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解封后的上海,除了抓生产、促消费之外,还在抓紧时间抢人才。
日前,上海发布最新落户政策,明确在沪各高校及其他地区“双一流”高校/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相应基本条件即可落户。
这是继6月初针对留学回国人员出台落户政策后,上海再次放宽落户门槛。
自2020年以来,上海已多次放松落户。此次上海放松落户限制,距离上一次出台放松政策更是不足一个月。如此高的频率,也让户口含金量很高的上海流露出对人才的渴求。
与此同时,长三角另一重要城市杭州近日也放宽了落户政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者,在市区就业并正常缴纳社保的即可落户杭州市区。
长三角一直以来都是吸引人才的高地。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中,上海位居人才吸引力城市第二,杭州排名第五。
此次,上海、杭州接连降低落户门槛,也被舆论形容为“组团抢人”,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
“抢人”将成为常态
6月底,上海市教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
通知附件《202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上海市所有高校的2022级硕士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办法》内容还显示,全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2022级硕士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全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2级硕士应届毕业生,建设学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此外,针对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落户条件也有所放宽。上海4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2022级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落户上海;在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就业的,可落户上海。
数据显示,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共22.7万人,较去年增加2万人,增量为5年来最多,其中今年上海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可能会逼近5万。有舆论指出,这次落户政策的放松,无疑将吸引大量的毕业生留在上海发展。
相较上海的落户新政,杭州的政策更为宽松。
6月27日,杭州公布了最新的《全日制本科和硕士学历人才落户政策》,明确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硕士研究生、2017年后录取的符合条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2年内可“先落户后就业”。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另一明星城市苏州,也在频繁降低人才落户门槛,弥补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
据苏州发布6月15日消息,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今年进一步扩大了“人才落户直通车”的范围,合作院校由去年的在苏本科院校扩大到全国高校,目前已有21所,还在不断增加中。
“人才落户直通车”是苏州与市内外合作院校联合举办的活动,以“简少的材料、简单的流程、超快的速度”为2022届全日制毕业生提供落户服务。
上海、苏州、杭州正好是长三角GDP排名前三的城市,也向来是吸引人才的高地。
以杭州为例,去年杭州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8.3万人,并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而上海更是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中位居人才吸引力城市第二,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1000万以上。
2021年长三角常住人口合计增长接近110万人,显示出强劲的吸引力。因此,此番“组团抢人”也吸引了诸多关注。
沪杭苏之外,合肥也于近日发布了人才发展若干政策,成为又一个加入到“抢人”行列长三角城市。
赢得年轻人,才能赢得城市未来。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竞争成为必然,对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将成为今后城市、地区竞争的一个常态。
“纵观城市的发展,青年友好型城市基本上都是能够迅速发展的城市。”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踪家峰说,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进入人才推动的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地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
“多亏有外来人口”
一直以来,上海的落户政策相对严格。此前,在全国多个城市掀起“抢人大战”时,上海也一直保持“旁观”姿态,此番降低落户门槛加入“抢人”行列,自然饱受关注。
人口结构的变化,被认为是上海落户政策不断调整的关键因素。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希哲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走向零增长乃至负增长,大规模的人口增长的态势正在逐渐结束,年轻劳动力供给成为一种比较抢手的资源,上海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
他说,上海的老年人口现在约有580万,每年大约增加20多万,但同时上海每年出生人口也就10万,“如果没有新的人口进来,那么上海的人口老化会非常迅速”。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57.4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031.99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1.6万人,死亡13.9万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2‰。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海仅增加1.07万人。
彭希哲估算,上海现在有将近800万人与老人及为老服务相关,再加上200万左右的儿童,非劳动力人口有将近1000万。他说,上海要完成“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建设,要具有活力,有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所以我们才看到上海正适当地放宽人口调控(政策)”。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上海户籍人口很早就出现负增长,因为生育率非常低,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现在多亏有外来人口撑着”。
上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长三角的其他城市。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整个长三角都面临着人口负增长的压力。
近年来,江浙沪的常住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承压。
2021年江苏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5‰,人口死亡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
浙江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浙江出生率为6.90‰,死亡率为5.90‰,自然增长率为1.00‰。按此计算,2021年浙江自然增长人口为6.5万人左右,虽然保持正增长,但1.00‰的自然增长率也创下自1978年以来新低。
暂无人口负增长之虞的安徽,也感受到来自出生率下滑的压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在人口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能否吸纳更多外来人口和高素质人才,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也被认为是上海此次人口新政的重要原因。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疫情对上海的影响非常大,4、5月份上海财政收入断崖式下降。通过适当放开落户政策,上海一方面希望能够引进人才,另一方面也有恢复城市经济的考量。
2022年3月暴发的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上海市统计局6月17日发布的全市各项经济指标显示,今年前5个月,上海出口、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负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此背景下,上海5月29日发布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提出“当务之急就是要全力落实中央部署,保企业、保就业,努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踪家峰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上海的疫情虽然已经得到了控制,但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人在这个节点上选择离开上海。他认为,上海现在放宽落户新政,实际上也是给更多人吃“定心丸”。
同样,处在长三角的杭州、苏州等地,也饱受疫情的困扰,出台吸引人才的新政,自然也有恢复城市经济的考量。
要吸引人,更要留住人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高校人才流动数据显示,在最欢迎外来人才方面,长三角已落后于珠三角。
以上海为例,虽然近年来上海针对外来人才落户出台了很多改善措施,但仍改变不了外地毕业生落户难的现状。
反观珠三角,虽然高等教育资源不如长三角,但一直是吸引外地人才的高地。比如深圳没有本土985大学,但深圳长期是985高校毕业生排名前三的就业目的地。
虽然近两年来,上海多次放松落户政策,但落户门槛依然相对较高,尤其是面对深圳本科落户“秒批”。
为了争抢人才,上海此前为清华北大毕业生大开绿灯,本科毕业即可直接落户上海,但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上海最新的落户政策门槛并不低。丁长发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二线城市已经大规模放开,有的甚至零门槛。他说,“如果未来老龄化继续加剧,上海肯定会继续降低落户门槛。”
对一个城市来说,吸引人才落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真正把人才留住。彭希哲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各地不断出台人才政策,但具体这些人才在当地能不能生存和发展下来,很大程度上不是靠人才政策本身就能解决的。
他说,上海是一个人才高地,可能要抢人相对容易,但是要留人并不容易。对年轻人来说,更加看重的是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及生活条件,“光一个户口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
彭希哲说,“人才的引进和人才的使用,以及人才引进后能不能留得住,能不能用得好,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政策。留住人才的关键是要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营造好硬环境和软环境。”
在踪家峰看来,一个城市能不能留住人才,除了硬件条件外,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也十分重要,“要以更加开放、包容、友好的姿态来欢迎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