,且符合乌干达国内法律的合同。中方还特别强调中国从来没有因为非洲的项目还不起贷款“没收”该项目。

  “中乌合作一贯秉持公开透明、平等互利原则,包括恩德培机场改扩建项目在内的所有贷款协议均由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自愿签订,不存在任何隐藏条款,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恩德培机场改扩建项目协议条款完全符合国际金融市场通行惯例。所谓乌干达为中国融资牺牲核心资产的恶意揣测毫无事实依据,歪曲了中国同包括乌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没有一个在非洲的项目曾因为中国的贷款还不起而被中国“没收”。相反,中方坚定支持并愿为非洲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继续作出我们的努力。”

(图为中方的回应)

  其实,早在今年2月,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两位难得有良知的学者,就曾撰文指出西方媒体所炒作的中国“债务陷阱”就是一个谎言,因为中国与非洲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签订的都是标准的合同、其中的投资或贷款方案更是被西方国家的企业普遍采用的,只不过中国方面会提供更多的优惠方案,帮助出现还款困难的国家度过难关。

  她们还在文章中特别提到了此前被西方媒体当做“中国债务陷阱标本”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澄清了大量被西方媒体歪曲或选择性报道的内容,比如所谓的99年租约到底是怎么回事。(详见:如此认真细致地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真是不多了……)

  不过,对乌干达机场的“债务陷阱”炒作,仅仅是近期西方媒体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抹黑中的一环。

  这不,就在今天,美国彭博社又推出了一篇妖魔化中国在非洲形象的文章,通过炒作中国企业和人员与刚果(金)涉及腐败问题的前总统约瑟夫·卡比拉家族的商业往来,暗示中国是非洲腐败问题的“制造者”。

  这也是西方媒体在抹黑中国海外形象是惯用的另一个套路。

  但有熟悉中国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投资项目的人士透露,在一些法律、政治和社会制度不健全、甚至战乱不断和派系部落林立的国家,腐败本就是一种社会常态,只能通过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法律以及政治制度的不断健全去改变。所以,不会在投资或提供贷款时附加政治条件的中国企业,并不是这种腐败问题的制造者或罪魁祸首,甚至中方还有可能成为改变这些问题的正向推动者。

  这位人士还表示,西方的企业在非洲做生意时不仅深知这一情况,而且非洲国家的营商环境乃至政治体制和战乱等问题,本质上也是被这些西方的殖民者给埋下或导致的。西方媒体将责任推给中国和中国企业,不光是双标的,更是本末倒置的。

  彭博社所炒作的中国企业与刚果(金)的“腐败”一事就是如此。这家美国称其指控中国企业的“线索”,来自于一个欧洲的反腐败组织。该组织通过“吹哨人”拿到了刚果(金)BGFI银行的350万份数据,然后通过NGO和媒体将这些泄露的数据曝光了出来的。

  然而,相关“吹哨人”曝光的数据原本涉及的是与刚果(金)前总统卡比拉家族有生意往来的多个国家的企业。而且,从先前国外许多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与刚果(金)前总统卡比拉腐败问题关系最为紧密的,是一个名叫Dan Gertler的以色列亿万富翁。

  这个犹太商人曾被英国BBC在今年3月的一篇报道中称作是卡比拉腐败问题的“中心人物”,因为他不仅在2000年时给卡比拉家族搞来了打赢内战的军火武器,后来还为卡比拉家族统治的刚果(金)与卢旺达的战争争取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他也因此从卡比拉家族那里获得了很多特权,比如来自欧美的企业想在当地开矿,得从他那里花巨款购买许可,而这些钱里自然有不少部分是用来行贿的。——实际上,这个人和他的经历也相当程度地展示了到底是谁在坑害非洲国家。

  英国《金融时报》2018年的一篇报道还提到,这个以色列商人本身也是刚果(金)一些最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的大股东,特别是生产电动轿车电池所需要的钴矿。这篇《金融时报》的文章甚至还猜测,当时此人在刚果(金)涉及的一系列股权和法律纠纷,很可能会让中国“受益”。进一步掌控全球的钴矿供应。

  更有意思的是,尽管他一度被美国奥巴马政府因为腐败而制裁,但去年在以色列政府和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力挺下,他一度被美方解除了制裁。

  然而,彭博社在其今天这篇谈论卡比拉腐败问题的报道中,却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这个刚果(金)前总统腐败案的中心人物,也没有提到任何他和其他欧美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反而是将中国企业塑造成了腐败的制造者,这显然是有悖事实的。

  两个重要的时间点

  话说回来,此次西方媒体如此密集地对中国在非洲的项目和形象发起舆论抹黑共识,其实是与两个重要的时间点有关的。

  这第一个时间点,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于本月早些时候访问了非洲的三个国家,并宣布美国总统拜登将召开一个非洲国家的“峰会”,以展现美国对非洲大陆的“上心”。

  至于这第二个时间点,则是已于今天(11月29日)在非洲国家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

  显然,西方媒体是想通过这一轮对中国在非洲形象的抹黑,一方面给美国想在非洲召开的峰会造势,一方面则打击身为“竞争对手”的中国。这也是西方媒体常见的一个工作“节奏”,在一些国际大型活动或会议前夕或期间,它们会为美西方的利益集中造势,一边鼓吹自己,一边打击中国这样的“对手”。

(有非洲的媒体曾曝光美国会通过收买记者的方式编造抹黑中国的虚假信息)

  而这也意味着,除了自我宣传和回击对手的抹黑,中方亦应该学会主动地设置打击挑衅的对手的议题,变被动为主动。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