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新一代高科技装备快步登上历史舞台,正加速推动战争形态演变、作战方式升级和作战手段更新。战争实践中,高科技装备经常会因机制特殊、形式新奇而带来不俗战果,容易让人对其性能和作用过高估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真正掌握高科技装备的原理,认清其优缺点、强弱点,切不可过度依赖高科技装备。
避免因过度依赖产生误判。军事科技充满对抗,是在对抗中螺旋发展上升的。“矛”的锐利必然加速“盾”的坚实,本质上没有任何技术是无懈可击、不能被超越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将士克服大口径火炮易被美军空中侦察的弱点,以汽油桶制作的土制“飞雷炮”给予敌人迎头痛击,一度被美军误认为是大口径火炮。这启示我们,对高科技装备的正确态度应当是相信不迷信,对原理钻研学习力求入木三分,力避一知半解。未来战场上,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高科技装备的作战效能,最大限度彰显其威力;另一方面,应防止过度依赖高科技装备,通过“科技+人工”“数据+依据”相结合的方式,弥补高科技装备的缺陷和不足,防止对战场态势产生误判。
避免因过度依赖滋长骄气。正如恩格斯所说,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在人类战争史上,装备精良的军队未必都是常胜之师,技术先进的一方也未必是战争的最终胜利者。如果一支军队过于依赖先进的技术、精良的装备,而忽视体格锻炼以及战斗精神、顽强作风的锤炼,易滋生“骄”“娇”二气,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下失去进取心、丧失战斗力。抗美援朝战争中,被我军俘虏的一名美军连长曾说,“美军的部队对武器装备特别重视,甚至是过于重视,可是在战略战术和官兵的精神力方面却严重忽视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的原因”。未来战场上,在拥有可与强敌相抗衡的高科技装备的条件下,也不可忽视精神利剑的砥砺,要像重视武器装备升级换代一样,强化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培塑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必胜信念,使得武器装备与精神利剑同放异彩。
避免因过度依赖陷于被动。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高科技装备尽管有其先进、高明的地方,但同样有操作复杂、适应性差,对技术保障依赖度高等缺点。有报道显示,美国“阿帕奇”直升机每飞行1.5~2.4小时就得检修一次;法国“美洲豹”运输直升机每飞行1小时,就需一名技师保养20小时。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实践中,我们既要避免陷入“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的窘境,也要确保战时精密的电子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靠过硬的战技术水平化险为夷。因此,平时训练时既要学“电脑”也要练“人脑”,把纸上筹谋、能写会画的功夫练到位;既要强化“立体化”投送能力,也不能忽视磨炼“铁脚板”,努力提升全天候全疆域作战能力;既要学好用好夜视仪、无人机,也要确保离了高新装备射击准头不失、侦察精度不降,时刻保持战斗力。